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正道》有声书 2 | 正见

菩提比丘 生命觉悟之旅 2020-08-22


作者丨菩提比丘

来源丨八正道- 趣向苦滅的道路

 翻譯丨香光書鄉編譯組 

录音朗诵丨萧集智




正道的八個道支,並不是按順序一個接著一個修行的步驟;八項成份的譬喻,比八個步驟的說明更為貼切。就像繩索,需要各股縷線緊密絞合,才能產生最大的力量。當修行進展到某個程度時,所有道支是可以同時展現,彼此支持的。然而,在未達到那個階段之前,卻無法避免地必須依照一些次第開展正道。就實地修學的立足點來考量,八個道支可分成三組—戒組(sIlakkhandha):由正語、正業與正命所組成。定組(samadhikkhandha):包括正精進、正念、正定。慧組(pajjakkhandha):由正見與正思惟組成。這三組顯示了修行的三個階段: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1)


這三個階段的修行次第,是依據「道」的整體目標和方向來決定的。既然「道」所引導的最終目標——從苦中解脫——端賴將無明連根拔除;因此,想達到修行的最高點,就必須訓練如何直接對治無明。這就是智慧的修行,是設計來喚醒洞察了知的能力,以事物的如實面貌看待事物。智慧是漸漸開展的,即使是最微弱的洞察之光,都必須先有專注、不散亂的心作為基礎。專注的心來自「道」的第二個部分——增上心學,成就定力。


「定」帶來發展智慧所需的平靜與收攝。但是,為了使心能夠安住於「定」,必須防制內心不善的性格傾向。這些性格傾向,通常會支配心的運作,散亂專注之光,將注意力分佈在一大堆人們所關心的事物之中。只要不善的性格傾向,被容許經由身、語為途徑表達出來,那麼這些性格傾向,將會持續支配我們的心。因此,在修行的最開端,勢必需要節制行為的官能,防止它們成為煩惱的工具。而這個任務可由「道」的第一個部分——增上戒學所完成。如此,以「戒」為定的基礎;以「定」為慧的基礎;以「慧」為直達涅槃的工具——「道」就是透過這三個階段逐步開展。


道支與三學的次第,表面上的不一致有時會令人困惑。慧學在三學中是位於最後階段,依據經典嚴格的一致性準則,慧學的道支(包括正見及正思惟)應是置於「道」的尾端,然而卻是置於開端。道支的順序並不是粗心錯置的結果,而是依據重要的邏輯考量而來。即在開始修行時,需要基礎的正見和正思惟,作為進入三學的驅策力——正見提供修行的眼界;而正思惟提供修行的方向。但正見與正思惟的角色功能並不僅止於此;經過戒學及定學淨化之後的心,將會達到更高層次的正見及正思惟,此時就形成增上慧學的修煉。


「正見」是整體八正道的先驅,是其他道支的引導。它使我們瞭解修行的起始點、目的地,以及修行路上一階段一階段的地標。試圖在沒有正見的基礎下修行,是冒著在沒有引導、盲目行動下迷失的危險。就像要開車到某地,卻沒有查閱地圖,或聽從有經驗駕駛者的建議,就開著車出發,人們可能沒有朝目的地逐步接近,反倒是背離目的地越走越遠。所以,為了抵達目的地,必須對大致的方向及導向目標的路線有些概念。同理,這樣的考量亦可應用於修道——修行是在清晰的架構中進行;而架構由正見所建立。


正見的重要性可從以下事實來衡量:我們對實相及價值這些重要議題的觀點,超越了對純理論的信念,而這些觀點掌控我們的態度、行為,以及對生命的整體定位。我們在心中架構的見解可能不是很清晰,只是模糊、概念性地理解自己的信念,然而不管是否有架構,是否表現出來或隱微難辨,這些見解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力。見解建構我們的認知;排定我們的價值系統高低次序;並具體化為概念的結構。我們就藉由這些概念結構,詮釋自己在世間的存在意義。


