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生子女一代的二胎时代,二胎的你们过得还好吗?

刘超雄 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2020-08-25

击上方“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回复【真言】,抽取属于你的一条亲子关系箴言


80,90后一代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真的挺特殊的,不只是在中国特殊,放在全世界,都是顶特别的。


我们没有兄弟姐妹陪伴着一起长大,如果我们和另一位独生子女组成家庭的话,我们的孩子都没有叔叔伯伯,婶婶舅舅,也没有堂/表兄弟姐妹这些,这还是在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呢。


不过,随着二胎的放开,不少像我一样的独生子女现在可能都是两个孩子的爹妈了吧,或者将来也有可能是。


想一想我还觉得这挺有趣的,从来没有过和兄弟姐妹相处经验的一代人现在要开始处理起兄弟姐妹间相处的矛盾了。


我以前常常从别人只言片语的描述中去体验“手足之情”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比如S先生说起他儿时与哥哥相处的情景,他说那时他们总打架,还特别强调说,big time,我理解大概就是往死里打的意思?


还有他哥哥会时不时的戏弄他,比如他刚做完扁桃体摘除手术时,按道理是不能吃饼干这些东西的,他哥哥就会忽悠他吃一块,说是吃一点儿没关系的,结果他刚咬一口,他哥就大声喊道,妈!Steve吃饼干啦!


他每次讲起这些时,眼中却分明是对旧时光的怀念。


现在,我还会带着一份好奇和惊喜的心情去观察我自己两个孩子的相处,可以说,姐弟俩从一定程度上还填补了我对于这一块儿的认知空白呢。


经常有朋友和我聊到二胎的话题,比如要不要生二胎?怎么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怎么做到公平?我虽然回答不了所有这些问题,但是愿意聊聊我这几年来养育两个孩子的一些感悟。




父母会偏心吗?怎么才能做到公平?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我也想过再生一个孩子,可是又怕不能给两个孩子平等的爱,毕竟老大已经先入为主,或者因为老二的到来忽视了老大也不好。


说实话,当我还只有Mia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世界上肯定不可能再有一个孩子能比她还惹人喜爱了呢。后来真的怀上了老二,却发现我就像期待第一个孩子一样的期待他,他出生以后,我看着他也觉得他可爱的不得了,之前的想法纯属想太多。


作为父母,我们对待不同的孩子,到底会不会偏心呢?心里会不会有一点点的爱某个孩子更多一些?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底深处也许都有自己的答案。至于我的答案是,我不会,我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多,一样的深沉。


姐弟俩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姐姐性子沉静坐得住一些,但是钻起牛角尖来,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弟弟总是淘气出状况,让你一刻都不得闲,不过发脾气的时候却是来的快去得也快。


姐姐小时候是典型的daddy's girl(爸爸的女儿),而弟弟则更像是mommy's boy(妈妈的儿子)。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让我更偏爱弟弟,或者S先生更偏爱姐姐一些,弟弟小的时候,S先生抱他的时间远不如他抱姐姐的多,但他总会说,I don't hug you any less passionately!意思是,我虽然抱你的次数少一些,但质量都是一样高的。


我们会完全的接受姐弟俩小时候有各自更亲近一点的人,也会接纳和欣赏俩人性格中不同的地方,不管怎么样,我们对ta们的爱始终是一样的。


当然这种一样的“爱”,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不见得完全相同。比如对于姐姐,这种爱可能是和她像大人一样聊天,了解她在学校里的各种drama和八卦;对于弟弟,则可能是在他淘气闯祸了之后,仍然给他一个抱抱,接受他在你怀里撒娇。


如果你要问我,我是怎么可以做到这样的,那我还真说不上来了,只能说这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无需刻意去做什么。


要我大胆的猜测的话,我总觉得大多数父母应该都和我一样,会自然的去同等的爱每一个孩子。


至于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候,如何做到公平,我也从未特意的去关注和追求过这一点。


因为当我扪心自问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是一样无私的,无条件的爱着每一个孩子的,所以我也相信肯定不会有哪一个孩子会经常的觉得“这不公平”。


事实上,如果我们在处理任何一件事情时有那么一丁点儿,一丝丝儿的“不公平”,那“吃亏”的那一方肯定早就嚷嚷的全世界都知道了!所以俩人平常肯定是同样的被宠爱着这一点无疑了。



虽然我主观的认为大多数父母都会自然而然的同样的爱着每一个孩子,但人的情感也确实是一种很细腻,很微妙的东西。


如果你的心底真的有那么一个声音告诉你,你确实更偏爱某一个孩子一点儿,比如,更机灵的那一个,更符合自己期待的那一个,或者更像自己的那一个?


