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献明 陈忱 王沛 | “新大学 · 新校园”沙龙分享
随着人类对科学认知边界的不断拓展,学科发展正呈现前所未有多样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和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等新要求加快落实与推进的背景下,与21世纪前20年大学扩招阶段不同的新大学模式正在形成。以学科发展的要求指导校园空间的配置与优化,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突破性的学科平台,应成为新大学校园空间建设的核心目标。本次沙龙诚邀多位学者、建筑师集聚一堂,围绕近期国内校园规划设计的最新实践,针对演进中的新校园的新形态与新特点进行自由发言与讨论,以引发业界关注。
黄献明 Huang Xianming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我主要从发展战略的视角谈谈我对校园空间规划的思考。“双一流”建设现在已经成为大部分高校工作的重点。我们在做新校区规划和老校区改造时,学校管理方都会强调促进“双一流”建设,并且这种需求非常迫切。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大概呈现四方面趋势 :
1)国际化趋势。信息化、可持续、绿色等关键词都是在全球性学术竞争中必须涉及的,这就要求所有学科只有在绿色、可持续、信息、人工智能这些全球性话题上做一些跨领域研究,才有可能在“双一流”评价中获得优势。
2)整合性趋势。高校对学科群建设及产学互促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以前,大学科技园更多被布置在校园的一角,且有时对社会开放 ;现在,由于学科边界、产学研边界逐渐被打破,研发板块在学校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新校园在“双一流”的推进下,学科之间也能更有效地相融合。
3)开放性趋势。以前,学者希望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甚至最好在郊区或山里做研究 ; 如今,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大家谈论更多的是开放共享,这与我们前面提到把产业引入校园的内容是有关联的。我们希望校园能够引入更多对学科建设有助益的社会群体,实现更多创新。因此,开放校园的话题目前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4)多元化趋势。多元化意味着学科方向、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投入等方面均需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外部需求的变化,做出多样化的调整。
日趋复合化的教学建筑
基于上述发展趋势,发展战略可能在两个层面上对校园空间的规划产生影响 :
第一是理念层面。我们在毕业多年后依然对学校有很深的感情,往往是因为将情感寄托在校园的空间环境上,这与校园通过空间环境,融入、影响人一生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以弗吉尼亚大学为例:托马斯·杰斐逊在1819年办校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建设与当时欧洲传统大学完全不一样的学校,学校要体现民主精神,以科学而非神学为核心。因此,他用图书馆取代教堂,使其成为校园核心,用罗马复兴的万神庙建筑语言取代当时盛行的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表达一种民主氛围。这一理念深深影响了之后的教育规划。我们今天提到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就是在重新思考校园空间的规划后,反映出的办学理念在当前历史阶段的变化。随着图书馆传统知识核心地位被削弱,大湾区大学把学术廊作为核心,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不再设对称的轴线和所谓的精神核心,这些都是校园在理念层面的变化。
弗吉尼亚大学“学术村”
第二是学科层面。从理念层面看,可能校园的理念都差不多,但归根结底,当我们服务于学校时,还是要服务于具体学科的。我想以康复大学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在一个大学里既体现绿色概念,又体现新的办学理念和学科特点的。作为一个全新的大学,康复大学于建设之初,就提出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要求。因此,我们首先基于用地做了流线型处理,选择曲线的、流动性的空间轴来组织两侧的学术和生活组团,为整个校园的空间格局带来改变。同时,由于用地周围自然条件很好,我们就通过自然轴线和组团式处理方式,建设多个廊道,把自然景色引入校园。宿舍区则采用组团式布局,让建筑风格与青岛市历史建筑的风格相契合,设计贴合了既有城市肌理,实现了校园与城市的对话。我们在学校中心构建了一个大型学术综合体,包括公共教学、图书馆及与产业结合的研究中心,三者共同形成整个校园的核心,随后在其两侧分布学术组团和生活组团,以这样综合化的核心把整个组团凝聚成一个整体。
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的整体趋势下,校园空间规划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为我们建筑师、规划师对校园空间规划进行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和启发。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校园空间新范式
陈忱 Chen Chen
reMIX临界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如今,大学的学科建设背景与以往有着天壤之别,交叉学科、平台学科的建设和学科迭代的速度也与以前大不相同。另外,在深圳市这样非常缺乏土地资源的城市内,越来越多看起来不适合发展成一个大学的用地,如山地地形、高差复杂,用地形态不规则等地区被用以建设。这些都使校园的建筑体量和交通系统的布置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情况在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项目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总体鸟瞰
我们将这个项目的概念叫作“编码自然”, “编码”回应大学自身的办学特点,“自然”回应其所处场地非常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前的一些大学规划方法在新的社会语境下不一定适用了。例如 :轴线、固定的功能分区和传统的交通组织方式,如今很难在校园中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颠覆传统,提出一种面向未来的校园规划新范式。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位于快速城市化和生态敏感区的交界地带,其东侧依山,西侧是正在快速建设的光明科学城。因此,项目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动植物的多样性和水文特征明显。那么,通过这个用地,我们该如何去定义城市、学校和自然的关系?
