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李镇西老师学什么——读《教育的100种可能》有感​

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01-09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图片选自网络

向李镇西老师学什么——读《教育的100种可能》有感
(2021087)        阅读李镇西老师《教育的100中可能》的体验有一些特殊,既充盈着内心的感动,又不得不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感动是正常的——李老师的教育故事,拿出任何一篇来都是非常感人的,难怪爱研会的李素怀老师说:“我读的时候,手底下准备了一包纸巾。”我虽然没有准备纸巾,却在多处眉批中写下了“泪目”两个字。      所谓“病痛”,来得非常突然。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得了带状疱疹,3月13日傍晚感觉不适,14日观察了一天,15日便开始输水治疗,后来又加上了中药、针灸、拔罐放血,尽管十八般兵器该用的都用上了,时至今日却仍是疼痛难忍。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果真不假。      即便如此,还是未能阻挡住《教育的100种可能》对我的诱惑。挂着吊瓶,读着名著,总感觉也是一种疗愈。      阅读过程中,我想得最多的是“忏悔”。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军老师曾赠我诗句:“若得天许五百年,育遍桃李建国邦。”我想,如果再给我三十年,让我回到初登讲台的那一刻,或者再给我一次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机会,我一定会像李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让教育的智慧在教室里流淌,让师生的情谊成为温暖我一生的阳光。如果没有重登讲台的机会,我也会立足当下,努力汲取《教育的100种可能》带来的营养和力量,以“让周围的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为目标,成长自己,温暖他人。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向李老师学习:      一、学习李老师的“一招一式”      看到这样的小标题,或许有朋友会问:李老师教育教学上的许多方法都是三十几年以前的了,在多轮课改后的今天还适用吗?这是不是盲目崇拜?      对此我要说明两点:      第一,李老师的许多方法至今仍然适用。比如下面的方法:      利用课余甚至课堂时间给孩子们读小说      以书信的形式与孩子们交流思想;      周末和假期带着孩子们郊游;
      从学习到生活对孩子们关心备至;      保存孩子们的所有资料;      ……      李老师的方法有很多,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第二,如果上面的某个方法不适合如今的教育环境,李老师还有更绝的一个招儿:每届学生入学的时候都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学习他们原来老师好的做法,听取同学们对自己有哪些期待;每届学生毕业前夕,请同学们写下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随时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有了这个武器,那我们所采取的方法还会过时吗?一定不会的。      我想,有了这样的方法,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充满了智慧。      二、学习李老师的人生追求      李老师的人生追求是啥?或许李老师自己没有说过,但是他是一直这么做的,也是他提倡学生这么做的,那就是:善良、正直、勤奋;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这句话对他的学生影响有多大?从李老师与学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这句话成了许多人一生的追求。      比如王红川在《那种植入心中的精神》一文中就曾写道:“未来班给我的善良和正直,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后来的职业观。”      在与李老师交流的时候,他说:“当时,您要我们关心帮助伍建,但又对我们说,这种关心和帮助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现在,我是医生,举手之劳去帮助别人的习惯,就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础。当一名医生时时想着去关心别人的的时候,关心每一位患者也就成了习惯。”      不仅如此,他把这种人生追求还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他说:“我们当父母的,应该把培养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王红川的事例并不是个例,在李老师记录的36组故事中,每个故事都有这样精神力量的传递。      我想,有了这样的追求,我们一定会被幸福重重包围。      三、学习李老师的教育理念
      如果说上面两点是“术”的话,那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便是“道”。      李老师有哪些教育理念呢?尊重、平等、民主。      李老师尊重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在李老师的眼里与其他的孩子,与他本人都是平等的、值得尊重的。
      比如李嘉文,也就是后来的梁汉明,开学第一天便与女同学打架,把小白鼠带到教室里玩耍,去烈士墓扫墓却嘻嘻哈哈,违反纪律在教学区踢球踢坏玻璃……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经常让我操心”,但李老师又说:“在内心深处我真的没有讨厌过他李老师的“没讨厌过”可不止是嘴上说说,我们看一看李老师是怎么做的。      1985年暑假,李老师与爱人外出旅游,在途中还不忘给李嘉文写信,在信中表达对李嘉文的想念,感谢他送给自己毛笔作为生日礼物,还对自己平时对他过于严厉表达歉意,并且在表扬他的优点之后指出其缺点——学习目的不明确,勉励他下一学期改正。      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不再赘述。      李老师的一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就是请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班歌谱曲。其实,这个建议便是“民主”的产物。李老师经常蹲下身子与孩子们交流,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一次讨论班歌的时候,何静红提议请谷建芬老师谱曲,李老师还说:“不太可能吧?”何静红说:“万一谷阿姨谱了呢?”李老师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来才有了未来班与谷建芬老师之间的美好的故事。      我想,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将更加精彩。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我们还应该学习李老师的许多“硬功夫”,比如课堂教学、教育写作等等。这些硬功夫哪里来?来源于李老师的“五个一”和“四个不停”。
      最后用李老师常常分享的一个主题作结自勉: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

==========================

更多教师成长文章,请点击阅读我与《中国教育报》的故事
不夸大自己的研究成果, 或许更会受到欢迎有一种厚度叫“李叔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由李伟明老师出版专著想到的这件事比做直播还难,令人欣喜的是——我学会啦!我也学着做“直播”我该怎样向李镇西老师学习想做事,多做事,会做事,巧做事——好故事是做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应该进行教育写作?从“丑小鸭”到“白天鹅”,距离只有“五个一”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教育写作例谈有教育故事的教师最具魅力——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昆明)感想这样进行小课题研究,效果绝对好!——读管国良老师《小课题研究》收获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