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锦清 | 论中国研究的方法

点击上方蓝字“密涅瓦Minerva”轻松关注。“密涅瓦”品牌书系着重于对人的本质及人生存世界的反思,提倡一种激情与理性交融,哲学与人文并重的阅读旨趣。联系邮箱:minerva2019@sina.com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斐然。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二位之后,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然而在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与预测中国未来的走势上,外国学者的诸多论调,都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并不能合理地解释目前中国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研究中国,进而相对准确地把握中国的走向呢?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曹锦清教授认为,必须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相对客观准确地认识中国,这不仅对西方人研究中国大有裨益,对中国人认识中国目前的社会状态也非常有帮助。下文节选自《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各位晚上好。这个题目是邓正来先生出的,很大。给我的时间又非常少,一个小时。讲“论中国研究的方法”,我只能讲讲这些年做调查研究的一些体会,供诸位参考。准备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以中国为方法;第二个想讲中国研究的三个维度;第三,有时间的话,我想讲一讲社会事实与社会心态。
 
一、以中国为方法
 
第一个问题,以中国为方法,或者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立场。这个提法最初是我在十几年前读日本历史学家沟口雄三的著作时见到的。当时我以为这个提法很新颖,也非常能切合我这些年来做社会调查研究的体会。1988年,华东理工大学成立文化研究所,当时需要对这个所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进行定位,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返回国情,返回历史,返回实证”。之所以这样提,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弥漫学界的是中国“应该”如何如何。这种关于应该如何如何的说法听多了,也就烦了。在我们看来,“中国应该如何”的判断要以“中国是如何”的判断为基础。而要研究中国是什么,就要返回国情、返回历史、返回实证。
当时我们文化研究所几个人分成四个小组:第一个小组是研究中国的农村,当时我和张乐天老师就在这个小组;第二个小组是研究中国的小城镇,1985年前后,费孝通主张“小城镇,大问题”,成立这个小组是为了应对当时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以及小城镇如何吸纳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人口的问题;第三个小组是研究当时已经启动的国企改革;第四个小组我们想进行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到1992年,我们完成了一个课题——《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然后到1995年,当时我觉得应该把农村研究推到中部去,所以就搞了黄河边的调查,2000年《黄河边的中国》出版。在这本书里,我提出了如何来考察中国当代的事物,当时我提出的是“从内向外看,由下往上看”。这个研究方法是有针对性的。“从内向外看”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西学东渐的步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西方的学说、概念、理论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学术界,大家借用这些理论、概念和价值来考察中国的事物。对这样的一个思潮,我当时讲了两句话:第一,大有必要;第二,它内含先天的不足。因此,就有必要辅以从中国的经验出发来看待中国自身的事物。而“由下往上看”,是针对在官方主导的一系列政策自上而下地贯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要看农村社会实际变动的情况。
有了上述两个经验,十几年前当看到沟口雄三提出“以中国为中心”或者“以中国为立场”来看待中国自身事物的时候,我就欣然接受了这个口号。当时我以为这个提法还很新,但前不久,我重读了毛泽东的著作,结果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就已经解决了。我读了他1940年到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前期的著作,结果吃惊地发现他早就提出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口号。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他讲,我们研究中国就要以中国为中心,要坐在中国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我们有些同志的毛病就是一切以外国为中心,做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不研究中国的特点。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他当时就提出以中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的事物,反对王明的教条主义。因为王明是照搬马列主义,用马列主义的本本来套裁中国的经验,要中国完全按照马列原来的本本去做。后来毛泽东把这样的一套做法叫做教条主义,叫做生吞活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当然毛泽东自己也讲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把这句话加以扩充,中国自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被迫必须向西方学习,也应该向西方学习。所以在这里我强调,我对这一判断是加以限定的,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我在提出以中国为中心来反对向西方学习。我是反对以西方为中心。所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的,我也可以说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西方的学说。中国全面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弊端:西方的概念、理论,甚至西方的历史进入中国以后,就要求在中国占据认识论上的制高点,甚至是价值论的制高点,要按照西方的理论、概念来改造中国,把中国的整个历史和经验当成一个有待改造的材料,使中国自身的经验丧失了申诉的权利。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避免西方概念或者西方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经验采取霸权者的态度。毛泽东提出要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如何结合呢?毛泽东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把调查研究作为研究中国的方法论原则提出来。这里我讲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它意味着以中国为立场,意味着对于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包括近代以来的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的经验,必须要重新加以梳理,不能用西方的理论加以套裁,这是关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主要含义,它隐含着反对以西方为中心来考察中国自身的事物。
当然,前面讲了我并不否认要向西方学习,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宽容、有这样的谦虚向西方学习。我们曾经向印度学习佛教,这花了至少三四百年的时间。我们向西方学习,如果从利玛窦开始,至今也不过四百来年时间,如果从鸦片战争开始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年时间,就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也只有百来年的时间。这个学习运动到现在还没有完。但我重点想讲的是,在这个学习运动中,只能把西方的理论、概念当作考察中国事物的一种参考,而不能看作是一种普遍化的东西。如果把西方的概念看成是一种普遍化的东西并用来套裁中国的经验,那么我们就要犯错误。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研究中国需要尊重中国自身的经验,尊重中国自身的历史。西方的经验可以参考,西方的理论可以利用,但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以中国为中心就意味着,我们凭靠中国自身的经验有权利修正西方的理论。我把这个过程叫做西方理论的中国化,类似于毛泽东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过程并没有完成而有待于诸位的继续努力。
 
