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正道》有声书10 | 智慧的修炼

作者菩提比丘

来源丨八正道- 趣向苦滅的道路

 翻譯丨香光書鄉編譯組 

录音朗诵丨萧集智



雖然正定是八正道的最後一步,但正定本身卻不是這趟旅程中的最高峰。正定可以讓心平靜安穩,收攝專注,並能開啟充滿幸福、寧靜、與力量的廣大遠景。但單靠正定本身並不足以達成「從痛苦的束縛中解脫」這個最高成就。若要達到痛苦的止息,必須將八正道轉變成一種探索的工具,用以產生直觀,揭露事物的究竟實相。這需要結合所有八正道的效益,從而啟動新的「正見」和「正思惟」。在這之前,為首的這兩個道支都只發揮了初級的功能。但現在,我們需要再次運用它們,並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先前,「正見」只是把取實相的概念,現在則是直觀實相;「正思惟」則因有更深層的理解,而導致真正地捨棄煩惱。


在我們討論智慧的修習之前,最好先來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定」還不足以獲致解脫?「定」不足以獲致解脫的原因在於:「定」無法碰觸到煩惱的最底層。


佛陀曾經教導我們,煩惱有三個層次:隨眠、纏(煩惱)與違犯。其中最深層的部分是「隨眠」,煩惱只是靜靜地蟄伏著,沒有任何動作;第二層是「纏(煩惱)」,煩惱受到一些刺激,而浮現為不善的心念、情緒或意志;到了第三層,煩惱便不僅止於心理活動,還表現於外,造成不善的行為或言詞,這個層次稱為「違犯」。


八正道可以分為三組,每一組都能對治煩惱的其中一個面向。第一組:道德戒律的修行,可以抑制不善的行為與言詞,讓煩惱不致發展而導致「違犯」。第二組:專注力的修行,能阻擋「纏(煩惱)」,除去已經浮現的煩惱,讓心不致於受到它們持續的影響。然而,即使正定可以深化為禪定,它仍舊無法碰觸到苦的基本根源——蟄伏於相續心識中的「隨眠」。「定」在對治「隨眠」上,是發揮不了多少作用的,因為只是心靈寧靜,仍然無法根除「隨眠」;這必須依靠超越寧靜與專注的「般若智慧」——洞視事物存在的根本面向。


只有「智慧」能根除「隨眠」。因為隨眠之中,最為根本而且會滋養、匯聚其他隨眠的,是「無明」;而「智慧」正是「無明」的解藥。雖然「無明」在言詞上是個否定語,但實際上它卻不是否定的。亦即「無明」不僅僅是缺乏正見;「無明」可說就是一種陰險潛藏著並且變化多端的心理特質,不斷插入我們內在生命中的每一個區塊。它會扭曲認知、宰制意志,控制我們整個生命的基調。就像佛陀說的:「無明確實是個強而有力的本質。」(《相應部》 14:13)「無明」最基本的作用處是在認知層次,它滲透我們的知覺、思想與觀點,讓我們扭曲自己的經驗,被一層層的謬見所蒙蔽。最重要的三種謬見分別是:視無常為永恆;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
(1) 我們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堅固、穩定、恆久的實體,而無視於隨處可見的例證——萬物終將改變並毀滅。我們以為自己生來就有享樂的權利,於是致力於增加及強化我們的快樂,即使不斷遭遇到痛苦、失望與挫折,對於享樂的熱切企盼,仍舊未能止息。我們以為自身是獨存的自我,執取於種種關於自我的概念與想像,還把它們當成不可辯駁的真理。


「無明」遮蔽了事物的實相,而「智慧」則是揭去扭曲的面紗,讓我們能親身直觀現象的根本存在方式。智慧的訓練,著重內觀的修習,它能深刻而全面地看見存在的實相;並藉由我們的經驗來領略存在的真相;而我們的經驗,是唯一可以直接碰觸到我們的存在真相的地方。我們通常都會沈浸在自己的經驗中,全然地和它結合在一起,以致於無法瞭解它。我們生活在其中,卻不瞭解它的實相。正是因為這種盲目的經驗,永恆、享樂、自我等妄想,才得以大行其道。在所有這些扭曲的認知中,最深層也最頑固的,便是自我的妄想。這個妄想認為:在我們存在的核心之中,有著一個真實恆存的「我」,我們因它而受到認同。佛陀曾教導我們:「自我」的觀念是錯的,因為它只是一個沒有指涉對象的假設。


然而,自我的概念,雖然只是一個假設,但它的影響卻不容小覷。事實上,它所造成的後果是災難性的。我們以「自我」為起點來觀察這個世界,心也因此以二分法來看待每樣東西:將它們分為「我」和「不是我」,「我的」和「不是我的」。在二分法的陷阱之中,我們成了它們所帶來的煩惱的犧牲品,受制於執取與毀滅的衝動,最後也就無法逃避那隨之而來的痛苦。


