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们会一次次的和孩子陷入两败俱伤的权力之争?

刘超雄 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2020-08-25

点击上方“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回复【真言】,抽取属于你的一条亲子关系箴言


今天讲大人和孩子的“权力之争”,放一张岁月静好的图片平衡一下吧

上周写了“立规则”的文章后收到几位朋友的私信,都是询问管教孩子时遇到的心塞事,我读了她们的文字后发现好多父母都会掉进一个怪圈,包括我自己,尤其是我在做妈妈的头几年里。


那就是我们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power struggle)”,结果是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很受伤很内耗,名副其实的“双输”。


“权力之争”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你要A,孩子要B,大家各钻各的牛角尖,誓死不妥协,孩子哭喊,大人吼叫,最后大家都崩溃。


我们家发生过最惨烈的一次是爸爸早上赶着送孩子们出门,结果姐姐上厕所磨蹭的很,末了还一定要爸爸给她提裤子,爸爸那时已经站在门外等她,让她自己提上裤子赶紧过去,姐姐怎么都不肯,拼命哭,爸爸命令威胁,情况越来越失控,最后爸爸上车愤而离去,姐姐光着屁股跑出去追。


一位读者朋友向我描述的情况是:她要求孩子每天早晨自己穿好衣服下楼吃早餐,但孩子总是不愿意自己穿,要爸爸妈妈给他穿,结果每天为了穿衣服这件事情耗上了大把时间,闹得全家人都不愉快。


你瞧,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让大人孩子都很内伤,lose-lose?但是我们却一次次的往坑里跳,为什么?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权力之争呢?如果要你用一句话来回答,你会怎么说?


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权力,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还是,小孩。


要减少和孩子的权力之争,也许我们先要有这种深刻的同理心:孩子和我们一样,希望自己有力量,有话语权,自己的生活自己说了算。




1.
孩子的弱小和无力
你理解吗?


上周五照例是弟弟的妈妈日,我们吃过早餐后我嘱咐他自己玩一会儿,我上楼洗澡收拾完就可以一起出门了。


可是我头发上还满是泡沫就看到弟弟抱着客厅里还没拆封的快递盒子跑过来问我:妈妈,这里面是什么呀?我说:是给你和姐姐买的新书。他说:我要看!我说:可以啊,你自己打开看吧!


然后他就坐在地上开始拆盒子,先要搞定外面的塑料包装,他用手指扯开一个小洞,然后双手并用一点一点的撕,终于撕掉了整层塑料,露出了里面的纸盒子。

他捧着盒子研究了半天,我提醒他上面可能贴了小的透明胶纸,他一个个找,用指甲把盒子上的胶布慢慢抠下来,最后打开盒子,连这一步也不轻松。


他拿出里面的书,随手翻了几页,然后放在一边,跑掉了。也许拆盒子费了太大的气力,好不容易到手的书都没耐心看了?


平常我们拿到快递应该用不到20秒钟就能完成拆盒子,取东西,扔盒子这一系列的动作吧?

可是那天我发现,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在没有任何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打开一个盒子都是一件如此费力的事情,更别说还很有可能费尽周折却不成功。


孩子的世界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无力,他们得百分之百的倚仗成年人的照看才能生存,哪怕有了食物,住所,衣物这些最基本的生命保障,他们依然很无奈,东西高一点就够不着,袋子重一点就提不动,零食拿在手里也打不开,大人如果对他说不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果换作是你,你也会格外的渴望权力和力量吧?


这是不是孩子总喜欢和我们对抗,跟我们说不的一个原因?他们希望能从大人那里分到一点儿权力,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对生活有一点掌控感。


当我们理解了孩子的这种弱小和无助,会不会更愿意去给孩子“赋能",减少一些在可有可无的权威上的拧巴?毕竟,在非原则问题的情况下,大人的每一次权威胜利都可能伴随着孩子对自己弱小无力的再一次确认,试问谁不会对这种“确认”感到沮丧和失落呢?




2. 
“Find a Way to Say Yes”


除去渴望“权力”,孩子更渴望的还有“爱”,因为爱是对内心无力感的最好化解,甚至是唯一的化解。


很多时候,孩子只是不希望被拒绝,因为被拒绝的时候他们很难感受到爱,这是人之常情。


我想分享给你们一句很简单的话,叫做“Find a Way to Say Yes ”,意思是:想办法去说“是”。


不只是对孩子,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是如此,对爱人,朋友,同事,生意伙伴...... 当我们想办法去说“yes”,而非想办法去说“no”时,我们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都打开更多更大的可能。


比如前面提到的孩子总要妈妈给穿衣服,也许你的本能反应是对孩子说“no”,坚持让他自己穿,因为他可以做到。如果我们了解到孩子只是“不希望被拒绝”,那我们能不能find a way to say yes呢?


