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才育人“门第”要讲,但不能唯“门第”
传统意义上的“门第”,以家族地位和财产状况来划定。显贵富裕之家为高门,卑微贫困之家称为寒门。但这里主要是从大学地位和影响意义上来说“门第”:重点大学曰“高门”,非重点大学曰“寒门”;与国外名牌大学相比,国内重点大学又是“寒门”。
“高门”与“寒门”不是绝对的,因时因地而异。魏晋南北朝时选用官员,高门中选,寒门排斥,就连交际、婚配、座位等亦有区别。
这种唯“门第”选才的方式由于具有局限性和弊端,至唐代就被废止了。然而,近些年来,这种方式又有所抬头。典型的是,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录用师资门槛逐年趋高。
几年前,应聘者基本条件为博士学位即可;但今天,光博士学位不行了,还须冠以“洋”字头。有一青年才俊,今年取得国内某重点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品学兼优,导师力荐其留校,他本人也乐意,可是校方以进人须“洋博士”为由而婉拒之。
再如,一些企业尤其是那些发展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也奉行唯“门第”选才方针。某企业录用新职工,十年前的条件是本科毕业、专业对口,而且不论重点或非重点大学;这两年已改为重点大学本科,硕士以上优先,非重点大学排除在外。
又如,在科研项目立项、成果鉴定和评奖、核心期刊用稿等方面,同样有唯“门第”的影子。屠呦呦女士曾屡遭业内挤压,没多少人正眼相看,只因她是“三无教授”。
几年前,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震动了世界。其实,较之早三年,我国就有人提出了这一设想,却没有引起重视,甚至还遭到一些“名家大师”的冷嘲热讽,影响了深入研究。在他们看来,一个自学成才的工人提出这个连世界顶级科学家都不敢问鼎的设想,岂不是痴人说梦?
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说,出身“高门”者聪明能干,创造发明是他们的专利,其余人即使有重大创造,也不配肯定或拿大奖。这种逻辑是何等的荒唐?
一般而言,重点大学学风浓、师资力量厚、科研条件强,同等学力条件下就专业含金量而论,岀身“高门”较优于“寒门”,也有其道理。但“寒门”中也不乏优质人才。古人就曾感叹:“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大数学家华罗庚只有初中文凭,电光源专家、复旦大学原副校长蔡祖泉只受过小学二年级的正规教育,就是明证。
但是,唯“门第”者无视“寒门”,且以制度阻碍“寒门”出人才。这无疑不利于人才进步和社会发展。针对“寒门”是否有人才、有千里马,应该先要有个辨识机制,认真而仔细地辨识是驴还是马。
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以一纸文凭为依据,预设了一个没有多少科学含量的“招聘门槛”。这样,看上去便捷省力、公正无私,却也将“华罗庚”“蔡祖泉”们统统拒之门外了。
记得有次整治民间行医市场行动,其宗旨无可厚非。但由于采取“一刀切”做法,以“三无(文凭、资质、经营场所)”为由把许多名中医视为江湖骗子而加以惩处,使得不少珍贵的医方医技失传,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今天,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实现如此宏图远志,关键是各行各业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否则,犹鸿鹄没了羽翼,如蛟龙断了水源。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4亿人口中大量人杰隐藏于民间草泽,需要挖掘启用。但是,人不同于物体,德才含金量几斤几两,非一秤一尺所能了事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唯有依靠科学方略、政策和过细的工作,才能从草根中发现奇才人杰。
这些年来,中小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趋势没有明显好转,不少学生和家乡身心俱疲。这里,清晰可见唯“门第”是举产生的严重负面效应。
用人“门第”要讲,但不能唯“门第”,更不能唯“洋门第”,而要重在讲德才兼备、讲适用性。我们并不一概反对选用岀身“洋高门”者,但应是适度的。重“洋”轻“土”,折射的是缺乏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说得不客气些,就是灵魂深处有点崇洋媚外。
来源 | 解放日报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李志民:没有绝对正确的评价指标李志民:免除审批备案一小步,科技成果转化一大步
李志民:给人才问题开药方应该多点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