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麦克卢汉纪事年表

星丛共通体| 院外 2022-10-04



Marshall McLuhan|1911年7月21日-1980年12月31日

麦克卢汉纪事年表|


1911|7月21日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出生于加拿大埃德蒙顿(Edmonton),其父赫伯特·麦克卢汉[Herbert Ernest McLuhan]为虔诚的循礼宗教徒,为人风趣但工作不稳定,其母艾尔西·霍尔[Elsie Naomi Hall]为浸礼宗教徒,曾于新斯科舍省的阿卡迪亚大学获得教师证书。

1916|麦克卢汉一家迁往加拿大温尼伯[Winnipeg],当时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其母艾尔西进入艾丽斯·莱昂·米切尔表演学校。

1921|麦克卢汉一家定居于温尼伯的卢治堡小区(Fort Rouge),麦克卢汉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的时光。

1922|其母艾尔西开始经常进行巡演,性格暴躁并长期不在家,但母亲的职业使麦克卢汉从小精通演讲和辩论,并记住了大量的诗歌。其父赫伯特虔诚且安于家庭生活,经常和孩子们讨论道德和哲理问题,并带他们上不同的教堂。

1928|麦克卢汉进入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攻读5年优秀生课程,在此之前他在当地的公立高中开尔文高中就读,而小学没有确切记载。在一二年级,麦克卢汉选修了英语、地质学、历史、拉丁语、天文学、经济学和心理学。

1929|在做了一年的工程学学生后,他将转为文学专业。英国历史学家、散文家托马斯·B·麦考利[Thomas B. Macaulay, 1800-1859]成为青少年时期麦克卢汉的偶像。

1930|麦克卢汉在学校结识了来自牛津大学的洛奇教授[R. L. Lodge]和诺尔·菲尔德豪斯教授[Noel Fieldhouse],打下了哲学和历史的基础。

1932|暑假和大学好友汤姆·伊斯特布鲁克[Tom Easterbrook, 1907-1985]前往英国旅行。麦克卢汉接触了G.K.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 1874-1936]的著作,对麦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并指引他逐渐转向罗马天主教。

1933|获得曼尼托巴大学学士学位,并获得文理科金质奖章。开始写作硕士论文“作为诗人和诗意小说家的梅瑞迪斯”。

1934|获得曼尼托巴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宫成为“预科生”。他在剑桥的导师为利昂内尔·埃尔[Lionel Elvin, 1905-2005]。在剑桥,麦克卢汉受到“新批评”派思想的强烈影响。他曾参与新批评派“教父”I.A.瑞恰慈[I. A. Richards, 1893-1979]开设的课程。剑桥大学英语学院创始人曼斯菲尔德·福比斯[Mansfield Forbes]的课程也给麦克卢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35|结识新批评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利维斯[F. R. Leavis,1895-1978]及其夫人[Q. D. Leavis,1906-1981]。

1936|以二等偏上成绩通过文学士荣誉学位考试,获得剑桥大学学士学位。麦克卢汉所在的三一宫划船队获得了第五名,他保留船桨作为纪念,这支船桨一直挂在他的办公室直至去世。同年,麦克卢汉成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英语系的助教,每年薪水为895美元,任务为每周和学生讨论作业,修改作业。

1937|麦克卢汉正式改宗天主教,此后一生他都是虔诚的信徒。同年转入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英语系——当时美国最好的天主教大学——教授新生英语和文学课程。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位重要的朋友穆勒-蒂姆[Muller-Thym],穆勒-蒂姆精通拉丁文、中世纪哲学及神学,使麦克卢汉建立了对西方文明史和中世纪哲学的认识。