接著,這些見解制約我們的行為。見解藏身於我們的選擇與目標,以及將這些目標從理想轉化實現的背後。


行為本身可能決定結果;但伴隨結果的行為,卻是依靠著引發行為的見解。因為見解隱含著「本體論承諾」

(ontological commitment),決定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正確的。因此,見解可分為兩類:即正見與邪見。前者相當於所謂真實的東西;後者則偏離真實,且固守虛假的東西。佛陀教導我們:這兩種不同的見解會導向完全不同的行為路線;並因此引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如果我們執持邪見,縱使那個見解是曖昧不明的,它也會引導我們的行為朝向痛苦;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我們採取正見,正見會引領我們轉向正確的行為,因而朝向痛苦的解脫。儘管我們對世界的「概念導向」,看起來似乎無害且微不足道,但當仔細地檢視:這個「概念導向」卻是未來發展整體方向的決定性因素。因此,佛陀說:

「沒有什麼因素,比邪見引生不善心更須負起責任;也沒有什麼因素,比正見更有助於善心的生起。」 佛陀又說:「沒有什麼因素,比邪見造成有情的苦難更須負起責任;也沒有什麼因素,比正見更有能力促進有情的利益。」(《增支部》1:16.2)

以最完整的意義來說,正見涵蓋對整個佛法或佛陀教誡的正確瞭解。因此,正見的範圍,等同於佛法本身的範疇。但為了實際修行上的目的,舉出兩種主要的正見:一是世間正見,在這個世界範圍內運作的正見;一是出世間正見,導引人們從這個世間解脫的超脫正見。


世間正見關切的是統御物質及心靈輪迴的法則,這些法則導向較高或較低的六道輪迴狀態,造成世間的快樂和苦迫。出世間正見關切的則是解脫的必要法則,它不是只將目標放在從此生到彼生的心靈成長,而是著重於從一再輪迴的生死中解脫。


世間正見


世間正見意味著:正確掌握業的法則——行為的道德力——名為「自業正見」。從以下的陳述中,我們可以找到世間正見的理則:「有情是他們自己行為的擁有者,是他們行為的繼承者;他們從他們的行為出生,為他們的行為所縛,並且也為他們的行為所支持。無論他們做了什麼行為,善或惡,他們都將是這些行為的繼承人。」(2) 在經典中也延伸出更精確的理則。例如:肯定布施及供養等善行,是具有道德的意義;善和惡的行為會產生相應的果報;人有責任照顧父母;輪迴確實存在,在這可見的世界之外仍有另一個世界;我們可以找到具有高度成就的宗教導師,他們以自己卓越的領悟為基礎,解說世界的真理。(3)


要瞭解世間正見的意涵,我們必須先檢視正見的關鍵詞——「業」。「業」這個字的意思是行為。就佛教而言,與「業」相關行為,是指「思(意向)」。行為是道德決定因子「思」的外部表現;因為有「思」而賦予行為在倫理道德上的意義。因此,佛陀明確地認為行為與「思」有關。在一篇分析業的開示中,他說:「比丘們!我把『思』稱為業。人有『思』之後,經由身、語、意而造作行為。」(4) 以「思」來鑑別業,使業在本質上成為心理的事件,一個起源於心,尋求實現心的驅動、意向及目的的因素。「思」藉由身、語、意中任何一種而現起,稱為三業門。經由身體表現的「思」,稱為「身業」;經由語言表現的「思」,稱為「語業」;「思」表現在思想、計畫、概念及其他心理狀態而沒有表現於外的,稱為「意業」。因此,根據「思」得以現起的路徑,可區分為三種業的形式。


正見所指不僅是對業的一般瞭解,還必須知道:(一)業在倫理的善與不善的區別。(二)善惡業的重要實例,以及(三)由哪些根源產生這些行為。如同經中所說:「若聖弟子了知什麼是不善業和不善業的根;什麼是善業和善業的根,則他具有正見。」(5)


