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行合一”让儒与医密不可分

方跃坤 理法方药 2023-07-01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医药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逐渐衍生出一批批具有儒家风骨而医术高超的医家。我们称这样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素养,非道、非佛的医者为“儒医”。


而由王守仁提倡的“知行合一”在儒医文化的形成和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儒家的仁、义与孝的思想融入到了医学道德的整个过程中并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知行合一”作为儒学品格中的一个要点,在儒医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儒医之仁

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大量的儒家学子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将医术与仁德相结合,将内化“知”的精神,外化为仁术的“行”。从仁的大方面,儒家强调“学而优则仕”,推行“仁政”,兼济天下。而儒医者,施行仁术,仁爱救人,儒医之仁成了“仁政”本身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医成为了仅次于良相的第二选择。唐代孙思邈,拒而授官,遂成一代药王。元代朱丹溪,弃科举,拜名师而致力于医,终集金元三大家之大成。儒医之仁在于实践,将慈悲之心付诸诊疗患者的实践之中。孜孜以求,不懈躬行,终舍身而成仁者,儒医者亦是仁医也。

儒医之义

“重义”是儒家思想又一道德基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而儒医之义不仅在于不为个人之利所动,更是以苍生病患为念,守望心中大义。古有丹溪者,病家求诊“无不与,不求其偿”。傅青主远赴二三百里之遥赴诊。沈应善每逢节气之变布医施药于众。今有温州兰小草,独守海岛,以微薄之资奉之于众,整二十余年至其终。儒医重义轻利。昔汉代仲景集儒、医、官于一身,撰《伤寒杂病论》,惠泽后世,其“如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这就是儒医献身医业之义。

儒医之孝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语出《论语·学而》释义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儒家以孝悌作为规范道德的根本,贯穿于个人行为的始终。而儒医之孝,以医为孝,侍奉于病榻之前,使父母长辈免受疾病之苦,此慈孝之心,体察之情为儒医修身之本。宋司马光谓之曰:“父母有疾,子色不满容、不戏笑、不晏游、舍置余事,专以迎医。”后晋皇甫谧言:“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若不精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指出了明医为孝,以医为孝的观点。正是这些儒医知行合一的实践,将孝悌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是对自我道德的肯定,也是对医术钻研的促进。


“以仁为本”“重义轻利”“以医为孝”这是儒医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智慧所在。而知行合一的儒医传统不仅使儒与医密不可分,更是其文化精神高度凝集的体现。(本文出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方跃坤)

END

往期回顾

医生“飞刀”收红包 谁最该问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

《中医·世界》专题片第五集:《流芳》—中医文化,万古流芳


理法方药学术

分享中医药资讯

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工作者都在关注的平台等您/关注


 觉得好看,就点这里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