1938|结识科琳·凯勒·刘易斯[Corinne Lewis 1912-2008],9月初致信科琳求婚。

1939|和科琳结婚。9月两人一同前往剑桥大学并在学校附近租房生活。

1940|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并开始准备关于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e1567-1601]和“三学科”[Trivium——语法、修辞、逻辑]的博士论文。两位伊丽莎白时代文学研究者——缪丽尔·布拉德布鲁克[Muriel Clara Bradbrook 1909-1993]和威尔逊[F. P. Wilson 1889-1963]是他论文的指导老师。由于欧洲战争的原因,麦克卢汉被允许回美国完成论文。回到圣路易斯大学后,麦克卢汉和沃尔特·翁[Walter J. Ong 1912—2003]成为朋友并指导他的关于霍普金斯硕士论文,翁受到麦的启发写出《拉米斯、方法和对话的式微》,专攻从口头文化到书面文化对人的影响,二人教学相长。翁后来成为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

1942|长子托马斯·埃里克·麦克卢汉[Eric Mcluhan]诞生。麦克卢汉开始逐渐走向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的散文批评。

1943|博士论文《托马斯·纳什在他那个时代学术中的地位》完成,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由讲师晋升为教授。结识小说家、批评家温德汉姆·刘易斯[Wyndham Lewis 1882-1957],并决定帮他推销画作。在圣路易斯大学任教期间接触了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和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1968-1988],二人关于技术和媒介的批判和思考给麦克卢汉极大的启发,是麦逐渐转向媒介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1944|在《哥伦布杂志》上发表《达格伍德的美国》,结合自己的博士论文,在《斯瓦尼评论》上发表《爱伦·坡的传统》等一系列文章。接受刘易斯的提议,进入加拿大温泽市[Wondsor]的阿桑普星学院当英语系的系主任,然而阿桑普星的教学条件并不如人意。

1945|温德汉姆·刘易斯与麦克卢汉发生不快,离开温泽市,但麦依然持续和刘易斯通信并阅读他的著作。10月,双胞胎姐妹玛丽·麦克卢汉[Mary McLuhan]和特雷萨·麦克卢汉[Teresa McLuhan]出生。

1946|春,接受多伦多大学圣迈克学院[University of St. Michael's College]的邀请,举家迁往多伦多,并在那里度过余生。圣迈克学院的情况和圣路易斯大学相像,其学术强项都在于托马斯主义者的研究工作,但圣迈克学院的英语和哲学系对麦克卢汉并不友好。6月,访问芝加哥大学。结识休·肯纳[Hugh Kenner1923-2003],在其推荐下,麦克卢汉迷上了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的著作。

1947|10月三女儿斯蒂芬妮·麦克卢汉[Stephanie Mcluhan]出生。在《地平线》杂志上发表《论美国广告》。

1948|6月麦和肯纳一起造访在华盛顿住院的庞德,并一直保持通信。和先锋出版社签订出书合同,书名暂定《工业人的民俗》,早在1937年之前麦就开始构思此书,并养成了搜集广告剪报的习惯。结识人类学系的埃德蒙·卡彭特[Edmund Carpenter 1922-2011],二人成为挚友。

1949|麦克卢汉和伊尼斯[Harold AdamsInnis,1894-1952]在40年代末相会于多伦多大学,二人并没有成为亲密的朋友,但伊尼斯对口语文化的掌握,对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的熟悉,以及他正在进行的研究给麦克卢汉留下极深的影响。

1950|8月四女儿伊丽莎白·麦克卢汉[Elizabeth Mcluhan]出生。麦应出版社要求重写《机器新娘》。同年伊尼斯发表《帝国与传播》。

1951|痴迷对共济会[Masonic]等秘密会社和神秘仪式的研究。《机器新娘》在麦克卢汉和出版社斗争6年多后终于正式出版,以“工业人的民俗”作为副标题,但麦认为此书出版时其观点已过时。该书得到一些好评,但只卖掉几百本,麦自己买下剩余的1000册。伊尼斯发表《传播的偏向》。

1952|10月幼子迈克尔·麦克卢汉出生[Michael Mcluhan]出生。同年伊尼斯去世。

1953|5月麦克卢汉和卡彭特一同提交的“变化中的语言、行为模式和新兴的传播媒介”计划在跨学科竞争中获得胜利,获得福特基金会的44250美元赞助。麦立刻召集课题组开会,包括现为多伦多大学经济系教授的老友伊斯特布鲁克、心理学教授卡尔·威廉斯[Carl Williams]和吉迪恩的朋友建筑学教授杰奎琳·提尔惠特[Jacque Tyrwhitt],同时创办杂志《探索》来发表课题组的成果,12月第一期《探索》问世。

