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人·据拐杖·缀人行 ——潮汕话与《战国策》词语
潮汕话称男人为”da2 bou1”,男孩为“da2bou1囝”;又“da2 bou1囝”合音而为“dao1囝”,俗未知快读合音之理,遂牵强附会,谓男孩养大后要留在家中,所以写作“兜囝”或“逗囝”。语言学上称这类现象为“俗词源”,无可厚非。
“da2 bou1”的本字是“丈夫”,在古汉语中是男人的泛称,《战国策·赵策》:“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管子·地数》:“凡食盐之数……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丈夫”与“妇人”相对,泛指成年男子。也有指男孩的用例,《国语·越语上》:“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昔吾年三十八无子,吾母为吾更取室。夫子使吾之齐,母欲请留吾。夫子曰:‘无忧也,瞿过四十当有五丈夫’,今果然。”没想到哦,孔夫子还是个看相算命的高手。
其实,现在普通话也常说的“男子汉,大丈夫”的“丈夫”与“男子”相对而言,互文见义。
也有干脆称为“丈夫子”的例子,那是后代了。唐·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吾育丈夫子五人,诸孙亦有丁壮者。”宋·陆游《陆孺人墓志铭》:“孺人年七十有四,以淳熙十二年正月己丑卒……(有)丈夫子三人……女子四人。”清·王韬《淞滨琐语·金玉蟾》:“姬封夫人。生丈夫子二,皆早贵。””丈夫子”,犹潮汕话言“丈夫囝”。又“丈夫”今指男性配偶时潮音文读为ziang6-7 hu1,指男人时白读为 da2-6 bou1。丈,查福建闽南音“丈夫”有读dang2 bou1的,可知其非无来历者,可能是由dang—da,阳韵转阴而来。今厦门话、雷州话、海南话阳韵字均有失去鼻音韵尾而转入阴声韵的现象,“狼犺”一词,潮语就说 la5-7 ha1或lo5-7 ho1。“夫”字文读为 hu1(肤),白读为bou1(埠)。潮汕话中,“夫”字读bou1的词还有“轿夫”等。
《明代潮州戏文五种》里有男人写作“丈夫”的用例。如《荔镜记》中林大鼻唱《无厶歌》:“拙时无厶守孤单,清清冷冷无人相伴。……丈夫人无厶,亲像衣裳讨无带;诸娘人无婿,恰是船无舵。” (厶,潮音bhou2,也写作“女么”“嬷”,妻子。)还有对白:
丑:唐明皇是丈夫人孜娘人?
旦:唐明皇正是丈夫人。
丑:昭君便是丈夫人诸娘人?
旦:昭君正是诸娘人。
“丈夫人”与“孜娘人/诸娘人”相对,其义自明。
乞食,潮语用作名词,指乞丐。俗语如“癞哥乞食唔同行” “癞哥拍做糜,乞食拍做死”(意思是破罐子破摔)。“乞食”一词也源于先秦汉语,不过一开始是动宾结构词组。如《战国策·秦策三》:“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后代一直沿用。《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王布》:“忽一日 有梵僧乞食。”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因流转乞食至上元县。”后凝固为一词,再引申而指要饭的人,成了名词。清·梁章钜《称谓录.·乞食》:“乞丐,闽省呼之为乞食。”
一日,一旦,有朝一日,如:“一日无钱,你正知惨(一旦没了钱,你才知道什么叫苦头)。”又指成天,整天,如:“伊一日食饱无事经惰定(他成天无所事事,就会偷懒)。”《战国策·秦策五》:“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韩非子·五蠡》:“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絮驾,故人重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此指一旦,有朝一日例。潮汕话此义的“日”读轻声,调值21。
詈,潮音li3(李3)/loi3(礼3),骂,咒骂。例如:“伊詈到你无滴囝好(他骂得你狗血淋头)。”《战国策·秦策》:“乃使勇士往詈齐王。” 《尚书·无逸》:“小人怨汝詈汝。”《楚辞·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世说新语·假谲》:“女哭詈弥甚,积日渐歇。”唐·王梵志《恶口深乖礼》:“若能不骂詈,即便是贤人。”《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二程又听得后来骂詈,好没意思。” 骂詈,潮语做“詈骂”。《广韵》去声寘韵:“詈,詈骂。”力智切,音义皆与潮汕话相合。
牢,畜猪、牛的圈,如“猪牢”,此词只通用于潮汕部分地区,另有猪寮、猪栏、猪窦等叫法。牢,上古指养牛马等大牲畜的地方,《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成语。《说文·牛部》:“牢,间养牛马圈也。”先秦其他典籍也有用例,如《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管子·轻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潮汕方言至今保留上古词义。
据,撑,拄,如:“个老人据支拐杖(那个老人拄着拐杖)。”《战国策·燕策》一:“凭几据杖。”《说文·手部》:“据,杖持也。”段玉裁注:“谓倚杖而持之也。杖者人所据,则凡所据者皆曰杖。”《广雅·释言》:“据,杖也。”《广韵》去声御韵:“据,依也。”居御切,与 “倨踞”同音。
缀,潮音 duê3(兑3)。《战国策·秦策》:“缀甲厉兵。” 又《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广韵》去声祭韵:“缀,连缀。”陟卫切。潮语钉缝纽扣叫做“缀钮”。引申指黏在一起,如“衰到煲糜还缀锅(连煮粥都煮糊烧焦了,比喻倒霉透顶)”等。再引申指跟在后面走,俗语有“缀撩缀挟”(跟在人家后面捞好处)、“缀挨缀嘶”(跟着瞎起哄)、“穿白长衫缀行”(原指给没有亲密关系的人送终,只是穿上白长衫跟着人家走,比喻随波逐流)《聊斋志异·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即是此义。
曝,潮音pag8(雹),晒,如“曝日(晒太阳)” “曝衫裤(晒衣服)”等。《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晋·陶潜《自祭文》:“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盛夏曝日而不渴。”曝,古字只做“暴”,《周礼·冬官·考工记》:“昼暴诸日。”《孟子·滕文公上》:“秋阳暴之。”《孟子·告子上》:“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广韵》入声屋韵:“暴,日干也;曝,暴俗字;”蒲木切。音义皆合。曝日(晒太阳)就是“曝诸(之于)日”,被日曝的意思。沃(ag4)雨(淋雨)也是这样的构词结构,被雨淋。
【延伸阅读】
3、猪铺狗窦·眠起日昼·爇朥咕薰·汰米洗潘 ——潮汕话与《左传》词语
【照片说明】
我家阳台上的飘香藤,从初夏到现在立秋已过,还是接二连三地迎着朝阳怒放。花有点像喇叭花(属旋花科),但不是,它属于夹竹桃科。只种了一棵,还是盆栽的,只要肥、水够,就花开不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