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力学和边缘计算遇见沙漠:6000亩农田现身乌兰布和
记者/梁婷
编辑/计巍
乌兰布和沙漠里生长出的农作物
我们习惯了沙漠是望不到边的土黄色,一脚踩下去,沙子直接灌入。在乌兰布和,这个习惯被打破了。一条柏油马路穿过,一边是我们习惯的那样,另一边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玉米、高粱杆子直立着,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蔫巴、发软了的西红柿和西瓜躺在沙地中。这里也有来不及秋收的遗憾。但如果你够仔细,还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依然甘甜的小番茄。
千亩农田成为乌兰布和沙漠的惊喜。
秋天乌兰布和沙漠里生长出的高粱
蒜头奇妙生长
刘灵丰种植的两颗蒜破土了,这本没什么稀奇。
它们都被种在盛着沙子的一次性纸杯中,享受着同样的光照、水分,唯一不同的是,其中一杯沙里添加了一种材料。一个星期的时间,差别逐渐显现。加了材料的杯子里,蒜头早了四天发芽,枝芽明显挺拔一些。
这两颗蒜的故事要从2018年讲起。腾讯云副总裁、腾讯IDC平台部总经理钟远河在浏览新闻时,无意中看到了关于重庆交通大学沙漠改良田技术的图片报道。沙漠背景下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向日葵、高粱繁茂生长,甚至还有青蛙和兔子在这里露面。
钟远河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沙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而且中国国土贫瘠,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的几分之一。我们自己的高校就有这个技术,不但可以在沙漠里恢复生态,也许还可以发展农业。”他想,致力于科技向善的腾讯,应该可以为这个项目做点什么。
腾讯云数据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刘灵丰承接下了这个任务。从深圳到重庆再到乌兰布和,她一路体验,真实地感受到了沙漠变良田的过程。
沙漠中种植的西瓜
2018年5月,刘灵丰来到重庆。技术创始人、重庆交通大学的教授易志坚对于项目的介绍,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包括他的规划和理念,甚至这个项目当时面临的一些质疑,都知无不言。”易志坚的坦诚和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让刘灵丰觉得,沙漠项目是看得到的希望。
2008年,易志坚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与弹塑性断裂力学以及钢筋混凝土、桥梁、道路等相关的力学研究。在研究路面的过程中他发现,从颗粒物质到混凝土其实是一种状态的改变,完成这种改变,靠的是“约束”,这让他瞬间想到沙子也可以变为土壤。在多次试验中,他的团队提炼出了可以改变沙子状态的物质,这是一种白色粉末,他们称之为约束材料。
在重庆,刘灵丰第一次看到易志坚团队的试验田。这里收集着粗的、细的,各种颗粒度的沙,甚至还有垃圾粉碎以后的小颗粒。神奇的是,在添加了约束力材料后,里面都生长着植物。她对这个项目的信任程度又多了一些。后来,她把改造过和没改造过的沙带回了深圳,开始做实验,种下了那两颗蒜。
2019年8月,刘灵丰前往乌兰布和。抵达的第一天,眼前是诗里面描述的“大漠孤烟直”,但第二天到了种植基地以后,她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怎么这么多植物!地里面满满的乔木、灌木、各种草类以及茄子、辣椒、土豆、萝卜等作物。我们开车走进去很远很远,还有各种植被。”
刘灵丰记得,以前的儿歌是“拔萝卜,拔萝卜,老爷爷拔不动,老奶奶来拔”,但在沙地里面,萝卜轻轻松松就拔起来了。他们边拔边吃,她还第一次生吃了茄子,“真的是清甜的”。站在那片地里,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易志坚
“让力学遇见了沙漠”
这样“震撼”的场面之所以能够出现,易志坚的解释是,“让力学遇见了沙漠”。“土壤颗粒之间存在约束,能够成形、成团,原因在于土壤中任何两个颗粒从任何方向都能够结合,我们称之为万象结合约束。”这是沙变土的科学原理,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前提条件。“若要将沙变成土壤,就需要给它一种约束。”
一桶水、一抔白色粉末,易志坚的博士生赵朝华开始演示“相遇”。他就地挖出一抔沙子,倒入一些白色粉末,加水和匀后,堆出了一个洼地。慢慢倒入水后,水并未从沙中渗透出来。另一边未加粉末堆出的洼地也同时加水,完成对比实验,水倒进去的同时就渗走了。