1954|4月第二期《探索》发表,刊登麦的文章《作为艺术形式的媒介》。10月,课题组参加路易斯维尔大学的“文化与传播”会议。麦编辑、作序、出版了一本丁尼生的诗集。

1955|4月课题组召开了最后一次研讨会,因成员不和而被迫宣告解散。麦克卢汉和威廉哈根[William Hagon]成立“思想咨询公司”,给企业出点子,然而并不成功,一两年后被迫关闭。11月,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邀请麦克卢汉去做传播学的讲座,但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好评。麦在全美英语教师研究会发表讲话,并在会上结识了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1931-2003]。

1956|麦克卢汉举家迁往威尔斯希尔街的新居。

1957|麦克卢汉最后一次在《探索》上发布文章,他后来的思想都可以追溯至他为《探索》前8期撰写的文章。

1958|接受休·肯纳的邀请前往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讲夏季课程。同年,担任全美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协会主席的哈里·斯科尼亚[Harry J.Scornia]邀请麦克卢汉在该学会的年会上讲话,麦在会议上讲出“媒介即信息”的断语,虽然并非首次,但此后公众真正将此断语和他联系起来。斯科尼亚之后邀请他参与该学会的一个为11年级学生制定教学计划的项目。

1959|《探索》最后一期发布,一共出了9期,每期1000份。秋季,麦克卢汉开始着手完成制定教学计划的项目,他在当地的中学检验自己的计划,从中获益匪浅。

1960|麦克卢汉负责的项目初见成效,媒介作为人的延伸的理论初步成型,他邀请一些理科教授用电脑做测量,以验证自己对感知系统的见解。6月末,麦完成了《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理解媒介》一书的前身——但在发布时并未引起很大反响。同年,麦克卢汉开始给通用电气公司的主管讲课。这一年中麦克卢汉的名气大增,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邀请他发表时评。年初,麦克卢汉劳累过度,因中风大病一场,此后他的体力大不如前。

1961|其母艾尔西去世。在酝酿多年之后,麦克卢汉决定开始写作《古登堡星汉灿烂》。

1962|秋,《古登堡星汉灿烂》由多伦多大学出版。麦凭借此书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荣誉加拿大总督作品奖。麦克卢汉的名声在美国传播开来。

1963|在多伦多大学建立“文化与技术研究所”,其宗旨为研究“一切技术的心理影响和社会影响”,开设“媒介与社会”课程,实际上是麦克卢汉和选课学生的交流。5月,前往希腊,决定在希腊进行关于电视对感知偏好的研究。

1964|《理解媒介》出版,销售10万册,使麦克卢汉进入了在英美思想界的学术界的严肃讨论,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杂志刊登了评论文章。

1965|结识杰拉德·费根[Gerald Feigen]和豪威尔·戈拉吉[Howard Gossage],二人策划在美国宣传麦克卢汉。8月,前往旧金山参加费根和戈拉吉举办的“麦克卢汉文化节”。获得IBM提供的资金,着手进行感知测试研究。长子埃里克正式成为麦克卢汉的助手。麦克卢汉和昆田·费奥拉、杰罗姆·阿吉尔合作的《媒介即按摩》销售一空,最终在全世界卖出近100万册。该书发型同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发行了《媒介即按摩》的唱片。

1966|其父赫伯特去世。麦克卢汉接到大量的演讲邀请,并频繁接受采访。同时麦克卢汉也给许多学术和通俗刊物供稿。

1967|受聘担任福德姆大学施韦策讲座教授,任期一年,9月开设课程“理解媒介”。全美广播公司[NBC]播放了介绍麦氏专题片。企业家尤金·施华兹[Eugene Schwartz]为麦克卢汉策划杂志《预警线通讯》,该刊物发行了两年。秋季,麦克卢汉被查出患有脑膜瘤,手术成功,但之后他经历了漫长且不彻底的恢复期。

