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猪:祖先崇拜猪,是因猪的强大生殖能力!
新春首篇最想谈的就是人口问题。
人这一辈子图的啥,不就是个心想事成嘛。所以首先祝各位朋友猪年大吉、猪事如意!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华都是文明传承至今的国家,从来没有其他。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华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来没有其他。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华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从来没有其他。
中国古代就有户籍制度,只不过登记信息不完全,但不妨碍后人推算。古代户籍只登记人丁,丁为成年男子,老人、小孩、女人为半丁。成年男丁必须入户籍,女人入不入到是比较宽松。古代人口统计有户部负责,户部管钱,家族内人口统计多了要多缴税,人口统计涉及方方面面利益,受限于各种条件制约,所以人口数据很难精确统计。后人根据历史上的户部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当时人口信息。直到清朝雍正时期,才真正解决了人口精确统计的问题。本文各朝代人口只是大概数据。
一、周朝以来人口情况
周朝中国人口大约2500至3000万。此时约占全世界人口的50%。
秦朝人口3000万。
汉朝人口5000万,西汉末年人口6000万。东汉初年战乱导致人口减少至3500万,后期恢复至5800万。
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从黄巾之乱到三国建立,人口锐减至大约2300万。
隋朝人口4600万。
唐朝人口约5300万至6000万,也有8000万乃至1亿的研究数据。
唐末至五代,人口下降至3000万。
宋朝人口顶峰时期大约1.2亿。此时世界人口大约2.5亿。
宋朝人口大幅增长是因为增加了主粮品种水稻的大规模推广种植,由此实现了远超汉唐的人口增长。
元朝由于战乱和大规模人口屠杀,人口大量减少,元朝高峰期人口是7000万。
明朝初建时人口约5000万,后期高峰时期大概1.2亿至1.5亿。
清朝初建人口1亿,至雍正二年,人口2.6亿(此时采用现代学者认可的精确统计方法)。至乾隆人口统计方法再次改变,人口变为1.4亿,1833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人口4亿,至1851年太平天国爆发前,人口达到4.3亿。1855年,人口2.6亿。至1901年人口4.26亿。1912年4.32亿。1948年4.6亿。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5.87亿。重点时间段:1959年,66012万;1960年,66207万,1961年,66457万。这三年发生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出生和死亡人数相抵而没有增长,但是也没有像西方学者造谣的那样人口锐减3000万!
1964年,70499万,第二次人口普查。
1982年,101654万,第三次人口普查。
1990年,114333万,第四次人口普查。
2000年,126743万,第五次人口普查。
2010年,133972万,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5年,137462万,1%抽样结果137349万人。
清朝期间番薯(红薯)的大规模推广,是人口翻倍增长的关键。自明末清初番薯自墨西哥传入中国后,官方和民间均自发性发现这一农作物的独特性,适应力强、产量大,可以作为主粮实用,中国人作为吃货帝国从此粮袋子里面又多了一个新物种,由此为人口翻倍增长打下坚实的粮食生产基础。
二、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基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2014年,中国高等院校入学率为39%,韩国2013年是95%;日本是62%,俄罗斯是79%,泰国是53%。2014年全球平均34%,高收入国家是64%。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可以用两个数据来体现——劳动者数量乘以劳动者工作能力:
1、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这个就是依靠多生育。靠大规模移民是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如果真的有这种想法,那么未来可见的就是血与火。
2、工作能力依靠教育。主要是依靠高等教育,这是整个社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关键。
目前中国上过大学本科的人只有大约5%,14亿人口的5%就是7000万。虽然单这个数字就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未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三、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带来极大隐患,人口负增长势不可挡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指出,长期的低生育率会导致高度老龄化和人口衰退,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多重挑战,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报告称,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量)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
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2016年的生育率只有1.05、1.24,2018年的出生数是2016年的83%。根据育龄妇女结构推算,2018年的生育率只有1.05左右,远低于官方2012年预测的4.4、2015年预测的2.1,2018年出生人数清朝中期以来最少。
中国人口出生率
1990年到2017年的历年出生率,比起出生率变动的大趋势,什么经济危机、房价上升,都是连浪花都激不起一朵的小插曲罢了。
育龄女性总人数下降,且生育年龄处于峰值的女性逐渐减少,这是导致生育长期下降的根本原因。
以生育高峰22到30岁为例,2018年22岁的女性人口743万,30岁人口1219万。每推移一年,生育高峰的女性便减少500万人。
且育龄女性峰值——1990年出生的女性人口——开始逐渐远离生育率峰值(26岁),生育数量减少也就成了必然。存量二孩意愿在2016和2017年快速释放之后,2018年已经没有多少二孩生育意愿可供实现。
近年来,中国人口已经不再增加,而欧洲之外基督教地区和伊斯兰地区人口却急剧上升。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到2070年中国人口只能占世界人口10%以下。人口衰减,可能会毁灭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未有之重大变化!
