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聊课】孙双金《塞下曲》(四下22课)实录、评析及视频
更多“草根聊课”,请点击阅
【草根聊课】许玲燕《我们奇妙的世界》(三下22课)实录、视频及评析
【草根聊课】张祖庆《我们奇妙的世界》(三下22课)实录、视频及评析
【草根聊课】孙双金《芙蓉楼送辛渐》(四下22课)实录、评析及视频
【草根聊课】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以魏星执教《墨梅》为例
【草根聊课】孙双金《塞下曲》
(四下22课)实录、评析及视频
开篇絮语
这节课是孙双金老师的”买一送一“。昨天分享了孙老师执教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课(链接),这节课讲完之后,学生仍兴味盎然,不愿下课,于是孙老师”赠送“了这节课,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上课也能”买一送一“,如此有趣的老师,也就是孙老师了吧。
同样是诗歌教学,孙老师的《塞下曲》有何不同呢?请看看我做的听课记录吧:
课堂实录
一、以“打仗”开篇,直接入题
1. 下面再送一节课,《塞下曲》,打仗的。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打仗的?听过什么打仗的故事?男孩子没听过打仗的故事,你还是男孩吗?
生答:三国演义、水浒传、三英战吕布、地道战、小兵张嘎、隋唐演义……
2.《塞下曲》写的也是古代打仗的故事。孙老师是男人,也是喜欢听打仗的故事。
3.从题目入手理解诗歌
(1)塞,谁来帮它组一个词?(边塞、出塞、关塞)
(2)曲,什么意思?(歌曲)
教师概括:“塞下曲”就是歌颂边疆战士打仗的歌曲,简称军歌。
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出军人的气概。读两遍。
二、学习诗歌内容
1.四句诗,有两句是写景的,哪两句?
生: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师:第一句是,第二句不是。
生:大雪满弓刀。
学生齐读写景的两句。再读写事的两句。
思考:一二两句一句写景一句写事,我想把它压缩成一句,你选哪一句?(生:第二句)学生齐读。
教师归纳:选一句的话,就选写事的。
2.思考:把“单于夜遁逃”压缩成两个字。
生:遁逃、单逃(教师否定)。
教师引导:两位同学的大案中都有一个“逃”字,谁“逃”呢?
生:于逃、人逃、夜逃、敌逃。
师:三四两句压缩成一句就是?(欲将轻骑逐)齐读。
把这五个字压缩成两个字?(生:欲逐、敌逐、逐敌)
教师:都有一个”逐“。谁”逐“呢?(我)
3.敌人是在什么情况下逃的呢?生齐读:月黑雁飞高。
”月黑“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生:天黑了。
生:月亮被乌云盖住了。
教师:这样的夜晚叫什么?伸出五指来。
生:伸手不见五指。
教师补充:这也叫风高月黑的夜晚。
4.思考:敌人在这么黑的夜晚逃跑,我军是怎么发现的?讨论。
生:马走的时候发出了声音、眼睛好、刀的反光。
教师引导:”雁飞高“,这么黑的夜晚,大雁怎么会飞起来的?
生:被惊醒了。
教师:被谁惊醒了?
生:被单于的马蹄声。
教师:大雁惊鸣,被我军发现了,可以看出我军怎么样?用一个词语形容。
生:英勇无畏。教师评:胡说八道。
生:细心、机智、聪明、很聪明……
教师:非常机警、警觉。请一名学生板书。
5.教师:敌人为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逃跑?
生:因为不容易被看到。
教师:说明敌人是多么的?用一个词来形容(狡猾)。学生板书。
教师: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齐读课文。
6.教师:我军是用什么兵去追的?(骑兵)什么叫轻骑?为什么不穿铠甲呢?说明我军追敌人追得怎么样?用一个词语形容。(敏捷、迅速、神速)学生板书:神速。写对了,掌声。
7.教师:诗中写我军怎样追打敌人了吗?用了一个什么词?生读。
教师:没有写”我追“,写的是”欲追“。教师将板书上的”我追“改为”欲追“。思考:为什么不写我军怎么追?
教师引领:欲追的时候天气怎样?生读课文:大雪满弓刀。
教师:如果你是我军将领,这样的天气追不追?
生:不追。
教师:完蛋了。如果你是我军将领,我军就完蛋了。追不追?(追)我们能不能追上单于?能不能抓住单于?(能)这才是我边防战士的气概。这才是我边防战士的神勇。
(面向刚才说”不追“的学生)你不适合当兵。不追了,完蛋!
教师:诗人这时候不写”我追“,而是写景,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齐读全诗。
教师: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卢纶太厉害了。你没学这首诗的时候你知道”雁飞高“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轻骑逐“呢?为什么”欲将轻骑逐“呢?而最后不写我军怎么追,却写了”大雪满弓刀“呢?
学生齐背。
下课。
下课后,孙老师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我很喜欢你们,你们很单纯很善良;
第二句话——我很喜欢君本,君本太可爱;
第三句话——你可以当兵(面对刚才说”不追“的同学),你前边不懂,所以说”不追“,现在你懂了,你说追不追?(追)所以你可以当兵。
孙老师谈如何进行诗歌教学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美在哪里?高度的凝练,朗朗上口;更美在有画面感,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说读诗使人灵秀,所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女教师要买化妆品,那叫外墙涂料。女教师更要读诗,那叫精神的涵养,那叫由内到外的美。
诗怎么读?今天我教会了几种读诗的方法:
《塞下曲》,把诗读短,把一句话读成两个字——敌逃我追、敌逃欲追。为什么不写”我追“?引领学生不断走向诗的内核,体会边塞诗的内在神韵。
送别诗,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它的诗眼在”问“——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人家为什么要问呢?因为我王昌龄是个倒霉蛋,我一贬再贬。那我王昌龄有没有改变呢?我永远保持着我冰清玉洁的品质。有问才有答,这一问才是这首诗的诗眼。
另外说明一点,课堂上跟孩子们调侃的话不要当真,我仅仅是为了课堂气氛,没有任何贬低我们语文老师的意思。语文课还要上得好玩,不要总板着脸上课。君本为什么这么喜欢我?他就是觉得我好玩。
老师永远是长大了的儿童。
课堂评析
对孙老师所说的”好玩“两个字很有感触。只有老师将课堂指向”好玩“,学生才有可能感到”好玩“——”好玩“,应该是课堂的一种境界——当然,如果表述完整的话,应该是: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本节课非常”有意义“,这就不消说了。这节课哪里”好玩“呢?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生活入手,学生比较感兴趣。一开课,孙老师便突出了”打仗“一词,并生发开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打仗“的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
二是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比如孙老师让学生将五个字的诗句压缩成两个字等等,对学生是一种感兴趣的挑战。
三是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题目。比如:敌人在这么黑的夜晚逃跑,我军是怎么发现的?等等。
四是随机产生的”调侃“。课后孙老师还专门对听课的老师说明:课堂上跟孩子们调侃的话不要当真,自己仅仅是为了课堂气氛,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他还特别强调:语文课还要上得好玩,不要总板着脸上课。
不过我以为,有时候老师的”调侃“真的带有”风险“,有的还可能会成为课堂的瑕疵。比如本节课,孙老师说那位”不追“的同学”完蛋了!你不适合当兵“,一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好在下课后孙老师当众进行了弥补。上一节课中,孙老师说一位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女孩”这是什么毛病“”没吃饭吗“,对那位女生也一定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给孙老师的建议是:调侃有边界,一定要适度!
视频链接
方式一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 观看。
方式二
复制下方链接到浏览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