二、中国研究的三个维度
 
讲第二个问题。我这些年来进行了一些调查,在全国各地走,试图进行分类,在不同类型里面分别找到不同的个案来进行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解放前,费孝通从英国回来以后,他到云南调查,按照经济增长的不同,按照商品化和工业化的不同选了三个村进行调研,然后试图得出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一般结论。这个方法当然还是有些问题。所以我在自己的实证调查当中,对于如何从具体的研究当中引申出一般性的结论,也很困惑。后来我看了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一些文章,好像他也回答了这些问题。他如何回答呢?他提出“古今中外法”。所以我讲的第二个方法是“古今中外法”。什么叫“古今”呢?就是把研究的对象放到历史背景里面加以理解。我不知道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时间的因素有多么重要,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时间的因素非常关键。因为历史的时间并不等同于物理的时间。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时间的变量就特别地重要。因为事物在时间中发展,在时间中变化。我们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必须把它放到它的历史脉络中加以理解,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
这里也举几个我在调查研究当中看到的例子。有一次我到开封包公祠参观,发现有一个碑,上面记载了包公前后150年里开封的行政长官的名单以及任职的时间。我一算,平均任职的时间是一年左右,包公在开封任职的时间也是一年多一点,就是说任期非常之短。我们知道宋以后,不仅采取了三年一任的短任制,官员实际上都没有满任就转任了,而且还采取了回避制,以家乡为中心500华里之内是不能做官的,以防止官员和地方豪强勾结,防止地方权力坐大,这是为强化中央权力所采取的一个举措。因为唐中期以后到五代一直是地方权力过大,地方形成割据,中央权力衰微,所以到宋代就采取了短任制和回避制。
为了考察新中国成立以后县级官员任期情况,我们调查了十几个县,我只调查县的一、二把手。县级的任期3年,但实际任期满3年的甚少,平均算下来是1.7年,也强调回避制。1994年县级的任期从3年延长到4年。中共十七大规定县这一级,包括乡这一级的任期延长到5年,并且可以连任第二届,这样就可以做10年。但实际情况是,有的地方5年未到就已经转任了。这就是说,现在的某些制度放在历史长河里来看,就会发现有时历史的因素在当代并未消失,这个制度仍在运行,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名义,用什么样的名称。
这是我讲的“古今”,毛泽东叫“古今法”,就是要把当代中国的很多经验放到中国的历史经验里面加以考察。当然,现实中存在着的历史因素往往在启蒙运动看来是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要加以批判。我觉得传统中确实有愚昧的、落后的东西,包括官与民的关系当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权力的过度集中和腐败也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认为传统就意味着落后、愚昧,这是不能被接受的。传统自“五四”以来一直受到批判,但是传统中的有些因素在暗中护佑着我们的民族。它使得我们的商品经济、改革开放还能够相对地比较稳定,持续增长的同时还能保持社会的稳定,这对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讲是极其不容易的。
毛泽东还讲过“中外法”,这个中外不仅仅指中国和外国的比较,它还指要把你调查的局部社区放到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来加以理解。研究某个村或者乡镇,须把这个村放在乡镇,把乡镇放到县甚至更大的范围来考察。当然最好能放到全国这样一个整体来考察。就是说对你要考察的对象以及与这个对象相关的外部因素都要加以研究。
