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波 袁玮 刘鹏跃 | “新大学 · 新校园”沙龙分享
随着人类对科学认知边界的不断拓展,学科发展正呈现前所未有多样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和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等新要求加快落实与推进的背景下,与21世纪前20年大学扩招阶段不同的新大学模式正在形成。以学科发展的要求指导校园空间的配置与优化,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突破性的学科平台,应成为新大学校园空间建设的核心目标。本次沙龙诚邀多位学者、建筑师集聚一堂,围绕近期国内校园规划设计的最新实践,针对演进中的新校园的新形态与新特点进行自由发言与讨论,以引发业界关注。
刘宇波 Liu Yubo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地图上来看,第一张是郑州东、西、南、北四个大学城与郑州中心城区的关系;第二张是南京仙林大学城、浦口大学城、江宁大学城及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与南京中心城区的关系;第三张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下沙大学城、小和山高教园区、滨江高教园、萧山高教园区与杭州中心城区的关系。我们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相似的。高校的新校区并没有临近老校区,反而是均匀分布在城市各个不同发展方向的远端。打个比方 :如果城市中心区是手掌,那么城市的各个发展方向就如同伸出的手指 ;高校的老校区一般位于手掌中的某点,而新建设的高校新校区则都位于手指尖的位置,而且差不多每根手指的指尖都有大型高校的新校区、大学园区或职教园区。这样产生的问题是:这些新校区的建设到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还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郑州市主要大学城与中心城区关系
南京市主要大学城与中心城区关系
杭州市主要大学城与中心城区关系
当城市像海星一样向四周发展时,它的新城区就需要一些强有力的拉动发展的项目。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建设不同于房地产项目,其建成后可以确保相当规模的稳定人群在这个区域生活,可以有效拉动周围的消费和人气。高校的学费收入是非常有保障的、稳定的现金流,可以确保建校的投资及利息的偿还。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尊师重教,兴建高校比兴建其他楼堂馆所的政治风险更低,也更受群众的支持。高校校园物理空间具有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即使学校将来在办学招生中出现了问题,收回校区再将其改为办公、科技园区等其他功能区,也非常方便。高校新校区的这些特点都促使其成了城市新区发展最理想的拉动器。
但是,高等学校的运作有其自身的需求和规律。远离主校区的新校区会增加不同学科之间的距离,也会因此增加师生的通行时间。目前很多大学已经有一个或多个新校区了,再建设更多的新校区已经不太合适了,那么建设远离主校区的、只有几个少数学科的研究生院是否合适,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回顾我们国家新校区的建设方式,从实际建成效果方面看,这些校园比较好地完成了拉动新城建设的任务,但是也客观地存在学校不同校区之间(往往同时意味着学校不同学科之间)因远距离被分隔的情况,这对高校自身运行的影响有多大?对跨学科创新的影响有多大?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来思考这些问题。麻省理工学院曾经也存在校园空间发展不足的问题,其尝试将几个学院设在远离主校区的新校区,结果这些被分出去的学院在学术发展方面严重落后于集中于主校区的学院,这使他们放弃了建设新校区的想法,转而进行本部校区的空间挖掘,因此建设了很多超高密度的建筑。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空间是很有限的,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大学校园,包括我们国家的很多大学校园的空间都比麻省理工学院更为开敞、气派,但是麻省理工学院近几年一直保持着世界大学排名第一的位置,它的创新能力也是公认的世界首位。
高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一所综合性高校容纳了各个不同学科的高水平学者,他们高密度地聚集在有限的用地上,并且每一位学生在其步行范围内就可以获得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指导,这是高校非常难得的优势。而且,很多专业的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和高科技园区都不一定具备高校的这种优势,但是如果这所学校被拆分成几个距离很远的校区,这种优势就被严重削弱了。
近年来,我们运用空间句法和基于GAMA平台的人流模拟技术,对师生在大学校园里的人流轨迹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在校园内的流动过程中,穿越其他学科空间领域的次数,以及他们与其他学科知识相遇的概率。我们对其与一所高校的创新能力之间是否有关联很感兴趣,同时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
