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荧幕|2010|下|冻结的分享

回声·EG| 院外 2022-10-04



编者按|


今天的视觉生产已然渗透在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身处视觉媒介包裹的”看得见的城市“中,这种可见性,已大大超出了几何光学的意义,更多体现为光电子技术所支为持的信息的影像化。当”行走“更多地被”观看“替代,城市的新陈代谢与图像的繁殖流转日渐融汇为一个不可分解的过程。这一发端于十九世纪末,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并且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可以预见的前景中仍将加速推进的都市影像化过程,其牵涉的不仅仅是物与像的意义争夺或者合谋的问题,更牵涉到都市中的欲望如何被调用以持续转化为景观生产力,以及都市人如何在他们动荡的家园中寻找和确认自己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的关系不再是两个独立领域之间偶尔的跨学科观照,视觉生产已然渗透在城市文化的几乎所有方面,它既是暴露问题的线索,又是问题发生的动因,同时也成为问题解决的可能途径。“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的论坛(2010)结合当代的城市问题,集中探讨视觉生产,尤其是影像生产,在城市文化建构中的情状、方式和意义。本次推送的是论坛中的主题讲座之一,新的人机接口要求观看-观看者之间新的想象能指。主讲人在这一部分指出计算机用户必须先进入认识主体的位置,才能观看和操作荧幕。电影荧幕和真实世界隔离,电视荧幕提供一个远距的同时性,在场旁观见证的现实世界,计算机荧幕影像起源的唯名抽象逻辑特质,投射出另一个世界,和现实世界平行并存,来自于现实世界的要求。因此,计算机荧幕的观看统觉会受制于荧幕影像内容特质而改变,再现材料自身并不是主要决定因。高度凝聚注意力观看计算机荧幕影像行为,会因为影像内容是游戏或者文本而产生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看主体变化,或者消减主体性,或者强化主体自我反思。网络之间不同的虚拟电子-空间交换,联结"认同与活动"去造成新的相互主体性共体,社群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分享的意义和生命。数字网络时代的时间性,事实上连同空间,都已被碎裂在四散的碎形非空间中,社群媒体的本体意义也由知识经济生产机制移转到伦理关系,然而,当新的虚拟与现实社会空间无法简单地以曾经的伦理与宗教所标榜的共体价值去衡量时,冻结的共享将成为虚无的乌托邦,还是对更庞大的社会控制的掩饰?本文初稿发布于2010年“都市魅惑与图像”论坛,院外分三期推送。


文|陈传兴    责编|回声

荧幕|2010|因特网透过超级链接与影像的关系|下

本文4500字以内接上期


计算机荧幕,不同于电影荧幕、电视荧幕,它和电子装置,物质材料、(所谓硬件)和操控指令符码(所谓软件)是完整的一体,不可割裂,计算机荧幕是计算机的延展表面,是其肌肤和颜孔。电影荧幕和放映机,电视荧幕和其晶体管、电子组件它们的关系是分离割裂的,对观者而言荧幕即是一切,他们不会注意到后面放映机的存在,或是电视盒子里的组件,只有荧幕和影像,但计算机荧幕的观者,都不能如此割裂去看待眼前的荧幕和其影像,孤立荧幕于计算机的其它组成成份外,从接触打开荧幕的那一刻,观者一用户已经进入计算机内部,藉由抽象语言和硬件对话互动。计算机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流通交易的场所不在休闲、娱乐和劳动的交换;计算机的发明是特殊的社会阶层-科技精英-为了知识生产而创造,计算机是知识经济生产的新工具和新物料。操作使用计算机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先行知识,像19世纪的机械操作工匠一样;用户面对荧幕之前,他必须早已学得一整套基本语言方才能操作计算机,才能和荧幕对话,才能观看,才能面对荧幕。计算机用户必须先进入认识主体的位置,才能观看和操作荧幕。人机接口构成的默认决定条件,认识论位置改变,学会如何观看镜像。从最早期的大型主计算机的小荧幕,只能粗糙显示运作的符码和数列,尚未有明确影像的初生时期,荧幕就已经是沟通对话的接口;发展到个人计算机时,荧幕可以清晰呈现影像时,计算机自动朝向日后由信息工作平台变成沟通媒体;媒体,和更进一步不同演变。