我个人也不会认为这种情感就是罪恶的,错误的,情感这个东西本来就是you feel what you feel,应该无关对错吧。


这让我想起我看过的一部有点年头的电影,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一部片子,叫做“Meet Joe Black”,中文译名有两个,一个是《第六感生死缘》,一个是《情约今生》,我就不介绍剧情了,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一看。



我想讲的是片中的女主Susan有一个姐姐叫Allison,Allison深爱着父亲,她也明白父亲一直是偏爱妹妹Susan的,她对父亲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


我知道你是爱我的,只是不像爱Susan那样,当她走进屋子时,你会觉得整间屋子都被点亮了!但是这没关系,我从来没有怨恨过,因为你也给了我足够的爱,这就够了。


我想哪怕心里真的更偏爱某个孩子,在孩子们的人格独立,三观成形之前 - 或者说在一个人最寻求和在意来自父母的认同和肯定的那些年里,还是不应该让任何一个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少爱的那一个。


就是说心底的情感是一回事,但实际给予每个孩子的关注还是要大致相同的。


就像影片中Allison说的,每个人都需要从原生家庭中得到足够的爱,这种爱要足够填满一个人内心对爱的渴求,让一个人懂得也有勇气去付出和给予爱,也让ta笃定,不管走到哪里,前方有路,身后有家。


如果年少时得到了这样的爱,我想一个人在成年独立之后大概也不会去计较父母心底的那一点点偏爱吧,ta应该可以大方的对你说,you are allowed to have a favorite child. 



彼此陪伴,学会关爱


说完了会不会有偏爱这个话题,我还想聊聊这几年我看着姐弟俩一起慢慢长大的这些日子。


两小只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噢!原来一桌吃饭,一盆水洗澡,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玩,还动不动互吐唾沫星子的日子是这样的呀。


从弟弟出生以后,我手机里面孩子们同框的照片就占去了半壁江山。


一起遛弯,


一起野餐,


一起做游戏,


一起读书打发时光,


......


每当我闲暇时翻看ta们在一起的照片,总会被这种彼此陪伴着长大的时光感动,想一想,其实姐弟俩以后相互陪伴的时间可能要比我和S先生陪ta们的时间还多呢。


不过感动归感动,平常俩人之间的冲突肯定是无法避免的,甚至一天都要上演好几轮。我不会把冲突看成是一件坏事,因为学会处理冲突的唯一途径就是要经历冲突。


弟弟2岁以后,姐弟俩之间的冲突开始明显变得多了起来,最多的就是因为争抢玩具。我们对于玩具的规则是这样的,1)是谁的玩具谁就拥有话语权 2)共同的玩具则是先拿先玩,或者大家一起玩。


规矩是挺简单的,只是执行起来就常常不灵光了,因为一旦冲突发生,孩子的大脑往往会迅速的被右脑,也就是“情绪脑”所掌控,规矩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啦!


当孩子年龄还比较小,也没有多少处理冲突的经验时,成年人的介入干预可能是必要的,一般来说我会做这样几件事情:


1. 先让俩人停止争吵和撕扯

这一步应该是不难的,通常只要有大人的主动介入,就可以先让“伤害”停止。


2. 分别询问俩人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你们在吵?

其实要一个成年人根据现场的情况自己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并不难,之所以还要问一遍当事人,原因在于上面讲到的,冲突一旦起来了,孩子们就被“情绪脑”主导了,这时ta们已经没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


而我让俩人回忆和复述一遍刚刚发生的事情,就是希望可以让ta们的”情绪脑“冷静下来,让ta们的”理性脑“慢慢的启动,因为回忆,排序,用语言描述这几件事情要用到的都是一个人左脑,也就是”理性脑“。


只有当孩子们开始恢复了一部分思考能力之后,后面的工作才能进行。


3. 陈述你的观点,同时表达足够的理解和同情

当所有人都已经从刚刚激烈的情绪中缓和下来,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弄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说一说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了。


所谓的”裁判“也就是做两件事情嘛,先”裁“后”判“,这一步就是“裁”。


比如说,这个娃娃是姐姐生日时得到的礼物,你还记得吗?所以这是姐姐的玩具,她可以先玩,你不应该去抢啊。不过,妈妈可以理解你也特别想玩这个娃娃的心情。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吧!


4. 一起思考解决方案

这一步就是“判”了。


可以先让孩子们自己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做为大人当然也可以给一些提议,比如告诉弟弟:你可以礼貌的问一下姐姐,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你玩好了之后可以让我玩一会儿吗?


