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身是肉体训练,更是精神体验|GymSquare

Rachel 精练GymSquare 2022-05-13


精神体验,才是更多人的健身动力。




作者/Rachel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以目标效果来说,增肌减脂是健身第一指向。但从更多人的内在动力来说,健身给更多人带来的「精神体验」,是他们持之以恒健身的核心理由

比如动感单车的节奏和音乐体验,CrossFit自我挑战的执着,甚至对于很多团操课来说,健身房是他们「运动版的夜店」,成为当代白领的解压场。以至于那些真正受欢迎的团课老师,不一定是最专业有效的训练者,但一定是最出色的运动精神导师。

那些出色的运动精神导师,让健身房成为运动宗教教堂。

■ SoulCycle

当然,相比作为运动科学研究富矿的肉体训练,健身的精神体验相关研究,显然乏善可陈。

也许头部机构的教练培训资料中,只有ACE提到行为动机理论的应用,而在上海北京的头部私教工作室中,用户同理心的考察,通常排在「训练痕迹」之后。

但越来越清晰的是,健身不只是肉体训练,更需要精神体验。


精神体验的最大作用,是弱化健身反人性。
 
比如强大的内在动机下,坚持健身变得不那么难。在2020年发表的一篇CrossFit文献系统综述中总结到,“CrossFit训练伴随着强大的信念和认同感,而内在动力也鼓励了更长久的坚持训练。”
 
从社会学角度进一步解释,满足「社会认同理论」的团体训练,能提高群体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这也能解释,大部分精品团课会员高度参与的原因。
 

当然精神体其实也能提升健身效果。
 
例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由于人类的竞争天性,而生理上的变化也被密歇根州立大学进行的对照实验证实,人体在受到压力等外界因素影响时会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素,健身效益也进而得以提升。
 
健身房需要一些精神体验。类似于宗教场的体验,是一种用户留存的方法。
 
精品健身房团操、小团课成为潮流,核心在于用户复购率的上升。更多私教工作室中,私教课的课消考核占比,已经大于传统销售。甚至在传统俱乐部中,伴随会籍卡的透明化进程,会员体验将成为更核心的KPI。

健身愈发地向体验式消费靠拢,在这个不太关注用户精神体验的市场,亟待产生新的变化。

■ Peloton今年8月的用户活动宣传片

                   
精神体验的作用
被低估了

健身房里,精神体验的作用被低估了。
 
比如说,看起来更硬核的「好身材」、「训练技术」似乎主导了教练培训以及教练招募。相反,沟通方式、教学能力等软性指标,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
 
翻阅较常见的认证培训资料发现,仅有不多的机构例如ISSA、ACE在教材中提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运动心理学。而在NSCA两天的私教考核中,「客户咨询与评估」中也并没有涉及运动心理的相关部分。
 
但另一方面,精神体验成为了用户主观上选择健身房的原因之一。简单调研大众点评十余家健身房的用户平价,「体验、服务」的相关评价,占到整体近70%


同样,从《2018年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来看,会员最希望获得的私教训练体验和感受中,近30%是希望私教课程轻松舒适、和教练沟通顺畅。而对比传统健身俱乐部,更加注重客户体验的私教工作室复购率高出了11.7%。
 
举例来说,日本的b-monster,暗黑的环境、专业的音乐DJ和具有表演经验的教练带给用户的除了运动流汗之外,也满足用户「减压」的精神诉求。而在美国纽约,同样以club氛围著称的拳馆Rumble,消费者在Yelp上的评价也直接展示了精神体验的作用。
 
 
除了满足用户精神需求之外,精神体验另一作用在于其可以唤醒用户的内在运动动机。
 
运动科学期刊《Sport Sciences for Health》中发布的一篇分析了经评估的三十四项CrossFit有关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显示,拥有强烈内在动机例如享受、挑战、信仰的人群在参与运动和社会交往后展现出了满足感、运动成瘾性以及乐趣的提升。
  
而在乎氛围感的团课。相比独自训练似乎对于舒缓压力也有更好的效果。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在2017年发表的一项在为期12周的对照研究中,共69名参与者被分成了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运动:
 
