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称1毛为1毫 这里有你不知道的银毫券!
生活中常有很多被约定俗成的叫法或称谓
比如广东人习惯把“1毛”叫“1毫”
其实,中国最早的机制币就出现在广东
民间就将壹角、贰角小银币
俗称为单毫、双毫, 统称“银毫”
在华南地区首家综合性博物馆
岭南金融博物馆里
展有广州市立银行“壹圆”银毫券
快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从“毫银”到“银毫券”
“银毫券”的出现源自“毫银”。中国最早的机制币就出现在广东,源于1863-1865年伦敦英国皇家造币厂生产的壹毫港币(粤语壹毫即为壹毛之意),1866年后香港造币厂生产了贰毫港币。由于机制币“毫银”因其单位固定、成色和重量标准,外观精美,使用携带方便,所以粤、港、澳市面都乐于使用。
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本版的毫子票,制作时背面已印成“凭票取银元壹元概作毫子两不贴水”,从这两张票背字样来看,毫银应是于1905 年取代了大洋,成为了广东的主币。
广东官银钱局印发纸币以来,只印发了少量的“成元” (大洋) 票, 以后历届粤省政府所发纸币除部分印有“大洋券”字样外,其它都是以银毫为本位。除了印有“毫子票”字样的清钞和印有“银毫券”字样广东省银行钞票外,没印银毫字样的“粤省军政府通用银票”。
图片来源:中国钱币博物馆
广州市立银行“壹圆”银毫券正反面
近现代钞票印制样式一般是正背面同为横式或同为竖式,广州市立银行发行的银毫券,正面是竖式,背面为横式,这种正竖背横式的设计比较罕见。
银毫券正面主色调为黄色,四边有花纹框,四角有“壹”字,上头有弧形自右向左排列的“广州市立银行”六个字,其下印有该行徽记。
中间位置的长方形框内,印有广州中山纪念塔图案及“广州中山纪念塔”字样。
在塔图右侧分两行竖书“凭票即付,持票人通用银毫”,在其左侧也分两行竖书“订明见票无息支付,不报遗失,票内字迹原无添改,此据”。
票的下部有“壹圆”面额字,“行长”以及其“副行长”、黑色签名,“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印”。
外框下边印“伦敦华德路公司印”。背面主色调为灰黑色,上横为英文行名,中间为孙中山先生头像,其左右及四角印“1”字,下横为“1933”等文字。
据湖南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的《中国地方银行史》中记载,该券在1933年5月由广州市立银行向华德路公司定印5万元,于1934年开始发行,部分在1935年上半年发行,不久因实施法币政策,即停发停用并用法币券收回。此券流通时间不长,范围也主要在广州市,今存世量已不多。
“广州市立银行”成立于1927年4月,至1938年日寇侵华占领广州前停业。在这十年中,该行的活动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阶段,即1927年4月至1936年8月李济深、陈济棠等军阀统治时期,该行业务主要是发行凭票,从事房地产炒卖投机及代理市库,初期存放汇业务开展不大,后期各项业务已有了相当发展。
后一阶段是1936年夏,由于陈济棠下台,蒋介石统治广东,“广州市立银行”被孔宋势力接管,江英志、范慷源被委为正、副行长。江、范任职后,对该行进行了改组,业务有了新的进展。蒋介石统治广东之后破了广东货币金融自成系统的状态。
一方面四大家族各个派系的金融势力接踵而来,各自企图利用金融资本,对广东进行掠夺。另一方面,这个时期正值南京政府推行“法币政策”,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金融币制的利益上竞相角逐,使得广州的金融市场,商业性竞争十分激烈。
“市行”凭借“广州市政府”这个政治后台,也不甘落后,锐意经营,谋求在商业化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以免被淘汰。其宗旨在广州市银行档案中有记载,即“谋辅助广州市财政之进行,金融之调剂,实业之发展及赋税完纳之便利。”初时资本金为银毫100万元,同时广州市政府赋予如下特权:
1、代市政府募集各项债券;
2、代理市库现金之出纳及代收各项公款;
3、发行辅币兑换券以资流通金融。
广州市立银行停止发钞后,仍继续营业,直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停业清理。它是在民国期间所设立的几个市立银行中(如重庆市、南京市、北平市、青岛市、南昌市、汉口市、天津市等)成立时间最早、营业年份最长、规模较大的一家市立银行。
来源:部分资料整理自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钱币》2014年3期 张小杰
●开眼界!世界上所发行的最大张纸币,到底有多大?
●童眼看古币!探秘“钱绝”之首
●一张当票讲述岭南“大押”文化
●零距离!感受特色岭南金融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