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 | 我的母校记忆之同济建筑ABC
编者按:
时光静走,别宴将至,又是一年毕业季……在新一届毕业生即将挥别母校之际,《当代建筑》精心策划“见字如晤,师语叮咛”系列分享,邀请8位建筑系系主任用“建筑+空间+场所+印记”的视角来描述他们的校园生活,追忆他们成长路上的似水华年。见字如晤,师语叮咛!期待这篇篇美文成为祝贺同学完成学业的礼物,期待这字字金句成为陪伴人生全新征途的寄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王一
同济大学建筑系常务系主任
我的母校记忆之同济建筑ABC
文/王一
我1990年由江苏省苏州中学推荐保送至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习。从本科入学到博士毕业,再到留校任教,可以说我人生超过一半的时间都跟同济大学息息相关,而我以学生身份在同济学习的时间也超过了10年,把同济大学称为我的母校是顺理成章的。
当然,一所学校,是否能被称为母校,而你又是否愿意将它称作母校,并不取决于你曾经是否在这所学校读过书,重要的是,在你离开后这所学校后,对其是否仍然饱含着一种很深的感情,而且你跟这所学校在心灵上产生的千丝万缕的纽带关系,总是以各种方式影响你做人、做事的方式。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学习的生涯,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广场鸟瞰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设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负盛名的致力于建筑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设计实践的机构之一。“同济建筑”具有多元、开放、民主的学术氛围,形成了“缜思畅想、博采众长”的学术风格,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近年来,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在国内率先创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和城市设计两个本科专业。
上面是具有浓厚官方色彩的同济大学建筑系简介。对于一个曾经在这里就读的学生而言,母校不是来自于院系宣传册上的抽象文字,而是由点点滴滴的校园生活汇集成的记忆。我关于建筑系、建筑城规学院的记忆,就是文远楼、红楼、C楼。母校的形象,因为那一幢幢楼里的一间间教室、一条条走廊、一座座楼梯,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件件事情而清晰、丰满起来。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楼(文远楼)
文远楼,又被称为“A楼”;红楼,官方名称为“明成楼”,又被称为“B楼”。它们跟C楼一起,见证了院系发展和文化特质养成的历史,承载了每个“CAUP”人最最重要的母校记忆,又跟每个人知识、人格、情感的养成息息相关。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专业教学楼,或者叫“建筑系馆”,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们是学生体验建筑最好、最直接的媒介。在同时拥有A楼、B楼、C楼三栋优秀建筑的同济建筑系读书的学生无疑是幸运的。后来,D楼、E楼相继建成,其作用自不必多说。
文远楼是入选《世界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的经典建筑,也是第一栋被列入遗产保护的1949年以后建造的建筑。文远楼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观念和方法,被认为是中国的包豪斯。“同济建筑”被称作“开启中国建筑现代性的一枚钥匙”,其中文远楼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体现了“同济建筑”坚持当代的、中国的原创精神和精神源流。而我对文远楼最初的记忆,则来自于西南角的215阶梯教室。正是在这里,我开始了建筑学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建筑初步》。事实上,之后几乎所有的专业课和大课都是在这间教室进行的。在这里,我们听老师讲什么是优雅的“灰调子”,老师对于生活中美好片段的品味,什么是干净的线条交接,以及建筑师的“洁癖”。而随之而来的连画十张线条练习的痛苦,以及最后终于大功告成的快乐,让人早早体会到建筑师这个职业特殊的侧面。
明成楼,其实大家更愿意称其为“红楼”,它落成于20世纪80年代。赭红色的墙面,弧形墙面的入口门厅,锋利的楼梯转角,引领了那个时代“建筑系馆”的创作实践,也成为低年级学生练习钢笔速写写生的最好对象。正对入口门厅的庭院、几束修竹、一条石凳,平添了一份文人情怀。景观课的老师说:“那条石凳是被一条细缝分成两段的,因为中国的园林讲求气韵的流动……”如此娓娓道来,至今令人神往。从B楼入门左侧上去,在二楼东边朝南的第一间教室正是我的专业教室,从座位边的窗户看出去是文远楼阶梯教室外面漂亮的室外楼梯。在没有电脑、8个人一间宿舍的年代,学生们除理论课之外的学习时间,几乎都是在专业教室度过的。事实上,它完全超越了“教室”的功能,学生上课、改图、休息、聊天、听歌,都在专业教室进行的,特别是到了交图前的那几天,满教室人影晃动,学生们在喧天的摇滚乐或流行歌曲中画图并做模型,这成为建筑城规学院最独特的风景。在专教里,习惯了自发的讨论和相互评图,习惯了去高年级学生那里“偷师学艺”,也习惯了被“好为人师”的学长指指点点,我们逐步领会到了建筑学专业相互批评、相互借鉴、经受得住批评、不怕别人模仿的学习模式。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广场(红楼远眺)
C楼的故事,往往从这个项目如何确定设计师开始。在一个大多数人既是老师又是建筑师的地方,人人都渴望这样一个难得的能够把思考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但确定人选的办法,不是看谁的名气大,谁的资格老,谁的地位高,而是组织一场设计竞赛。在“老中青”三代教师的同场竞技中,一位年轻的讲师战胜了他曾经的老师们,他的方案最终被付诸实施,而整个竞赛过程,也成为一场建筑创作的学术讨论。这样一种宽松、平等、民主的学术氛围,正是这个学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C楼已经成为彰显学院文化一个重要的场所,各种肤色的学生在C楼穿梭往来,各种语言在咖啡厅里此起彼伏,悠扬的钢琴声传遍每一个角落,体现了这个学院的独特气质。我读硕士和博士时的恩师卢济威老师的办公室就在C楼。在他位于5楼的办公室里,我们无数次交流,谈研究,讲设计,聊生活,我明白了什么叫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现在,当我自己也成为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严以律己也许做到了80%,但宽以待人则差之远矣。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
这些年来,来到同济建筑系就读的学生,从“80后”到“90后”,如今“00后”也走入了校园。看着在一群群充满活力的学生,一张张满怀憧憬的面孔,在来来往往中,我常常会想,如果让我回到本科,重新成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新生,我会在什么方面努力做得更好?或许就是两个字:阅读。首先是阅读书本,特指教科书、专业书之外的阅读,如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在阅读中进行分析、批判、推理的思想训练,在这个习惯读图的时代,有强度的阅读和抽象的思想训练尤其重要;其次是阅读城市,在可以体验和触摸的真实的场所中体会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人和空间的关系;最后是阅读生活,去接近具体的人,真正理解人生百态,理解人的喜怒哀乐,毕竟,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人创造美好的环境。
以此,送给年轻的建筑学子们。
点击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END-
“见字如晤,师语叮咛”系列分享
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