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中医源于文化自卑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当下,中西医学存在着科学人文之争,而针对中医学的争端更为严重。这与医疗高科技的“脱嵌”有关,更深层次的因素则另有隐衷。
这有历史方面的因素。鸦片战争前,西方文化和医学进入中国,当时双方的交汇还是心平气和的。而之后中国一连串的战败,促使国人一波波地反思自责。从器物不如,到制度落后,再到文化的劣根性,直至彻底否定传统、力主全盘西化,“废除中医”就是其表现和延续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思想活跃的头面人物,不论政治立场如何,反传统中医的激进观点几近一致。以胡适为例,他是反中医的领军人物,尽管他自己曾受惠于中医药,却违心地说“中医不科学,很糊涂,但是能治病”。
反中医名人
在这种语境中,鼓吹中医学不必一定要属“科学”、但至少是有价值的“文化”,其实只是爱中医却无力抗争者孱弱而难以服人的辩解罢了。这并没提供有价值的论据——宗教是文化,宗教在特定条件下也能疗疾(至少对心疾)!你能反对吗?因此,强调中医学文化特征又想说明什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好是科学主义鼎盛之际,强调科学进步是世界性潮流,但有偏颇:1.只重视“科学逻辑”,蔑视科学赖以生存的人文基础;2.只强调实证精神,漠视人的创造、创新及人文精神;3.将科学与人文截然分割,不顾两者内在不可区分性。这一思潮影响广泛,其“幽灵”至今依旧在许多国度(包括中国)久久缠绕。当下中医界反复泛起的此类争议,既是此“幽灵”之重现,也是中医界缺乏自信之表现。
置于更宽广视野中,两种文化科学的交汇冲突,一方强势,一方孱弱,再加上有着明显的利益纠葛,因此难免偏颇且情绪化。鉴于此,不难理解当年梁启超、胡适之说——因为“贫穷每可导致偏激”。这才是问题本质所在!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楼宇烈认为,恰恰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才能使它们得到交流和互补。如果不懂中医,那对中国文化的根本精髓是体会不到的。否定中医,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的一个否定。中国学术讲“自然合理”,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这深刻体现在中医里;而“科学合理”在于发现科学结论后再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是西医特点的典型概括。故中医形成了生命体完整认识,偏好于天人合一;而西医有时“对事物的局部认识越清楚,而对全貌反而更不清晰,反而更不接近它的本来面貌”。
跳出科学人文之争,首先需确立自信和准确地自我认知。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发出诘问:“西医从来就是科学的吗?”他引用权威《剑桥医学史》中的记载,总结说:“传统西医毫无‘科学’可言。不论什么医,都要面对科学革命的挑战。”他分析说:“中医的落伍并不是因为中医没有理论,而是缺乏验证理论的支持条件。”中医提出了很多伟大的猜想和假说,但“天分再高的猜想,长期没有机会遭遇可观察现象的检验,谈什么科学呢?”所以,要消弭这些偏见,首先需要文化上的自信。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只有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准大体接近时,谈文化比较才能平心静气、深思熟虑、务实理性!显然,今天的中国已接近这一阶段,我们大可自信而平静地讨论中西医差异问题,而不是诉诸极端化、情绪化表达。
放下傲慢与偏见,形成新的整合力量。与其花功夫研究科学与人文之间异同及意义,不如转而解决其根本症结:新语境下“讲好”中医知识,并创造可不断验证、更新此类知识的社会条件,使其日趋接近“准确的真实性”,逐步升华为现代语境下的科学阐述,以补上相对孱弱的科学短板,令整个中医融合体的系统性更强,更加生机勃勃。
须知,当今对多数慢性病,欲收获持久临床疗效,并不依赖于一招一式、一药一技,更多有赖于综合之力的有序配合,也就是医学融合体的“合力”。(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
推 荐 阅 读
请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