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者的边界|《无知的教师》20210514线上讨论回顾|下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是法国当代哲学家朗西埃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一册小书,以19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师雅科托的不凡经历探讨智性平等的可能。雅科托依据一本传统的小说课本,创设了他的教学法,其中关键,就是教师自身并不授以具体的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教师只用“验证”学生是否学会。这场教学实验打破了以往将学问与无知对立的教育逻辑,教师将作为一名无知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心智的真正力量。这不仅促生了一种社会改良的有效办法,更提出了一种平等的哲学:即所有人都能建立作为人的尊严、认识自身的知性能力并决定其用处。由此开启解放的循环。20210514的院外“批评·家”活动邀请了《无知的教师》中译者赵子龙博士来介绍本书的写作与朗西埃的思想脉络,兼谈翻译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本次推送的是这次线上活动讨论的下半部分,涉及了从教学中共同地获得智性解放、智力平等的起点是意志、而智性的力量应当在怎样的层面上发生?所谓的“无知者”并不止于富有挑衅性的某种修辞,“循环封闭”更是具体的可以摆脱体制性的统治关系的场景。其余问答部分将陆续推出。
录音整理|马浩栋 责编|批评·家
《无知的教师》线上讨论回顾|下|2021
本文5000字以内|接上期
周诗岩:
实际上,“无知的教师”并不是说有一个人,他的一个固定身份是教师,然后这个教师有一个根本属性是无知。而《无知的教师》里面很多次提到,这个教师要去教他自己还不太知道的东西。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够获得智性解放,他并不是去教授他自己的知识,或者是去投入他自己的智力,而是去用他的意志去唤醒学生投入自身的智力。那他怎么能够建立这种关系,是他要先抽身一步,不要去教授他已经自认为掌握得非常完备、已经固定下来的那种知识。哪怕是他还在一种探索状态当中,也是与学生共同面对一个对象。这在包豪斯的语境里面实际上是非常好理解的,也就是说,包豪斯的教师并不被允许教授自己擅长的绘画。这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们尽管都是当时非常知名的画家,但在教学的时候不被允许教授自己擅长的绘画,所以他们都处在要重新来进行一种组合的一个阶段。那他们怎么能够让学生进入到一个循环、一个闭环,让学生凭自己的智力走出去呢?这里是要教师用他的意志——不是智力,而是用他的意志——去设定这样的一种教学的游戏环境,或者是一种游戏规则。这种规则一旦制定了以后,学生在里面不断地去读,要读到什么程度?具体的交流如何发生?教师并不会来告诉他:你是不是读错了一个标准答案。因为雅科托所创造出来的这个教学环境,实际上不是求一个标准答案。所以自然朗西埃也会说,读我的书不需要全懂。我认为这里的关键字是那个“全”,也就是你怎么来判断他是“全懂”。你多少会懂,为什么?因为你有自己已懂的部分。你可以用自己已懂的这一部分、已知,或者已感受到的一部分内容,去对接,然后去翻译,用你的已知把面前的这个未知去加以翻译。这个过程始终是在一个闭环当中,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处理。而教师只需要去检验你是不是真的投入了努力。他不去检验你是不是最后读出了一个标准答案。而什么叫做“全懂”?那样说,实际上就是设定有一个“全”,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所以这个过程就可以让人不断地进行一种推演。所以我觉得,“无知的教师”是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场合当中,这时候教师一旦教的不是自己完全把握的东西,甚至尝试教自己还没有太摆平的东西,这个时候他就成为一个无知的、还没有具备完备知识的这样一个引导者。这是朗西埃所能给出的一个其实很可以操作的一种实践路径。