(一)依序考慮上列諸點,我們發現:業首先區分為不善與善。不善的業,是指道德上應受譴責,並且有損心靈發展,以及引致自己與他人苦迫的行為。另一方面,善業,是指道德上值得讚許,有助於心靈的成長,以及增長自己與他人利益的行為。


(二)關於善業和惡業,有無數的實例可以引用,但是佛陀各選了十個主要的善、不善業。這些實例,佛陀稱為十善行和十不善行,其中三個是身業,四個是語業,另外三個是意業。十不善業依它們表現的根門,分為:


◎身業:殺生、偷盜、邪淫。

◎語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意業︰貪欲、瞋恚、邪見。


十善業就是十不善業的反面:即戒除前七個不善的業,再除去貪欲、瞋恚並具足正見。雖然戒除前七個不善業完全由心運作,不一定要呈顯為外在行為,但是它們仍被稱為善的身業和語業,因為它們主要著重在身及語等機能的掌控。


(三)根據行為的潛在動機,也就是所謂的「根(mula)」,將行為區分為善與不善。「根」會將它們的道德品性傳給相應出現的意向。因此,業的善或不善,是依據它們的「根」的善或不善而決定的。身語意業,每一組的根,可分為三方面,不善根就是我們提過的三種煩惱:貪、瞋、癡,任何源自這三者的行為都是不善業。三善根則是三不善根的相反,在古印度傳統,以否定的方式表達為:無貪、無瞋、無癡。雖然以否定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它們所表示的不僅是煩惱的消失,還有相應的美德。無貪意味著離欲、不執著以及慷慨;無瞋意味著慈愛、同情與和善;無癡意味著智慧,源於這些根的任何行為都是善業。


業最重要的特色,在於它能因行為的倫理品性產生相應的結果。一個普遍存在的法則支配著意向的行為,使得行為產生了報應的結果,稱為異熟(vipaka)或果(phala)。這個法則將行為與其結果連結起來,而以一種簡單的原則運作——不善的行為成熟產生苦果;善的行為成熟產生樂果。異熟果報不一定立刻來到,也不一定在此生就會到來,業可以跨越連續的生命期而運作,甚至可以蟄伏在未來久遠的時間中。一旦我們完成一個意向的行為,這個意向就會在心的連續體上留下印記,而在該處保存起來成為潛藏的能量。當這個潛藏的業,遇到利於它成熟的因緣,就會從蟄伏的狀態中甦醒過來,引發某些效應。這些效應為原始的行為帶來相應的報償。這類異熟可能發生在此生、來生或之後的某一生。


業可能透過來世的輪迴而成熟,由此決定了來世六道的形式;或者,業可能在一期的生命過程中成熟,產生我們的多種經驗:苦樂、成敗、興衰。但是,不論業於何時或以何種方式成熟,相同的原則始終維持不變,亦即:善的行為,產生令人喜愛的結果;不善的行為,產生令人不喜愛的結果。


認知這個業果法則,就是掌握了世間正見;這種見解會馬上排除很多與正見不相容的邪見。如同正見能使我們確認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命運,延續至來世;它也反對斷滅的觀點——主張生命只有此生,意識於死亡時終止。正見,以客觀普遍的原則為根據,來區分善與惡;


對與錯,所以反對「倫理的主觀主義」——堅稱善與惡只是個人意見的假定,或是社會控制的工具。因為,正見確認人們可以在他們的條件限定中,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行為;所以反對「嚴格的宿命論」——認為我們的選擇總是出於不得不然,因此,自由意志是不真實的,道德責任是薄弱的。


