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师述道丨我主张孩子从小要背诵这三本大书!
曾仕强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生活化地传播,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因为,《论语》,不是知识,如果把《论语》当作知识来看,我们老早把它丢掉了,因为它已经没有用了,两千五百年前的知识现在有什么用?知识它是有限的,是有使用寿命的,你看五年它就变了,十年它就大不同了。二十年几乎都没有用了。
《论语》是智慧,它是会遗传的,这样我们才知道有人一出生他就特别聪明,就是遗传到高智慧,智慧是什么?用现代人话讲叫思路,叫做脑筋清楚不清楚。
《论语》是给我们些思路,所以你看它东一句西一句,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可是你他它整个连起来,你会觉得这不得了,把人类的思路很完整的把它陈述出来。这是我们读《论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的。比如这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知人也”。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就是告诉我们,现代人最好明白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在某一行再有名,对其他行业的人来说,也未必熟悉。人家不了解自己,原本是正常的现象,用不着不高兴。反倒是自己要求扩展视野,不妨多多认识别人。把别人当做镜子,以便反过来映照自己,使自己更明白真相。知人与被知,孔子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和孔门三乐中的“人不知而不愠”,可以互相对照,更能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
在这里,我们也特别说明一下,我们让孩子读《论语》,不管他是否理解,都没有关系,你就让他读,然后背下来,将来长大以后慢慢的去悟,智慧是要靠悟的,而且,人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才常常说,能悟多少算多少。像《论语》这种国学经典,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和参悟!
我希望大家想一想什么叫国学,什么叫经典?为什么它不叫经典,而叫国学?就是经典很容易被搞乱掉。国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那学问怎么有特色?我们从实际上来了解,就是每个民族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样,它的关键就在思维。
既然学问的特色在思维,那我们就需要非读《易经》不可。读《易经》就是给我们一种思维方式。让孩子从小背《易经》,再从实际活动上去练习思维方式,这个将来不得了,一辈子受用。我们应该在小孩子年纪最小、最适合记忆的时候,给他记一生最有用的东西,否则就费掉了。
我这样说大家不必害怕。我亲眼看到三岁半的小女孩把四千多个字的《易经》从头背到尾。我问她你知道意思吗?她说不知道。我说没有关系,你背了你一生可以回味,不断地去用它。那至于《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东西,内容是需要一些调整,否则背了半天,将来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说到底,我们东方的东西就是一本《易经》而已。可是《易经》你要完全看得懂,不是容易的事。因此就有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老子,来帮助我们去了解。其实东西不多,就是三部书而已。
所以,我是比较主张孩子小时候让他背三本书,一个是《易经》,一个是《道德经》,一个是《论语》,对他终生都有用。
我们要知道,孔子和老子都在讲《易经》的道理,只是他们两个有分工。我今天讲得非常清楚,孔子是有教无类的,他是替大多数中等智慧的人来解释《易经》。而老子专门替高等智慧的人讲《易经》。
孔子认为自己是述而不做的。但是老子认为,如果大家都走这一条路的话,那我们中国就没有本体论,就没有宇宙论了。于是他说:那好吧,这一部分工作由我来做。所以他们两个老人家谈完以后,就分工了。他们是互补的,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全世界只有一个道,这个道,不只道家在讲,儒家也讲,诸子百家也讲。这个道,就是《易经》的道,叫做易道,几千年来,绵延不绝。
这样大家就了解了,《易经》《论语》《道德经》,就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中华大道,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智慧。从小让孩子背诵、学习、实践其中的道理,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一辈子受用。
我们要站在儿童本位来考虑问题,这是很重要的。儿童本位不是现在所认为的那样一切以儿童意愿为准,而是站在儿童的立场来替他着想。过分迁就儿童,过分按照儿童意愿去走,这是不对的,反而把他们宠坏了、害惨了。现在教育的问题就是思路搞错了,才一代害一代,非常不值得。
我们要为孩子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去想事情,而不是现在。这才叫良心。我们要替他想到,他现在学的,二十年以后要用。这样的思路才正确。
感谢转发,随喜分享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
您若喜欢,请点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