然后由此,我就想到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受到一个比较大的震动。我觉得他这样生猛地、或者说非常干脆地提出来:你不需要去求证智性是不是平等,你不需要去追求智性是不是平等。平等这件事不是靠你从不平等通过追求而达到平等。平等是先决条件。那关键就不是关于我们“能不能”平等,而是关于你“想不想”,“愿不愿”,所以说这是意志的问题,然后也是关于你“信不信”,再以此作为起点。所以他这里有比较惊人的一个判断,看上去比较简单、粗暴、但非常干脆的判断,从一开始就提出来:你要假设这样一种智性的平等,要从这个起点开始。因此他所说的不是一个实证出来的东西。所以我回到了我读这本书的一个感觉,非常感谢子龙你把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平实。我不知道朗西埃的各种法文著作中,是不是《无知的教师》这本尤其写得相对平实一些,但至少从中文版看上去,这一本确实是非常好懂。它不是一本很晦涩的书,非常容易读进去,所以你可以直接面对他抛出来的这个议题,这就是他抛出来的、你愿意去尝试的这一种完全脱离之前的“知与不知”的那种关系的新的开始。所以从这一点上,子龙把这个翻译得特别平实,尤其对于这本书来说,我觉得是非常珍贵的一件事。然后我也觉得,这本书里提到的普遍教育法,实际上也就是对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家庭的内部都可以开始,它不需要借助任何的教育机构。
当然《无知的教师》里有谈到,有些人尝试在体制当中去推行这套方法,而这就是我另一个觉得震惊的地方,就是朗西埃认为这不算事儿。所以回到前面莲灿所说,这种结构关系是不是反而构成一个障碍?如果这就是常态的话,而如果我们相信朗西埃的这个宣告,那么无论体制、权力结构如何,你都要相信你仍然有供你去行使自主的、去动用语境的这个空间。这也是一个无法实证的东西,就是说当你不相信的时候,你实证出来的就是你没有这个空间。当你相信,你可以实证出来,你是有这个空间。所以说在《无知的教师》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他特别谈到了人们将这一方法落地后的情况。它落到了一个现实的社会当中,就会显得智性解放这件事好像是一个理想社会才能完成的事。朗西埃明确地说到,各种社会秩序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它就是那么一个秩序,只是比无序好一点。所以你看到,他不是在一个现实社会秩序当中来进行一种翻转,而是说:你反正要有一个秩序,而我可以就在这当中超脱,永远都相信这当中有我可以动用理性的空间。然后我可以去自学,通过一个载体,可能从一个文本、好的文本、或一个没有那么经典的文本开始,总之是从一个未知,然后用你自己的已知,就可以开始学。但是往往,“无知的教师”这个身份处在这一套推行的方式的起点上。这个智性解放的起点得由这样一个导师来开始,通过他的意志力。就是说,他能够对学生强制地说:你必须在里面经过这样一套磨练来完成智性解放。他唯一的判断是,你要进入这套封闭的循环里面并且认真地去完成,只是这样一点而已。所以说,书中反复提到,贫穷家庭里面的家长、一个没有条件让孩子去上好的学校的、甚至自己就是文盲的家长,你也可以开始。你不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从这个途径你就可以开始——这个让自己的孩子可以获得同等地智性的解放的途径。所以我觉得,这才是他所谓的普遍教育法,它不是适用在各个教育机构。它对于我们是否能普遍适用?教育机构永远不可能用这样一套方法,它永远不可能完全接受这套方法。教育机构吸取雅科托的那套方法以后,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产生并非是雅科托所主张的那一面,甚至走到他的反面。这就是我对之前几个问题的回应,而恰好由这里也带出来令我印象很深的、让我觉得有比较大的冲击的几点。我的理解就讲到这里。
赵子龙:
