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 来自全国60余所医科高校和附属医院的140余名的专家学者齐聚成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论坛。
7月16日,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主办,由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和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承办。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韩家淮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夏沛,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汝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公室主任彭崇实,川渝两地省、市组织、卫健以及人社部门从事人才工作的领导同志;副校长张林,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60余所医科高校和附属医院的140余名的专家学者齐聚成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论坛。本次论坛由华西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沈彬主持。
张林代表学校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以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广泛凝聚各方医学力量,在国内医科高校及医院中建立起人才沟通、研讨工作的长效机制。
夏沛介绍了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搭建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说,四川大学紧贴时代脉搏,面向未来,结合学科优势探索创新、推动新医科建设,相信川大的新医科研究和临床实践必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赵汝鹏指出,四川大学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医学+”为发展动能,搭建了一批高端交叉学科平台,为健康四川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四川省卫健委会将一如既往支持川大新医科人才发展,助力川大华西医学人才跨界融合,为全川乃至全国医学人才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李志民代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对四川大学精心安排组织论坛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人才发展专委会的基本情况。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召开,碰撞智慧、启迪思想,共同探讨新医科人才的评价和发展,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在嘉宾主旨报告环节,韩家淮院士以“奋进新医科,打造一流医学人才队伍”为主题作报告;董家鸿院士分享了题为“高校临床医学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探索”的报告内容。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分别向大会作了题为“新医科的探索与实践”“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湘雅医院人才体系建设”和“关于科技发展与医学科研教学的思考”的主旨报告。
张林代表四川大学以“聚力交叉融合,聚势人才发展——四川大学‘医学+’人才事业创新实践与探索”为题作报告。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医学+”交叉融合的新成效;重点针对学校医学人才品牌特色工作—— “华西医学人才协同高质量发展工程”、特别其中的“八大行动计划”,作了深入的交流分享。
他强调,实施“华西医学人才协同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底层逻辑是要“瞄准一个总体目标、坚持三大战略导向、推进五项重点协同、实施八大行动计划”:聚焦协同融合、建设华西医学人才资源协同发展高地;聚焦国家重大发展需求、以战略眼光进行人才布局;聚焦分类协同、构建全方位的活力激发机制;聚焦战略策应、借力发展机遇和优势资源引才。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医学+”交叉学科平台协同引才计划、“医学+”卓越团队引培计划、华西医学“1+1+N”全球英才猎聘计划等八个医学人才行动计划,从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发展等各个环节入手,强化建设力度,让人才工作在“一个工程、八大计划”的联动中实现发展跨越。
下午的分论坛主要采用案例分享、经验介绍以及自由交流为研讨模式,6位来自综合性大学和医学院校的人才工作领导从各单位开展人才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本次论坛充分汇集全国医学力量,深入交流、集思广益,解决现实问题、凝聚发展共识,推进人才评价与人才发展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新时期医学人才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后,学校将在国内医科高校及医院中建立起人才沟通、研讨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华西医学品牌在全国医学人才建设中的影响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培育“三有”时代新人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