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被各种念头覆盖的人,是不可能亮起来的 | 瞬间MomentX

明亮的X 瞬间MomentX 2020-09-13

散步集 X 庆山

Charlotte Edey [英国]


十五六岁的时候,她就经常独自旅行。


到了二十四五岁,她写下第一个故事《告别薇安》,在网络上迅速成名。


跨过2000年,写作带她逃离了令人厌倦的银行工作,小说、散文、摄影图集,她一口气在四年间出版了六部作品。


我从未企图在写作上得到什么,就是想把想到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她更用力地写长篇小说,创办了一本杂志。经历过热闹,也走向更偏远的地方。


后来,她换掉了曾经的笔名“安妮宝贝”,改叫“庆山”。人们突然发现,在她绵绵不断的文字中,又有了新的能量。


庆山说:“写作就像天性中具备的一个种子,有这样一个种子,就会很自然地想去做很多事。”


今年,她出版了新书《夏摩山谷》,这是她时隔七年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瞬间MomentX和她聊了聊,关于写作、旅行以及当下的年轻人。



作家庆山,曾用笔名安妮宝贝

著有长篇小说《夏摩山谷》《莲花》《春宴》

散文集《得未曾有》《月童度河》等作品



/ 关于“瞬间” /


我认为永恒的意义都寄托在瞬间。因为并没有所谓的一个特别结实的永恒的概念,瞬间很快就过去,但瞬间中有永恒性


多数时间里,我都一个人在家中写作。偶尔出门逛街时,会觉得周围的世界很陌生,好像它不是我的。有时写累了,我就在茶桌边看茶水冒出来的白汽。等恍过神,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这些可能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瞬间。在这些瞬间中,我的内心一点波纹都没有,反而有一种怪异但清晰的喜悦包围着我,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


Charlotte Edey [英国]


:近些年喜欢读哪些书?



我对人类不同文明、不同种族的传统感兴趣,包括一些宗教哲学的传统,所以一直在阅读这些主题的书。


中国、日本的古典小说还是喜欢看的。但在我近几年的阅读范围内,文学的部分不断缩小,因为大多数文学创作已经满足不了我内心的需求。




:现在喜欢去哪里旅行?



我早年的旅行非常多,所以看风景的旅行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


和之前相比,我这几年的旅行目的地开始固定。有西藏,喜马拉雅文化辐射的周边地区;我也很喜欢日本、印度。这些有着古老传统的地方、让我接受到很强能量感的地方,我会固定地、反复地、长时间地去。


我在西藏或者不丹时,感觉自己就是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内心没有任何隔膜。我也去了耶路撒冷,可能因为上千年累积下来的虔诚聚集在那里,让人感觉非常亲近。




:随着时间、处境的变化,你在写作上有改变吗?


我自己也隐约感到,我的后期写作可能比较偏向“理性”。在一本书中,理性的部分就是你的观察、总结和思考,包括探讨,在一个问题上想要抵达的深度。


很多读者早年被我文字的情绪吸引,觉得在这个气氛中有被抚慰的感觉。但我觉得所有人都在长大,在变老。年龄会让你的生命力、思考力发生变化,那我们就应该来探讨些什么,而不总是逃避在某种情感里


一些早期读者可能适应不了我的这个变化,我认为他们还需要长大。



Charlotte Edey [英国]


:聊聊新书吧,为什么会取“夏摩山谷”这样一个名字?



《夏摩山谷》动笔前,我想写一个扩大的时空,不只是当下的,不局限在我们可见的。因为对我来说,时空的概念是打开的、无尽的、同时存在的。


我一直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想把这个时空感和生命的体验结合在一起


在这个时代,大家接受了太多价值观,变得很混乱。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究竟要朝哪个方向生活?信念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许多反复,可能走错了路,但他们最终找到“夏摩山谷”——它不是一个存在于世界上的真实地点,更像一个乌托邦,精神的归宿地


面对不同的观念,我认为大家自己实实在在地去经历、受苦是好的,也希望在《夏摩山谷》里能让人找到一条特别单纯的道路。这样可以节约生命的能量,不把它浪费在太多无意义的事情上面。




:小说中,你提到女性身上有种特殊的力量,具体指是什么?



书中有一段关于“互相归属”的讨论,如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说“女性身上有种原始的力量”。


远古的时候,女性为了能把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养大,需要有足够的食物。可能因此,女性生来就有不安全感,需要需索和依赖。这像基因一样刻在女性的身体里。


然而现在中国女性被传递的价值观,仍在强调女性对男性的物质力量的需要,需要男性的绝对专一。这阻碍了她们对生命深度的理解,让她们无法成长。


女性身上真正的力量是强大的,因为女性是大地,要孕育孩子;要给予,对身边各种身份的人,父母、爱人、朋友......如果女性被“基因”中的不安全感牢牢捆绑,会伤害很多人。  



Charlotte Edey [英国]


: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开心?



我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五点钟起来上班,因为公交车要坐很长时间才能到办公室。有时候,加班到凌晨两点才回家。


所以我觉得现在年轻人的欲望变得太高,然后付出很低,这是不对称的。有报道说,很多年轻人在负债消费。欲望太多不仅会导致不快乐,后果也很可怕。


感情关系也是如此。有些人在关系中有太多的物质需求,有情感上绝对性的嫉妒心,那么,对方一定想要逃离




:现实中残酷的那面,会让人受伤吗? 



小说里写的故事并不是编造的,它们是在世间发生过的事情。这说明什么呢?世间一定隐藏着大量的非常残酷的人和关系。


我认为这是人性中真实存在的部分,去知道它,了解它是好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把它当成一块石头,踩着它到光明的地方去


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些,甚至产生愤怒。我想,如果他能看到这只是一块石头的话,应该多去看看有光的地方,而不是黑暗




:怎样才算是一个明亮的人?



“明亮的人”我在散文集《月童渡河》中写过。如果简要概括一下,这个人的烦恼和情绪不那么多


如何做到呢?


首先你要有些智慧。因为有时候我们对待一些事情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最后就变成烦恼、坏情绪的来源。如果你通过观察事情的发生和结束,观察自己内心的起伏怎么产生,怎么结束掌握理解事物的能力,无谓的念头会少很多。


再者你要善良,要有一种热情。最好的情况,你能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周围的世界。最起码做到不伤害,以一个非常独立的状态存在于世界,不带给身边的人困扰。


第三点的话,我觉得人要保持清净的、专一的状态。能够非常吃苦,能非常认真地生活。你很认真地做完一件事,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注:本文对话整理自瞬间MomentX对庆山的访谈。


今天是瞬间MomentX伴随你的第 268

晚安,愿你成为一个明亮的人

瞬间MomentX | 散步集

每周二晚,和那些有趣的人

来一次思想与灵感的散步

 

丹麦博物馆里的“无聊”按钮 | 契诃夫 | 白居易 | 爱因斯坦 | 木心 | 丰子恺 | 张爱玲 |  苏轼 | 荒野行者陈鸿宇 | 大理种田的日本人 | 闲逛者钟立风 | 欢喜者余秀华


更多“瞬间”的生活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我不只是你想象的样子 | 我偏爱猫 | 你该整理房间了 | 柿子霜红满树鸦 | 愿望全实现高处有太阳




转发今日瞬间,让更多人明亮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