“土壤一定是颗粒物质,颗粒之间通过约束凝聚成团,干时是固体,湿时是流变体,能够存储水分、养分、空气并滋生微生物。”易志坚解释,他们做的就是通过约束材料,把沙子从离散状态转化为固体和流变体。具备了土壤属性的沙子,存储水分的能力变强,具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生态力学属性,同时保水保肥能力强,“它可以像母亲抱住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植物抱住,成为植物生长的载体。”
赵朝华做的对比试验,加了材料的沙坑(右)渗水速度慢于原始沙坑
这样的实验他们已经展示过很多次。项目从2008年提出设想以后,研究进行了5年。2012年,成功研发出约束力材料。院坝、阳台和屋顶都曾是他们的实验区。2013年以后,他们在重庆模拟沙漠的环境进行实验,逐渐解决了材料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
直到2016年,他们终于来到了乌兰布和沙漠,拿到了一块试验田。把这片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绿色,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
也不是没有过困难。赵朝华说,到乌兰布和以后,客观条件和他们预想的有一些出入。没有公路,在沙漠里开车,他们经常陷在里面。找不到方向,看着很近的地方就是开不过去。
更大的难处在于,作为搞科研的人,对农业缺乏了解,有的植物播种太浅,不容易发芽。他们开始找当地的农民,跟着学习,一点点摸索着不同的气侯条件下适合种什么东西。在尝试种植了100多种农作物之后,最终选出了优势品种,2017年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
从最开始的25亩到最多时种植了6000多亩,从乌兰布和种到了新疆的和田、四川的若尔盖。这些实验,不仅证实了土壤化后的沙子可以长出农作物,他们还有了意外的收获:优势作物的产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易志坚分享了一组数据,2019年阿拉善盟农牧局组织高粱产量测产,他们的最高亩产是932公斤,平均亩产是789公斤。2020年新疆和田农业农村局也组织了高粱测产,他们的最高亩产716公斤,平均亩产614公斤。而2017年高粱的全国平均亩产只有324公斤。
拔出这些植物的根部以后,他们才明白为什么有这样高的产量,有的高粱根系几乎与人同高。易志坚说,改造后,最上面的土壤层相对紧密,下面是离散沙子,土壤剖面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使得植物的根系变得发达,固沙能力变强,可以充分吸收水肥。根系腐烂后又会形成腐殖质,进一步改善土质。“沙子土壤化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它的原理得到了事实的验证,说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
就目前来看,还有一些数据是非常喜人的。土壤化后,这片试验田保水保肥效果明显,平均灌溉量低于每亩400方,远低于当地每亩550方的节水灌溉定额。同时,由于采用了机械化、规模化的施工,而且加入的约束材料数量很低,改土成本一般是每亩两千到五千元。
另外一些事情是他们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的。2016年赵朝华第一次在这片农田里看到了青蛙,甚至还出现了狐狸,他们至今不知道青蛙从哪里来。易志坚觉得这或许可以证明生态真的发生了改变,“局部生态系统恢复效果确实非常显著”。
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遭到沙漠化的危害,这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沙漠化每年还在以5万到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疯狂扩张。“相当于每年消失两个海南岛。我们国家有173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如果采用沙漠土壤化方法把它恢复1%,就是2600万亩可利用土地。”易志坚觉得,从遏制沙漠化和土地利用的角度讲,这个项目也是意义重大。
阿拉善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罗志铁很认可这个项目,他也认为这对荒漠化的治理是非常有利的。
罗志铁介绍,阿拉善地区共27万平方公里,其中有10万平方公里是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紧邻黄河,每年进入黄河的沙子有一亿吨,沙化非常严重,对公路、铁路的影响巨大。“从节水和治理方面,都对我们地区有示范作用。我们不能把沙漠都变成良田,沙漠也要保护,但是沙漠向东侵蚀的速度,包括进入黄河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个技术避免。”
在这片沙漠里,“技术”的直接显现是地面上那些与沙漠特征“格格不入”的农作物,事实上,在不被注意的田间、地下、房檐边,还有一套严密的数据系统正在不间断运行中。
沙漠农田里的日常监测
“我们可以做什么?”
