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幸福生活为什么让打工仔羡慕?
抛开结局,《水浒传》里的武大郎,幸福的生活着实让当代打工仔羡慕一番。
一、城中心别墅和全职太太
武大郎可以养活一个漂亮女人,而且他的房子还是楼上楼下复式结构的,在县城衙门前,又繁华,又安全,旁边就是王婆开的咖啡馆。现在的诸位怕是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一个卖炊饼的能有一个属于自己产权二层门脸房,和一个颜值很高的媳妇。这个别说在宋代,即便在中国任何历史朝代里都是值得人们羡慕的。
张大户病殁,清河县也住不下去了,“武大故此遂寻了紫石街西王皇亲房子,赁内外两间居住,依旧卖炊饼”。来到阳谷县。
这两层的小楼房是在潘金莲的撺掇下去“典”的,“你赁人家房住,浅房浅屋”,“不如添几两银子,看相应的,典上他两间住,却也气概些”。
武大郎听老婆这般说,“当下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
后来潘金莲看上了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挖空心思想把他弄到自家来住,为此还收拾出了一间不小的卧室。
二、房价
宋代“典”房,只是使用权的转移,典房者没有产权。房主缺钱,要钱应急,典房者钱不生息,急等房住,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典房者给房主一笔典房款,在约定的期限内居住﹔到期后,房主用等额典房款赎回房子。各得其所,互惠互利。
根据史书记载,宋代的房价其实也很高,以开封为例,在其鼎盛时期“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
就连苏轼在开封却还是买不起房子,儿子结婚,都要向朋友借房。寇准为一代宰相,算是位高权重了吧,然“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入谨则住僧舍或僦居”。
为缓解供求矛盾,保障臣民正常生活,稳定社会,大宋政府曾特意推行“廉租房”制度:由工部负责,用国库拨款修建大量官房,再廉价向臣民出租,而管理工作(招赁、收租和维修等)则由“店宅务”专司负责。这种做法起始于东京,之后陆续推广到各州县,并一直延续到南宋。
大宋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不仅在正常年景下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在灾荒时节还减免房租。宋英宗治平年间下诏:“州县长吏遇大雨雪,蠲僦舍钱三日,岁毋过九日,着为令。”
三、勤劳可致富
宋朝无疑是一个非常富裕的社会,宋仁宗时,默认“占道经营”合法化,跟今天不将占道经营列入文明城市考核标准是一个道理的。武大郎的炊饼摊爱怎么摆就怎么摆,从早餐摆到夜宵都有生意。小商小贩热闹程度《清明上河图》可也窥探一二。
宋廷为了释放经济活力,打破了北魏到唐的坊市制度,买卖不再限制时间,宋人夜生活浪到飞起,“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里,孟元老就记录了开封的繁华夜市,从春夏经营到秋冬,即便“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宋人对夜生活的向往。
大郎虽矮,可有的是劲。他流动卖货,打破了固定摊位的人流限制,加上大郎“路人缘”爆棚,天时地利人和,用今天的话说,大郎的货郎生意,就是站在了“风口”上,形象再怎么差都能飞起来。
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就讲到了南宋时一个临安城的小贩,通过卖油一年内净赚13两银子,即13000文钱。苏轼都在诗中对勤劳的小摊贩大加赞美。卖炊饼的武大郎也不差吧。
若不是生意涉足药铺绸缎杂货航运等等还放高利贷和各种房产的西门庆来搅局,武大郎的幸福生活就能一直过下去。
这位潘氏金莲,宁愿在西门大院里哭,也不愿在炊饼摊上笑。武大郎的美梦,和东京的华梦一样,终究是碎了。
欢迎扫码关注校友原创公众号👆,百万阅读量,每日更新👆
更多精彩:中国富豪人数超美国?9亿人月收不足2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