能啊,你可以说:今天你很想要妈妈给你穿衣服是吗?好吧,没问题!那明天你可以自己穿吗?我们轮流来。


当你找到一种方法去说“是”,孩子很可能也会对你说“是”:好,明天我自己穿。


而且,他自己穿了几次后便忘记了“轮流来”的约定,自然的每天都自己穿了。哪怕没有,现在他有一半的时间都自己穿衣服,这比大家每天早晨都为穿衣服而斗争也好太多了不是吗?


孩子想要买一个新玩具,你说:你可以把这个当成你的生日愿望,或者,妈妈给你零花钱,你自己攒钱买。


已经到了睡觉时间,孩子还想再读一个故事,你说:我们可以读一个最短的故事,但是下次到点就得熄灯,你想多读故事洗漱的时候就要抓紧时间。


这些都是“Find a Way to Say Yes”,你学会了吗?




3. 
懂得分辨孩子的哭闹


没错,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弱小和无力感,我们可以想办法去说“是”,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为了孩子的“自我”而无原则无条件的牺牲掉大人该保有的权威。


能看到孩子哭闹背后隐藏的真实情绪是每一个父母都要有的基本功力。


我们的孩子在力量上是很弱小,但是他们也很聪明,他们懂得如何试探大人的底线,懂得想办法赢取对自己最有利的局面,在这种时候,孩子需要感受到的就不是爱,而是“无理取闹撒泼是行不通的”。


比如我讲过的例子,我们家对待万圣节糖果的规则是每天吃一颗,可是弟弟总要有意挑战规则,那我当然不会妥协,别看他哭闹的起劲儿,但那是一种完全由自己发起,也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哭闹,所以不必理会。


不过,很多时候,孩子进入了和成人的权力之争,他先是因为被拒绝而愤怒,接着感到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又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愤怒,于是他用更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愤怒... 就这样,他掉入了一个让人歇斯底里的漩涡里根本挣扎不出来。


而站在另一端的你,感受到的应该也是同样的心路历程吧?


我总会告诉自己,这种时候,哪怕很难,我也要先停下来,我要做先妥协的那一个人,主动向孩子示好。


因为年幼的孩子都是极容易被情绪脑所控制的,在被大的情绪怪兽冲击的当下,他根本不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他无法自己从漩涡中跳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对成年人也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有意愿去做,我们是能够的。




4. 
接受自己的失控 


道理说一千道一万,可能都懂,但是事到临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对吧?


就好像文章开头我说到爸爸和姐姐进入了权力之争,到最后爸爸也没有妥协,而是愤而离去,这当然让姐姐一时间无法接受和消化。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认为当时更好的做法是爸爸退让一步,但我没有这样去劝说,一来爸爸那会儿也急红了眼,劝也白劝,二来,换作是我,也未必就能冷静和做得更好。


成年人的心智虽然更成熟(起码应该是这样),但也远达不到金刚不坏的程度,我们照样会累,会疲惫,会被孩子的无礼而激怒,更要命的是,会为自己搞不定一个小娃娃而感到无力,生自己的气!


所以,我们也有可能会彻底失控,在当下无法自我调解,如果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这是谁都会摊上的事情,这不代表我不是一个好妈妈/好爸爸。


不必在失控之后再陷入过度的悔恨中,而是接纳自己,花点时间去思考,然后跟孩子一起复盘,互相表达爱,希望下一次大家都能做得更好些,哪怕只是一点点。


退一步讲,孩子会和大人进入权力之争也恰恰说明他是一个被爱着,内心很有安全感的孩子,因为情绪和需求长期被忽视的孩子是不会去争的,他更可能会选择顺从,接受,沉默。





超雄:我把“接受自己”放在了文章的最后,这容易让大家读完就只把这一点记在了脑子里,虽然说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很重要,但是别忘了理解和做好前面几点更重要。



By 超雄 

2019.11 克利夫兰


「超雄:坐标克利夫兰,2年+线下双语音乐早教经验,组织过上百场音乐早教活动,有两个混血宝宝,姐姐Mia(5岁)是个小甜心,弟弟Ian(4岁)是个淘气包和段子手,这里有亲子生活,文化观察和我们一家人的故事。」



相关阅读

给孩子确立规则和边界,理清这些思路后真的就不难


近期文章

第一场大雪说来就来,陪娃转战室内,来瞧瞧我们在屋子里干些啥

物质生活从未如此丰盛,这是孩子的幸运还是不幸?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后台「回复」“手工”,查看简单好玩的亲子手工集锦

后台「回复」“英文儿歌”,看经典英文儿歌弹唱视频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