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概念辨析|下

批评·家| 院外 2022-10-04

编者按|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自问世以来便引起了大量的讨论,而其中的“冷热媒介”这一对概念正是讨论的焦点之一。本次推送的论文专门就“冷热媒介”概念进行了一次辨析,希望以此作为理解麦克卢汉的一处切口。冷与热,并不是一种“属性”,更像是一种“体验”或是“状态”。我们不妨将这一对概念看作是理解媒介的工具,就像中医把脉的手指,用来体会媒介的脉搏。由此从麦克卢汉的语境出发,把麦克卢汉所用的例子放到今天,我们看见了电视的升温,看见了冷网络中的热元素,看到的电话在今天的变体……等等,无不验证着麦克卢汉的遗稿《媒介定律》中总结的识别媒介的四条法则。而重启与逆转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系统的复杂化。院外分上下两期推送该论文,以及媒介论与技术论之异同的相关研讨专题。
三|我们时代的冷热|今天的电视仍然具有冷的元素,虽然今天的冷和麦克卢汉所体会到的冷已经不尽相同。
四|麦克卢汉谈“冷/热”时他在谈什么?|或者我们可以说,媒介的温度变化是媒介更替的“风向标”。

文|邹雪尔    指导|周诗岩    责编|XQ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概念辨析|下|2015

本文6500字以内|接上期
三|今天的冷热:颠覆还是延展?

我们不妨还是从电影和电视这对例子入手。上一节中谈到,电影的硬件是高清的、剪辑是紧密的,在电影院里的观众是没有选择权的——电影是热的;而电视屏幕是粗颗粒的,编排是松散的,沙发上的观众是手握遥控器的——电视是冷的。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麦克卢汉并不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当然他也没有看到法国新浪潮电影人对电影的更新,那些马赛克似的剪辑给电影的“完整”内容撕开了裂缝。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这一类电影,我们自然有理由质疑:电影还是热的么?这是不是说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在这里失效了呢?像我们之前谈到的一样,麦克卢汉谈的冷热媒介不是一对二分的属性,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和体验。

同样的,《理解媒介》写于1964年,那时候麦克卢汉看到的电视屏幕的确是粗糙的、低画质的。到了莱文森写《数字麦克卢汉》时,电视屏幕可以达到的尺寸已经远远大于麦克卢汉的年代,并且已经具有了录像功能,可莱文森仍然认为即便如此,他看见的电视在视像感染力上和电影相比仍然是望尘莫及的,虽然电视的确是在升温,但它还没有热到能把自己的冷外壳击穿。那么今天呢?今天的电视是什么样的?

今天电视屏幕的尺寸大小、画质的清晰度,早已不是限制视听体验的技术因素,甚至可以说,今天的电视屏幕在清晰度上和电影屏幕已经相差无几,具有3D功能的电视也已经问世。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戴上3D眼镜,配合立体声组合音响,再关上客厅的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和坐在电影院的座位上看电影,已经可以达到几乎相同的视听体验了。

另外还有一条值得关注的变化发生在电视上,“小米盒子”一类的产品让电视屏幕变成了电脑屏幕的另外一个版本。在麦克卢汉的时代,虽然观众手握遥控器,但如果错过一档节目的播出时间,就要等到电视台重播时才能看到;在莱文森的时代,录制一场球赛,需要提前将录像带塞进录像机,设定时间,并且确保电视机在那场球赛播出的时段停留在那个频道。但是今天,我们只需要连接上网,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从“盒子”里调出任何你想看到的节目。在这里,人主动性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变化和莱文森谈到的,当热的文字出现在冷的网络上时发生的变化相似“把文本上网,就是热性的印刷物,放进全球互动网络的冷性互动中去,而这一互动还配备了屏幕。”印刷术将文字固定在纸上,使它成为麦克卢汉笔下的一种重要的热媒介;电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要求互动,或者说提供互动的冷媒介,以电话为原型演变出的网络同样也是冷的,那么当热文字成为冷网络的“内容”时,热性的文字也有了冷性互动的动力。