周老师讲了精粹的几个要点,我觉得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回应一些相关的体会。周老师谈到,朗西埃说这个社会秩序只是所有的不好的秩序里的一种,而社会总是需要基本的秩序,而我觉得,朗西埃确实是受到这样的一种思想驱使,甚至有点像叔本华。叔本华讲这个世界糟透了,但是这个糟透的世界仍然是所有可能的世界里面比较好的一个版本。其实,这里最根本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即使你从表面看上去它像是很消极的、包含了强烈的否定。再举例说,朗西埃对法国普选制这种为本国主流舆论所捍卫的现行制度,也有一种跳脱的态度。他认为普选制是法国大革命之后为了维护王权发明的一种制度,并不是所谓民主的基础。对现行体制的这种看法,在《无知的教师》里面也略有涉及。朗西埃会指出一些在事实上已然存在的东西,而他最后的结论,却不是关心具体怎样改变这样的社会,脱离了那样的态度。
另外周老师提到这本书的翻译比较平实,这确实也是我想做到的。其实在翻译的时候,即使原文很简单,第一遍的译文也很难达到平衡,有的地方会过于口语化,有的会比较刻板,需要不少修改,这也是翻译工作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另外,这本书的翻译其实多少有一点加工,法文原版可能更显尖锐。比如,书里多次用到“疯狂”(folie)这个词,它在法语里边比较浅显、语意较强,但我感觉把它直接搬到中文里面还是有点太尖锐了,所以我有时把它写成“痴妄”,作了一点点修饰。不然的话,我觉得有的地方读起来会显得太尖锐,对读者不是很友好。
刚才很有意思的还有“懂”与“不懂”的这种关系。周老师讲到包豪斯有些老师不可以教自己擅长的东西,让我觉得很有启发。但在实际工作里,确实有很多矛盾,就比如学术工作,尤其是在现在的学术系统里面,你肯定是要懂,肯定不能当“无知的”老师。而朗西埃的做法,就是不把这些全都否定,而是提出有比这个“懂”更重要的事情。
周诗岩:
我可以补充两个小八卦。一个就是我记得2013年朗西埃到美院来做讲座,题目叫《审美-政治:平等之方法》,主题聚焦在平等这个问题上。等到他讲完了,下面首先站起来发言的第一个学生,就提了一个平时大家都容易推算到的问题:“你说大家都是平等的,你说宣告一下就行。可是现在我们在下面听,你在上面讲,你觉得这是平等的吗?”实际上我当时听到的是这个学生确实是完全没有理解朗西埃的意思。朗西埃的意思恰恰是说:你别因为这样一个权力结构,你就已经认为自己处在不平等之中了。不平等是一种感觉,你如果先从不平等来开始,当然没有办法到达平等。你可以从眼前的讲座来想自己的事,从眼前的事来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说,如果你在动用自己的智性,你就是处于平等共同智性的这种关系。这就是我当时印象比较深、我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件事:人们会针对朗西埃所做的这样一种宣称,感到它看上去的感觉是“这怎么可能?”人们好像一下子把它放到一个至为理想的状况下,认为这就是朗西埃做出的宣称的态度。
然后另外一个,是我在纽约大学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当时我在纽大的一个华裔女老师家里跟她聊天,她就说朗西埃曾经借住在她们家的一个房间中。她对朗西埃的印象不佳,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当时正是911发生的时候,而朗西埃就在房间里写作。那个女老师已经是义愤填膺的状态,因为911事件非常地令人震惊,而她震惊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她觉得朗西埃竟然会无动于衷,仍然在房间写作。在全美国都已沸腾的状态下、或者认为这是人道主义灾难的这种情况下,朗西埃还是在埋头写作,丝毫没有反应。她对此也是觉得不可思议,好像从中可以说明他不会是一个好的思想家,这其中带有这样的潜台词。当然我觉得这一点也可以说明,朗西埃认为智性的力量应该在什么层面发生。对这两件事,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八卦,也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角度,借此去切入他所关心的层面、或者是他的思想所发生作用的那个核心所处的层面。
赵子龙:
