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新生活丨“共生院”让老胡同焕发出新生机
老胡同 · 新生活
“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胡同是北京老城的根基和脉络,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联结这座千年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老胡同·新生活”栏目将讲述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关注胡同的保护与更新,以期唤起更多人对胡同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北京的胡同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符号,应予以保护,然而同时满足当地居民的宜居需求,是北京老城改造的难题。近年来,北京正以“共生院”的改造模式,探索胡同老居民与新业态共生共存、新旧相融、有机更新。
南锣鼓巷(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下定决心,舍得投入,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
”大都市日新月异的改变也渗透到对有着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传统街巷院落的改造呼声中,然而改造的客观条件越来越复杂。如何改造提升老民居?处在北京核心区域的东城区和西城区试点“共生院”,以四合院为单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业态的“微改造”,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共生院不单留住了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形态、肌理,还留住了原住民、老街坊,延续着老城的生活方式、社区网络和历史文脉,更保留了老北京人的乡愁,在一派“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景观里,老城有了新动能、新生机。
01
胡同更新新模式
2015年下半年,东城区启动了申请式改善工作,部分居民选择了外迁,改善居住条件,胡同里出现了一批没有完全腾空的院子。这些腾出来的房子怎么利用?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如何改善?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型的胡同院落利用模式——“共生院”适时诞生,为老城保护提供了新的破题思路,让老胡同焕发出新的生机。
西城区白塔寺胡同片区 © 苏圣亮
“共生院”是什么?
胡同老居民与新业态共生共存、新旧相融、有机更新的老城保护模式
老城内的胡同四合院等平房院落,以大杂院为主,人口超载严重。在保护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过程中,还要留住原住民和传统文化,受产权复杂等因素制约,有的院落出现部分腾退。如何改善留下来的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为老城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部分地区试点推进“共生院”,解决实现部分腾退的院落的宜居和发展难题。
“共生院”概念还可以扩大到“共生街区”层面。胡同里,还有一些院落实现了整院腾退,这些院落也将引入新的业态、功能或居民。不同功能、形态的院落之间也可以实现共生。
“共生院”有何目的?
最终实现传统院落居住文化与现代居住文化共生
“共生院”包含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三层含义。
新老建筑共生,是指在完成大杂院部分居民腾退后,对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利用腾退空间,为留下来的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建设包括共享厨房、污水处理设施、配建卫生间等。既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又完善了基本的生活设施配套。
新老居民共生,是指对于腾退出来的居住空间,引入新居民居住,原居民和新居民在胡同、四合院里共生。具体引入什么样的新居民,目前还在探索当中,可能以青年公寓的形式引入对胡同文化感兴趣的青年人;也可能以办公空间的形式,引入从事文创产业的年轻人,还可能以院落体验式酒店或民宿等形式引入游客。
文化共生,是指新居民带来的文化和胡同四合院文化的共生。通过原居民,实现对传统四合院文化的传承、传播,通过新居民,为老城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腾空建筑除了引入新居民外,也可以引入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等新业态,实现文化共生。文化共生也是“共生院”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02
东 西 城 试 点
北京新版城市总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文化保护,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在老城保护方面一直在探索。按照北京市规划,除了东城、西城的草厂、什刹海等地区,今年还将在更大范围推广建设共生院。目前,东城区和西城区不少地区都在试点“共生院”,但侧重方向不同。
