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点儿北京 | 老北京的端午节,会“玩”才是最重要!

一点儿北京丨京事知多少

北京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除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外,数千年来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它特有的“京味儿”——这些极具北京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是京城珍贵的文化资源。“一点儿北京“栏目将向大家介绍“京味儿“饮食、器物、民艺、风俗与传说等等,让大家对老北京文化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观中,每逢阳数重叠的日子,大都变成了节日,比如三月初三,被民间誉为王母的寿诞,比如七月初七,是为乞巧节,再如九月初九,是为重阳节。那么双五重叠的日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端午节了。


赛龙舟几乎成为端午节的代名词

(来源:《龙舟竞渡图》[唐]李昭道 )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三大节”之一,老百姓对它的重视也就不言而喻了。吃粽子、赛龙舟好像也成为这一节日的代名词。但凡节日,最为重要的主题自然是饮食与娱乐。不过北方少水系,赛龙舟并不时兴,因此很多人也称端午为“粽子节”,让人们忽略了这一天里重要的“玩”的项目。

《端阳故事图册》第八开《观竞渡》


其实,老北京过端午,对于娱乐之道还是非常重视的。


所谓节日,在其创立的初期。大多与先民们的实际生活需要有很大联系,经过层累地创造,才渐渐形成民俗,其中的实际功用就会慢慢地变成一种文化符号,以游乐的形式来替代,在习俗中抽离出来,成为重要的节令,端午节就是如此。


适值夏日,万物滋长,是毒虫与病菌繁衍最厉害的时候,早期人们在此时会进行很多避虫、避瘟、避毒的实际措施,渐渐地固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旧时驱虫、避毒的活动也慢慢变成了一种理念,以赛龙舟、插艾蒿等游乐活动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文化符号,老北京的端午习俗也大都由此而来。


   避 五 毒   

《端阳故事图册》第五开《悬艾人》


我们不妨先看看老北京的端午节都是怎么过的,根据马芷祥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旅游指南》一书中的记载:

五月初一至初五日为端阳节,又称端午,家家于门前插蒲艾,贴五雷天师符,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也......巧妇秀女,以绫罗制成小虎、桑葚、葫芦之类,以丝线串之,悬于头,或系于儿背,谓可避鬼,且不然瘟,曰“长命缕”,一曰“续命缕”,又曰“葫芦”,正午弃之,谓之“扔灾”。以雄黄酒书“王”字于小儿之额,或涂其鼻耳,或墙壁,以避毒虫。又有于是日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以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邪。


“避五毒”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


民俗中把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视为五毒,说是五种毒虫,其实只是一种象形符号,涵盖的内容要广泛的多,除了毒虫,还与病菌、瘟疫相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又有了避鬼、避灾的内容。


“避毒”活动在老北京民俗中有:门插菖蒲艾子、喝雄黄酒,这些还是有一定避虫的实用价值;贴五雷天师图、贴钟馗相、点朱砂判,这就从避瘟病、避毒虫过渡到了避邪祟,是一种从实用到精神层面的上升。


   系 彩 丝   

《端阳故事图册》第六开《系采丝》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北平旅游指南》里还提到了给小孩佩带五色丝线,或是在头上、后背悬挂用丝线串上的用绫罗制成的小虎、桑葚、葫芦等饰物,并用雄黄酒涂抹于小孩的耳鼻,这些民俗就在避毒、辟邪等严肃的内容中生发出了娱乐,且可以看出是以“玩儿”为主


要说“五毒”,与实际生活还是有所联系的,但到了五色丝线,就完全是一种文化符号了,再加之佩戴上各种装饰,可以看到是人们借题发挥,以娱乐的心态进行装扮。


   女 儿 节   

民国时端午节当天北京城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们

(图片来源:爱历史官网)


北京的端午节还有个特殊的身份,就是“女儿节”,这是全国独有的。


无论大姑娘,还是小媳妇,都是喜庆的假期,除了五彩丝线、各路配饰,火辣辣的石榴花也要斜插在鬓边,方显耀眼。这其实跟西方的万圣节非常相似,都是打着“辟邪”的名义,在装扮上玩出各路花样,从最早的实际用途分离出更为符合节日气氛的娱乐精神。正如彭蕴章在他的《幽州土风吟·女儿节》诗作中所谈:

女儿节,女儿归;耍青去,送青回。

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鞠牵裾走;

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

谁采艾,装拏衣?女儿娇痴知不知。


所谓“花满头”,说的就是端午时节女子们缤纷艳丽的头饰。


   耍 青 去   

诗作的开篇还提到了“耍青”,时值仲夏,正是以“节”的名义去玩,摆脱日常生活的琐事,去大自然中赏玩游历。北京缺少江河港汊,南方龙舟赛会的盛况是无福享受了,但四郊的景色却也不错。


《帝京景物略》里就说老北京人“竞游耍。南则耍金鱼池,西耍高梁桥,东松林,北满井,为地不同,饮醵游也同。”


可见,东南西北都有耍青的好去处。


由明至清,北京的金鱼多养在金鱼池,有很多喜庆节日,来此看、买大小金鱼的人,所以也有“端午观朱鱼”的说法。金鱼池在现今天桥一带,旧时这里有一大片水系,明中期,由于兴建外城,这里被划归到城内,历经了近五百年,人们才渐渐将它填平。据说在清代,两岸亭台垂柳,河中画舫荷花,仍是一个消夏的风景名胜。

旧时金鱼池水域开阔,是北京有名的消夏胜地


旧时的北京并不似今天,有那么多的公园与景区,人们逢临节日,也就是到近郊去消遣一番,美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约上三五知己,能够远游郊外,届时席地而坐,对饮雄黄佳酿,是多么畅快的事情。都说端午要“避毒”可看着却不像,不仅没猫在家里“避难躲灾”,反而去了“危险系数”更大的大自然中,这无非是人们给自己的休闲找个借口罢了,跟今天小长假去农家乐一乐倒是颇为相似。


五月节,老北京人“耍青”一定要玩起来,那些“避毒”的实际应用和“辟邪”的神怪之说并不重要,屈原与粽子之间的传说更只是士大夫那个圈子里的心里鸡汤。老北京们更多地只是把生活卫生与生活情趣杂糅在一起,借节日之名,放松身心,在有限的时间里犒赏一下自己与家人。


本文节选自《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杨原/著;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点儿北京 | 北京孩子童年记忆中的小玩意儿

一点儿北京 | 古人“立夏”也“吃冰”

一点儿北京 | 话说老北京的胡同名字,都是怎么起的?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