佛陀所教示的業與果的正見,當中某些意涵與現今流行的思想趨勢相反,澄清這些不同的觀點是有益的。正見所分別的善惡、對錯,超越了傳統所認定的善惡、對錯。整個社會可能以一個混淆的標準,作為為道德價值依據——但即使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贊同某個特定的行為,認為是對的;並譴責其他某種行為,認為是錯誤的。——也不能使這些行為成為真確的對或錯。因為佛陀的道德標準是客觀且不變的。儘管行為的道德品性,必然取決於該行為表現時的環境條件,但還是有客觀的道德標準。我們可以依據它來評估任何行為,或任何總合性的社會道德規範。道德的客觀標準,是佛法整體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宇宙真理與公正的法則。它所具有超越個人基礎的正確性,是基於以下事實:行為是意向的外在表現;意向產生種種行為;這些行為帶給行為的作者種種結果;並且行為與結果間的相互關係,是依意向的本質而定的。在宇宙的運行上,沒有一位高高在上的神,可以執行賞善罰惡的判決,行為本身經由其道德或不道德的本質,產生了相對應的後果。


就絕大多數人而言,都只是基於信仰卓越的心靈導師所宣稱行為的道德效應,而接受這業果的正見。但即使並非親見業力法則,它仍然是正見的一個面向,是正見的重要部分。因為,正見關切的是瞭解,瞭解我們在整個事物體系上的位置。一旦人們接受了「意向的行為具有道德潛力」的原則,在某種程度上,就已經掌握了我們生命本質的重要事實。不過,有關行為業力的正見,不需要只停留在獨特的信仰論述,而被不可穿透的障礙所遮蔽。正見可以成為直接看得見的東西。藉由達到某種程度的深層禪定,可以發展出一種特別的能力,稱為「天眼」,一種超越感官的洞察能力,揭開隱藏於肉眼之後的事實。——當開發天眼後,它可以引導這個世界的有情眾生,探究業的運作。透過天眼所賦予的特別洞察力,人們才能夠親自直接覺察到:眾生如何依照他們的業力,而輪迴轉世;眾生如何經由他們善與惡行的業果成熟,而遭受快樂及苦迫。(6)


出世間正見


業與果的正見,提供了從事善行將在輪迴中獲生善道的理論基礎,但單靠這樣的正見並不能導向解脫。可能有些人儘管接受了業的法則,卻仍然將目標侷限在世間的成就上。如某個人實踐高貴行為的動機,也許是為了累積有功德的業,以獲取此時此地的財富和成功;也許是再世生為有福報的人;也許是為了生在天界享受天人的福報。在業的因果邏輯中,缺少一個能夠驅策人們超越業果循環的動力。推動人們從整個輪迴中解脫出來,端賴不同而且深刻的覺察力,這覺察是對所有形態的輪迴——即使是最崇高的輪迴狀態——能洞察到其固有的缺陷。


導向解脫的出世間正見,就是了知四聖諦,出世間的正見在八正道的第一支,從正確的意義上可說是聖正見。因此,佛陀明確地以四聖諦來定義正見:「什麼是正見?正見是知苦;知苦的起源;知苦滅;知導向苦滅的方法。」(7) 八正道始於概念性地理解四聖諦,但是,這只是透過思想和思惟媒介而有的一種模糊的理解;當直觀四聖諦時,正見達到了頂點,它徹入聖諦,其明晰等同於開悟。所以,四聖諦的正見,可說同時構成了滅苦之道的起點與終點。


第一聖諦是苦諦(dukkha):生命中與生俱來的不圓滿,顯露在所有生命形態本有的無常、痛苦、及永恆不足。


這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絕望是苦;與所怨瞋者相遇是苦;與所愛者分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是苦。(8)


經文的最後一句,總體性的宣示,值得特別留意。五取蘊是瞭解有情本質的分類大綱,依據佛陀的教示,我們只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組合,這些都與執取有關。我們是五蘊,五蘊是我們。不管我們認同的是什麼,也不管執取什麼當作自我,全都在五蘊當中。


五蘊合集,產生了一大串的思想、情感、概念、性格,我們棲身於「我們的世界」中。因此,佛陀宣稱:五蘊是苦。這樣的宣稱,實際上將所有的經驗,即我們整個的存在,帶入苦的範疇。