勇于创新的校方提出建造一个开放式校园的需求。那么,我们就要处理好场地与山、水库、地铁站的关系。此外,深圳市光明区的上位规划非常有前瞻性,它要求规划的绿道从我们的场地内穿过,从而连接光明科学城的创新活力链及光明森林公园的登山马拉松绿道。所以,这个场地还具有梳理交通的城市公园属性。项目场地的形状非常不规则,且地形陡峭。在狭长、不规则的地段内如何解决校园交通问题,既是我们的挑战,又是我们的机遇。
与地铁站结合的校园次入口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学生规模约8 000 人,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主。设计任务书中提到了“三院一体,协同育人”的概念,就是指复合功能的组团式布局——每个组团里面都包含居住、教学和实验功能,是产学研高度整合在一起的布局方式。我们传统学校里的物理楼、化学楼等往往是分散布局的,面向高度弹性可变的未来,它们很难满足不断迭代的学科的需要。因此,学校要考虑通过模块化、灵活式设计,不再依据学科划分边界,建立一个内部可以不断重新划分、外部可以不断扩张的灵活系统。
从学校与城市的关系来看,传统学校与城市往往“一墙之隔”。现在,学校被要求与城市高度融合,其体育馆、国际学术中心要与城市共享。“编码自然”的理念指导了整个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我们提出了三个设计原则 :复合功能、紧凑组团的聚落式校园,多层互通、内外渗透的一体化校园,以及开放共享、低碳生态的山水型校园。基于以上原则,这个容积率为1.0的学校被划分成6个容积率为1.5~2的较高密度组团。组团间的区域是绿廊,其承载着城市公园的功能。不同的组团被赋予面向未来不同的先锋城市模式。例如 :水敏聚落是一个比海绵城市要求更高、90%降雨量需要内部消纳的聚落 ;亲自然聚落是一个依山而建、底层完全架空、保持野趣本土化及自然植被的聚落 ;此外,还有食物自足聚落、低碳聚落等。从总平面图上看,学校利用1个环将6个组团串联在一起,没有采用传统学校中轴线的概念,而是创造出一种新的标志性空间。
那么,深圳市光明区的上位绿道规划该如何纳入校园的开放空间体系中呢?校园中的水轴其实也是城市进入校园、使用校园,以及进入光明森林公园的通道。组团间的绿廊是休闲的公共空间和生态基础设施的容身之地。我们面向道路设置了公共组团,面向山体设置了“三院一体”的综合性组团。这个学校其实经历了建筑、规划、景观、室内互相渗透和综合设计的过程,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校园可以成为生态校园的“教科书”。
我们利用模块化的灵活肌理,在约560 000 ㎡的用地上设置了8.4 m×8.4 m的轴网,基本统一了整个学校的设计,同时让每个组团在未来扩展的过程中可以灵活拓展和加建。公共设施组团是学校传统精神的核心,如图书馆——它被设置在整个校园的中心湖畔。我们结合图书的检索序列,从人文社会科学到科学技术,让图书馆盘旋而上,形成博物馆似的建筑体量,成为一个文化综合体。此外,连接校园的环是自下而上,形成的一种巨构,有点像高线公园,是慢行交通的 “骨架”。
王沛 Wang Pei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创作一中心主任
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们团队在过去几年完成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南方科技大学二期建设工程之“南科大中心”,这是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于2015年与法国AS建筑工作室上海分公司联合参加国际竞赛,一举中标的项目,其历经3年建设期,于2020年竣工。该建筑是一座校园多功能综合体,共 4 层,总建筑面积为29 000 ㎡。
“南科大中心”近景鸟瞰
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市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校园用地面积为1 943 8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90多万平方米,共分为两期进行建设,未来将满足8 000名在校生的学习需求。校园用地呈现山地丘陵的自由形态,上位规划强调“九山一水”的概念,并由此引出宜研、宜学、宜居、宜憩的生态山地校园的规划目标。
