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模仿是个艺术活儿——备课杂谈之五十二​

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03-18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图片选择网络)


模仿是个艺术活儿

——备课杂谈之五十二

袁建国

      前边我分享了“模仿是个细致活儿”和“仿是个技术活儿”,今天再来谈谈“模仿是个艺术活儿”。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说模仿是个艺术活,就是因为模仿的生命也是创新,等模仿到了形神兼备之日,便是创新的信手拈来之时。正如胡适先生所说:“所谓创造只是模仿到了十足时的一点儿新花样,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必不善于创造。”

      如何从模仿过渡到创新呢?明陶宗仪在《辍耕录·淳化阁帖》中说:“非精於鉴赏者,莫能辨其真伪。”连 “真伪”都不能辨,何谈模仿?更不用说创新了。所以,提高自己的教学鉴赏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学鉴赏能力,我们才能知道模仿什么有价值,才能明白自己怎么样模仿,才能清楚自己模仿得怎么样。

      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鉴赏能力呢?

      第一,离不开熟悉和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基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此之谓也。

      第二,离不开大量地、经常地鉴赏名师案例的实践,特别是经常阅读名师对课堂教学的评析类、思考类、实践类文章。有条件的话,最好多听听专家的讲座,多观看名师的视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此之谓也。

      第三,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应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之谓也。

      许多名师正是通过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鉴赏能力的,比如武凤霞老师的“三读法”,即读书、读人、读课,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应该有所启迪。

      关于读书,武凤霞老师认为:专业阅读必不可少,文学滋养尤为重要。如果教育理论建构的是知识体系的骨架,那么文学阅读生成的就是知识体系的血肉,骨架和血肉相依相偎,才能让我们拥有完整的生命。

武凤霞提倡进行有坡度的阅读。所谓的有坡度,就是要有阅读的难度,读自己不懂的文章。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的书籍,能让我们在反复阅读中理解其中的奥妙。

      她说:“我们在阅读中需要经历一个由一无所知到恍然大悟再到铭记于心,最终将阅读内容变为自己的语言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流淌的过程。这样我们的头脑中就多了一份额外的营养,我们的视野就会由线到面,思维就会被牵引到更深广的空间。”

      关于读人,武凤霞老师说:“读一本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我在抽出时间大量读书的同时,很注重读人。走近一个人,其实就是走进他思想的场域。我就用他的思想和观点来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宽广。” 

      关于读课,武凤霞老师说:“年轻老师要想成长,就需要从名师的课例中体验他们的教育智慧。” 她认为:“向名师学习应该关注细节。如果把课堂比做一颗大树的话,细节就像大树的根须,为大树的成长输送着养分,使课堂教学更具智慧。”

      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之后,我们应该边模仿边吸纳,让所学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如何吸纳呢?

      《中庸·第二十章》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如果真的能做好“学、问、思、辨、行”五个字,便一定能达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有了前边的这些铺垫,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和突破,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021年9月19日

===========================

更多教师备课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

模仿是个技术活儿——备课杂谈之五十一

模仿是个细致活儿——备课杂谈之五十

谈一谈备课中的“模仿”——备课杂谈之四十九

这样分析学情,课堂就有了“定盘星”——备课杂谈之四十八

研究教材,贵在为我所用(附名师案例)——备课杂谈之四十七

研究教材,怎一个“细”字了得——备课杂谈之四十六

“双减”后,用这份“过关清单”让你的课堂提质增效

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眼睛”(附板书设计优秀案例)

课堂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设计——备课杂谈之四十四(下)

课堂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设计  ——备课杂谈之四十四(上)

“所有的导入都是废话?”那是你没用好这些方法——备课杂谈之四十三!

教学目标,课堂成长的“指南针”——备课杂谈之四十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