而电视虽然在技术的更新下,在清晰度上的确还在升温的路上,但另外一方面冷性网络的拉扯力让高清电视依然保持了一种温情默默的姿态,邀请着我们的互动,同时它又容忍和吸纳了这种互动。所以说,今天的电视仍然具有冷的元素,虽然今天的冷和麦克卢汉所体会到的冷已经不尽相同。
 
上一章中我们还谈到了麦克卢汉引用的“女子戴眼镜,男子少调情”这一谚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用这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冷热媒介这一概念,并且由此链接到了莱文森谈到的网络匿名聊天室带给新千年初的人们的刺激。这个状态延续到今天依然适用,今天网络聊天室已经消声灭迹,取而代之的是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中的人们所给出的信息似乎比聊天室里的要丰满的多,在今天想了解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比如照片、星座、血型,只要打开他/她的微博主页便一目了然。我们可以把这视为冷网络中的热元素。但社交网络中的网络红人鲜少在现实中拥有和网络上一样的受追捧程度,甚至有当网络红人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时,网友纷纷大喊失望的事例。因为在社交网络中,红人们刻意或非刻意的给出的信息不完全,留下的空白邀请观众补充。这里的说的形象不仅仅是照片,而是人格上的不完整,网络的冷给了他们可以给自己“塑形”的空间,或者说给出了空间,让观者为他们“塑形”,但现实的热却不允许这样的“塑形”。或者说,网络的冷塑造了他们,当他们来到温度稍高的媒介中时,便会不适应。

还有一种例子,在社交网络中,当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被它激发出的讨论往往是非常热烈的,而这种“热烈”恰恰是由网络的“冷”造成的。网络上不完整的个人形象使得说话人不用为其言论负责,于是“键盘侠”们可以“畅所欲言”,他们往往会给出许多漫无边际的评论。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发生爆炸袭击事件,在警方宣布嫌疑犯之前,网友们充当起侦探的角色,人肉搜索出了“嫌疑犯”,甚至官方媒体也引用了自媒体的“侦查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嫌疑犯”的家属受到了匿名者的骚扰、恐吓甚至是死亡威胁,直到警方不得不提前公布侦查进度,以此保护无辜者。在这个例子中,网络的冷,成为了信息发布者们的“保护伞”,在“保护伞”下的言论似乎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于是在网络中的人们常常做出一些在现实中不会做的事情。

这个例子还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提示,麦克卢汉所说的冷和热既不是媒介的固有属性,也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对于温度来说,过热和过冷都是会让人不适的,媒介也是一样,过热和过冷的媒介所带来的影响,或是所给人造成的伤害其实是相似的。在媒介的拉锯战中,保持一个中间的温度,才是最让人舒适的。
上节中,我们还谈到了关于电话为什么是一种冷媒介的问题,我们说电话是一种冷的媒介是因为它本质上便是一种邀请参与的媒介。再来审视一下我们自身。之前我们谈到了当文本出现在网络中时发生的变化,那么当电话聊天出现在网络上时又是什么样的呢?麦克卢汉没有能看到今天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一类的应用程序同时具有了印刷媒介和电话的效用,但是这些效用又是搭载在网络之上的。用文字发送微信时,文字允许互动也要求互动,这一变化和之前谈到的,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字相似,但不一样的是,出现在网络聊天中的匿名性在这里被取消,我们发微信时明确的知道对方是谁,但是口头交流中的许多细节还是无法在那里被体现,比如我们无法把握对方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甚至是语气。这是文字信息的情况,但微信同时还具有语音信息的功能,发送语言信息和打电话的不同在于,语音信息没有电话的即时性,打电话时得到的即时回复是电话中带有的热元素,而这一热元素在语音信息中也被取消。

