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历史丨94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94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墨索里尼企图通过战争确立意大利在红海、地中海和巴尔干的霸权地位,继而建立一个东起印度洋、西至大西洋的法西斯帝国。为了实现这一野心,他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的历史渊源




埃塞俄比亚原名阿比西尼亚,地处非洲东北部的东非之角,十三至十六世纪时,曾建立阿比西尼亚王国,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当时的人口约为1000万,全国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在非洲各国中地势最高,有非洲屋脊之称,西部逐渐下降倾入苏丹平原,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为沙漠覆盖。




埃塞俄比亚虽然贫穷、落后,但却是当时非洲唯一尚未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国家。


说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就不能不首先说到1885年和1895年意大利发动的两次侵埃战争,这两次入侵,意军均被埃军击败,其中在1896年3月1日著名的阿杜瓦战役中




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统帅10万大军同意大利侵略军展开决战,一举歼敌17000人,缴获意军全部大炮和其它大量武器装备。意大利政府被迫于同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Addia Ababa)签订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和主权,答应赔款1000万里拉,对此意大利帝国主义一直耿耿于怀,发誓要报仇雪耻。



 



意大利法西斯党上台


1922年10月30日,法西斯党夺取国家大权。


墨索里尼于11月1日在法西斯内阁第一次会议上和1927年5月27日的军事会议上两次提出征服埃塞俄比亚,均因军队高级将领的极力反对而作罢,但墨索里尼没有放弃他吞并埃塞俄比亚的野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英、法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虽对日本制造的这一事件感到不满,但却纷纷表示“不干涉”,这不仅大大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而且给墨索里尼以启示,促使他下定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决心。


他认为意大利只要仿照日本侵占中国的作法,军事行动能迅速造成既成事实,就不会遇到任何麻烦。


墨索里尼正是看到了英、法等国的懦弱,于1932年3月正式决定立即着手准备对外发动战争,第一目标是埃塞俄比亚。




为什么埃塞俄比亚成为意大利扩张的首要目标


人们不禁要问:墨索里尼为什么始终坚持把埃塞俄比亚作为他向外扩张的首要目标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祥超)

“法西斯政权建立以后,墨索里尼之所以把埃塞俄比亚作为他向外扩张的第一个目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向埃塞俄比亚扩张比向其他地方扩张更加容易在感情上把意大利人动员起来,在墨索里尼看来,意大利人把十九世纪末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接连失败视为耻辱,许多人会支持政府的战争行动;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埃塞俄比亚同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接壤,军事行动得手后,三块殖民地连成一片,控制红海的入海口,墨索里尼说:那时,可以以此为基地,通过征服苏丹,把东非同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利比亚连接起来,同意大利本土连接起来,这样,这可以为建立一个囊括红海、地中海和巴尔干的法西斯大帝国奠定基础;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埃塞俄比亚虽然是意、英、法三国控制的半殖民地,但英、法两国政府曾一再表示,它们承认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拥有经济和政治特权,因此,墨索里尼认为,只要事前同英、法达成协议,承认它们在埃塞俄比亚的既得利益,英、法就不会对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进行干涉;

第四个方面的原因是,埃塞俄比亚不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法西斯政权发动侵略战争、实行扩军备战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而且它幅员辽阔,墨索里尼打算在征服埃塞俄比亚之后,把四分之一的意大利人移民到埃塞俄比亚,也就是说把八百万意大利人移民到埃塞俄比亚,以此来缓解其国内的矛盾;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埃塞俄比亚贫穷、落后,埃塞俄比亚军队没有现代化装备,士兵的步枪都很少,许多人手中拿的还是长矛,墨索里尼心想,面对这样一个弱国,意大利仅凭其精锐的武器装备,便可使其投降。这就是墨索里尼为什么一直把埃塞俄比亚作为他发动侵略战争的第一个目标的重要原因。”




意大利为发动对埃战争所做准备


就在这时,希特勒于1933年1月在德国上台,不久即宣布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这使墨索里尼意识到:欧洲即将走向战争。


他提出:意大利必须在1935年以前对埃塞俄比亚采取行动,否则将失去机会


希特勒的上台,也为墨索里尼对英、法进行外交斡旋提供了机遇,他利用英、法出于对希特勒的恐惧,急于把意大利拉到自己一边的心理,向英、法发动了外交攻势。


1935年1月4日,法国外长赖伐尔访问意大利,墨索里尼向他透露了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赖伐尔不仅未予反对,反而向墨索里尼暗示,法国不会阻挠他实现这一计划。