我先回应一下周老师您刚刚讲的事情,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您讲到,朗西埃来中国演讲时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针锋相对的问题,我首先很同意您的理解,就是说我们要在这个讲座的所谓的权力结构之外,去在意并去追求别的东西,这应该也是朗西埃的意思。在此之外,学生的这个回应,如果不考虑其语意本身的内容,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让我想到朗西埃似乎也喜欢在讲座现场受到一些即兴发生的刺激,有一点像“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感觉。比如,他经常提到自己经历过的一些片段,在1968年罢工、罢课活动频发的时候,他去参加一些工人和学生都有参与的辩论现场。有一次,大家在辩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些人很有反叛精神,但有一个人问道,社会主义建成了之后,我们还能不能进行无理的反叛。这种问题,当然听上去自相矛盾,但是会引起朗西埃的兴趣,就是说他不会排斥一些突发情况。当然,就像周老师所说,比起仅仅提出尖锐的问题,我们还有更值得去思考的事情。
另外您讲到那位华裔老师对朗西埃的印象,我其实想猜想一下为什么朗西埃会是她所见的“反常”态度。这是因为他恰恰很反感某种知识分子关怀:坐在自己书桌前,却操心着天下动态。朗西埃在《平等的方法》里提到,他虽然早期很受福柯的启发,但后来对福柯又有看法,这就是因为,朗西埃觉得福柯太关心那些第三世界国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提到有一次去找福柯谈了一些事,然后福柯随口就问,对于某个国家的最近时局是什么观点,而这就是朗西埃所反感的、一种在书桌前运筹帷幄的心态。所以说他不是不关心别的,反而言之,我们可以参考朗西埃对诗人马拉美的解读:许多评论者认为这位诗人是“神秘”、“孤独”、“不及物”的,但朗西埃却认为他极为关心时代。朗西埃自己可能也是如此。
这也会联系到某些人对他的一种批评。例如,他在一些论文里反对某种艺术表现方式,比如以集中营惨案为题材的电影《浩劫》(Shoah)。许多知识分子非常喜欢它,对它交口称赞,但朗西埃却有点较真,反对这种作品里追求情感冲击的表现。而我们对此所见,也不是朗西埃缺乏同情心,而是他觉得艺术应该有其他的、更好的用法。我觉得我们可以用这种辩证的态度去看他。
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已授权发布。
未完待续|
相关推送|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中译版序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朗西埃的哲学奠基之作,其中的思想要点,贯穿了他之后所有的研究。而本书写法,像是讲述故事,讲了一名法国教师雅科托的不凡经历。雅科托依据一本传统的小说课本,创设了他的教学法,其中关键,就是教师自身并不授以具体的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教师只用“验证”学生是否学会。这场教学实验打破了以往将学问与无知对立的教育逻辑,教师将作为一名无知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心智的真正力量。这不仅促生了一种社会改良的有效办法,更提出了一种平等的哲学:即所有人都能建立作为人的尊严、认识自身的知性能力并决定其用处。由此开启解放的循环。作者雅克·朗西埃1940年出生于阿尔及尔的法国哲学家,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早年与老师阿尔都塞合著《阅读〈资本论〉》,后来走上独立的思想道路,成为当今法国激进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撰写了多本著作探讨美学与政治的关系,包括《电影的寓言》《被解放的观众》《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系列场景》《失去的线索——关于现代虚构作品的随笔》等。院外感谢译者与出版社授权,本期节选了朗西埃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
为了打破歧视的循环,我们就需要这种独特的行动,它就是雅科托所说的智力解放:下决心去出发,去行使自身的知性能力,并在行使中坚持它是属于所有人的能力。