计算机用户和荧幕影像的关系,直接介入和对话的双向关系,不像电影和电视的收受者那种隔着荧幕那种间接收受的单向观看。不同类型的观看自然地其对应衍生的想象机制也不一样。电影和电视藉由影像特质和观影环境(特别是电影)降低观众的醒觉与抗拒进而强化可信度;计算机荧幕和观看一用户的特殊认识论关系,高度醒觉的观看投映另一种想象机制跨越过现实印象--真实效应的现实原则要求。不在影像和指设的对应场域工作,生命世界对影像之真确性的要求退位,影像和影像的唯名响应为计算机观者-用户的场域,他沈浸在知识生产-再生产过程所拟构的世界。在此地之外。高度醒觉的观看者-使用者,唯名的数(位)化影像场域,两者互动的接口(真实与虚拟)殊化计算机荧幕和真实、现实的关系。电影荧幕和真实世界隔离,投映一个建筑在现实印象上的对应模拟虚构世界,一个"如同"的条件式命题现实。电视荧幕融入现实世界,社会日常生活中,不需作短暂移位隔离,电视荧幕提供一个远距的同时性,在场旁观见证的现实世界,超-真实(hyper-real)的第三人称指设,"这是什么"的指设式命题世界。计算机荧幕影像起源的唯名抽象逻辑特质,投射出另一个世界,和现实世界平行并存,计算机荧幕影像不受制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之制约要求,不同的人机互动接口才是其决定条件与动力,此种影像世界是多种(甚至无限)的可能世界展延表现,可能和现实世界发生交错重迭,也可能平行未有交集,交迭的汇流世界运作多种命题,即”是也不是”的悖论和计算机机制的二进制逻辑植下深层矛盾冲突,同时"如同"但也是"事实"和"反事实"的命题,这种矛盾特质诱生了个人计算机和虚构性的特异共体关系,虚构性不是来自于外在的添加,来自于现实世界的要求,像电影或电视,它是计算机荧幕和人机接口的理性无意识超文本互动,计算机游戏,并不是所谓的运用,或商品化经济机制的产物,它是计算机自身的内在衍生物。Marie-Laure Ryan分析数字时代,操作游戏的虚构世界时想象机制如何悬置怀疑不信以便产生真实性判断,由此却会产生一个悖论:


“数字媒体对自我反思和沈浸(immersion)的彼此对立;当计算机游戏在一定时间内长时间吸引游戏者进入繁复设计的想象世界中,而超文本的虚构故事则开发这些想象世界成为文本的薄翼(Shards),符码诗让人意识到将文本带进荧幕的计算机语言之存在,此即Noah Wardrip-Fruin(2006)所指称的‘强烈密集-过程’(process-intensive)工作会将注意力从计算机荧幕表面转移到衍生文本的精湛计算机程序上面。”(11)


计算机荧幕的观看统觉会受制于荧幕影像内容特质而改变,不同于梅兹所分析的影片观看统觉主要取决于观看者的想象机制,再现材料自身并不是主要决定因;这也否定了Jonathan Crary所强调的文化形式决定统觉与行为对于注意力的控制的论点。同样的高度凝聚注意力观看计算机荧幕影像行为,会因为影像内容是游戏或者文本而产生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看主体变化,一者是消减(或取消)主体性,另一者却相反地,强化主体自我反思。


Marie-Lawe Ryan未继续深入去解释为何会产生如此矛盾现象,悬置对计算机文本观看的问题,她只专注在游戏的沈浸虚构性想象分析。阅读数字化文本,超文本在计算机荧幕上引生观看主体位置改变的问题,Johanna Drucker以语用认知模式去比较中世纪手抄书藉和电子书的阅读(方式)行为的共同点,两者都注重阅读者和书之间的参与互动:


“书页的电子-空间(e-space)以虚拟程序,互动,对话,动力的方式出现”(12)


