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可爱的人:张文娟 大家信赖的“红区门神”

天津日报杨寿清 文明天津 2022-04-25






张文娟(左)为战友检查防护服。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供图    


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休舱那天,50岁的张文娟喜极而泣,为自己,也为全队302名战友,她每天揪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从2月12日开舱,到3月8日休舱,张文娟所在的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下称“天津五队”)在这里苦战近一个月,圆满完成收治任务,全队实现“零感染”。这个“零”的背后,有她的忘我付出。

  

觉得应该主动站出来


  在天津五队分组名单上,张文娟原本担任第四护理组的普通护士,尽管她是天津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但当她第一天体验了方舱的院感防控后,就觉得自己应该主动站出来。“那么大的体育馆,一千多个病人,每天有六支医疗队的二百多名医护人员与病人在同一个空间里活动,交叉感染的几率太高了。”她描述当时的想法,“头一天看到的情况让我很揪心,我当过多年的院感科科长,知道其中的重要性。我得主动站出来,帮着把院感工作扛起来。万一谁被感染了,我良心上过不去。”于是,她对护理组组长于杰说:“你跟队里说说,调我去院感组。”随后,她又找院感组组长李杰请战:“让我帮你管院感吧,你放心,我保证行!”

  很多人对即将面对的新型冠状病毒知之甚少、忐忑不安,张文娟却逆行冲锋,挑了风险最高的工作,这让人心生敬意。天津五队三百多名队员,有的人从未接触过传染病,多数人没碰过防护服,传说中的“红区”,红在哪里,他们心里根本没底。这让张文娟睡觉都不踏实,“你想想啊,队里很多人是‘80后’和‘90后’。”张文娟狠狠地对自己说,“你决不能让大家感染一点病毒,一定要保证大家全须全尾儿地回天津。”

  

让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培训是必需的,但战地培训只能是“急就章”。张文娟连夜编写防护手册,又自己做示范,讲解进出舱穿脱防护服的每个动作要领、口诀;回到驻地为什么要先洗手、鞋子怎样放、衣服怎样挂,生活垃圾怎样分类……她一边演示,一边让人帮着拍成视频,发到微信群里。她的示范讲解,让队员们恍然大悟:原来院感防护有这么多窍门呀!

  视频毕竟不够直接,张文娟又请示队里集合护理组组长和医疗组组长,由她给大家当面演示。她首先介绍自己:“非典时我进过‘红区’,我从2002年起做院感工作,妇科、儿科、器械科,这些最敏感科室的院感都干过。我要讲的是要命的东西,也是能保命的东西。”大家立刻来了精神,竖起耳朵听她讲了整整3个小时。她给大家减压,细致讲解合理自我防护的要领。这一课,让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她是大家信赖的“门神”


  医护人员分组轮流值班,张文娟和院感员则每天都要进“红区”。每次她都头一个进舱,同院感员一起,检查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穿得是否严密。进“红区”时,总有些人会紧张,她总是笑着鼓励:“瞧你,多可爱呀!我检查过了,没问题,放心进去吧。”

  出舱时,张文娟走在最后,她要盯住每个人脱衣。这个时候,她会喊口令:“手消毒。脱鞋套。手消毒。脱帽子,注意帽子往后翻。挺胸收腹解拉锁。脱衣服,手套一起脱下来……”大家跟着她的口令,完成每个动作。等所有人进入清洁区,她才出舱。张文娟解释:“顺序很重要,细节决定生死,这一点不夸张,细节的疏漏是致命的。”因此她从不敢有丝毫大意,每次进出舱,眼睛瞪得酸胀。“‘红区’里的院感工作就是这样,他们守护病人,我守护他们,大家都在守护生命。”

  驻地的感染防控同样重要。在酒店里,大堂、餐厅、楼道、电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消杀,她要检查;宿舍里的消杀、队员们的体温,她要督促检测。来访客人走后,她会把客人去过的地方消杀一遍,有时候还得拉下脸来。有一回,地方一位领导带人来慰问,已进到酒店大堂了,她把客人拦住,让客人回到另一边的安全门,全身上下喷了消毒酒精才让进来。“病毒看不见,小心无大错。”这是她的经验。

  后来,她笑着说:“没办法,搞院感多年,养成了怀疑一切的习惯。好在大家都理解。”怀疑一切,就会有操不完的心。张文娟打开手机里上个月拍的视频:“你瞧我原先嘛样?胖的,啧啧。到这里起码瘦了20斤。哈哈,这得感谢武汉。”

  张文娟是主动申请支援武汉的,她没想到会获得国家表彰。天津五队全体医护人员“零感染”,她的功劳很大。有人形容,危险与安全是两扇门,她就是大家的“门神”。但她有点惶恐:“三百多人,都一样逆行而来,一样不计生死,把先进给了我,我只有更加精心守护好大家,才对得起这份信赖。”

  江岸方舱医院休舱了,但天津五队没有休战。3月10日上午,张文娟又随部分队员开进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区,她要在这里继续当“门神”。她的战友们说:“在最危险的地方,有她在我们就安心。”



相关新闻





文明天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