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铁芳 | 培育人性之美 ——长沙培智特殊学校实习检查总结发言

刘铁芳 刘铁芳人文教育 2022-08-11




▲▲▲ 





感谢长沙培智学校一直以来对我们特教专业学生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各位实习生们。到这里,不论是在课间操还是在教室,很难把大家和培智学校的老师们一眼区分开来,这说明大家已经融入其中了。

我到特校已经多次了,发言也不少了。今天我还是要从我第一次到特校讲课时说的一句话开始:“学校有特殊之名,但教育就是教育,并没有特殊之别。”换言之,重要的是我们在特殊的学校面对特殊的孩子,来实践好的教育。这里实际上涉及教育的两个层面,也即本体层面与应用层面,换言之,本体层面的教育乃是相通的,不同的是具体应用层面面。教育就其作为教育而眼并没有特殊之别,只有好坏之分,也就是说面对任何群体,我们都能践行出好的教育。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面对一个一个具体的孩子,去求好的教育,这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那我们面对特殊学校的孩子,要怎样做好呢?


第一、深度而切实理解特殊教育的意义
这是第一位的问题,我想从这个问题来谈起。大家都可以看到,每个班都有个别孩子是家长在陪堂的,我特别感动,今天听课的那个班有两个家长在陪读,其中有个妈妈非常年轻,看起来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但是她遭遇到这样一个的孩子,我能真切的感受到,她把这个孩子当成命。换言之,在我们眼中特殊的孩子,乃是他们父母的命。我们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站在生命的立场上来认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特殊教育的意义就是,当我们尽可能的改变一个孩子,就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当我们让一个特殊的孩子增加一点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的信心,就是为一个家庭增加他们生活的信心和整体的幸福。所以,从事特殊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作我们要有足够的专业勇气与职业信心

我们招生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是特别愿意来特教专业学习,我想这或许是因为你们还没有进入专业场域,当我们真正进入到特殊教育情境之后,我们就能理解这份职业,找到一种职业的信心。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现在是怎样的状态,对自己的职业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否具备了足够的专业信心和职业的勇气,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一再的谈论特教的意义,这就是增进我们专业的理想和信心。我们要坚信改变一个孩子就是改变一个家庭,这也是在我跟王磊校长沟通的时候提出来的培智特校校训——“让每个孩子发出生命的亮光”,就是让他们的人生发出亮光,让他们残缺的人生也能尽可能的多一份生命的亮光,也就是让他们的家庭多一份生命的亮光,以及让整个社会多一份生命的亮光。我们知道特殊学校投入很大,为什么国家要做这样一件事情,说明这件事情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特殊的意义,有特别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理直气壮、充满信心的做这份工作,这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一点,无论如何我们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认识工作的价值。

第二、切实把握特殊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过程与方法
我想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工作中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要理解这个工作,并想办法去做好。有个问题,我们要怎样教孩子呢?我们要唤醒学生的热情,唤醒学生对学习和这节课的热情,唤醒他们积极地态度,再告诉他们学习的路径和方法,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这个目标我们是把它分化了,但实际上他们是一个整体,知识技能目标包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反过来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所以是个整体包容和渗透的关系。这就是我常说的中国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念,也是我特别提出的一个理念——兴发教学,核心就是“整分整”的过程理念:人首先是整体,然后是理智分化,最后的目标还是回归到整体。一堂课最终目标是什么?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的考核,而是学生通过一堂课,走出课堂是否信心满满,是不是变得更可爱了。一节课也许看不出来,但是持续的授课就能看出来,一个学期后学生是否更自信了,更爱这门课和老师了,这就是最直接的教学目的。我也能从我的孩子身上深深的感受到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孩子因为某个事情对老师不喜欢,对这门课也不喜欢,哪怕孩子成绩好又怎么样呢?这并没有带来整体性的结果,恰恰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切切实实去理解特殊教育的目标。那我们课程的目标是什么?一定要用整体的视角去理解,基于一种整体性的教育观。

