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凭什么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张通社 张通社 2022-08-25

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科技园区信息服务平台|

每卖出五辆新车,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似乎正式摆脱了萌芽期,一脚“电门”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谁跑在这波增长风口的最前沿?从今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销量数据看,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成为销量最大的前四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四强”阵容中,两者均与上海有关。



毫无疑问,上海已经成了国内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并且还将持续领跑全国。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200%;产量达到63万辆,同比增长170%,位居全国首位,而当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万辆,上海占了1/6强。从应用推广看,上海全市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过67万辆,仅去年就超过25万辆,占上海全市新车销售的43%,同样位居全国首位


相比坐拥新能源汽车王牌企业比亚迪的深圳、拥有诸多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合肥,上海并非有着先发优势,它究竟是如何在“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争夺战中摘得桂冠的?



外力助推:政策优惠和庞大的市场空间


从近两年颁布的各项文件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上海也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早年间,为加速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上海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及《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落地,上海构建新能源生态链的野心就已经种下。


2021年,上海又明确了“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地”的诉求。同时出台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其中谈到到2025年,上海目标实现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这意味着,上海有机会成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最激进和最稳健的城市。



另外,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消费能力也位居全国前列,这里聚集了高管、白领、年轻人等大量新兴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比较前卫,对新能源车型的接受程度较高,也有经济实力去“尝鲜”新能源车型。再加上相对宽松的新能源车限购政策,让上海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温室。



造车势力:拥有新能源汽车最好的品牌梯队


上海得以晋级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城,除了政策的扶持和巨大的终端需求,最主要在于它拥有新能源汽车最好的品牌梯队,巩固了其在传统汽车时代的超级地位。


外资派领头羊特斯拉,代表国内新能源和国际新能源品牌最高水平;底气派领头羊上汽,在全国大型汽车集团竞争中,保持整体汽车销量第一的优势,而在新能源车领域优势更加明显;新势力蔚来、理想是广大中坚力量,还有快速增长的新势力威马、哪吒和智己等新能源车企……自主品牌、外资独资品牌、中外合资品牌齐头并进,这是上海在此轮新能源车发展浪潮中,独一无二的城市产业格局。



2018年,特斯拉将其全球化布局的第一站落户上海,这是它赋予能源梦想持续动力的“安心石”。运营仅两年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2021年已肩负起特斯拉全球交付的“半壁江山”,成为特斯拉主要的出口枢纽。今年1月,特斯拉出口量达到40500辆,占新能源车出口比例近八成,再次印证了特斯拉在财报中屡次强调的“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主要的出口中心”。


也正是在特斯拉的旗帜引领下,上海临港新片区构建起涵盖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车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车全生态领域的“安全、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据悉,到2025年,新片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3000亿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地。


面对新能源转型的趋势浪潮,众多新势力品牌也陆续涌现,带来了一个锐意进取的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更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品类齐全的繁荣市场。



去年4月,理想汽车研发总部落户上海嘉定,主要涉及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前沿开发领域。2021年12月,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显示,理想ONE以13438台上险量成绩,蝉联中大型SUV冠军,也是中大型SUV上险量榜单唯一的新能源车型,为车市加速新能源化转型“添了一把火”。


成立于2020年9月的前晨汽车,主要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利用最前沿的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解决目前物流运输行业的痛点,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公司自成立以来相继完成了两轮超5000万美元的融资,已在物流领域推出前晨EC1、前晨iC1两款新能源车型,前者已量产下线,正式进入市场。



2021月1月,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正式发布,就在前几日,智己L7量产车在上汽集团临港智能工厂正式投产,3月29日将正式上市。从立项到首车下线交付,智己汽车仅用了22个月,智己L7或成为中国豪华汽车“智造”的天花板。


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矩阵,引领汽车行业大变革的上海,这样的能力是上海独有的“护城河”。



技术支持:大力布局车规级芯片生产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技术流”的驱动。


从需求端来看,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加装了更多智能化配置,需要使用的芯片数量更多。小到胎压监测系统TMPS、摄像头,大到整车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一颗芯片的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到整车的生产。并且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销量同比上涨明显,对芯片的需求水涨船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初步估计,2022年我国传统燃油汽车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在每辆车934颗左右,而新能源汽车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约在1459颗左右,需求量提升约56.2%。


针对于此,上海尤其是张江不少企业正大力发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通信设备产业优势,加大力度布局车规级芯片的生产,尽快解决汽车“缺芯”问题。


MCU类最常见,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同样很重要。电池管理系统、充电逆变系统、整车热管理系统等都要用到MCU。由于全球缺芯,原料价格上涨,代工产能紧张,MCU芯片涨幅很大,已成为热门芯片之一。在这方面,芯翼信息科技是一家物联网智能终端系统SoC芯片提供商,其自主研发的下一代NB-IoT系统SoC芯片XY2100,以替代外置低功耗MCU的独家创新,再一次突破了业界在片内集成独立式MCU的架构。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度提升,智能驾驶渐行渐近,汽车AI智能芯片正是其中的“核心支点”。成立于2016年的黑芝麻智能,是自动驾驶AI芯片领域的新兵,但技术迭代飞速,先后推出了“华山一号A500”、“华山二号A1000/A1000L”和“华山二号A1000Pro”等明星产品,随着芯片的国产替代,华山系列芯片有望搭载在更多车型上。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炙手可热的几家品牌上汽、东风悦享均为黑芝麻智能的客户。



