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热门大剧衍生产业链,IP“生财之道”前景如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第一剧集 Author 夹心
本文作者:夹心
文章出自:第一剧集(diyijuji)
180亿+次的网络播放量,130亿次的微博话题阅读量,主演微博增粉百万,日播放量连续20天称霸台网剧冠军,豆瓣超过20万人评分……说起今年的剧王,《延禧攻略》当之无愧。
第一剧集发现,在地铁、公交、火车上,随处可见追剧党,要么抱着手机在看傅璎cp“带玻璃渣的糖”,要么在刷尔晴“你疯了”的表情包,“大猪蹄子”“傅璎女孩”也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词汇。
一部剧大火后,背后定然会有利益链条的暗流涌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影视行业从业者,嗅到了《延禧攻略》蕴含的商机后,纷纷闻风而动。一时间,《延禧攻略》变成炙手可热的大IP,围绕这部影视作品衍生的IP产品层出不穷:同名小说、角色同款、传统工艺等纷纷走进观众视线。
日前,爱奇艺宣布,《延禧攻略》的团综《出发,我的蜜》即将于明年3月上线,内容主要围绕《延禧攻略》女主演与闺蜜的旅行生活,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娘娘们”在紫禁城之外的别样旅行生活。
而无论是《延禧攻略》的相关周边,还是衍生综艺的出现,都显露出一部热门剧集的能量,可以直接带动影视IP产业链的延长与发展。随着IP近些年的发展,国内的IP产业链开发确实愈发成熟起来。但是,不可避免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今天,第一剧集通过分析一个原生IP的能量,以及之前的优秀案例,探讨一下这种模式应该怎样更好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IP衍生品的含义愈加广泛,产业链也更成熟。剧集的相关音像游戏产品、印刷出版物、周边定制产品、剧中同款道具、文创产品,以及其他改编授权的衍生品,已经在影视剧变现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影视IP衍生品品类繁多、数量庞大,所以今天第一剧集仅就剧集的影视衍生品这个品类讨论,包括影视IP衍生剧集、衍生综艺、衍生电影及网大。
衍生剧集由来已久。早在被称为IP改编元年的2015年,由网文改编的剧集《花千骨》,就衍生了续集《花千骨2015》,虽主演及剧情与正片有一定差异,制作也相对粗糙,但上线二十六天后,该剧播放量还是突破了10亿大关。
第一剧集发现,从目前的衍生影视作品市场来看,一方面,有庞大粉丝基础的网文IP改编剧势头已不再凶猛,剧集本身热度渐颓,相关剧集衍生品也黯然失色;另一方面,在“大IP+大流量”屡屡失灵的市场现状下,优质原创影视作品的诞生,为影视剧市场提供了一个个原生IP,更容易孕育出多种多样的衍生链条。
前文中提到的《延禧攻略》自不必多说,超高的网络播放量及讨论度,只是《延禧攻略》逆袭上位的第一步。
在取得傲视群雄的播出成绩后,《延禧攻略》陆续登陆TVB翡翠台、浙江卫视、山东卫视、台湾八大电视及东方卫视播出,不仅在内地卫视平台屡屡取得CSM52城同时段收视冠军,更是击败了众多港剧,刷新了翡翠台2018年的收视记录,稳居TVB年度收视冠军。同时,在韩国、东南亚各国热度居高不下,将“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发挥到极致。
在超高的话题度下,蕴含的商机不言而喻,衍生综艺《出发,我的蜜》便应运而生。此外,《白夜追凶》兄弟篇《重生》、《唐人街探案》网剧等也陆续传出制作消息。热门的原生优质影视剧,纷纷摇身一变,化为IP母体,催生出更多“孩子”,增加整个“家族”的知名度。
其实,衍生影视作品为何成为各家抢夺的香饽饽,与大行其道的剧二代及翻拍剧的道理相似。
2013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横空出世,全新的亲子节目模式令人眼前一亮,不仅从开播到结局,一直稳居同时段CSM48城收视率榜首,在社会引起的关于教育、亲子关系的广泛讨论也层出不穷。
节目结束后,《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在贺岁档火速上映,仅用时五天时间拍摄便登陆院线,被称为当年拍摄及制作时长最短的院线电影。而作为综艺的衍生电影,《爸爸去哪儿》并没有以新模式创作,只是将原有的节目形式照搬至大银幕,便收获7亿的票房,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也正验证了IP衍生影视纷纷涌现的原因:
首先,衍生影视作品的诞生,源于原作的高热度及高声量,片方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往往会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点展开故事,或答疑解惑,或投其所好,如果用心讲故事,往往会收到众多好评。