今天实习生的上课在我看来整体上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所谓整体的观念,也是整到分到整,包括我们开始的导入,就是整体性的,让孩子通过情景,愿意与老师交往,进入到教育情景当中,包括奖励酸奶,是一种生活化的方式,所以把课堂当成一个生活的空间,特教的教学跟幼儿的教育观念很契合。包括带话筒也是这样一个问题,这超越了生活化的理念。凸显交往生活化的基础,再带出知识的教学,这样知识的交流包括在交往与生活的整体构架之中以知识为目标的教学过程,本身也是作为交往的过程。我们不仅仅在教知识而同时就是跟孩子打交道。每个班的学生比较少,比较好体现在个性化、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由此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深层的东西是两个,其一是知识的理解,让孩子慢慢的理解9这个数,能表达,这是我们的知识。除此之外很重要的,就是秩序感,通过学习获得自我生命的秩序感。秩序感的形成,是一种交往的秩序感,理解的秩序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秩序感,有了生命和谐的意识,秩序感就成了个体生命得以教化的基础形态。上课的时候有个孩子开始不是太热情,通过老师的诱导慢慢进入了之后就有了秩序感,就能进入进来了,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效果。那个黄同学后来在辅教老师的辅导下还是有所改变,就是把知识的学习渗透转化成生命秩序感,这就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前面我讲到教学的效率,乃是整体性的效率,是让孩子们体验爱、体验秩序感智力上的惊奇,三者核心就是美真善。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的目标还是回到美真善,在做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惊奇,增加惊奇感,这些孩子这方面可能薄弱了一点,但是也没关系,只要有一点点就行了,这是我们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体验,体验到爱、美和自我生命的秩序感。所以,我特地想了一句话,这次的发言的主题叫做“培育人性之美”。跟我一起来的教师教育学院的老师,第一次到这,看到师生的表现之后很感动。她们感动的是什么?是孩子在这里的转变,努力转变自己,渴望得到承认这个过程当中的转变,所体现出来的教学的人性之美,这就是我们要努力体现出来的教学的目的——让每个孩子发出生命的亮光。包括开始提到的黄同学,为什么开始没有投入进来呢?因为你的课堂没有对他有足够的呵护。这些孩子,他们更敏感和脆弱,需要及时性的强化。一个人长大了,有了足够的自主性,就不需要及时性的强化,但是小孩子特别需要及时性的强化。老师们一点点事情没有做好,他们特别敏感,能意识到老师没有关注到他。这些孩子逻辑方面有欠缺,但是直觉非常好的,你没有关注到他,他就会直接的表达出来。我们心里要怀着一份感念,每个孩子都在我们的心中,这样可以切切实实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份人性之美,这是培育人性的目标。就教学的目标、进程和方法而言,我觉得理解了教学的根本,教学的具体目标、展开过程与方法都在其中。


第三、我们要怎么样调整我们培养的方式,怎么样改变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出来,及时改进,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很重要:

(1)强化过程培养。怎么样从入校开始就开始见习,可以把新生第一堂课带到这里来,请这边的老师介绍这边的情况,请高年级的学生介绍实习的经验等等,毕业了再把她找回来就是,这些实习材料都要收集起来,让后面的同学能看得到,要把精神的教育变成一种真实的进入,变成专业情景的教育,而不是靠一张嘴讲,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得到,加强全过程的专业渗透。

(2)完善课程开设。我们可以考虑,课程要多样一些,开放一点,不要看起来太专业了。我说的意思是既要有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也要有多样化的课程,增加人文的感受和素养的综合性的课程,甚至艺术体育的课程也适当的多增加一点,要和别的专业的学生多交流,一定要有开放学习、开放办学的理念。

(3)注重研究性能力。我觉得我们还是不错的,教学研究做的不错,但还可以进一步的增加一点研究和反思性的教学,增加对特殊孩子个案的把握。就特校孩子而言,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案,都是典型的个案,我觉得可以作为今后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更专业的研究,多拍一些录像,看孩子们的表现。比如刚进校的时候的表现是什么,一个学期后的表现是什么,有跟踪性的图谱分析,很多东西可以做。

(4)深化导师自身的特教专业研究。我们今后建立硕士点或者博士点,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基础是什么,评估的基础是什么。不仅仅是为了评估,只有老师有了这个东西,才能带动学生,所以我们这块要有转向,现在特教的老师主要是心理老师为主,没有专门的特教,所以要让每个老师都要加强特教方面的研究。我感觉特殊儿童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论,这块很值得研究,很有研究的必要,怎么样把一般的教学理论,转化为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理论。包括教育哲学研究,多转向特殊儿童教育的基础理论,都很值得研究。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写特殊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这块是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国内在特教理论上突破并不多,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做出像样的成果来。期待各位切实的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单纯地做心理学,做教育研究,说得不好听一点,要在全国高手如云的天地之中闯荡出来很不容易,相比而言转向特殊教育可能开出一片新的领地,期待可以逐步落实。

总之,特殊教育是个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育人性之美,怎么样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成为一个拥有人性之美的人。所以,我们先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美,变得更好。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


➁ 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


➂ 刘铁芳: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 ——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建构(上)


➃ 刘铁芳:育中国少年  成生命气象 ——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建构(下)


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儿童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实现


➅ 刘铁芳:走向整全的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内在秩序


➆ 刘铁芳: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➇ 刘铁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蕴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