1935年6月,意大利总参谋长巴多里奥和法国总参谋长甘末林在巴黎签署了两个秘密军事协定,协定规定:如果德国入侵奥地利,意、法双方将通力合作反对德国,协定签署后不久,意大利就从意、法边界抽调了15个师的兵力到东非。


英国尽管反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担心此举会动摇英国在东非乃至在埃及和苏丹的统治,但出于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德国的目的,英国政府最终也采取了绥靖政策,纵容了墨索里尼的侵略行为。


墨索里尼为战争准备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命令意军总参谋部加快战争准备,确保在战争爆发前,把四十万军队、十万匹骡马、两万辆汽车和十万民工运送到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


二是于1934年颁布军事化法,规定从六岁儿童到能拿动武器的老人都必须参加军训。


经过两年准备,墨索里尼认为,是发动战争的时候了。


为了给入侵埃塞俄比亚寻找借口,他命令驻索马里部队制造事端。




索马里事件


1934年12月5日,意军向正在埃塞俄比亚瓦尔瓦尔地区担任保护任务的埃国警卫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共打死埃国军民107人、打伤45人,占领了瓦尔瓦尔


事后意大利政府反诬事件是埃军挑起的,要求埃国政府正式赔礼道歉,承认意大利占领瓦尔瓦尔的合法性。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断然拒绝这一无礼要求,向国联控诉意大利的挑衅行为,要求国联进行干预。然而,国联却对侵略者采取了姑息纵容态度,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埃塞俄比亚文化和旅游部部长穆罕默德·迪希尔)

“当他就埃塞俄比亚问题在国联进行申诉时,他就曾向世界发出警告,像这样具备侵略本性的国家,决不能纵容下去,必须要阻止它。”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一切准备就绪后,墨索里尼认为,埃塞俄比亚已唾手可得,他决定从北、南两个方面向埃塞俄比亚腹地实施向心进攻:


北线厄立特里亚方面担任主攻,由东非意军总司令德·博诺将军指挥,投入16.4万军队,配备飞机126架、坦克112辆、汽车3700辆、新式火炮580门、机枪4200挺、骡马和骆驼35000匹,任务是消灭埃军主力、占领埃国全部领土;


南线索马里方面,投入军队53500人、配备飞机38架、坦克45辆、汽车1850辆、新式火炮117门、机枪1600挺、骡马和骆驼7900匹,南线由格拉齐亚尼将军指挥,任务是牵制埃国南方的兵力,抓住有利战机发动进攻。


面对装备精良的法西斯侵略军,埃塞俄比亚集结了30万军队迎击侵略者,但由于经济落后,军队的武器装备很差,全国仅有20万支老式步枪、4000挺杂牌机枪、几百门十九世纪生产的火炮和几百辆破旧卡车,甚至连正规部队也做不到人人都有枪,许多人手持大刀或长矛参加战斗。由海尔·塞拉西一世担任最高统帅。



海尔·塞拉西一世


注释①:海尔·塞拉西从1916年24岁起以摄政王的身份统治埃塞俄比亚,1930年正式登基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成为所罗门王朝的第225代统治者。他对埃塞俄比亚的现代化有重要贡献。是1960年代非洲领导人中最有声望的领导人。


1935年10月3日凌晨5时,意军未经宣战越过阿雷布河,在占领阿迪格拉特后,直扑阿杜瓦,10月6日占领该城。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意埃战争爆发后,英、法两国的态度。


一向自称是埃塞俄比亚友邦的英法不得不做出某些表示,它们操纵国联于10月9日决定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


然而事实上制裁只留于口头上,正如墨索里尼所预料的那样,拥有强大陆军和海军的英国和法国表现得十分懦弱。它们连苏伊士运河都没关闭,甚至没中断对意大利战略物资的供应,成为侵略者的帮凶。


1935年10月15日,意军占领埃国古都阿克苏姆,在随后向提格雷地区发动进攻时,埃塞俄比亚国防大臣穆鲁吉埃塔公爵指挥10万来自首都的增援部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高喊着宁死不屈的口号冲向敌阵,展开一场血战,打死打伤敌军数千人,粉碎了墨索里尼速战速决的美梦。




提格雷战役后,德·博诺为避免遭到更大失败,决定暂停进攻。


墨索里尼十分恼火,于10月20日电令他:立即向马卡累挺进。但被埃军打怕了的德·博诺以缺少兵员和给养为由拒不执行命令,他企图利用安抚政策把自己打扮成埃塞俄比亚人民的解放者,他在占领区宣布废除奴隶制,停止缴纳某些封建捐税


