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冠疫苗皮肤不良反应:80.2%出现在女性身上!包括荨麻疹、带状疱疹……
1
局部反应发生率:BNT162b2高于CoronaVac接种一剂疫苗时,CoronaVac有35.6%的参与者存在至少一种局部注射部位反应,BNT162b2有86.9%的参与者存在至少一种局部注射部位反应;接种两剂疫苗时,CoronaVac有35.7%的参与者存在至少一种局部注射部位反应,BNT162b2有94.1%的参与者存在至少一种局部注射部位反应。2
非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BNT162b2高于CoronaVac参与者接种CoronaVac后,共出现133例非局部皮肤反应:第一剂出现60例(2.9%),第二剂出现73例(3.5%)。最常见的皮肤反应是荨麻疹/血管性水肿(16,0.8%;24,1.2%)、玫瑰糠疹(9,0.4%;12,0.6%)、带状疱疹(9,0.4%;10,0.5%)、黄斑丘疹(7,0.3%;8,0.3%)、接触性皮炎(7,0.3%;7,0.3%);参与者接种BNT162b2后,共出现39例非局部皮肤反应:第一剂出现33例(4.8%),第二剂出现6例(5%)。最常见的皮肤反应是带状疱疹(8,4.4%)、延迟大局部反应(7,3.8%)、玫瑰糠疹(3,1.6%;3,2.5%)、荨麻疹/血管性水肿(5,2.7%;1,0.8%)。3
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BNT162b2和CoronaVac差异不显著当分别比较第一剂和第二剂接种时,BNT162b2和CoronaVac导致的过敏反应未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BNT162b2的疲劳、头痛、肌痛、两次给药后的发烧以及仅第一次给药后的恶心/腹泻在统计学上显著升高;当不考虑剂量比较二者早晚过敏反应发生率时,CoronaVac为0.05%,BNT162b2为1.6%,具有统计学意义;无论剂量如何,二者对早期过敏反应的发展没有显著差异,对晚期过敏反应的发展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于BNT162b2,第一剂和第二剂之间的全身反应率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与第二剂相比,第一剂CoronaVac和BNT162b2疫苗接种后局部注射部位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二剂。4
24小时内皮肤严重反应发生率:CoronaVac为0.5%,BNT162b2为2.72%非局部皮肤反应发生时间:CoronaVac,第一剂为6.2±4.3天,第二剂为7.6±6天;BNT162b2第一剂为7.2±5.8天,第二剂为8.8±5.5天。接种第一剂,CoronaVac最早出现的非局部皮肤反应是瘀点皮疹、多汗性湿疹和荨麻疹/血管性水肿,BNT162b2为斑丘疹、红皮病和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在24小时内出现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病例中,有6例发生在第一剂接种后(CoronaVac有4例,BNT162b2有2例),6例发生在第二剂接种后(均为CoronaVac);接种24小时内严重反应(例如过敏反应和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发生率:CoronaVac为0.5%,BNT162b2为2.72%。5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CoronaVac为2.1%,BNT162b2为8.2%预先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方面,CoronaVac为2.1%,BNT162b215为8.2%;接种CoronaVac后引发死亡最常见疾病是慢性荨麻疹(15,0.7%)和寻常型银屑病(13,0.6%),BNT162b215是寻常型银屑病(8,4.4%)和慢性荨麻疹(4,2.2%)。6
个体差异导致皮肤不良反应:CoronaVac显著升高,BNT162b2无影响接种CoronaVac的女性、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没有合并症的患者和有过敏性疾病史的患者的全身反应在统计学上显著升高;接种BNT162b215的参与者没有发现与任何可能的风险因素有关的显著差异。
1
皮肤不良反应80.2%出现在女性身上所有患者均为白人,平均年龄为50.7岁,80.2%为女性。接受BNT162b2(49,30.1%)疫苗的男性皮肤不良反应比mRNA-1273(14,9.5%)和AZD1222(17,17.9%)多。几乎所有对Moderna疫苗有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都是女性(90.5%)。2
不同接种剂量下,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不大无法评估重组蛋白疫苗AZD1222,因为在研究期间参与者未接种第二剂疫苗。皮肤不良反应在mRNA疫苗第一次接种后出现165例(53.2%),第二次接种后出现145例(46.8%)。14(14/165,8.5%)名出现首剂反应的患者在mRNA疫苗接种后发生了二剂反应,其中7人有相同反应,7人有不同反应。3
皮肤不良反应主要有六种方式,新冠手臂和荨麻疹/血管水肿占68.4%疫苗接种带来的皮肤不良反应有六种主要的临床形态学方式:(I)新冠手臂(130,32.1%,接种后≥4天时,注射部位出现红斑或肿胀斑块,其中53.8%延迟出现);(II)荨麻疹/血管性水肿(59,14.6%,主要分布在躯干或全身分布,93.2%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以上出现);(III)麻疹样(36,8.9%,一种类似于麻疹的红斑斑丘疹,主要累及躯干和四肢);(IV)丘疹水泡或假水泡(26,6.4%,周围有红斑的小丘疹/水泡,无疱疹状排列);(V)玫瑰糠疹样(20,4.9%,树干上呈“圣诞树”分布的红斑、有鳞的椭圆形斑块);(VI)紫癜性皮疹(16,4%,主要位于四肢)(图4)。4
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导致严重病例,其中81%需要进行治疗严重/非常严重病例报告中,BNT162b2占27.6%,AZD1222占26.3%,主要为带状疱疹和荨麻疹,328例(81%)需要治疗。该研究具有局限性。首先该设计不允许因果关联、风险或发生率的测量。研究无法按疫苗类型比较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因为疫苗的分布取决于研究期间的可用性;其次,数据收集周期短,可能会限制对综合数据的研究,特别是在第二剂和AZD1222疫苗接种后;第三,只有12.3%的病例进行了活检,而组织病理学可能防止了错误分类;第四,对先前报告的或更严重的反应可能存在报告偏差;第五,不能排除接种疫苗后感染新冠是皮肤反应的可能原因。
排版|文竞择
End
参考资料:
[1]Cebeci Kahraman F, Savaş Erdoğan S, Aktaş ND, et al. Cutaneous reactions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in Turkey: A multicenter study. J Cosmet Dermatol. 2022 Jul 2. doi: 10.1111/jocd.1520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780311.[2]Català A, Muñoz-Santos C, Galván-Casas C, et al. Cutaneous reactions after SARS-CoV-2 vaccination: a cross-sectional Spanish nationwide study of 405 cases. Br J Dermatol. 2022 Jan;186(1):142-152. doi: 10.1111/bjd.20639. Epub 2021 Sep 21. PMID: 34254291; PMCID: PMC8444756.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
往期精选
围观
“甜蜜的毒药”:这种常喝饮料致肝癌风险增加高达78%!热文
『麦趣尔』牛奶中检出的『丙二醇』,是为何物?对身体有何影响?福奇:服用Paxlovid治疗新冠,转阴3天后复阳,症状却更严重!
全球感染率最高的感染病,50%中国人中招,共餐、接吻更易感染?热文
逆龄抗衰还可治疗抑郁!「粪便」入药真的有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