要免於一切的煩惱和痛苦,我們就必須藉由了悟「無我」,來驅散、根除煩惱和痛苦的基礎——「自我」的幻象。這正是修習智慧的任務。開展智慧這條道路的第一步,是分析性的。為了根除我見,我們必須重新將生命經驗視為一組組的要素組合,運用方法來探究它們,確定無論是從個別或是聚合來看,都不能被執取為「我」。這種對於經驗的分析,是佛教哲學心理學十分獨特的成就,然而它無意概括地,將經驗解釋為如同手錶或汽車一樣,可以分解到成為一群互不相干的組件的偶然聚合。經驗的確是一個不可分解的整體,但這個整體只是功能上的,而不是本質上的。它不需要假定有一個可以與其他要素分開的「我」,在永不止息的因緣流轉中,維持其恆常不變的同一性。


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五取蘊:色、受、想、行、識。
(2)「色蘊」構成了生命的物質層面,包括身體感官及其根門,以及外在的六塵。其他四蘊則構成了心理層面:情感屬於「受」;觀念與辨識屬於「想」;意志與情緒屬於「行」;而「識」則是對整體經驗最根本的覺察。


利用五蘊來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個別地看待經驗的組成要素,避免不知不覺地掉入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我」的暗示中。要學會這種觀察經驗的方法,就得持續不斷地強化正念,並將其運用於第四個念處:法念處。行者必須安住於禪觀五蘊,覺察它們的生起與消逝:比丘於五取蘊之法,隨觀諸法而住。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起;此是色之壞滅。此是受;此是受之生起;此是受之壞滅。此是想;此是想之生起;此是想之壞滅。此是行;此是行之生起;此是行之壞滅。此是識;此是識之生起;此是識之壞滅。
(3)行者也可禪觀他的內、外六處,意即他的六根,及其所對應的六塵。注意在感知作用發生時所生起的「結縛」或煩惱:


比丘於內外處法,隨觀諸法而住。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塵;了知耳根,了知聲塵;了知鼻根,了知香塵;了知舌根,了知味塵;了知身根,了知觸塵;了知意根,了知法塵;了知緣此二者生起之結縛。彼了知未生之結縛生起;了知已生之結縛壞滅;了知已壞滅之結縛於未來不再生起。
(4)


我們還可以藉由,非分析性的,而是檢視構成存在的要素彼此間的關係架構,來進一步消減我見。藉由深入的檢視,將發現五蘊是依因緣而生的,其中並沒有絕對自足,可以歸因於假設的「我」的東西存在。無論深究組成身心的那一個要素,都會發現它們是緣起所生,都是繫掛於一張在時空上遠遠超過自身的巨網中。舉例來說:身體是因精卵的結合而產生,它的生存需要依賴食物、空氣和水;「受」、「想」、「行」都要依身體感官而起。它們需要一個所緣,相應的「識」,以及識透過根門的媒介而對應所緣的「觸」。「識」則需依存於感官,以及整組伴隨而生的心所。再說,這整個生命的過程,是從過去世的特定鍊鎖而升起,繼承了過去世中所累積的業。所以,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自足而存在的,所有緣起的現象都是關係的存在,依各種條件而定,依存於其他事物的。


以上兩種步驟:要素分析與關係檢視,有助於在理智層面上去除我執,但它們仍不足以根除因錯誤認知而起的我執積習。為了根除這種最幽微的我執,我們需要培養一種對治的認知:直觀空性——一切現象並無核心的本質。要培養這種直觀,我們必須以三種普世特質來思惟存在的要素:無常、苦與無我。一般說來,三項特質中最先辨認的是無常。但在直觀之下,無常所代表的,並不只是萬事萬物最終都會結束。在直觀層次中,無常有著更深、更普遍的意義——緣起的現象(即諸行)持續處於變化之中,一切事物幾乎在生起的同時就壞滅了。感覺上穩定不變的東西,將顯現為一連串剎那與剎那的聚合(諸行)。常識上假名安立的「人」,也將分解為兩條支流匯集而成的河流:一條是物質之流——色蘊;另一條是心理之流——其他四蘊。


在辨識到無常之後,接著就能辨認到另外兩個特質了。既然五蘊不斷地壞滅,我們便無法期盼它們能帶給我們永久的快樂。因為五蘊一定會改變,我們所寄予的一切期盼,也終將隨之破滅。所以,當我們以直觀去檢視它們時,會發現它們在最深層的意義上,其實是苦。