智力不平等……让言说交流在形式上划分角色,将人分为下令者和服从者,也分为指导者和跟随者、劝诱者和共识者、告知者和获知者、世界状况的讲解者和这套讲解的接受者。
后勤|批评是艺术的后勤,艺术是政治的后勤,是感知战争的后勤。批评·家将不定期组织线下活动,批评家与艺术家相互召集,并以各自的路径去思考“未来”的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供需,这便要求双方既探知“敌情”,不沿用旧有的战术与战略;又开拓新的认识视域,寻找新的打法,方能组织成一次有效的威慑。
20211203|他 她 它 我 它 她 他|共读《艺术、社会、美学》
主讲人|岳媛
20211119|异名的枷锁:共读《先锋派困境》
主讲人|马以秀
20211029|先锋派在维捷布斯克
Unovis|艺术的集体与异己
主讲人|岳媛
维捷布斯克的愿景|作为先锋者的马克·夏加尔
主讲人|罗佳洋
20210618|力量圆舞与共通剧场:再谈《无知的教师》
主讲人|姜秦淮、许佳喆、洪昭元
20210611|真相与神话
晚清民初的画报情境:从《真相画报》谈起
主讲人|黄丹棉
作为一种言说方式的神话:《神话修辞术》读书札记
主讲人|莫绮莹
20210604|范杜斯堡《新构型性艺术的基本概念》翻译及阅读札记
主讲人|明心
20210514|有知者的边界:《无知的教师》与知性历险
主讲人|赵子龙
20210423|威尼斯的阿尔杜斯
印刷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学术史
主讲人|郑小千
201226|瓦格纳与总体艺术
瓦格纳与他的总体艺术:以《尼伯龙根指环》为例
主讲人|胡志毅
201118|在“我”与“众我”之间
从个体经验到社会研究:质性研究方法概述
主讲人|曾楠希
剧场:作为社会艺术实践的方法论
主讲人|王子月
200103|媒介与社群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导读与讨论课
主讲人|周诗岩、马浩栋等
社群与媒介:黑山舞台
主讲人|农积东
190421|二十世纪先锋派
提奥·范杜斯堡的艺术观念与实践:从荷兰风格派到国际构成主义
主讲人|谢明心
莫霍利-纳吉在德国包豪斯的Vorkurs课程及相关问题
主讲人|王雨林
190419|历史蒙太奇
蒙太奇的路径——论戈达尔《电影史》的形式与观念
主讲人|徐若风
190104|加速与狂欢:世纪之交的意大利
“未来主义”文献梳理
主讲人|农积东
19世纪末的佛罗伦萨——《瓦尔堡思想传记》读书报告
主讲人|郑小千
181007|墩墩墩墩
主讲人|楚吉妮
180630|艺术与圈
野聊艺术运作形态
主讲人|陈嘉莹
180501|现代之眼
鲁迅与新兴木刻
主讲人|小楼
技术的知觉与观察者的悬置——读乔纳森克拉里的认知考古学
主讲人|莲灿
诱惑媒体: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红场域研究
主讲人|叶v
180123|漩涡逃生记
“漩涡逃生记”——麦克卢汉的水手教程
主讲人|刘雨尘
20世纪原始主义的发现与重构
主讲人|唐念慈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现代建筑与后人文主义主体
——《现代主义与后人文主义主体》导论与总结的翻译札记
主讲人|黄清怡
“艺术史的边缘——W·J·T米歇尔翻译简介”
主讲人|吴帅
文化研究在台湾主讲人|李丁
171008|除了节日,除了假期,还有塔蒂|连连看
放映|《节日》《于洛先生的假期》《我的舅舅》《游戏时间》《车车车》《魔术师》
171002|屏幕 空间 影像诗|创作谈
主讲人|白清文,孙晓宇
170924|丢勒与古代世界
美与真实——从丢勒的艺术与艺术理论谈起
主讲人|吴雪婧
犹太人的血液,汉堡人的心,佛罗伦萨人的精神
主讲人|郑小千
170826|途中的大象·ICE MONSTER|创作谈
主讲人|吴穹、汪洋
170625|巴尔的摩/巴黎|访学札记
Critic——美国的批评写作
主讲人|刘雨尘
本雅明的巴黎拱廊街计划
主讲人|林紫鸣
170526|经济人与市民社会
主讲人|夏凡
170514|合起来作:“共艺术合作社”怎么作?
主讲人|黄孙权
170506|“包豪斯”的展1937-1938
纳粹德国1937年“堕落艺术展”研究计划
主讲人|骆舒星
MoMA“包豪斯:1919-1928”展览个案研究
主讲人|陆怡舟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