袁玮 Yuan Wei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作为高校的建筑设计院,教育建筑一直是我们设计任务的重要板块。从近几年的设计经历来看,我认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有两个趋势:
第一是大学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就是“校城融合”。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知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创新,因此聚集了科技人才、成果和科研设备等创新要素的大学,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大学所在的城市通过大学的技术、人才的扩散和高新企业的孵化,促进城市、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校城融合”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组织形式(无形的经济空间组织)的融合,其二是物质空间(有形的城市空间实体)的融合。两者如何有效地关联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学者研究了城市与高校的关系,提出了融入型大学(engaged university)的概念,充分强调了大学与社区、城市在组织上的联系。当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关注和实施“校城融合”。以江苏省为例:近期,常州市的武进区、金坛区和溧阳市等地区纷纷新增建设用地,以引进高水平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也在苏州市、无锡市建立新校区,主动融入城市发展。
第二个趋势是大学功能与教学模式的演变导致需求及空间模式发生变化。大学经过数百年发展,从侧重知识的传播转向知识的应用,强调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身的模式,因此科研型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加明显。校园已经从简单的教书育人的场所逐渐发展为以形成研究和创新环境为主导模式的空间。为了应对这种转变,从对校园规划到建筑设计的策略和方法都应有适应性调整。例如:目前,越来越多的校园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采用了 “书院模式”——导师、学生在一个组织机构里进行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其目的是以书院为培养平台,拓展交叉学科的意识,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通过通识教育和不同书院的特质及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为学科融合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校园愈发重视交流场所和空间的塑造,越来越关注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在用地指标上也会适当提高容积率,使建筑在空间形式上成为大型的教学、科研综合体。下面我结合最近的两个项目跟大家做下分享。
第一个项目是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
项目基地的北侧有一条城际铁路,南侧有自然条件优越的长荡湖,王建国院士提出了一个设计理念:建筑和自然要素平分秋色。在设计中,我们首考虑的是建筑与水面的关系,因此采用了大开大合、阴阳相生的中心区布局方式。围绕中心区组织道路交通与建筑群体,将体育场设施进行对角组织,使其分别坐落在用地的西南向与东北向位置的两个端部,既方便整个校园使用,又便于对外开放。同时,我们在适合的位置采用了老校区的经典色彩和造型意象。此外,我们还采用了“书院式布局”:在每一个单元里都设置宿舍、食堂、教学、体育运动等功能,每个组团以250m为单位,保证学生在5min内可以方便到达各功能区域。最后,我们通过场地和规划后的风环境模拟分析,不断地优化并调整规划布局和建筑单体,在规划阶段就为绿色校园建设创造前提条件。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教学区与宿舍区鸟瞰
总体而言,项目的设计特点有以下五方面:①建筑与自然要素在布局上平分秋色,突出“河、海”在校园中的特色表达,从意象上表达生态文明时代的校园发展新趋势;②吸取河海大学南京老校区布局的自然特点,打破中轴对称的传统手法,采取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布局,使其轻松、灵动;③学科群组团与学生宿舍以“书院”的形式进行组织,确保学生学习、生活和体育等活动的可达性;④考虑校园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关系,对外开放公共设施;⑤规划秉持绿色设计理念,为城市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模式。第二个项目是正在施工中的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总体鸟瞰