既然五蘊是無常、是苦,它們當然不能被視為「我」。因為如果它們是「我」,或屬於「我」,我們就應該能掌控它們;讓它們配合我們的需要;或讓它們一直帶來快樂。然而我們卻完全無法掌控;甚至發現它們其實就是痛苦與失望的根源。既然如此,這些構成我們存在的基本要素就是「無我」的——沒有「我」,也沒有屬於「我的」;只有「空」,隨因緣而生的無自性的「法」。


當我們開始修習直觀之後,八正道將展現前所未見的強度。它們將強而有力地凝聚為一個整體,並朝目標邁進。在直觀的修習中,八正道與戒定慧三學並存,每一支都支持著其他支,每一支也都以它獨特的方式為這項工作出力。「戒學」的道支,十分謹慎地制止犯錯的傾向,即使是不道德的念頭都不會生起;「定學」的道支,則讓心專注於遷流之法,以完美無瑕的專注力禪觀一切生起的法,不忘失也不散亂;作為直觀智慧的「正見」,也變得愈來愈敏銳、愈來愈深刻;「正思惟」則以一種既不執著卻又堅定的方式發揮作用,讓整個禪觀的過程穩定而不偏不倚。


禪觀的所緣是五蘊和合而成的諸行,禪觀的任務是去發現諸行的根本特質:無常、苦與無我。由於它所面對的仍是緣起的世間,在此直觀階段的八正道便稱為「世間道」。這個名稱並不代表直觀之道所關切的是世間的目標,只能提昇輪迴中的成就。雖然它禪觀的所緣仍在這緣起法的範圍內,但是它追求超越世間,走向解脫。


禪觀世間的有為法可以成為一種車乘,讓我們走向無為,出離世間。當直觀達到它的最高峰,全然瞭解一切諸行的無常、苦與無我之後,心就能照破緣生之法(即有為法),並了悟無為的涅槃,現觀涅槃,讓涅槃成為當下證悟的所緣境。


要突破而達到無為(涅槃),有賴於「出世間道」:一種意識或心理的現象。「出世間道」分為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代表了更深一層的領悟,以及更高程度的解脫。當達到第四個(也就是最後一個階段) 時,將可達到完全的解脫。「出世間道」可能一個緊接著一個達成——有些根器特別好的人,甚至可以座下成就。——較為常見的情況是可能要花上很長時日,甚至輪迴好幾世才能慢慢達成。
(5)「出世間道」同樣立足於四聖諦的洞見之上,但它們瞭解四聖諦的方式卻不是概念式的,而是直觀的。它們藉由直觀來把握四聖諦,自證自明四聖諦,確信四聖諦是存在界的不變真理。此種對四諦的現見,是剎那間全部完成的。在以思惟作為理解工具的思辨階段,我們是一個接著一個地認識四聖諦;此時則不然,是可以同時現觀四個聖諦,因為在「出世間道」上,認識其一即認識全部。

在出世間道洞徹四聖諦時,心同時發揮四種功能,每一個都對應於一個聖諦。心全然地瞭解苦諦,見到所有的緣生法都有著苦的印記。它同時也斷捨渴愛,斬斷持續造成痛苦的自我中心與貪欲。心瞭解了滅諦,現在,不死界涅槃也直接地呈現於內在之眼。第四諦,心發展了八正道,此時八個道支以驚人的力量湧生,高達出世間的程度:「正見」直接見到涅槃;「正思惟」將心投向涅槃;「正命」、「正語」、「正業」這三個與戒相關的道支,阻制著道德的逾越;「正精進」是向道的動力來源;「正念」是覺知的要素;而「正定」則是心一境性的焦點。心同時發揮四種功能的這項能力,就像蠟燭一樣,蠟燭可以同時燃燒燭芯、融化蠟、驅散黑暗、帶來光明。
(6)


出世間道肩負著根除煩惱的特殊任務。在完成出世間道之前,無論是在修習正定的階段,或甚至是修習直觀的階段,我們的煩惱都尚未斷除。我們只是藉由訓練更高層次的心所,來削弱、制止、壓制煩惱。表面下,它們仍舊以隨眠的形式環伺著,但在開始修習出世間道之後,根除煩惱的工作也就一併展開了。


我們可以將煩惱按照它們把我們纏縛於輪迴的程度,分類為十種「結」:1.身見、2.疑、3.戒禁取、4.欲貪、5.瞋恚、6.色貪、7.無色貪、8.慢、9.掉舉、10.無明。四出世間道中的每一個,都能消除某一層次的煩惱。第一個是「須陀洹道」,它能切除前三個最粗的結,並消滅它們,讓它們不再生起。「身見」是認為在五蘊之中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我,而在認識到一切法的無我本質之後,這個結自然能被斬斷。掌握了佛陀所開示的真理,並親身見證之後,就再也不會因為不確定感而猶疑不決,於是「疑」也能被消除。此外,當人們認識到:遵循嚴厲的道德戒律或儀式無法成就,唯有藉由八正道才能得到解脫之後,自然也能擺脫「戒禁取」。