1968|出版《地球村里的战争与和平》、《透过灭点:诗画的空间》。回到多伦多,并搬入威栖伍德园[Wychwood Park]。成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顾问。

1970|和加拿大诗人威尔弗雷德·华生[Wilfred Watson]合写的《从陈词到原型》出版,同年出版《文化是我们的产业》。

1971|住院治疗颈动脉狭窄问题。

1972|再次前往爱琴海,邂逅米德、阿诺德·汤因比。和内维特合著《把握今天》,销量不佳。

1974|儿子埃里克和女儿伊丽莎白相继结婚。

1976|受邀在伍迪·艾伦的电影《安妮·霍尔》中扮演自己。麦克卢汉的病情逐渐加重,10月因心肌梗死住院。

1977|在纽约城市大学接受教育创新领导奖。出版与埃里克、加希林.哈钦[Kathryn Hutchon,中学教师]合著的一本教科书《作为课堂的城市》

19799月患弥漫性中风,语言能力丧失。

1980| “文化与技术教学中心”取代原来的研究所。12月31日凌晨,麦克卢汉在睡梦中去世。

年表编译整理|刘雨尘   

相关推送|


导读《理解媒介》

从自恋者到艺术家

纳喀索斯的宿命

阅读此书的难题除了要从马赛克状的文字中破解麦克卢汉的思想,同时还要处理已有评述中对这思想的神秘化、简化和刻板化。本文选择麦克卢汉思想中最容易被简化和误解的三个要点切入,作为重新读解的引线:其一是媒介与内容的关系,以此深入媒介隐蔽的作用机制;其二是媒介与人的关系,以此深入媒介在社会世界中带来的危机;其三是面对危机的解救之道,以此深入他对“艺术家”的界定与期许。这三方面同时也构成我们在该书面世五十年后的今日,在关于“媒介”的论争被反复刷新之后仍需要重新阅读它的理由。

上|总体危机……更是西方两千多年文明进程中,技术发展使人的自主性不断败下阵来的感知危机。

中|你的肉身在这里,而你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却加速延伸出去与他人共享在电子的世界。

下|要么挑战,要么崩溃。而艺术是唯一的解救之路……“艺术,是任何你能够凭之侥幸逃脱的东西”。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概念辨析 

《理解媒介》一书自问世以来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冷热媒介”这一对概念就是讨论的焦点之一。麦克卢汉认为,冷媒介是清晰度低、要求受众高度卷入的一类媒介;热媒介则与其相反,是一种清晰度高、允许卷入程度少的媒介。学社成员专门就“冷热媒介”概念进行了一次辨析,希望以此作为理解麦克卢汉的一处切口。

一|你完全不理解我说的是什么|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

二|女子戴墨镜,男子少调情|“冷”和“热”本身就是一种“感觉”,而我们往往很难给“感觉”划分一条边界。

三|我们时代的冷热|今天的电视仍然具有冷的元素,虽然今天的冷和麦克卢汉所体会到的冷已经不尽相同。

四|麦克卢汉谈“冷/热”时他在谈什么?|或者我们可以说,媒介的温度变化是媒介更替的“风向标”。


麦克卢汉及其“艺术家”概念
梳理了麦克卢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他对于即将到来的危机的阐述,并将其作为麦克卢汉的“总问题”,同时通过梳理麦克卢汉思想发展史,揭示了麦克卢汉意义上的“艺术家”的含义。通过了解对麦克卢汉思想产生过的重要影响的学者的理论学说,寻找他发展阐释“艺术家”这一概念的历程,厘清麦氏这一概念及其理论潜力。通过研究麦克卢汉的受教育历程及其思想发展的脉络,对诸如“新批评”派,托马斯·阿奎纳思想、麦克卢汉和著名艺术家之间的往来文字的深入探究,总结出几大最有可能的思想来源。