观众的喜爱直接决定着市场的态度,而市场一直是很多影视剧创作的风向标。影视作品出产了优质的内容,其后的衍生作品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若衍生品质量尚佳,又会催生新一轮观众打call,形成良性循环。《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票房成功,便证明了这一点。
而观众的支持是一方面,衍生剧自带的优势也不容小觑。由于借助原有IP的声量,其自身的认知度与知名度也得到保障,片方更容易获得宣传上的突破口,与前作形成呼应,寻求更好的宣传效果。《花千骨2015》破十亿的播放量,无疑是搭上了《花千骨》超高热度的顺风车,省去了大笔宣发投入。
此外,衍生影视作品往往借用原剧的外壳,在大的故事架构下开展新的情节,一般不需重新建构故事/人物/情节,在创作上有一定的便利。当然,这一点有利处也有局限,尤其对希望有独特表达的创作者来说,有时候反而会招致原作粉丝的吐槽。
所以,易操作的IP衍生作品并不是一定就能取得成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衍生网剧《十里桃花后传》,就被网友吐槽“明目张胆趁着原剧的热度圈钱”。《花千骨2015》虽播放量较高,但豆瓣3.5的低分与雷人剧情台词成为观众吐槽的焦点。
由于能够产生衍生作品的IP,本身已足够优秀,在这种故事体系下,衍生影视品很难产生超越前作的作品。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在大树的荫蔽下,小树苗很可能“难见天日”。
注重用户粘性,创新、系统、有度开发▲▲▲
在各方努力下种的衍生小树苗,自然被许多人寄予了新生与发展的期望,但小树苗能否长成新的大树,经受住市场与观众的考验,是个问题。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似英美剧已拥有多年的试错与发展经验,国内的大剧衍生IP作品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创作者不断地尝试。它们如何利用本土市场环境发展壮大,也许以下这些尚属成功的例子,能提供一些经验。
今年2月份上线的现象级网大《灵魂摆渡·黄泉》,是《灵魂摆渡》的衍生作品。在爱奇艺上线5小时,它的播放量便轻松突破500万 ,其后不但创造了56小时千万票房分账的纪录,也以27天的时间,成为目前市场上破三千万用时最短的网大。同时,在豆瓣上收获了共计5万人评出的7.1分。
而纠其成功的原因,符合原作的系统世界观架构与创新性思维功不可没。
作为《灵魂摆渡》系列的前作,《灵魂摆渡·黄泉》系统交代了《灵魂摆渡》的时间线,完整的“人间冥界”世界观也并未被破坏,使得整个故事架构更加完整、系统。
此外,《灵魂摆渡》系列“世间万物,唯情不死,即为长生”的中心思想也得以保留。在补全故事的同时,解答了赵吏的身世之谜。
同时,孟婆与长生凄美的爱情故事定位女性用户,这在以男性观众为主导的网大市场,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最终,《灵魂摆渡·黄泉》收获了超4500万的分账票房,打破了当时的网大分账纪录。
致力于IP全产业链开发的猫片传媒CEO刘丰曾表示,“用户是IP的直接受众,但回顾近年来的IP运营案例,却少有将用户作为主要出发点运作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用户者得天下,在影视行业,如何保持长久的用户粘性,便成为IP开发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保持用户的粘性,并不是建立在透支头部高热度IP基础上,如果仅仅依靠IP内容的透支与索取获得利润,是对影视市场秩序的破坏,持续不断的创新与对优质内容的追求,才是每个影视人应关注的重点。
有度地使用现有的IP,在不透支母体的情况下,将剧情交代、补充清楚,才是这类IP衍生剧成功的原因。
《一出好戏》的衍生网剧《好戏一出》便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补全海岛的支线剧情,对电影中关于生存与人性的问题进行更深层的探讨;以“影剧联动”的模式,对IP产业进行多维开发,同时收割了院线及小荧屏两拨观众。
但近年来,不论是衍生影视,还是剧二代、翻拍剧的大行其道,反映出的都是对IP价值的无限度挖掘,缺乏适度和合理性,而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观众生厌,更会破坏影视市场的有序性。
国内大剧衍生IP市场方兴未艾,潜力非常大,但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还得看从业者的耐性和开发思路,如何可持续开发,是摆在专注于大剧衍生IP的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 阅 / 读 / 热 / 度 / 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