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金:美国“实力外交观”为何破产了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美军仓皇撤退和阿富汗一夜之间变天带给国际社会巨大冲击。号称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阿富汗遭遇大溃败也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美方所谓“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外交观破产了。
回顾美国建国以来200多年历史,可以发现美国人对外交的理解始终自相矛盾。从立国开始,美国就口口声声反对仗势欺人,从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孤立主义”到后来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从《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到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理念和罗斯福总统首倡的“四大自由”,美国诸多“先贤”和重要政治人物都在告诫不要卷入“旧大陆”争权夺利的斗争,美国人好好待在西半球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且在国内事务上奉行“自由和独立的精神”。
但二战后,美国还是按捺不住,开始有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光荣与梦想”。从那时起,美国外交观变了,从强调价值至上转变为利益至上和实力至上。无论世界上哪里有事,它都要去管管。凭什么呢?就凭美国有实力。自此之后,美国外交就有了两条逻辑:一条是内心深处的实力外交逻辑,另一条是挂在嘴边的价值观外交逻辑。对美国人来说,最好的情况当然是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当你实力跟它相差悬殊时,它就跟你讲漂亮的“价值观”;而当你的实力迫近甚至“威胁”到它,它就赤裸裸地动用“实力”予以遏制打压。
显然,如果说美国还有外交观的话,那也是实用主义,这才是指导美国外交实践的真正原则。对此,美国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一语道破天机,“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
美国的实力外交观为什么破产了呢?这是美国一些政策精英现在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美国今天扬言要“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对话,说到底不是居高临下、仗势欺人,而是中气不足、气血两虚。按照其实力外交观的逻辑,美国只有在意识到对方比自己强大时,嘴上才会说要“从实力地位出发”。
当今世界发展已经事实胜于雄辩。今日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我们独立自主走出一条成功道路,不再盲目相信美国宣扬的那套。尤其这次应对新冠疫情,谁的制度更优越,谁的领导力更强,高下立判。美国显然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拜登上台后,虽然在遏制打压中国方面比特朗普稍微顾及一点儿美国人的“体面”,但这反而让华盛顿看起来更加虚伪,其实用主义外交观没有任何改变。
自入主白宫以来,拜登政府在对华关系上扭扭捏捏欲说还休,不仅直接说出“应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接触的话,还假装强大地给中美关系出了一道选择题,“在该竞争时竞争,能合作时合作,必须对抗时对抗。”美国人到现在还不明白,这套说辞对中国人民不好使,该做选择题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自己。阿富汗变局就是美国自己给自己出的一道选择题,全世界都在等着看它究竟如何“从实力地位出发”去解答这道选择题。
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没想明白在阿富汗溃败的原因,那是因为它对实力的理解存在问题。美国在阿富汗战场陷入被动的原因主要不是在于阿塔如何强大,而是在于美国调整全球战略,从以反恐为中心转变为以大国竞争为中心,阿富汗对美国不再那么重要,成了美国急于甩掉的一张牌。只不过这张牌没甩好,结果变成美国外交战略的又一个悲剧性案例。而从阿富汗变局不难看出,美国大国竞争的战略思路仍停留在冷战时代,华盛顿仍然认为物质实力是大国竞争的核心,而这显然是错误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武装到牙齿”不是大国竞争的必然制胜逻辑,民心所向才是最大的实力,这一点在国际社会同样适用。而在国际社会民心向背方面,美国显然走在错误道路上,没有资格和世界讲“从实力出发”。美国在国际社会多行不义不断造成严重后果,阿富汗只是一个新的教训。
文章2021年9月6日首发于《环球时报》
相关阅读
赵可金 | “9·11”事件20周年:恐怖主义与美国力量的悖论
赵可金 李海涛:大国外交的权威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外交领导力研究
赵可金:“软战”及其根源——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中美关系相处之道
赵可金:“美国之乱”蕴含“美国之变”?
赵可金:非美国衰落,实民主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