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中医应当具备的三个素质

高振 理法方药 2023-07-01


中国古代没有“中医”这个称谓,当时若以地域分则有新安医派、孟河医派等,若以服务范围分则有御医、走方医等,当然还有郎中、大夫等等称谓不一而足。近代西医传入,才有了中西医之别,传统医学进而遭受了冲击,中医传承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今天,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中医药人更应当努力发掘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做合格的现代中医人。



用高尚医道引领岐黄之术


古代医者无不强调“医道”的重要性。如明代赵献可在《医贯》中谓“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如何彰显医道,古人也有论述:“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慎疾刍言.用药》)


行医先做人。医生要体恤患者,准确地告诉患者疾病的危害以及如何做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并积极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的苦恼,减轻心理压力,正如《灵枢·师传篇》所谓:“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当然,医道也要通过精湛的医术体现,因此古人也特别强调医术精湛的重要性。“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医学传心录》)只有历经数十载孜孜不倦的研读、临证方可达到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收放自如而又不超出中医之经纬。



理性认识中医药的作用


“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古人已经认识到医学并非万能。作为医学工作者,我们应当客观认识医学,不必神化医学手段的治疗作用,也不必矮化医学。只有客观认识医学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学习、领悟医学,用所学造福百姓。


在日常遣方用药中,要考虑中药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其实在几千年以前,古人就注意到了药物在治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如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明确指出“有病久而生郁者,亦有郁久而生病者,或服药杂乱而成者。”


中医在发展过程中特别重视药物的选择与炮制,以尽可能增效减毒。医、药不分家,在掌握临床用药经验的同时,中医人要对所用之药充分了解。古人对药物的用药部位甚至采摘季节、加工炮制等均有明确要求。如认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爆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千金翼方》),“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本草蒙筌》)。



借鉴现代医学为百姓服务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疗疾病。现代中医医师要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的指导下,将更多的现代医学检查和诊断方法赋予中医“辨证要素”的意义,以便提供更多的可替代“指标”。在疗效评价时适当引入临床通用的客观指标作为有益补充,中西医互补。同时,也要增强中医自信,不要在复杂的症状、体征面前失了分寸。正如明代李中梓有言:“病机繁杂,变迁无穷,如珠走盘,纵横不可测。虽纵横不可测,而终不出此盘也。”总之,善为医者“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旧唐书》)。


在与现代医学的互动中诊疗疾病。一般而言,病人在患病后既会找到西医,又会看看中医。用药也是两边兼顾。这种情况在古时是不存在的,因此现代中医师在问诊开药的过程中要全面体察病人的用药习惯和生活环境,避免给诊疗造成误差,影响诊疗效果。


除此之外,中医还要学习西医通俗、简明的呈现形式。医学是复杂的,但呈现给公众的医学应该尽可能通俗化。西医诊疗手段直接,很多指标患者自己也看得明白,更加一目了然,不容易给患者造成误解。中医的诊疗手段简单,诊疗思维高深,不容易让外行理解,容易让医患之间产生误解。中医要想让更多的人理解、信任,必须在通俗化上下功夫,让更多的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中医诊疗才能更加顺畅。(本文出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高振)


推荐阅读


《同归》—本草中国2 第12集—中西交融  守护人类健康

《寻根》-本草中国2 第7集—在本草世界中 认知根脉的价值

陈凯先院士:应纠正对中医药的两种极端倾向

谋划中医药传承发展新篇章









理法方药学术

分享中医药资讯

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工作者都在关注的平台

等您/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