然而德·博诺的欺骗并未奏效。


埃塞俄比亚人民用各种方式支援前线,人们把自己的粮食节省下来送到前线,为在沙漠地带作战的部队运水,意军所到之处,人民藏起粮食、填死水井,意大利侵略军的战斗力因此而被大大削弱。


1935年11月3日,在墨索里尼的一再催逼下,德·博诺命令部队向马卡累推进,遭到埃军的顽强抵抗,经过5天激战,意军伤亡惨重,最终占领该城及周边地区,之后德·博诺由于兵源和武器装备得不到补充,失去继续向前推进的能力,再次拒绝墨索里尼要他向阿姆巴·阿拉吉发动进攻的命令。


1935年11月6日,墨索里尼将这位几个月前在意大利名声显赫的老将军免职,任命意军总参谋长巴多里奥元帅为东非意军最高指挥官。


11月28日,巴多里奥抵达埃塞俄比亚,但他也因为兵员、给养与装备不足、士气低落而没敢贸然发动进攻。埃军抓住有利战机发动反攻收复失地。


穆鲁吉埃塔指挥10万大军攻占马卡累周边地区,伊米鲁公爵指挥一个军团越过塔卡泽河收复锡莱,意军逃回阿杜瓦和阿克苏姆的战壕里。另外塞朱姆公爵和卡萨公爵各指挥一个军团从意军手里夺回泰末比恩地区,意军节节败退,大有重蹈1896年阿杜瓦惨败覆辙的危险。


意军战败的消息传回意大利后,人们普遍认为败局已不可扭转,连许多法西斯高级领导人都认为,意大利要想打赢这场战争是不可能的。


罗马街头传出的消息说,墨索里尼有可能要下台。


面对败局,墨索里尼于1936年1月命令巴多里奥和格拉齐亚尼以向埃军阵地、湖泊、河流和田野投扔毒气弹为先导,在空军和坦克部队的配合下向前推进。





1936年1月15日,南线意军在多洛地区发动进攻,格拉齐亚尼依照墨索里尼的指示,使用毒气疯狂地屠杀埃国军民,埃军伤亡惨重,撤防后退。


意军乘机突入埃军防线纵深达400公里,于1936年1月20日占领博拉纳首府——奈吉里。


与此同时,巴多里奥以同样的办法在北线连续发动四次战役。

1月20日至24日发动第一次泰姆比恩战役;

2月10日至15日,发动恩德尔塔战役,也称阿姆巴·阿拉达姆战役;

2月27日至29日,发动第二次泰姆比恩战役;

2月29日至3月3日,发动锡莱战役。


毒气战使战局发生转折,27万埃国军民惨现杀害。


锡莱战役以后,埃塞俄比亚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把北部地区绝大部分军队调集到阿西安季湖地区,准备与意军决一死战。


3月31日,迈丘战役打响,海尔·塞拉西一世亲自率军向意军发动突袭,接连发动四次猛烈的进攻,意军出动数百架次的飞机轮番轰炸、扫射、新式大炮不断轰击装备简陋的埃军,埃军损失惨重,战死者达九千多人,部队被迫撤退,巴多里奥指挥意军乘胜向南推进。


1936年4月7日,意军占领埃军大本营的所在地——德赛城,随后,巴多里奥集中两万军队开始向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进军。


1936年4月30日,海尔·塞拉西一世返回首都。5月2日,携皇后和少量随行员乘火车抵达吉布提,登上一艘英国军舰流亡伦敦。


5月5日,北线意军攻入亚的斯亚贝巴。


在北线意军进攻德赛时,南线意军于4月14日出动三个总队的兵力,在空军的配合下,向季季加和哈拉尔发起进攻,史称欧加登战役


5月5日,意军占领季季加。8日,占领哈拉尔。9日,南、北两线意军在德雷达瓦会合。


同一天(1936年5月9日),墨索里尼在罗马宣布,将意属马里、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合并组成意属东非帝国。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兼帝国皇帝,墨索里尼本人称“帝国的缔造者”。




国际组织对意大利侵略行为的态度


意大利的侵略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国际协调委员会通过了对意大利实行武器禁运、财政制裁等项措施,但是由于英国、法国的绥靖政策,国联的制裁措施并没有得到落实。


1936年3月7日,德国军队出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欧洲局势骤然紧张。英、法政府急于同意大利和解,以对付希特勒的威胁。