如果我们要从这些个案里面得出一般的结论,就必须把个案放到更大的区位里面去加以比较研究,然后谨慎地得出结论。当然也可能做出某种假设,这个假设是从土地集体所有和经营制度变成土地家庭承包制,土地家庭承包制是不是从土地集体所有制到土地私有制过渡的中间环节呢?如果是,对这个趋势我们通过法的形式能不能加以阻挡呢?如果不能阻挡,那么我们怎么来应对这个事实呢?如果农民失地进城,进城又失业,那么是不是给那些农民城市户籍并给他们相应的城市保障呢?如果给他们城市保障,甚至解决他们的住房,哪怕是廉租房,那么是不是会吸引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呢?这些都值得研究。这是我理解的毛泽东讲的“中外法”,就是必须把局部放到一个更大的整体里面加以研究。
另外,还要把现实经验放到历史的流程里面去加以理解。经济学,也包括社会学对历史缺乏认识,缺乏知识,尤其对中国自身的历史缺乏认识,这样它就只有一个面向,它就只有一个共时性的研究而没有历时性的研究。所以必须把共时性的研究和历时性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中国这样一个有历史感的国家来说,这一点特别地重要。
除了历史的维度、整体的维度,还要加一个维度就是理论的维度。社会科学的理论,近代以来全部来源于西方。没有这个理论我们无法观察中国自身的事物,而有这个理论我们又常常误读中国的经验,这就是我们近代的悖论。有人说我不要这个理论,我从直接的经验中上升到理论,从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的知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从直接的感知上升到理论的可能性,事实上不存在。整个研究的过程是实践和理论来回往复的过程。中国被西方打入近代,所以我们只能从西方引进科学技术,也引进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必须借用西方的理论来观察中国当代的社会事物和历史,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用西方的理论观照中国经验的时候,我前面谈过,要让中国的经验有一个申诉的权利。用我的话来讲就是,西方的理论和概念必须按照中国的语境加以语义学上的改造。通俗来讲,就是中国化。如果这个过程不完成,用输入的西方理论直接套裁中国是要误读中国的。另外,把西方理论后面隐藏着的价值观念作为一个普世的观念,我们也会犯错误。价值观念从来不是普世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只能是本民族内在的需求和当下实践的需求,价值来源于内部而不来源于外部。如果西方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是普世的,那么这些概念对中世纪的西方是不是普世的呢?另外,这些概念在西方产生以后是不是也有一个内涵的演变过程呢?如果有演变过程那就不是普世的。价值只能来源于民族的需求,来源于民族的实践要求。我们民族的实践要求,在近代是要实现富民强国,结束挨打、挨饿的历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输入西方有价值的东西。法国大革命是以“自由”“平等”为口号来反对封建等级、封建专制的。但是孙中山就觉得纳闷,他说中国这么一个社会,西方说我们是封建专制,专制应该是把老百姓管得死死的才是。但现实情况是,中国是一盘散沙,而之所以是一盘散沙是因为中国农民自由度太高了。他讲西方的革命是为了自由而革命,而中国的革命是要革自由的命。他说中国恰恰乱在一盘散沙,中国最大的需要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他说沙砾如何组织呢?要加些水泥、石子和水,这样就变成了水泥块,这样变成坚如磐石,才可以和西方斗争,和帝国主义斗争,我们才可能摆脱被殖民统治的命运。这差不多是孙中山的原话,但孙中山的问题是没有找到一个把中国农民组织起来的办法。共产党找到了,通过土改把失地、无地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当然解放后就更厉害了,把所有城市居民都组织在单位里面,把所有的农民都组织在公社里面。我讲这个事情是在讲孙中山对西方理论相当熟悉,他发现这些理论、概念进入中国以后,就发生了惊人的变故,所以这些概念必须要按照中国的经验来加以重新解释。
所以我讲我们的研究要有三个维度:整体的维度、历史的维度和理论的维度。理论的维度是对源于西方的理论要按照中国的语境、中国的经验进行有效的修正,使它能切合和切中中国经验。我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科学的一项重大任务。
 