基地的最大特征为丘陵地,区域内有三处小山丘。在分析地形后,设计团队选择移除东部较低矮的山丘,将功能复杂且要求较高的空间布置于此,优先保证建筑空间使用的经济高效性。我们在保留较高的山体、减少挖方量、控制成本的同时,强化了校园的景观特色。校园长轴延伸至东侧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待开发用地。中央绿丘的东侧为产学研组团,西侧为教学生活组团,两座被保留山体间的空间成为校园主入口。设计规划了校园综合体功能,包括端头的图书馆、研究与教学空间及公共交流空间,使其成为凝聚校园精神内核的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校园各功能,我们尝试打造生动的建筑造型和共享空间,同时面向中央“绿湾”的露台,提供了多维度的屋顶休闲平台和立体互动场所。
强调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是该项目的一大特征。由于校园东侧紧邻TOD的城市项目,因此该区域按照城市建筑的体量进行布置,其布局、外部空间与功能设置都与城市建筑的内外部空间形成了有机联系;校园西侧按照学校生活、教学与运动空间的需求进行布置,体量相对较小。因此,整个校园的规划和设计体现了对场地和环境的充分尊重。如今,大学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创新任务,而创新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重视非正式交流空间,在一些看似无用的空间里促使交流行为的发生,让老师、学生及研究人员可以在非常放松的环境里交流。这种非正式交流空间的设计不应仅在校园里进行,还应该作为一个系统,延伸到校园以外,与城市的慢行、停驻公共空间进行衔接,从而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无论大学校园如何变化,我们还是要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开始着手。在设计研究的过程中,重点关注校园使用者的行为规律和内在需求,只有在这些需求得到研究与回应的情况下,校园规划设计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发展。
刘鹏跃 Liu Pengyue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
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是“整体设计观下的大学校园规划系统”。
纵观校园发展的历史,最早诞生在苏美尔的“埃杜巴”学校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其校园规划无疑历经了多次变迁,但其中不变的是,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始终与社会背景相呼应。校园空间除了提供使用功能外,还承担着精神层面的作用,例如:西方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巴黎大学,其前身是索邦神学院,因带有宗教色彩,最早规划为封闭的修道院方院;中国岳麓书院的建筑功能包括学社、藏书阁、文庙等,布局对称有序,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级有别的伦理关系。从20世纪下半叶起,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社会对高等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校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今,大学校园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空间,已不再是孤立的“象牙塔”,其环境正在逐步社会化,成为具有渗透性、开放性、人本性的空间。
然而,当前大学校园在快速建设的浪潮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首先,校园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不合理的布局分区与不便利的交通系统;其次,在空间规划中,设计常忽视场地约束性,缺少对地域性、城市结构的呼应,造成“千校一面”的套路化模式;最后,在建筑设计中,有时盲目追求体量感,缺乏用户思维,没有从使用者的行为规律出发进行设计,进而忽视了教育政策、学科建设、师生使用需求等方面的变化,使校园空间中的场所感缺失。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空间需要建筑师科学谋划,以创新、协同、共享的理念将教育战略目标落实到校园规划建设中。新学科建制、多学科交叉、智慧教学方式等新模式涌现,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趋于纷繁综合,大学校园也无疑成为一个需要整体考量的复杂系统。我认为,建筑师需要秉持整体设计这一重要思想,将规划、景观等专业联合起来,将教育政策、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发展变革融入校园系统中,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将大学校园看作一个系统的整体观。具体而言,大学校园的系统性体现在三个层次上:
第一,大学校园与地域相融的宏观层面系统。要破除“千校一面”的问题,就要因校而异、因地制宜,要建设与当地自然条件、地域文脉相契合的校园。在自然条件方面,校园规划应利用所处的自然环境、山水格局,将原生自然、衍生自然和人文自然融为一体。例如:我们在新疆大学的方案设计中,对其进行依山就势的整体功能布局,使建筑因势随形,景观步移景异,把山地转化为沟通不同功能的交流场所。在地域文脉方面,校园规划应挖掘在地历史文化并进行转译,使校园空间充满吸引力与归属感,并在经过时间沉淀后,使其成为当地文脉中的重要一笔。例如:我们在山东大学龙山校区方案设计中,让校园的整体格局、图底关系、建筑风貌都来自地域文脉,使其传承了原校区的家国情怀,以及民族担当的思想气度,力求做到规划、建筑、景观的整体性设计。