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东城区开展了创造性的探索,试点开展“申请式退租”,引导留住居民制定自治公约,以前门草厂地区为示范打造一批“共生院”,坚持“一院一策”和“一户一方案”,改善提升居住条件,实现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未来一年,东城还将通过实施街区更新、平房区直管公房申请式改善试点,探索一批“共生院”,努力打造一批精品街巷、精品街区、精品院落。
“西城区一直在进行平房区治理积极的探索,提出过微合院、四分院等概念,将院落改造和生活共享、生产共享乃至文化共生结合在一起。这种微改造是很好的城市更新方式,我们会进一步推进共生院这一模式,不光是做民宿,还能做创业、设计、公共服务等等,希望有需求的市民共同参与。今年,我们在什刹海、白塔寺、大栅栏地区也将积极推进,只要群众有需求,相关机构有条件,我们就积极鼓励。”市人大代表、西城区区长王少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
草厂地区“共生院”
前门地区草厂胡同
(图片来源:北京东城)
草厂地区试点“共生院”,对腾退院落风貌进行修缮保护,增加基本生活设施,改善留下居民的生活环境;引入新居民,让腾退房屋得到利用,同时为胡同注入新的生机。
草厂区域的院落升级改造后,将功能定位为“青年公寓”,引入知识层次高的年轻人群,与老北京人做邻居,试点共推出了9个院子约16套房间。位于三里河边上的“春风习习杂志图书馆”的员工成为首批新居民,已经入住位于草厂四条的三套院落中,开始和胡同老居民共融。
2
什刹海“共生院”
西城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内,三间北房腾退后改成民宿,游客与居民同住一院(图片来源:乐居财经)
什刹海片区,是北京老城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位于什刹海地区的银锭桥胡同7号院完成了部分签约腾退之后,引入民宿业态,于2018年正式投用,入住旅客能与剩下的4户居民共同生活。“外来客”与“本地户”不断交流、磨合、共享,银锭桥7号院已经变成了邻里间的“共享家”。
按照传统四合院房屋建造手法和工艺进行保护性修缮后的银锭胡同7号院颇具传统韵味,拆除院落公共区域中的违法建设,并完善院落照明之后,公共环境也有所改善。院子对外称海棠画院,每逢节假日十分抢手。
3
白塔寺“共生院”
熙熙攘攘的白塔寺街区会客厅日常
(图片来源:白塔寺再生计划)
青塔胡同41号是一处共享院落。原先大杂院凋敝的平房,在精心的设计后保留了原来的传统建筑结构,但在内部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营造出了一个温馨的阅读和活动空间。“白塔乐坊口琴之声”“青塔棋社”“胡同手艺社”“青塔读书会”……十多个社区兴趣小组,轮流使用活动空间,每天屋子里都是暖暖的。
还有这几年火热的白塔寺街区会客厅,也是“共建共生共享”的范例。利用腾退出来的一栋临街二层建筑,街道、腾退公司、文创机构、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进来,打造了“安平伙食社”“春晖缝纫社”“木工社”等6个极富胡同特色的社团组织。谁家需要砸一下裤缝线,想吃刚出锅的菜团子,想修一下破了腿的木板凳,去一趟会客厅,总能满足。
03
推 进 释 疑
1
“共生院”引进什么?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天街集团董事长李桦表示:
现在正在制定“共生院”引进人群的标准,主要会引进一些文化创意机构。例如三里河水系旁边,就利用腾退的三间房子,引进了一家书店。今年,预计再将几十个老院子改造成‘共生院’青年公寓,吸引年轻人入住。
北京市政协委员、大前门影视公司董事长郝金明表示:
共生院引进的业态也要因地制宜,适应周围的环境,符合社会的需要,更不能违背市场规律。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桓丰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晓冬建议:
核心区应该做到“一街一区差别化”,避免同质化和千篇一律的改造,可以考虑发展老北京传统形式的小茶馆、小酒肆或者博物馆等多种“共生”方式,引入传统手艺展示等。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李昕指出:
可以融入高科技和创新元素,适度引入社会力量和新业态,焕发老城的生机与活力。
2
“共生院”如何实现共生?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天街集团董事长李桦表示:
对于老城改造来说,如果改造完成后,光剩下院子,人没了,那就说明这不是一个好的改造方案。只有让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文化共生,才是老城保护的正确之道。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正阳书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勇认为:
不管是做民宿、文化空间,还是书店,“共生”的内容都要接地气儿,能让大家对四合院生活有所感受,也能让城市建筑文化获得传承。同时,共生院也需要注意引导和管理,要和老城融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宋慰祖表示:
古城保护应该是一种有机更新的模式,四合院的青砖灰瓦风貌,这些原生态的东西是要保留并保护的。同时,原住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也要提升。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有机更新。
注:本文根据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东城等官方媒体报道进行的综合整理。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习总书记视察北京五周年丨老城复兴的美丽变奏
习总书记视察北京五周年 | 南锣金名片
老胡同·新生活丨跟随习大大的脚步,一起了解前门外草厂胡同的“前世”与“今生”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