手抄书的图像与书写文本两者,以隐形文字、泛文本方式互动-如超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结,而网络之间不同的虚拟电子-空间交换,联结"认同与活动"去造成新的相互主体性共体,增加其知识生产剩余价值在社会空间与数字-电子空间的流转之中。J. Drucker的语用行为观看-阅读电子书超文本的能动主体性;Bertrand Gervais不认为数字化去材料性的文本,超文本阅读是一种纯粹新的语言行为,不能套用寻常的语用学语言行为去解释,出现在荧幕上的文本语言超出自然语言的陈述述说,非线性自动联结的超文本是一个


“非线性文本,由众多超联结的结点串联。它不仅是书写文本,它是内嵌(embeded),一个HTML符码。电子化文化随意四处流动,自主构建联结不为使用者所决定”(13)


此复杂性和海量暴增的文本信息造成数字文本阅读的困难障碍,双重障碍引生阅读-观看者的抗拒和重复学习认知,由此或许正可解释上述的超文本飞行,符码诗的跳跃会阻断观看-阅读者认同荧幕影像,抽离开荧幕表面,或正确说穿透荧幕薄膜进入后面的操控程序幽灵王国。超文本的计算机-荧幕观看-阅读模式和纸本书页阅读行为差异正存在那里,Christian Vandendorpe 借用Heyer区分三种阅读行为模式的说法,放牧(grazing),浏览(browsing),狩猎(hunting)。放牧型是连续长时间阅读经典著作的行为,浏览,则是荧幕阅读的初级形式,至于狩猎它借助搜索引擎,荧幕阅读朝向默认目标获取(14)。这两种荧幕阅读行为,也是普遍的荧幕观看行为。数字时代的荧幕可读性和可视性几乎是同质无区分。(15)


电子邮件,网络部落格加速转化单机电子书页阅读成为网络阅读-书写互动的新形式荧幕阅读-观看书写,网络虚空间渗透生命世界衍生新种社会空间,在知识讯息的无所不在(ubiquity)和可搜寻性(searchibility)上,共享性 (sharity) 成为荧幕在网络空间中彻底被质变成为多材质、泛音多书写者-阅读-观看者,过量生产的潜存虚拟社会空间,早在社群网络形成之前,网络互动就已诱使人们上传或下载更多文件信息,因为新搜索引擎的使用而使得:


“越多讯息在网络上,用户就有更大可能性去搜取所需的结果。因此,就提供一个利基让更多人将数据放在网络上,因为他知道这些数据早晚会有人去搜寻。”(17)


“他知道这些数据,早晚会有人看”,Clay Shirky称这类存在网站角落,被人忽略的文件、数据为“冻结的分享”(Frozen Sharing),将会因为社群媒体(social media)出现彻底改变了分享的意义和生命,使得:


“在在线分享照片即使没人看,这种冻结的分享创造潜在价值,……即使没人看这些材料,但在可用很少花费就可让那些数据发布在网上,这点可能在未来几年会变得很有用。”(18)


社群媒体扩大分享的场域和时间性,赠与者与收受者的认识关系不再是必要条件,所以在社群媒体里分享照片给分享者,不预设认识的社会关系。更进一步,个人照片(或其它文件数据)也不再受限于业余/专业的美学标准而被排除在公共领域外,其价值,Clay Shirky所谓的衍生剩余(或过度)认知价值,可能增值来自于未知,可能的分享共体价值之再创造,解冻分享活化共享。


照片的时间性也将因为社群媒体的再创造,移入新的社会空间,离开原先的网络虚空间,投向一个奇特的未来性。奇异的时间性差异,几乎已是约定俗成的照片之过去性时间,突然间,变得不是那么确定。类似操作摄影影像去改变时间性,也曾出现在19世纪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复制管理艺术品的摄影影像策略:


“……越少被复制的艺术品,越不具意义。未被拍照、印刷出版的艺术作品会沦落到被遗忘状态。事实上,在后摄影博物馆的灵光之下,未被拍照的作品,很难说它真的存在。在后摄影艺术史,发现和出版这类作品几乎说是一个再创造的行为。”(19)