2019年之前,这个项目完全由易志坚的团队操作。和腾讯合作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赵朝华说,“他们完全是抱着想帮助我们的想法,但是刚开始确实不知道怎么帮。”
刘灵丰也茫然。“腾讯作为一个科技公司,和沙改土、农业生产这样的项目产生联系,总有一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感觉”。
有一次他们聊起来,包括媒体界、学术圈对这个项目的质疑:沙改土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把水和肥保持住吗?“我们从这个角度想,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数据支撑,来应对这些疑问。后面我们才开始决定引入智慧农业的方案。”刘灵丰说。
蒋学皎是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团队的成员,她主要负责与腾讯的对接。“腾讯的加入帮助我们搭建了从数据采集到存储、清洗、分析、展示的一系列平台,最可见的效果就是提升了科研效率。”有一次,他们在处理一个800多兆数据的时候,已经是高配的电脑,运行了三天仍无结果。腾讯的边缘计算中心能够把时间缩短到了几分钟。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采集非常多类型的数据。蒋学皎统计过,目前的监测任务很重。包括对重要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土壤微生物组分析、果实的识别和病虫害进行监测;具体到一个植株上,要测量株高、出苗率;另外在区域尺度上,还要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的宏观监测。“包括无人机以及全时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每天产生的数据保守估计在1T以上。这对后续的数据存储分析处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没有腾讯加入之前,赵朝华都要经常走到田地里读取数据,三点读一下,五点读一下,现在全部在电脑及云端存储起来,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得到。
在一场霜冻之后,来不及采摘的西红柿落在地上
腾讯加入以后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中间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刘灵丰说,腾讯IDC平台部主要是数据中心,确定智慧农业的方向以后,决定将腾讯内部团队在智慧农业场景中的一些经验结合起来。
和领导、同事商量以后,刘灵丰和他们团队共二十多人与学校老师们,共同探索起沙漠里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农业我们不懂,对于智慧农业整体的模型和传感器部署、数据清洗这部分内容,老师们也不太熟悉,所以我们就一起研究,智慧农业到底该怎么出方案,最终想要衡量的目标是什么?”刘灵丰说。
对彼此的研究都不太懂的两个团队,开始了相互学习和摸索。“到底哪些农业因素会影响产量和长势?我们一点点把这些因素训练到AI模型中,包括气象环境、土壤环境、水质(浊度)环境以及用水量等的监测,以及生物量、植物表征等方面的监测。”刘灵丰介绍,沙漠现场布线也非常不方便,他们又拉来了腾讯的物联网采集团队,利用腾讯云物联网开发者平台IoT Explorer ,通过低功耗物联网LPWA技术,无需布线,通过电池供电,LoRaWAN无线传输技术就可以对沙漠现场进行环境数据收集,慢慢地整个方案就成形了。
2019年10月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室,到2020年9月,这些框架搭建终于完成。赶在今年秋收结束之后,已经正式开始运行。“现在地面比较荒,我们要在原生态的情况下,不做任何人工改变,监测生态情况。到明年3、4月份的春耕,这些数据就会顺着农业的整个流程采集上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
在乌兰布和的实验基地还有一个1.2米乘1.2米乘2.2米一体柜。“这柜子我们都不能随便打开的。”易志坚对柜子也充满了好奇。
这是一个独立运行的数据中心,学名是腾讯云Nano T-Block边缘计算中心,它承接了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团队试验区所有的数据处理任务。这个小小的一体柜由腾讯IDC平台部用了一年的时间,经历了两次迭代最终成型。
对于腾讯来说,这也是一次验证技术的设想和能力的机会。以前他们没有想过把边缘数据中心定位为智慧行业转型的小工具,这次合作的初衷也只是想帮助沙漠土壤化团队把智慧农业搞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似乎可以做一个平台型的产品,用一些简单的优化,去支持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实现智慧转型。
“我一点都不怀疑我们的技术,不能改变自然的规则,但可以在小范围影响它,技术发展到现在,这么多跨学科的结合,一定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刘灵丰说,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敬畏自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引导它往想要的方向发展。
2020年11月,已是深秋。乌兰布和沙漠里的几千亩试验田,在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霜冻之后,仍然残留生机。圆滚滚的白萝卜拔出来削了皮,就可以直接吃;西瓜和番茄有些可惜,霜打了之后,软趴趴的;红辣椒的水分完全蒸发,已经干瘪,正是做菜的好配料。这些作物都成为试验基地工作人员的餐食。腾讯在2019年也从这里购买了番茄当做员工福利,大家反馈很不错。
农田现身沙漠成为乌兰布和一道靓丽的景观。去年夏天,一位记者来过这里,她遇到了路过这里去沙漠游玩的游客,他们在农田旁拍照,有的人进到地里。沙漠除了黄色,也可以有连绵的绿、星星点点的红,除了沙棘也可以有繁盛的高粱和向日葵。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新闻“哈勃计划”稿件,由北京青年报在腾讯新闻独家首发,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争议中的江秋莲:我只是一个自私的妈妈
“双十一”过后,狂奔的“兔子”能躲得过围剿吗
送去大凉山的400箱卫生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