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佛陀要說五蘊是苦?佛陀說五蘊之所以是苦,因為五蘊是無常的。五蘊剎那剎那地變化,生起又消失;在遷變中,沒有任何實體在它們背後持續著。由於我們存在的組成因素總是在變化,完全沒有永恆的核心,也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執持為安定的基礎,只有不斷分解的流動。當渴求永恆而執取這不斷分解的流動時,我們便墜入苦迫中。


第二個聖諦指出苦的原因。佛陀從導致苦的諸多煩惱中指出,貪愛是其中最主要且最具影響性的原因——「苦的起因」:


這是苦的起因之聖諦。是此貪愛引生一再的輪迴,貪愛與喜樂及貪欲束縛一處,隨處渴求愉悅,也就是渴求感官愉悅、渴求生存、渴求不生存。(9)


第三個聖諦只是把這個起因的關係倒反過來。如果貪愛是苦因,那麼,為了免於苦,我們必須去除貪愛,因此佛陀說:


這是苦滅聖諦。它是貪愛的完全消失止息;是貪愛的去除與捨棄;是從貪愛解脫和不執著。(10)當貪愛消除後,隨之而來的全然寂靜狀態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當充滿貪、瞋、癡的火燄息滅時,所經歷的無為狀態。第四聖諦指出到達苦的止息的道路,即體證涅槃的道路,這條路就是八正道本身。


四聖諦的正見有兩個階段的發展:第一個階段,稱為隨順真理的正見(saccanulomika samma-ditthi);第二個階段,是洞察真理的正見(saccapativedha ammaditthi)。為了得到隨順真理的正見,需要清晰地理解該在生命中的意義和重要性。要有這樣的理解,先要藉由學習真理和研究真理而得;隨後,從經驗上,透過思惟真理來深化理解;直到對真理的真實性,具足強烈堅定的信仰為止。


即使在此時,真理仍尚未被洞察,因此所理解的狀況是有缺陷的,是一種概念而非覺察。為達到親證真理,我們需要禪修,先是加強維持專注的能力;然後發展內觀。內觀起於思惟五蘊——生存的因素——以區辨五蘊的真正特性。達到這般思惟的頂點時,心眼不再將注意力放在由五蘊構成的有為現象上,而將焦點移向無為的狀態 (涅槃),經由深化的內觀能力,涅槃是可以達到的。隨著這種轉移,當心眼見到涅槃時,同時產生所有對四聖諦的洞察。見到涅槃——即超越苦的狀態——人們得到了一種洞見,從這個洞見來觀察五蘊,並看到五蘊之所以是苦,就只是因為它們是緣起的,所以必定是無止盡的變化。也在體證涅槃的同一個剎那,貪愛止息了;然後,初次瞭解到貪愛是苦的真正來源;體證寂靜的狀態,從存在的混亂中解脫出來。由於這個體驗,是藉由修習八正道而得到的,人們才親自瞭解到:八正道,是真正的滅苦之道。


洞察四聖諦的正見,出現在道的終點而非起點。我們必須從順應真理的正見開始,透過學習獲得,並經由思惟而增強。正見鼓舞我們從事修行,著手於戒、定、慧三學的修煉。當修煉成熟時,智慧之眼,將會自己打開洞察真理;心靈也將從束縛中解脫出來。


【註】

(1) adhisIlasikkha(增上戒學),adhicittasikkha(增上心學),adhipajjasikkha(增上慧學)。

(2)《增支部》3:33;《佛陀的話》,頁19。

(3)《中部》117;《佛陀的話》,頁36。

(4)《增支部》6:63;《佛陀的話》,頁19。

(5)《中部》9;《佛陀的話》,頁29。

(6)參閱《長部》2,《中部》27,等等。詳細內容請參閱《清淨道論》XIII,頁72-101。

(7)《長部》22;《佛陀的話》,頁29。

(8)《長部》22,《相應部》56:11;《佛陀的話》,頁3。

(9)同上;《佛陀的話》,頁16。

(10)同上;《佛陀的話》,頁22。


点击下方图片

即可查看以往课程


感谢转发,随喜分享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



“阅读原文”查看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