论文绪论|我们正在经历电子时代的重大危机——神经系统延伸后导致的全面截除……麦氏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他提出的“艺术家”这一概念上。

论文结语及年表|不能张皇失措躲到墙角去哀叹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是要冲锋陷阵,猛击电力媒介的要害。


《理解媒介》校译与辨析
本文是针对《理解媒介》前四章所做的校译练习。参考的英文版本是:Routledge Classics出版社的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2001年版 ;简体中文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下文中称“原译”),何道宽译,2011年版;以及台湾猫头鹰出版社的繁体中文本《认识媒体:人的延伸》(下文中称“台译”),郑明萱译,2006年。

精编|上|麦克卢汉的写作往往将文字间的间隙刻意扩大,造成一种“马赛克”式的效果,从而使文本变“冷”。

精编|下|那喀索斯既是这些动作的发出者又是接受者,从而成为了他自己的伺服机制……人和自己一切延伸的关系都是如此。

导读《帝国与传播》

创造力的报应

在《帝国与传播》全书最后,哈罗德·伊尼斯明确抛出多数时候隐匿在历史叙事中的价值判断,“美国具有机械化的传播体制和有组织的力量,它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帝国主义……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体制,从法律上说是要保护主权,然而事实上,它却被用来扩张帝国主义”。空间偏向的恶果,亦是媒介帝国主义的恶果。换言之,主导现代西方的传播方式,亦是空间生命政治的组织方法。为此,他一方面批判走向空间垄断的现代媒介造成的思想控制和虚妄的政治民主,另一方面,倡导恢复时间感知,重构记忆,复兴口头传统的开放性和对情感的承载力。

导言|把“帝国”的概念作为传播效果的指征,在超越政治经济学框架的位置思考西方文明及其制度的局限。

上|颠倒的麦克卢汉|对西方现代文明之基础的文字和印刷的批判,一个指向了未来的电子媒介,一个指向了最古老的口头传统。

中|兑了水的伊尼斯:从读错开始|研究经济对西方文明兴衰的意义不能只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穷究经济因素这种执迷本身正是这种文明的危险信号和局限。

下|伊尼斯的偏向:特殊版图|历史上曾经释放巨大活力的文明都是社会组织的文字结构和口头结构的十分脆弱的平衡,只有在很短暂的间歇期能达成这种平衡。


完美分离

重译《景观社会》|纪念德波
本文是对德波《景观社会》第一章的重译,译者把重译看作阅读德波时不得不做的功课,为的是通过把那些千锤百炼的字句转换为母语,感受和再生产德波的思想。这一章由34段格言体短文组成,这种表演性的写作,正是德波行动与思想的高度融合。在德波所觉察和预见的社会,文化工业已经高度发达,景观生产的逻辑渗透到资本主义运作的方方面面,“占有”的终极形式不是对具体物的占有,也不再是对一般等价物的占有,而是“显现”。当资本积累到顶点以至于转变为影像,景观也就成了资本。

从此,一切有效的“占有”,其直接的名望和终极的存在理由都必须来自其表象。

精编|景观是一种在“尘世之外”放逐人类力量的技术样式……同时也是使人类的内部达到完美分离的技术样式。


从景观到节日
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1968年5月-7月的事件,它预示着新的激进主义在反对发达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开始出现。必须理解构成1968年五月事件的语境的社会变化,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评价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这些事件中的价值。必须承认作为整体的劳动力是一个新工人阶级;如果它能联合起来,其斗争的首要焦点将是自我管理和异化;劳工运动的传统领导阶层在理论上和组织结构上都不完善。运用新工人阶级概念,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他们发现了,至少是潜在地发现了一个符合他们的分析和理论的新无产阶级。既然不可能存在没有某种阶级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新工人阶级概念满足了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需要。

上|没有人预见到五月的事件|五月事件使发达技术社会的未来成为问题,此前堂皇的社会变革的种种前景不过是痴心妄想。
下|那一刻,超越异化的生活|我最愿意关注的五月事件的特征是它的节日基调,在意识和关系中物化的不在场,个人遭遇的令人惊讶的开放性。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