或许这种平行比较,欠缺更进一步的意义,社群媒体究竟和美术馆是两种彻底不同的社会、文化场域;作比较,其实单纯为了凸显摄影作为复制品,摄影作为社群媒体之分享物,其时间性都是可重塑变造。而在数字网络时代,时间性,事实上连同空间,都已被碎裂在四散的碎形非空间中, Michel Serres 在“Atlas”书中的一段话,深刻描绘出数字电子媒介遍布的今日社会,时间性产生剧变的状况:


“虚空间不和世界时间维持类似世界空间的关系……事实上,它可以协商出,背反时间,一种会部份摧毁同时性义务,例如:将收受和发布传送去同步化。我可以在明天听到你昨天告诉我的事物,或是今晚看到从前早已播放过的影像。……虚空间是一个时-空,大致上我可以在不可逆转的时间延续上建立某些逆流。”(20)


计算机荧幕从桌上个人计算机,网络联结时代,演变到社群媒体,它的本体意义也由知识经济生产机制移转到伦理关系,非线性的非时间性去除共时性和其先行性-电影和电视荧幕的时间特质——引伸新的社会空间建筑在知识空间核心之场域上,这个社会空间全然不同于电影藉由虚构性、叙述性所营造的片刻社会共体,也不同于电视的遥远事件见证的孤独、隔离社会单子。


社群媒体,或说社会媒体,社会网络工程在在宣称共体价值先于知识、商品等等其它价值;伦理准则的定言命令似乎预决荧幕影像内容与形式之意义,这是否是一个伪命题,一个新的数位幻像,一个其实虚无的乌托邦去掩饰更庞大的社会控制(如云端运算的中央服务器系统,被某些开放软件运动者称为邪恶计划。或是网络管理)?社会网络的虚空间一再的渗透进入现实世界——如甚多的社会政治运动,或东方特有的人肉搜寻——数字影像已经不再是单纯荧幕的魅幻居民,影像幽灵四处飘荡寻求可以附身的实体,穿梭在碎裂四散的社会群体——虚拟与共生,共享或掠夺一座又一座的巨大千禧年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内容,甚或主宰权篡取。善,友谊,信赖与自由开放,所有伦理与宗教所标榜的共体价值是否真的能拿来衡量新的虚拟与现实社会空间。荧幕,无所不在的荧幕和影像,闪烁的光影是光照还是暗夜荧光微明?


文章来源|2010年第二届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论坛“都市魅惑与图像” 

相关推送|

亲密性与公共化

《海上花列传》视觉转译的困境

本文将特定的文本叙事与关于亲密性的讨论相联系,探讨120年前问世的小说《海上花列传》在其自身的图文转译中,以及百年之后在向电影《海上花》的视觉转译中,如何铭刻并参与了现代都市的亲密性之变,其中暴露出的焦虑与困境又如何成为更大范围的认同危机的一种症候。从被电影抹去的租界地殖民背景和现代大都市经验两个维度,反观侯孝贤为了保留纯净的日常生活况味,如何失掉了普通人书写出个人生活史的机智和气度。韩子云在浪漫之爱无以为继的时代求助于日常生活中的生机,侯孝贤却把这种日常性倒置回浪漫主义舞台上加以缅怀。如果说对民间智慧的辨认与书写,本身就是一种对普遍支配力量的抵制,那么侯孝贤的《海上花》则多少放弃了这种抵制。电影叙事与小说原著的诸多错位,事实上,类似错位在小说初版时吴友如派插图与文字叙述之间已经发生,多少预示了它将几度被弃的命运。

他们的写作皆是描写现代人虚伪中的真实,浮华中的朴素,“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朴素的底子”。

中|韩子云在浪漫之爱无以为继的时代求助于日常生活中的生机,侯孝贤却把这种日常性倒置回浪漫主义舞台上加以缅怀。

下|媒介景观越多的将亲密性展示出来,我们越多的感到自身的匮乏。循着这一悖论,欲壑难填的主体参与构建了亲密性的巨大空洞。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