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心入“空”、通脑通脊的调息法及其注意事项(实用、方便、高效)

光省心语 智能人 2021-10-13


请您闭目、静心、组场。

读书明理是意识混化,是与气场、与老师的信息混化。

混化祛病、安心、长功!

1993年庞老师讲调息法后,我练出体会的是“一法多效”——定心入空、通腦、通脊及通脊中的调息法。

练习了一周感觉精神集中了起来;一个月背部松了很多,顽疾也好了起来;半年后人有空的感觉,一年后脊中穴前面气窍开了

此法方便高效,生活中、工作中、运动中,特别练功中可以结合着体会。如果你想“定心、通腦、通脊”的,特别是想“精神集中”的,可以好好体会下

现把《智能气功科学讲义》120-121页原文及老师讲解一起摘录如下:

一、回风混合调息法
此法属于过去大乘功法里面诀窍的内容,此调息法可以从初级练到高级。
回风混合调息法为打开中丹田的玄关,可以增加元气。
做时把注意力集中到夹脊穴,吸气时意念从鼻孔上升到额颅到巅顶百会穴,沿后头而下,顺脊柱下行,到脊中穴的前面;呼气时逆路而回。(见图)
据说此法是古人“退藏于密”的简单行法,是否这样无法考证。《易经》有“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的讲法,艮当止讲,说意念到背上去,慢慢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行其庭,胸前有个中庭穴,气从中庭穴走,就感觉不到人的存在了。
即呼吸在里面走,也感觉不到人的存在。这就是练功入静到一定程度,感觉不到自身的存在了。对古人的功法无文字记载,属口耳流传,多为后人附会。(选自《智能气功科学讲义》120-121页)

明師講解: 此法不同于一般的呼吸运动。一般的呼吸运动,吸气时向下走,呼气时上来。吸气时气先往上而后向下,呼气时先上而后下行回来。

风即气的意思,一吸气气往上冲,不是用膈膜下降产生呼吸运动,而是意念带着走。从现代医学讲,吸气时气通过鼻腔上之筛板,刺激筛板上之筛孔,通过压力的传递刺激脑,脑脊液发生变化,顺第三、四脑室下至脊髓的中,再往下传递至脊中,此处于腹部相当太阳神经丛,使身体内部发生变化。这也是古人较好的调息方法。可意守山根穴

此调息法不是从中脘里面走,而是从正对第11胸椎(脊中穴)椎骨前面的这个空腔走的。这个位置相当于腹主动脉、静脉和乳糜管处,这儿还有腹腔神经丛,是个很重要的位置。注意别守在脊柱上,那太靠后了


此调息法是一吸气,意念到鼻根,再到印堂,从印堂里面想进去。有的传统功法说是一吸气到巅顶到百会,这么下去到脊中,停一停,呼气时再回来。


本来一般吸气往下走,而练这个功法,是先守山根,安安静静一点杂念都没有了,再一吸气进去先向上升而后降,走到脊中,一呼气返回。这是个古法,有的说“退藏于密”就是这个功法。


智能人按:退藏于密意思是:退隱藏身于深密之处,不使人知,而使之能存養於內。语出《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宋.程颐:“退藏于密。密是用之源,圣人之妙处。”《仙佛圣示文摘》提到“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退藏于密”这个功法,很多典籍有提到,具体描述的不多,感觉很神秘。我练习此法感觉出效果甚快。


庞师经过考察认为,实际不是一吸气往上到巅顶,而是一吸气到了鼻根守着鼻根使精神集中,气就充足了,内外气好通了。练功意念真能这么走,效果是很好的。

练此法注意鼻柱才能更好地起作用,因为鼻柱下边连着人中,后面连着筛板的位置。从胚胎发生学上是这么连着的,气场也是连着的。这也是要你集中精神。咱们(開始)不搞调息法,你能精神集中就够了。


感悟此法不仅让我脑及脊柱的气通了,特别是练习此法后“精神集中”了。自从第一次感觉到脊中穴前面松开、透开、舒展开后,体内的气变细、变匀了,多次感受到脊柱内恍恍惚惚、空了,对于后来的长功帮助很大。

有兴趣的好好练吧!不仅练功中练,更重要的是生活中持续地、无时无刻地练。

二、调息注意事项 

调息不象意守那么难于掌握,但不少练功者却因调息不当而出了偏差,引起胸闷、气短、胃满、胁痛等不良症状。怎样才能避免调息出偏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强求呼吸的深长匀细。练气功要求做到呼吸的匀、细、深、长

  • 匀,是指呼吸之气出入均匀(匀速),不要忽快忽慢;

  • ,是指气出入细微,功夫达到一定深度时,在鼻孔前放一根鹅毛,呼吸时都不会动;

  • ,指呼吸之气深达下焦,不限于肺部。中医说:“吸入心与肺,呼出肝与肾。”就是说气要纳之于肾;

  • ,指呼吸时间长。
匀、细、深、长是练功调息以后达到的境界,不是对初学者指出的要求。
因此,初练调息时不要追求呼吸匀、细、深、长,而要听其自然。因为当身体尚未放松时,气不易深达下焦。盲目追求匀、细、深、长必定会用力将气下压。此时不但不能放松,反而会使膈肌、腹肌紧张,阻遏气机下降,造成气憋、胸闷、腹胀等不良反应。


2.调息时意念应集中于气息之出入上,不要注意呼吸的动作。因为意守气息是意与气(这里是指呼吸之气)合,呼吸器官随气机自然运动,符合以意帅气,以气动形的固有规律,不会出毛病。


若意守呼吸运动,是意与形合,呼吸之气机容易为形所迫,而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引起腹胀、嗳气等弊端。


3. 练功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功法应选择不同的呼吸方式。例如:练静养功时,宜选择口鼻呼吸;练武功在通关阶段宜选择喉呼吸,如此等等。对初学者来说,若无良师指导,还是用自然呼吸为好。


所谓自然呼吸,就是不管呼吸,像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注意呼吸那样,才是真正的自然呼吸。


可是初练功的人,总想到呼吸而忘不掉,因调息而出偏差者尤其如此。这时最好先练一段动功,待有基础再练静功,自然就顺理成章了。(选自《智能气功科学 讲义》131页)




请闭目养神,想想大气场,静心体会下“呼吸法”…… 在气功态下给自己和家人加个好的信息。
祝您长功


 往期精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