“南科大中心”位于学校的核心位置,既联系校园南侧的教学区,又联系北侧的宿舍区,是校园内最重要的建筑,是一座新型高等教育校园综合体。
从功能上来讲,此建筑是具有创新性的,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包括了图书馆、餐饮中心、图书馆二期、学术活动中心和综合服务楼等多种功能空间。在步行连廊体系之下,包含餐饮功能和学生服务功能;在连廊之上,是服务楼和学校的二期图书馆。
图书馆中庭
我们将这座建筑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六点 :
1)校园空间的标志性建筑。“南科大中心” 位于校园两轴(学术主轴、人文景观轴)三廊(学术天街、自然山水廊、大沙河景观廊)的中心位置,串联起周边的微单元聚落,呈现可生长的结构状态,创造了弹性的校园空间。
2)连接校园景观轴、教学与生活区的活力建筑。其拥有“多边形,自由曲线”的建筑形体,成为校园内独一无二的核心节点。
3)多种校园功能组合的新型大学建筑综合体。其包括一个容纳1 000人的中心餐厅、一个学校二期图书馆,以及一个学生服务楼。
4)建筑形体活泼灵动,新旧建筑相结合。南侧的旧建筑是学校的一期食堂,设计将旧建筑纳入其中,使它成为项目的一部分,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建筑形象。从规划层面上讲,它不仅是一个建筑,还连接了学校景观、校园生活、教学研究;从建筑立面层面讲,陶板的砖红色建筑在整个校园中独一无二,是校园中最明显的标志性建筑。
5)适应当地气候特点:本项目充分适应深圳当地的炎热气候,回应南方科技大学开放、交流的办学理念。环绕建筑一周的外廊整合了分散的建筑形体,形成能够遮风避雨的双层慢行系统。
6)创新的立面幕墙:砖红色的陶砖幕墙是建筑立面的最大特点。锯齿形的幕墙、与玻璃结合的陶砖,形成自由、灵活的建筑外观,同时满足了图书馆的采光要求。
在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上,顶层的学习阅读中心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阅读和自学空间。
建筑具有伸展、舒展、开放的特点,在校园中更多以一些片段化的场景出现,为校园创造了更丰富的学生活动和交流空间。
本期主题专栏相关阅读
[1]董丹申,陈建,陈璐.和合共生 消融边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规划设计[J].当代建筑,2022(7):20-23.[2]冯正功,陈婷,黄琳,等.延续历史 · 面向未来 拥山抱水 · 成院得园——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规划与设计[J].当代建筑,2022(7):24-29.[3]刘玉龙,黄献明.响应学科发展新要求的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探索——以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为例[J].当代建筑,2022(7):30-34.[4]江家扬,梅洪元,韩培.寒地大学校园外部空间风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建筑,2022(7):35-39.[5]尤晓慧,许懋彦,黄蔚欣.基于多源数据对高校开放游览空间的研究探讨——以“清华校园游”空间优化设计为例[J].当代建筑,2022(7):40-45.[6]江立敏,潘朝辉,王涤非,等.《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后记与展望[J].当代建筑,2022(7):46-52.[7]邓巧明,赵思,刘宇波.跨越百年的麻省理工学院科研建筑空间灵活性设计经验[J].当代建筑,2022(7):53-59.[8]袁玮,石峻垚,杨骅.拥山簇林 共享互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规划设计[J].当代建筑,2022(7):60-63.[9]孟雪,张岩.健康导向下寒地大学校园建筑亲生物设计研究[J].当代建筑,2022(7):64-69.
====================================
本文发表于《当代建筑》2022 | No.07
精彩回顾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