我们再回想这样一个细节,当我们使用微信时,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发送文字信息,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语音信息。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你更加愿意收到文字信息?什么情况下更加愿意收到语音信息?这和电传打字机与电话的关系相似。今天的我们像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字给我们更加正式、确定的感觉,所谓“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这个情况看起来有一点复杂,这让我想起了麦克卢汉的一个比喻,他说新的媒介很像是俄罗斯套娃——媒介层层相套,媒介里还套着媒介,直到最古老的思维这种媒介本身。我们接触到任何一种媒介时,都会体会到走在它前面的媒介,但一种新媒介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以什么方式使我们注意到它所包含的旧媒介。那么打开套娃,微信包裹着的依然是文字、电话、以及屏幕这三个更为古旧的媒介,这种嵌套结构让我们在遇见新媒介时往往觉得棘手。更加复杂的是,媒介和它生长的环境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交互的、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关系并非我们所熟悉的由因到果,而是一种相互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但值得高兴的是,面对加速中的媒介,在它扑向我们之前,我们起码开始学会分析,试着理解它们了,这对于麦克卢汉来说,便是习得“艺术家”本领的第一步。
 
这一节中我们从麦克卢汉的语境出发,把麦克卢汉所用的例子放到今天,我们看见了电视的升温,看见了冷网络中的热元素,看到的电话在今天的变体,也许有些变化看起来与麦克卢汉的判断不同,但这并不说明麦克卢汉的判断出了问题,或是他的理论在今天已经破产。这些变化恰恰再一次说明了,冷热媒介的交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是交错相连的。在接下来的一节中,我将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麦克卢汉为什么要写“冷热媒介”,或者说,对于麦克卢汉来说,“冷热媒介”到底意味着什么?

四|当麦克卢汉在谈“冷/热”的时候他在谈什么?

在麦克卢汉的遗稿《媒介定律》中,他总结了四条如何识别媒介的办法:
提升——新媒介使什么得到提升强化?或得以加速?
过时——新媒介使什么“感知”被边缘化,被过时了?
重启——新媒介和新形式使得过去的什么行动或服务被重新启用?
逆转——如果新媒介和新形式被推向潜能的极限之后会发生逆转,那么新形式的逆转潜能是什么?

我们需要借助例子来理解这四条法则,比如广播让声音得以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它使印刷术作为大众媒介的身份过时。在广播的年代,人们得到消息最便捷的方式的是听广播,而不再是看报纸的头条。广播重启的是小贩叫卖的口语传播传统,而这种传统早已在印刷术的作用下消逝。接着,当广播这一听觉媒介被推到极致时,又逆转成为了视听媒介——电视。接着电视将视觉放大,这一部分的功能原先是属于以报纸为代表的印刷媒介的,当然,这时的视觉和印刷时代的视觉又有所不同,是被更新了的“视觉”,使它得以更新的是它所处的电力时代。再接下来,电视屏幕演变成电脑屏幕,同时也是今天的智能手机屏幕,在与由另外一条脉络中的电话演变而来的网络杂交后,又一次重启了广播时代的官能,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和电视重启了并更新了印刷时代的视觉一样,网络时代的“听觉空间”和广播或是口语时代的“听觉”也是截然不同的。

以上这一番表述可能会带来一些误解:这四个过程是以一种先后的顺序发生的。正如上一节中我们谈到的那样,这种线性的思维方式,恰恰是麦克卢汉要破除的,在谈到这四条定律时,他强调这四条定律是同时发生并相互作用的。1988年,《媒介定律》一书在麦克卢汉之子,埃里克·麦克卢汉[Eric McLuhan]的整理之后出版,莱文森为其作序。在序言中,莱文森将这种现象叫做媒介的“四轮演进”(Tetradic Wheels of Evolution)。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再来看一下我们在第二节中所谈的内容,在第二节中我们强调了这样三个层次的意思:首先,我们明确了媒介的温度和清晰度、参与度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谈到冷热媒介并不是一刀切的二分法,而是在不断的相互比较之下产生的概念。在第二节的最后我们谈到了媒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那里我们对媒介和媒介间的转换、媒介和环境间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复杂变化并没有做太多的展开。现在我们可以把这种类似生态环境变化的复杂关系和媒介四定律做一些关联。