  • 第一组:参加30分钟的CXWORK;
  • 第二组:独自进行运动或者最多和2位同伴一起运动(例如跑步、举重);
  • 第三组:不进行任何运动。
 
■ Equinox形象宣传片

结果发现与单独进行定期锻炼或不进行定期锻炼相比,参加常规小组健身课程可导致统计学上显着降低的压力感,并提升身体,心理和情绪表现。
 
无论是团体课程还是私教、线下体验还是线上课程,好的健身内容不仅在于其专业性,更是在于如何能够更好的调动用户参与度,让更多的人爱上运动并且愿意坚持。
 
             
精神体验,
才是更多人的健身动力

如果说肉体训练是修炼身体,那么精神体验则是唤醒灵魂,建立健身动力。
 
健身过程中,来自同伴或者教练的认可或鼓励,会激发「自我动机理论」,更容易坚持健身。

研究学者Deci和Ryan在其出版的行为动机研究书籍中提到,在体验到成就感时,会促进个体的内在动机,且增强个体对活动的情感认可度,也能进一步强化这种动机。

简单来说,受到激励或者能力被认可时,让「坚持运动」没那么难。

■ 来源:《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激发健身者的内在动机,看起来是比强调自律更重要的。根据英国心理学会关于人格和健身爱好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缺乏健身兴趣是用户退出健身的第二大原因。
 
同样,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佐证这一观点。

相比独自健身,与同伴一同进行有氧运动的受试者会更卖力,运动时长也相对更久。即使只是类似于Peloton中的虚拟线上人物,这种刺激仍然存在。

甚至说,健身者也会对所属的社群,表现出高度的认同和向心力,这同样也体现在lululemon的线下社区。

■ lululemon的落日瑜伽社群活动 

精神体验,更有提升健身效率的作用。
 
比如说,家用健身直播之所以设置排名,是因为竞争压力下,用户会表现出更强的运动表现。
 
而在匈牙利生理学报中,一项对比实验在对比了竞赛模式和非竞赛模式下的生理状态,结果表明竞赛模式下运动表现提高了4.2%,峰值VO2也相应上升了4.4%。

同时在竞争状态下,皮质醇、生长激素、睾丸激素都相比非竞争模式有着显著的增长,其中皮质醇对于运动的促进作用也显著增强,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激活的增强也可能是表现改善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为什么竞争环境下,我们往往会表现的更强。达尔文进化论中的核心思想「物竞天择」很好的解释了这个现象——匮乏的环境下人类为了生存,抢夺稀缺资源是刻在骨子里的。
  
精神体验的作用还体现在健身时假如听着喜欢的音乐节奏,人体会产生「延迟疲劳」,同时运动负荷也会增加。此外,音乐运动心理学家CI Karageorghis在研究中也证实了音乐对于耐力,力量和效率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最直接的运动表现提升外,音乐在锻炼中有效提高了血清素水平,提高了锻炼的精神愉悦感。

 
                            
有精神体验的健身房,
是高粘性的宗教场

越来越多的健身房在向宗教场看齐。而高粘性的会员,恰恰来自于健身房里的精神体验。

这里也有以SoulCycle为代表的典型案例:

首先,它创造了社群。每个人有共同目的、归属感。比如全球超15000家门店的CrossFit,就要求课堂成员相互了解,在某名会员没有按照约定前来健身时,喊出此人的名字。

其次,对比单独锻炼,团体课程还有一些具体「规范」,包括规定到达时间,指派教练作为组织领袖烘托气氛,要求成员按指令完成动作等。

 
当然,更好的精神体验,关键仍在于健身教练。
 
健身教学过程中,尝试了解用户的健康理念和社会认知,充分了解以往运动经验、生理状况、情绪状态后,基于此设定激励方式可能更加科学有效。

而对于更多教练员来说,这也是考验沟通能力的部分。比如常见的沟通模型会涉及建立默契-调查-计划-行动,而在调查项中尽可能获取价值信息是要求。
 
相比增肌减脂的效果导向,健身房正愈发地朝向体验式消费场所靠拢,用户的精神体验似乎到了应被关注的时候。■ GYMSQUARE




-END-

欢迎参与GYMSQUARE精练

《2020中国健身教练职业调研》

问卷旨在调研中国教练从业现状与职业发展规划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填写问卷





精练

GymSquare

与精益练习者,建设自由健身广场

GymSquare是一个原创的精品健身内容平台,


精练GymSquare正在招募:

健身科普作者/分析师/社群运营/程产品经理

后台回复「招聘」,获取最新职位信息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