四、祖先为何崇拜猪,并把猪作为十二生肖之一
古人崇尚猪,主要是敬畏野猪的勇猛刚烈,以及猪的繁殖力强,一胎可十多个崽,被崇祀为地母。以下摘编自《黄守愚己亥论猪:中国古人曾以野猪为荣》。
成语曰“猪突豨勇”,形容野猪的勇猛刚烈,有爆发力、冲刺力,擅长突围。民谣云:“一猪二熊三老虎。”、“打老虎只要大胆,打野猪要带一块板。”(板,是指棺材。)甲骨文“敢”就是结合猪字而来。
子路喜欢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表示好斗、好勇,曰戴鸡佩豚。《史记·仲弟子列传》云:“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古人视野猪为勇士,曰“豪”。《说文》云:“豕鬣如笔管者,出南郡。”豪杰英雄,本之于野猪。
“敢”,表示手持工具捕捉野猪。《仪礼·士虞礼》云:“敢用絜牲刚鬣。” 郑玄注:“豕曰刚鬣。”
王莽为了对付北方匈奴,招募不怕死的勇士、死囚作为精锐部队,取名“猪突豨勇”,希望这支部队能像野猪一样勇武刚烈打败敌人。
《汉书·食货志下》云:“作货布后六年, 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颜师古注引服虔曰:“猪性触突人,故取以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把战舰命名为“野猪”,以表示勇猛和必胜,胜利后作野猪之声表示庆祝,《南史·王琳传》上说:“琳将张平宅乘一舰,每将战胜,舰则有声如野猪,故琳战舰以千数,以野猪为名。”
不少名人以猪为名字,汉初“陈豨”,也就是陈猪。
汉武帝,原名叫“刘彘”,也就是叫“刘猪”。《陈书》记有叫“傅野猪”的人。《魏书》记有叫“薛野猪”的人。
野猪是勇敢之士、豪杰英雄,因而是神话里面的天蓬神将,开路先锋。甲骨文、金文,有骑猪之汉字。在神话中,北斗七星为猪,天帝乘坐北斗猪车巡行天下,此猪车应当最高等级的车了。
《史记·天官书》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后世,道教之斗姆元君、佛教之摩利支天都乘坐猪车或骑猪。越南有骑猪神,居然埃及也有骑猪神。
自宋朝以来南下侵犯中原的族群,如契丹、辽、金、蒙古、满清,都崇尚野猪,而当时中原大多数汉人已缺乏森林生活经验了,或多或少遗忘了崇尚野猪的传统。契丹人是室韦人的后裔,也为崇尚野猪的族群之一。
《契丹国志·契丹国初兴本末》中称,契丹三主,第二主名叫“喎叮”,常佩戴野猪头,身披猪皮,居住在穹庐之中。因其妻子偷窃其猪皮,“喎叮”则人间蒸发。这个传说表明契丹人也是崇尚野猪的族群。
据说,对于辽代皇族耶律氏的词源,虽未有定论,但有一种说法认为该词可能起源于满语“Yelou”,意思是“公猪”。蒙古人是室韦(豕韦)的后裔,所以蒙古人统一中国之后,宗庙祭祀废黜家猪,改用野猪。
据说,野猪是满清族群的守护神,被尊为大神,满语说它威猛高大,鬣毛刚劲,是勇猛的象征,称作“乌勒吉音恩都里”。
有人说,满清始起,人名还保留有野猪崇拜的痕迹,譬如努尔哈赤,意为“野猪皮”;庄亲王舒尔哈齐,意思是“二岁野猪皮”。
猪,有“大”的意思,也有“开天辟地”的意思,还有“打开通道”的意思。在庄子的寓言之中,野猪神豨韦氏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庄子·大宗师》云:“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猪神拱出光明,开创世界,是当今不少族群的创世神话。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开门见山就说“大一生水”,之后又说“大一藏于水”。“太一”是万物之根源,它首先生水,有了水之后就有了天,有了天之后就有了地,等等依此有了其它。太一(大一)即猪。
《书·禹贡》云:“大野既猪。”《孔传》云:“大野,泽名。水所停曰猪。”水所停驻,曰猪,又写作潴。
猪作为地母,繁殖力强,因此后人将猪比喻为性欲或淫欲、交媾。没有人口的繁衍,哪里来的族群?人口不壮大,何以自强?何以应付外敌?这必须鼓励性欲,多生多育,效法于猪的繁殖力。也因此,上古之人,以淫欲为美德,猪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据《左传·定公一四年》载,卫夫人南子与宋朝淫乱,“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
杜注:“娄猪,求子猪。”而艾豭者,老公猪(脚猪)也。娄猪、艾豭皆禀具有至上生殖力。
《说文》云:“妻,女中空也。”《说文》云:“娄,空也。从毋从中女。……臼声。”娄,为女子性欲冲动,追求男子,渴求解决之景象也。章太炎《小学答问》云:“娄为女求男,牝求牡也。”
《太平广记》卷二一六《张璟藏》條引《朝野僉载》云:“准相书:猪视者淫。”猪八戒之好色,有历史依据。
猪为地母,因此古人死后,要有猪陪葬,求死而重生。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都有陪葬猪的遗迹。在汉代,除随葬陶猪外,社会上还流行随葬石猪、玉猪,即将玉、石雕琢成卧猪形,握放死者手中,两手各一个,在丧葬礼仪中称“握”,也称作“握猪”或“握豚”等。握猪葬俗在汉魏六朝盛极一时,延续于唐宋,波及于元明,只是日渐衰微而已。
家,在甲骨文中,是屋顶下一头猪。其最初的语义都是取法于猪的两大象征意义。
亥,即怀孕之意思。《说文》云:“荄也。十月,微陽起,接盛陰。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褢子咳咳之形。《春秋传》曰:‘亥有二首六身。’凡亥之屬皆从亥。……亥而生子,复从一起。”
红山文化出土有玉猪龙,良渚文化出土有猪首神徽,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有大玉猪。玉猪龙、猪首神徽、玉猪,是当时族群的领袖使用的礼器。
繁衍人口,鼓励多生多育,是保障一个群体生生不息的前提。勇敢机智无畏,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强盛发展的关键精神。而这些,猪都具备!
希望一个以猪为荣的时代尽快到来。
扫码关注公众号及备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