1936年7月1日,英国代表艾登在国联建议取消对意大利的制裁。7月4日,国际协调委员会决定停止一切对意大利的制裁措施。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游击战争


但是法西斯侵略却没有吓倒埃塞俄比亚人民,相反却使他们更加团结起来,开展了广泛的抗意游击战争。


1937年夏天,在海尔·塞拉西一世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游击队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安博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埃塞俄比亚团结合作委员会,联合全国各地的游击队与法西斯决一死战。


到1939年,游击队的人数已达40多万,给法西斯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意大利占领者只控制着亚的斯亚贝巴、德赛及哈拉尔三大城市和为数不多的居民点。


1940年夏天,海尔·塞拉西一世在苏丹境内组建埃塞俄比亚军队,亲自领导埃国人民的抗意游击战争。


1941年1月20日,他率领2000人的部队与英国军队一起攻入埃塞俄比亚。


1941年4月6日,光复亚的斯亚贝巴。5月5日,海尔·塞拉西一世返回首都,受到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有15000名游击队员参加的欢迎大会上,他号召全国军民把反法西斯斗争进行到底,彻底消灭侵略者。


同年11月,埃塞俄比亚人民将境内的意大利军队全部肃清,取得了反对意大利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胜利。


(埃塞俄经亚文化和旅游部 部长 穆罕默德·迪希尔)

“墨索里尼的野心就是统治占领这一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甚至还把他的野心扩张到利比亚,但是埃塞俄比亚当时的爱国勇士们坚守着他们祖先的传统和意大利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自然意大利也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部分地区,并且陆续占领了五年,这期间战争不断,来反抗殖民者的侵略野心,最终取得了胜利,埃塞俄比亚赢得了自由独立。”




埃塞俄比亚战争已经过去70多年了,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研读一下那段历史,就会从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它首先告诉我们的是,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只有富国强兵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制止战争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世界历史丨01 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
世界历史丨02 文明的曙光(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03 古代文字的起源(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04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上)
世界历史丨05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下)
世界历史丨06 古代埃及文明(上)(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07 古代埃及文明(下)(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08 古代印度河文明之谜(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09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0 古希腊文明的回声(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1 古希腊文化(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2 希腊化时代(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3 罗马共和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4 罗马帝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5 古罗马文化(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6 欧亚迁移及中世纪开端
世界历史丨17 西欧封建国家(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8 拜占庭帝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19 基辅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建立
世界历史丨20 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21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
世界历史丨22 十字军东征(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23 文艺复兴(上)(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24 文艺复兴(下)(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25 古代印度(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26 古代日本(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27 古代非洲(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28 美洲古代文明 (上)
世界历史丨29 美洲古代文明 (下)
世界历史丨30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上)

世界历史丨31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下)
世界历史丨32 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
世界历史丨33 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
世界历史丨34 尼德兰革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35 三十年战争(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3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历史丨37 普鲁士王国的崛起
世界历史丨38 七年战争(1756 -- 1763年)
世界历史丨39 英国工业革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40 西欧北美工业革命

世界历史丨41 美国独立运动(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42 法国启蒙运动(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43 法国大革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44 拿破仑时代(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45 神圣同盟(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46 非洲奴隶贸易(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47 十九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世界历史丨48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世界历史丨49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世界历史丨50 英国议会改革(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丨51 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世界历史丨52 欧洲1848年革命
世界历史丨53 德意志统一
世界历史丨54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世界历史丨55 美国西进运动
世界历史丨56  美国内战
世界历史丨57 日本明治维新
世界历史丨58 英国对印度的征服
世界历史丨59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世界历史丨60 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历史丨61 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世界历史丨62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世界历史丨63 三次早期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历史丨64 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世界历史丨65 马克思主义诞生
世界历史丨66 第一国际
世界历史丨67 巴黎公社
世界历史丨68 英帝国的兴衰
世界历史丨69 美国的崛起
世界历史丨70 欧美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世界历史丨71 近代文化和艺术(1)
世界历史丨72 近代文化和艺术(2)
世界历史丨73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世界历史丨74 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
世界历史丨75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世界历史丨76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世界历史丨7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历史丨7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世界历史丨79 苏联的成立
世界历史丨80 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世界历史丨81 印度的非暴力运动
世界历史丨82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世界历史丨83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世界历史丨84 罗斯福新政
世界历史丨85 德意法西斯主义(从墨索里尼到希特勒)
世界历史丨86 日本法西斯主义
世界历史丨87 西班牙内战
世界历史丨8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世界历史丨89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世界历史丨9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三)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陪你读国学经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