还可以建议俩人交换玩具玩,弟弟可以把自己最喜爱的翻斗车给姐姐玩,姐姐让弟弟玩她的娃娃。


最终要达成一个让大家都点头的deal可能需要花费蛮长的时间,有时候的确对大人的耐心是一种考验。


所以最后不得不强制执行某一项决定,甚至不了了之,都是有可能的结果,或者干脆说,是常常发生的结果。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费这许多周折去做1,2,3,4步呢?其实,比起解决当下的冲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慢慢的领会如何去处理冲突,怎么才能让孩子领会呢?就是当冲突发生时,一遍一遍的带领ta们去经历这几个步骤。


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更看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至少我相信这样的过程是有意义的。


姐弟俩从最初的一扛上就像火星撞地球,根本谈不上什么“善终”,最后往往都是被强制执行某一裁决,到现在俩人已经学会自己处理一些事情了,比如有时姐姐或者弟弟会自己提议,你玩5分钟,然后就给我玩可以吗?


更难得的是,经历了过去这一年多无数次的争吵和冲突之后,俩人也开始慢慢的懂得理解和关爱:


当冰箱里只剩下一瓶酸奶时,俩人都想要,但是看到姐姐肚子不舒服,不想吃别的,就想要酸奶时,弟弟居然可以很大方的让给姐姐吃;看到弟弟为了想玩一个玩具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时,姐姐也能主动的把手里玩具递给他。


兄弟姐妹间的相处,终究是会守的云开见月明的,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打打闹闹的时光都会成为成年以后不断回忆起来的“好时光”。



除了有陪伴,也有竞争


要认真的说起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的话,那就绝不只是单纯的关爱,陪伴这些温暖到不行的词汇了。


兄弟姐妹之间是存在着赤裸裸的竞争关系的。


毕竟谁不想成为那个最受关注的special child呢?那么大家就要争夺宠爱,争夺关注,争夺荣耀,争夺家里各种有限的资源,这一点其实是明摆着的。


让孩子从小就体验到一些竞争其实也是没什么坏处的,毕竟竞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是无处不在的呀,孩子们早晚都要面对的。


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经历的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应该也是人生很有价值的一课吧。


我刚见到S先生的两个外甥女时,她们刚刚10岁和8岁,那时候两个人正是事事都要争个长短的年龄。


我记得第一次去她们家吃饭时,姐姐把我拉到地下室给我表演跳绳,那时她刚刚加入了学校的跳绳队,可是她这边才表演到一半,妹妹就在另一边大声喊道,快来看我滑滑板,于是我又赶紧的跑过去看妹妹的滑板,然后又回来看姐姐的体操,又再过去看妹妹弹电子琴...


总之谁都不甘心让另一个抢了风头去!所以这多年了我还一直记得那一幕呢。


后来的几年中我也能频频的听到和看到姐妹俩的各种争风吃醋,内心嫉妒的小火苗一不小心就燃烧了。


时间确实过的很快,当年10岁的姐姐如今都已经拿到驾照可以开车了,当年一脸稚气的妹妹现在都有第一个男朋友了。


如今我每次再见到姐妹俩时,感觉就很不同了,她们有时相互调侃,有时又有商有量,有时也会讨论到争论起来,但是她们的眼中都多了一些自信,也多了一份对彼此的欣赏。


我并不是说她们的思维已经“成熟”了,再也不会嫉妒了,因为人很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完全摆脱掉”嫉妒“这种东西,但是,她们的”成长“是看得见的。


这种成长肯定有父母的引导和关爱在里面,但更重要也许就是经历,经历了就有了经验,有了经验下次可能就会做的更好,做的更好了不就是成长了吗?


在竞争中学会如何去面对竞争,以及什么是良性健康的竞争;在嫉妒的小火苗中学会去处理和排解这种情绪,再慢慢的看到自己的独特,慢慢的变得内心自信和强大,也就可以坦然的面对和欣赏别人的优秀了。


最后的唠叨


这是我这几年里看着姐弟俩一起长大的一些感受,希望也能对你们有所触动吧。说句真心话,没有兄弟姐妹的我对于俩小只还是打心底里羡慕的!


你们也来聊聊自己的心情,感悟,和想法?


今年出乎意料的才刚开始下雪


END



喜欢我的话,不妨把我星标一下,常来这里坐坐吧!



By 超雄

2019.1 克利夫兰


超雄:坐标克利夫兰,有两个萌萌哒的混血双语宝宝,姐姐Mia是个小甜心,弟弟Ian是个淘气包和段子手。


近期文章

最近有点累,有点颓?来听我聊聊身边的这5个美国妈妈

没时间做早教?把孩子赶去做家务也是一样的!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后台「回复」“手工”,查看简单好玩的亲子手工集锦

后台「回复」“生活英语”,学习地道的亲子生活英语

菜单栏点击“英文儿歌”,看经典英文儿歌视频(带玩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