广播是一种以高强度延伸听觉的媒介,它不仅热烈,而且由于它只延伸一种感官,因此要尽量把这一感官填满,它的温度可以看成是从报纸一类的高温印刷媒介手中接棒而来的。而报纸作为印刷媒介的代表,滋生它的文化环境却又是长期以来的口语传统。或者说,口语传统的低温环境中,滋生出了印刷媒介,而印刷媒介持续发热使得视觉得到高强度的延伸,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强度延伸视觉的同时,印刷媒介中依然包裹着一部分的听觉空间,当视觉被延伸到一定的剧烈程度之后,已经被加热,但是仍然处于相对低温的听觉被重新启用,被继续加热,浓缩成为了广播这一种形式。正如我们在这一节一开始,举的那个用于理解四定律的例子中强调的一样,被重启的这一部分感官和被重启前的它已经完全不同,重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更新,或者说是系统的复杂化。具体到广播这个例子上来,广播所重启的听觉,其实是被印刷文化加热后的听觉,这一点在广播电台转播体育赛事时表现的尤为明显,解说员会使用大量细节性的语言,试图还原一个完整的视觉画面给听众,但这样的努力在电视出现之后变显得十分的无力。或者我们可以表述为,广播的温度过热后逆转为电视,而电视又重启了视觉,使得听觉过时。

结语|从写作谈起

我想先从麦克卢汉的写作方式谈起。关于写作,麦克卢汉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希伯来和东方思维方式在探讨问题时,一开始就同时对付问题和答案,这是一切口头文化社会的普遍特征。接着他们对课题的整个信息反复追踪,以同轴圆的轨迹进行螺旋形追踪,尽管这种追踪貌似多余的重复。如果你准备深挖他们的文本传达的讯息,读过开头的几句以后,在任何地方停下来,你都可以抓住通篇文章的信息。【注1】

这和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所用的写作方式相似,这是一个有意识地反线性,反“严谨”的文本,他将段落和段落并置,而不去解释他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用这种方式把文字间的间隙刻意扩大,造成一种“马赛克”式的效果,刻意使得这个文本变得“冷”一些,这也是为什么麦克卢汉所使用的例子看起来是如此的跳跃,甚至“含混不清”。

那么下一个问题便是,麦克卢汉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奇怪”的写作方式呢?这就需要谈到麦克卢汉所面对的或者说是反对的“总体危机”了。在《理解媒介》第一章第一句话中,麦克卢汉就点出了这一危机:

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注2】

简单来说,麦克卢汉认为,在拼音文字和印刷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的文化过分倚赖视觉,以至于使得它与其他感知相分离,继而使我们的思维模式发展成为一种线性的模式,而对于这一点的反思始终贯穿麦克卢汉写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方式。【注3】

我们再回头来想,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关于冷热媒介的误读和质疑,无论是“到底什么样的媒介是冷的,什么样的媒介是热的”,还是“参与度到一个什么样的值,媒介才变成冷/热的”,这样的提问方式恰恰说明了麦克卢汉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凡事要有因有果”,这使得我们在看到一对概念的时候,习惯于给它划定一个清晰的边界,有了边界,才能够“理解”,而聚焦到“冷热媒介”这一点上,媒介和环境在冷热之间交互变化,这样一种状态自然是一种没有边界的状态。于是我们似乎又一次体会到了为什么《理解媒介》如此难以“理解”。麦克卢汉所说的理解,必须是整体卷入的去体验,而我们习惯意义上的理解则是把整体肢解成部分去消化吸收。其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有必要重读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他所面对的危机时至今日依然存在。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反复谈到的冷热媒介、媒介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是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相互关联的状态。在这里我们又有必要回顾一下本节一开始所引用段落,“如果你准备深挖他们的文本传达的讯息,读过开头的几句以后,在任何地方停下来,你都可以抓住通篇文章的信息”,这同样也是麦克卢汉推荐的,我们对于《理解媒介》的阅读方式。现在我终于又把话题带回了关于对“冷热媒介”理解的讨论中,在第四节中,我谈到的“媒介定律”就是“冷热媒介”的更新版本,也是这样一种意象。但是值得再一次提醒的是,这种更新绝对不是简单的同义反复,而是系统的复杂化。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麦克卢汉虽然从写作内容到写作方式上,都自觉采用了一种抵抗姿态,但他的写作最终还是以印刷媒介这样一种方式呈现。或者说,即使麦克卢汉在极力的用文体上的改变给印刷文字降温,但是这始终无法改变印刷媒介是将文字固着在纸上,这样一种热的方式。这很像是我们之前说的,电视的升温并没有热穿它的冷外壳。那么这种降温得以发生的基底依然是,冷和热的交替流动。这也回应了我在最后一节末尾所说的,如果阅读至此,我的表述依然让你觉得含混不清,那么这很可能是在麦克卢汉的影响下,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尽量将文字处理的“冷”一点。