第二,大学校园与区域协同的中观层面系统。对城市而言,大学可以汲取创新资源,同时也应起到辐射区域、服务城市的文化作用,并共享效益。大学与社会的联系紧密:一方面,在高密度城市中,共用体育馆、会议厅等功能空间,是解决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模式下,学校应逐步打造校园科技创业园区与社会科研产业机构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因此,大学与城市的边界是需要重新被审视的,尽管在新冠肺炎疫情仍不稳定的时刻,通过围墙、校门实现校园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但与社区共用的公共建筑、与社会机构共用的科技园区,仍需要留有资源共享的可能性。此外,校园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其应在时间维度上形成动态、弹性发展的过程,且具有自我完善、自我调整的特性。因此,校园应该是可生长的,其应预设未来建设模式,并形成一套可控的发展机制,这样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可以有效避免大拆大建、与校区异地且难以联合发展等状况的发生。
第三,大学校园与师生共享的微观层面系统。大学校园要体现类型特质,不同的学校类型,如综合性院校、体育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均应有不同的规划方法。例如:在中法航空大学的方案设计中,我们利用航空港意象组织起整个校园系统,让不同的肌理通过这一符合航空特征的规划手法联系在一起,既有水系之上的宿舍群落,又有创新平台的教育街巷,形成思想鲜明的系统整体。此外,随着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信息交流的逐步加深,过去各院系相对独立的关系逐渐被融通、渗透的概念所取代。例如:在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校区的方案设计中,我们从整体性出发,将校园建筑的不同功能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布置,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共建学科群,塑造独具特色的校园场所精神。我们通过布局的引导、建筑的围合、连廊的设置,创造更多的交流空间,使师生的教与学不仅发生在教室里,同时也可以扩展到室外。
总而言之,立足地域、区域、使用者三个层面的校园规划系统,我们可以看到,校园规划建设在时间长河里是需要扎根历史、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历史是城市地域的文脉,是学校办学的历史;当下是教学政策的需求,是此时此地的场景;未来是教育模式的发展,是空间变迁的未来。大学校园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建筑师需要在思维架构上做到理性与感性的情理合一,既要有系统工程中的整体性、逻辑性,又要有人本关怀中的文化性、地域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校园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人才的思想面貌和校园环境关系密切。规划校园、设计校园的设计师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创造成长场景的教育者,他们应为教育体系的完善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本期主题专栏相关阅读
[1]董丹申,陈建,陈璐.和合共生 消融边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规划设计[J].当代建筑,2022(7):20-23.[2]冯正功,陈婷,黄琳,等.延续历史 · 面向未来 拥山抱水 · 成院得园——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规划与设计[J].当代建筑,2022(7):24-29.[3]刘玉龙,黄献明.响应学科发展新要求的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探索——以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为例[J].当代建筑,2022(7):30-34.[4]江家扬,梅洪元,韩培.寒地大学校园外部空间风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建筑,2022(7):35-39.[5]尤晓慧,许懋彦,黄蔚欣.基于多源数据对高校开放游览空间的研究探讨——以“清华校园游”空间优化设计为例[J].当代建筑,2022(7):40-45.[6]江立敏,潘朝辉,王涤非,等.《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后记与展望[J].当代建筑,2022(7):46-52.[7]邓巧明,赵思,刘宇波.跨越百年的麻省理工学院科研建筑空间灵活性设计经验[J].当代建筑,2022(7):53-59.[8]袁玮,石峻垚,杨骅.拥山簇林 共享互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规划设计[J].当代建筑,2022(7):60-63.[9]孟雪,张岩.健康导向下寒地大学校园建筑亲生物设计研究[J].当代建筑,2022(7):64-69.
====================================
本文发表于《当代建筑》2022 | No.07
精彩回顾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