在出世間道逐一清除煩惱之後,另一種稱為「果」的出世間心也隨之發生。每一個出世間道都有它自己的果,在心再度落入世間心的層次之前,可以在其中享受片刻的涅槃寂靜。第一個果是入流之果,證得了這個果的人便是「須陀洹」。他進入了能將他帶往究竟解脫的「法」之流,他必然能得到解脫,不再退轉到未了悟的世俗狀態之中。雖然他心中仍有煩惱,這些煩惱可能還得讓他歷經七世才達到最後目標,但他已經獲得了達成目標所需的最重要的證悟,所以他不可能再退轉。


在證得須陀洹果之後,一個利根而又熱衷的修行者不會懈怠,反而會更加用功地儘速完成整個過程。他會繼續修習內觀,讓內觀智慧不斷攀升,達到第二個出世間道:斯陀含道。這個出世間道不會完全根除任何一個結,但它能弱化貪、瞋、癡的根元。行者在修習這個出世間道,並證得了它的果位之後,便成為「斯陀含」,即一來者。他頂多只需再回到世間一次,就可以獲得完全的解脫。

行者仍舊精進地禪修。當他證悟了下一個出世間道:阿那含道時,他斬斷了欲貪與瞋恚二結。從此,他不再貪愛任何感官欲樂,也不再生氣、憤怒或不滿。作為不來者「阿那含」,他在未來世中不再以人身的狀態存在。也就是說,如果他沒能在這一世達成最後一個出世間道,死後將會轉生到色界中較高之處,並在那裡獲得解脫。


行者繼續精進用功,修習內觀,在內觀達到最高境界時,他便進入了第四個出世間道:阿羅漢道。藉由阿羅漢道,他斬斷了最後的五個結:色貪、無色貪、慢、掉舉以及無明。「色貪」是渴望藉由四禪轉生天界,該處通常也被稱為「梵界」。「無色貪」是期盼能藉由四無色定轉生四無色界。「慢」並不是指那種膨脹自我的德行與才氣的粗重傲慢,而是一種更幽微地遺存著的「我」的概念,即使在明確的「我見」已經被根除之後,「慢」還是能繼續留存下來,經典將這一類型的自負稱為「我慢」。「掉舉」是一種微細的興奮,存在於所有尚未全然覺悟的心中。「無明」是最根本的認知遮障,讓我們無法完全瞭解四聖諦。雖然在前三個出世間道中,智慧已經大幅抹去了較粗的無明,但即使在阿那含,還是有一層薄薄的無明之紗籠罩著真理。


阿羅漢道將一舉揭去無明之紗以及一切殘存的心理煩惱。阿羅漢道將使我們全然地瞭解四聖諦:完全徹知苦諦,根除讓苦得以產生的渴愛,清晰無比地了悟到涅槃(即是苦滅),並將八正道的八個道支推向最高峰。


達到第四個道和果,行者成為一位「阿羅漢」,他已在現世中解脫所有束縛。阿羅漢已走到八支正道的終極目的,並生活在巴利經典中常見的偈句所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做皆辦,不受後有」 的境界中。阿羅漢不再是八正道的修習者,而是八正道活生生的具體表現。這位解脫者將生活在正道的果證、覺悟和終極解脫的愉悅中。


【註】
(1) anicce niccavipallasa(無常/常顛倒),dukkhe sukhavipallasa(苦樂顛倒),anatanni attavipallasa(無我/我顛倒)。
(2) 
rupakkhandha(色蘊)、vedanakkhandha(受蘊)、sajjakkhandha(想蘊)、 sagkharakkhandha(行蘊)、vijjanakkhandha(識蘊)。
(3)《長部》22;《佛陀的話》,頁71-72。
(4)《長部》22;《佛陀的話》,頁73。
(5)我在本書第一版中的此處,曾敘述說:這四禪必須依次序經過,若非先達成低一階的禪定,則無法達到高一階的禪定。這確實是注釋書的立場。然而,經典有時顯示某些人從俗世階層直接進到第三、甚至第四禪且獲果證。雖然造論者解釋說:這些人還是依序一一通過前面的禪定階段,只是非常快速而得證果,但是經典本身並沒有指出這種情形確實發生,反而暗示證得高階可以不經過低階的過程。
(6)請閱《清淨道論》XXII,頁92-103。



点击下方图片

即可查看以往课程


感谢转发,随喜分享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



“阅读原文”查看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