《密释纳·节期部》再版序言 | 圣地三十年手记
独角兽导读
《圣地三十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密释纳·节期部》再版序言
《密释纳·节期部》的第一版,是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此次商务印书馆将其收入“宗教文化译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出了第二版,需要感谢山东大学傅有德教授、商务印书馆各位相关员工、以及本卷的责任编辑。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得该书的再版成为可能。
趁本次再版的机会,我对本书的文字再次进行了审读,发现了一些打字错误,进行了更正。
《密释纳》六部,对今人来说实用性最强的大概就是这部《节期》了。本部经文加上导论,大体上可以看作是一部有关犹太节期的小百科。有关犹太教各个节期的来源、历史、习俗、意义以及相关研究,基本上都可以在本书中查到。
当然说到底,本书并非一部知识性的著作,而是通过译注,缔造这部拉比犹太教“枢纽经典”在中文世界里的新生命。《密释纳》的生命力,在于其独特的“平行逻辑”争辩思维方式。在追求意义的确定性的宗教经典中,追求经文的歧义性和开放性的《密释纳》是一个异数——《密释纳》本质上不是要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引导人们提出问题,展开辩论。《密释纳》翻译上的最大挑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达、雅”,而是怎样既保持原文的开放,又实现译文的流畅。
要说明这个问题,不妨以我的第一部译作《阿伯特——犹太智慧书》(社科,1996年)为例。1994年夏天,拉比阿丁·施坦泽兹邀请我翻译时,并未规划清楚该书的体例。我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不加注解,中文读者就不可能理解经文,于是就加了很多注解。初稿完成后,施坦泽兹大概不放心我写的注解,提出我的注解中只保留贤哲生平,而经文注解由他本人来写,再由我翻译成汉语。后来在翻译他的注解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注解事实上是多余的,因为我在翻译时已经采用了同一种解释,读者只要读了译文,就没必要再看注解了。实际上,这是译经时一个难以逃避的问题:经文的歧义性在翻译时由于译者个人理解的干涉而消失了,变成了意义明确的文字。对于其他经典来说,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因为经典本身被认为应该是意义明确的;但是对于拉比犹太教经典来说,这个问题就是灾难性的,因为经文的歧义性,恰恰是经典的生命之所在。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译文中做了多种尝试:在不严重损害中文流畅性的同时,尽一切可能保留原文的词汇构成和语序,不做额外增减;使用大量古汉语元素,以减少译文的确定性;加了大量“集注”性的脚注,使读者了解对相关经文的争论,等等。
经文的歧义性,加上对相关争辩的专业性(不交代背景与基础知识)的记录,使得《密释纳》的经文读起来格外艰涩吃力。甚至我自己在审读译注注稿时,也会出现“不看注解搞不懂自己的译文”的情况。本质上,《密释纳》不是给人“读”的,而是给人“想”的。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密释纳》而言,可以说是“不思则无所学”——不展开思考的话,根本不可能“读”这本书。
因此,本书的读法与其他书不同,谁也不可能从头到尾一口气读下来。本书应该被看作一种逻辑习题集,每次只读一两条经文。读的时候亦无须追索“微言大义”,只需要参考注解,把经文的内在逻辑想明白,把争辩各方的思路理清楚,就算达到了目的。如果每天能这样“想”一两条经文,坚持上一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逻辑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
几年前有一位读者告诉我,他看《密释纳·种子部》时,导论读得津津有味,一口气看完,经文则没看几页就放下了,读不下去。我对此的回答是:导论通常花我三个月的时间,经文译注则要花上四五年时间。如果读者都只去看导论,我花那么多的时间译注经文干什么?
我希望这篇序言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怎样读这部著作,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平行逻辑”的思维俱乐部里来。
张平 2021年4月8日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延展阅读: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