车规芯片独角兽企业芯驰科技,在不到3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从研发到出货的全流程,推出了X9、G9、V9三款域控级SoC,其中V9系列芯片是一款ADAS和自动驾驶芯片,产品具有独立视觉引擎、高扩展性、面向自动驾驶域控+运控计算平台的优势,还融合了多种传感器,支持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


另外,碳化硅半导体以更高效率更高性能技术,逐渐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高地。瞻芯电子就是一家聚焦于碳化硅(SiC)半导体领域的高科技芯片公司,经过4年多的研发和市场积累,其产品成功进入汽车电子市场,并逐步放量出货。2月17日,瞻芯电子宣布完成由小鹏汽车独家投资的战略融资,表明其自主研发的SiCMOSFET、SBD,以及驱动和控制芯片产品和技术,获得了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认可。


还有加特兰微电子、肇观电子、芯旺微电子、芯钛科技等研发汽车芯片的企业,这些新生力量带着技术积累和独特的技术思路,和英伟达、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展开竞争,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了更多鲜活的能量。



配套完善:占据供应链制高点


上海之所以能在全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名列前茅,除了有特斯拉、蔚来、威马等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在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上下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给予了力量支持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大部分零部件、结构以及技术应用都是类似的,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动力系统,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新能源汽车特有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


据了解,目前上海嘉定区建设了新能港、氢能港两个市级特色园区,引进了精进电动、舜华新能源、捷氢科技等电动汽车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公司,并建成了三座加氢站,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运营。



位于上海嘉定的骥翀氢能就是一家车用氢燃料电池电堆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业务涵盖了电池电堆定制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目前骥翀氢能的MH170系列电池电堆已推出143kW型,为当前行业内氢燃料电池单个电堆中功率最大的一款产品。1月17日,骥翀氢能完成了数亿元A轮融资,由中金汇融领投。


还有国内较早涉足并完成氢燃料电池零部件标准化的供应商华熵能源,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辅助系统(BOP系统)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其生产的大功率DC/DC、空压机、回氢泵等,目前已经实现供货上汽集团、中国中车、威马汽车等大型企业。


张江企业也不甘示弱,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加紧布局。成立于2017年的臻驱科技,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和高性能国产功率半导体模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臻驱科技研发、生产、销售的高功率密度电机控制器涵盖了高压/低压、风冷/水冷、纯电动/插电混动/油电混动等不同市场需求,已在中国和德国的多款乘用车及商用车上成功批量应用。


相比较而言,临港是后起之秀。围绕特斯拉工厂及欣欣向荣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临港飞速地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短短两年内,已经聚集了宁德时代、李斯特、均胜电子、地平线、翌擎智能等100多家企业,上游产品涵盖发动机、动力电池、车身内外饰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是上海近年来重磅引进的明星项目。双方于去年8月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2月19日,宁德时代上海临港项目正式开工,一年后,这里就将矗立起宁德时代的工厂,将运用最新生产制造技术和全球灯塔工厂建设经验,在临港新片区打造绿色、高效智能工厂,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


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上,上海同样处于国内排头兵水平。早在2020年,上海已建成充电桩超过37万个,极大满足了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有媒体报道去年国庆长假期间一些地方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排队,甚至要等几个小时。但上海几乎不存在这种现象。



结语


一直以来,上海都被认为是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的“高地”。但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上海已然将新能源产业的壮大和统筹作为了当下的工作重心。


依托现有车企赋能、加大智能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布局一批零部件“独角兽”企业、打造多层次产业集群……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快车道”上越走越好的路上,上海承担的将是代表中国高端制造出海,改变全球市场对中国品牌汽车认知的新使命。


对于上海,人们总愿意称其为“魔都”。它的过去刻画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与胸怀;当下的上海仍然承续着从前的辉煌,连接本土与世界,包容历史与当下。未来,“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标签亦会成为上海实现智慧城市互融共生的真实写照。



主笔:强亚娟

编辑:孟竺


关注“张通社”视频号


推荐阅读



往期人物精选

食未生物 杨梓梁瑶芯微 王青松

仓擎智能 梁治深视光点 薛乐山

凌石信息 竺红卫迈铸半导体 顾杰斌凯弗南 杜乾仓擎智能 郑露法罗适 孙新鹏领泰生物 冯焱佩纶半导体 何俊举泰哈珀 杨柯

燧坤智能 曾亥年

星辰起源 陈清甫埃瓦科技 王赟狮尾智能 施维丨依科赛生物 陈旭霖晏医疗 刘洋易慕峰 孙敏敏季丰电子 郑朝晖旖旎数智 徐敏波仓擎智能 唐雪辉安锐生物 熊文麓联数据 陆王天宇爱谨科技 凌舒园夏芯微 杨丰林时擎科技 于欣兑观科技 叶浩极豆科技 汪奕菲璎黎药业 许祖盛迦美信芯 倪文海奥浦迈 肖志华

公众号推荐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了解张通社网站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