其实这也是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麦克卢汉作为一个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学者所带给我最大的触动,他在处理媒介问题的同时清楚的意识到了他所受到媒介的影响,而且他也不回避这种影响,他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例外,带着这样一层深刻的反思在写作的学者,让我十分动容。 


【注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南京,2011,39页。
【注2】:同上;18页。
【注3】:周诗岩,“重读《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的延伸”,《新美术》,2013年第2期。

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已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 (Routledge Classics,New York, 2001)
▽Neil Postman, Teaching as a Subversive Activity, (Delaeorte Press, New York, 1969)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南京,2011)
▽[美]莱文森,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年指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14)
论文目录|
一. 讨论与误读:是冷还是热?
二. 麦克卢汉谈冷热
三. 今天的冷热:颠覆还是延展?
四. 当麦克卢汉在谈冷热的时候他在谈什么?
结语. 从写作谈起
相关推送|

《理解媒介》校译与辨析
本文是针对《理解媒介》前四章所做的校译练习。参考的英文版本是:Routledge Classics出版社的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2001年版 ;简体中文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下文中称“原译”),何道宽译,2011年版;以及台湾猫头鹰出版社的繁体中文本《认识媒体:人的延伸》(下文中称“台译”),郑明萱译,2006年。
01|校译练习以加注的形式将字、词、句从多重语境中爆破出来,在“冷”与“热”的感知交替中指向一种新批评的可能。
02|我们神话性地活着,却继续在单一平面上支离破碎地思考。
03|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幻。
04|我们的文化太过偏重技术,以致产生麻木。
05|在电子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
精编|上|麦克卢汉的写作往往将文字间的间隙刻意扩大,造成一种“马赛克”式的效果,从而使文本变“冷”。
精编|下|那喀索斯既是这些动作的发出者又是接受者,从而成为了他自己的伺服机制……人和自己一切延伸的关系都是如此。

麦克卢汉及其“艺术家”概念
梳理了麦克卢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他对于即将到来的危机的阐述,并将其作为麦克卢汉的“总问题”,同时通过梳理麦克卢汉思想发展史,揭示了麦克卢汉意义上的“艺术家”的含义。通过了解对麦克卢汉思想产生过的重要影响的学者的理论学说,寻找他发展阐释“艺术家”这一概念的历程,厘清麦氏这一概念及其理论潜力。通过研究麦克卢汉的受教育历程及其思想发展的脉络,对诸如“新批评”派,托马斯·阿奎纳思想、麦克卢汉和著名艺术家之间的往来文字的深入探究,总结出几大最有可能的思想来源。
论文绪论|我们正在经历电子时代的重大危机——神经系统延伸后导致的全面截除……麦氏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他提出的“艺术家”这一概念上。
论文结语|不能张皇失措躲到墙角去哀叹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是要冲锋陷阵,猛击电力媒介的要害。
年表|1964年《理解媒介》出版,销售10万册,使麦克卢汉进入英美思想学术界的严肃讨论,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