三、社会事实与社会心态
 
最后我想讲一讲社会事实和社会心态。我们研究中国社会,强调问卷调查或是去田野调查,我们比较注重的是看到的经验事实或者统计上的一些数据,比如说城乡差异有多大,区域差距有多大,农村里面的人均收入的变化如何,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客观的研究,可以把这些事实收集上来,供分析之用。但是,我们必须把社会心态列入一个重要的社会事实,我们不能完全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把人看成物。人就是人,人有主观性。推动人们行为的不只是客观的数据或客观的事实,说基尼系数到了什么程度,然后社会就乱,事实却可能是这两者之间关联度并不高。
人们对这些事实的主观判断特别重要。但人们的主观判断与经验事实之间是有联系的。地方政府要圈地,要招商引资,要搞工业,要增加GDP,要增加财政收入。官员看到了经济增长,也看到了老百姓由于工业发展就业比过去好了,老百姓的钱确实比过去多了,房子也盖得比过去好了,他就以为天下太平了,他以为只要把GDP搞上去,把老百姓的收入搞上去,其他的问题就都解决了。这也是我们30年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主流想法。但是老百姓收入增加和老百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判断是两码事,他对官员行为的判断、他对矿主们的判断,这些心理在一次大的突发事件中暴露出来了,这种心理积压成为群体的心理,是导致爆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人们对贫富高度分化不满意,上层确实太富了,底层民众比过去是富一点,但同时他们对暴富者炫耀性地使用财富,张扬财富,十分怨恨。这种怨恨平时弥漫着,在某个事件中,就可能会集中爆发出来。所以,在研究社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社会心态——人们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对周边的环境、对财富、对权力的主观判断,这个主观判断是一个客观事实。这种主观判断是形成群体性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单把社会事实看成是可以量化的、可以观察的,这是不够的。
那么如何去获知研究对象的心态?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就涉及晚近德国的一个学派,叫文化社会学或历史社会学学派,他们提出一套与实证主义不同的研究方法,他们说人不是物,人具有主观性,人赋予自己行为的动机、意义,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的地位。你不是研究人们怎么行为,而是人们为什么这么行为,他赋予自己的行为一个什么意义。这个主观意义怎么能作为研究的对象呢,如何来研究呢?他们有一整套说法,非常复杂。时间关系,这里我不多说。但是中国的古话里面把这个东西已经说透了,第一个成语叫“推己及人”,中国人讲推己及人,要将心比心,要设身处地,实际上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的先决条件。但是要推己及人而不推错比较难,因为完全有可能推错,所以又有成语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推错了。这里有没有一个使得人们之间的内在性能够直接沟通的办法?我觉得不存在这样一个方法,因为只有这两个人的经验、处境相同,才能产生“同情”。如果两个人的感情或情境、语境完全一样,那两个人的交流也就是多余的了,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心心相印,不要用语言了,这是交流的最高境界,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理解当中充满着误解,因为有误解,所以人类个体之间充满着冲突,沟通成为一个复杂事件。
我这里能讲的就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应该增加自己的阅历,要和各个阶层的人交朋友、相接触,开阔自己的心量,增加自己的知识。这也是能够进入现场、能够得到不同的人信任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你要入村调查的话,就要对农村有一个预先性的知识。如果连小麦和草都分不清楚,那肯定会被人笑话,人家是不愿意接待你的。你要知道一亩地大概多大,小麦的产量大概多少,一年几熟,它的投入是什么东西,价格波动如何,产出怎么样,价格怎么样,如何计算这个农户或这一带的农户的一般收入。考察农户、考察村、考察乡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考察其收入的多寡和来源,以及支出——支出的多寡以及支出的方面。如果没有预备性的知识,你是调查不出什么名堂来的。
社会事实在我这里既是可以被外部观察到的那些事实,也包括我们眼睛一下看不到的,也即人们内心存在着的那些主观性,主体性态度、动机。社会心态或社会态度的调查,要列入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据费孝通的学生说,费孝通晚年一直讲自我检讨,他说:“我那么多年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生态,而没有去重点关注社会心态。”而这个问题,我在中原调查的时候——当然我这里不是说我比他有先见之明——确实是把社会心态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费孝通的学生传达的费孝通晚年的话,更加深了我的这个判断。其他还有一些具体的调查方法,我这里就不讲了,时间关系,我就到此结束,然后让诸位来批评。


特别推荐


如何研究中国

作者:曹锦清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98.00元
ISBN:9787208151581
上架建议:社会学
内容简介:
怎样理解、研究中国才相对准确?以西方的视角、立场、观点套裁中国的现实显然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然而只看中国的成绩而盲目乐观与只看中国的问题而盲目悲观也是不可取的。
曹锦清教授认为,要把中国的现实问题放入历史长河当中人们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解释。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大城市病、新农村建设、扩大内需与就业、转型发展、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等,与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与治理经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的理论与实践,从中找到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与路径。
曹锦清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的三农问题、城市问题、发展问题,本书为我们贡献了他最新的思考、智慧与建议。


往期回顾:

新现象学超越胡塞尔了吗?它有哪些贡献?

纪念马克斯·韦伯逝世一百周年,这两本书绝不容错过

阿多诺与《否定的辩证法》

阿多诺的批判美学理论

高峰秀子:我眼中的小津安二郎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