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真的不好吗?疫情期间再反思密涅瓦大学的教育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秋夙说 Author 秋夙
▲ 同学的课堂笔记
来源:Izzy
作者按: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以及最近美国ICE发出的关于国际生签证的政策,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许多大学紧急地开始使用Zoom等平台提供远程教学。大多数我听到的评价是比较负面的。比如在学费不变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却下降了很多。这些心声我完全可以共鸣,我也有过类似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最近也在重新思考过去四年在密涅瓦大学接受的教育。
作为少数同时经历过传统大学的线下教育,传统大学的紧急网课,和密涅瓦大学教育的人,我想将自己的体验写下来。每个模式有利有弊,下面内容不对学校本身作比较,只是将个人经历和感受分享给大家参考。
01
在香港的大学上网课
去年我在港科大做交换生,当时香港因为游行示威影响到校园运作,多数大学也11月纷纷取消线下教学,开始紧急地让各个教授安排线上课程。
我个人的体验是,整个过程是非常混乱的。传统大学并没有对这样的不确定性做过准备,也没有统一的应对机制和方式。各个教授也没有受过线上平台的训练,最后的效果参差不齐。
我的一个教授提前录制视频上传在Youtube上,这种没有任何互动性和实时性的被动学习这个时代显然不会受学生欢迎。虽然是超过100人的大课,视频每次的浏览量竟然还不到20。
另一节课,因为有大量学生展示的成分,教授先是试图用Zoom,但是由于难以保证每个学生在展示时网络顺畅,到最后教授放弃了让全班同时上课的决定,而是让各个小组录制内容,然后发给大家,每个人再自己找时间观看。
那个学期的最后两个月,我几乎完全没有在上学的感觉。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当时本来是去体验传统大学的生活,去了解其优势和密涅瓦大学没有的部分。结果突如其来的反送中条例风波对当地大学带来的一系列变动,反而更让我看到了传统大学的弊端和缺乏灵活性。
02
疫情下的美国高等教育
今年三月份疫情在美国爆发的时候,密涅瓦的学生和其它美国大学的学生一样,经历和同学匆匆告别,趁着各国关闭边境前订票回家。
只是在这所有的不确定性中,唯一没有受影响的是我们的教学。
当时尽管大多数同学回到家,我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所有人还是在上课时间登录进入教室,不是去听讲座,而是像往常一样做好课前准备,积极地参加讨论,与同学互动。
学习照常进行,在疫情中,反而给我们带来一种令人欣慰的常态感,让我们少了一些焦虑。
那段时间,看到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吐槽大学的网课的表情包,和无数埋怨在线课程的枯燥,我相信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大学管理者,都会意识到,这种仓促实施的远程教学只是解决当前危机的暂时方案。
在密涅瓦的经历可以使我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在线教育。在线教育不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而是利用科技平台,来辅助创建更高效的学习环境。
03
密涅瓦大学的模式
最近有很多人来找我询问密涅瓦大学的信息,我的外国同学也有写文章给他们的朋友各种在线上课的建议,连我的教授们也开始去教其他大学如何在在线的教学场景去重新设计教学内容。
看到疫情对传统大学的影响,也重新让我认识到了,密涅瓦大学在创始之初的前瞻性的地方。
密涅瓦大学官网一直写着,其创立之初的使命是去培养能够适应各种不确定性的未来人才。我之前只觉得这是浮夸的广告词,认为密涅瓦的模式估计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但现在看来,世界的变化在我们这个年代是加速的。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一定是会逐渐成为未来的一种新常态,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而密涅瓦大学的翻转课堂让学生早已习惯线上的互动式学习,四年七个城市的模式让学生熟练跨国的异文化场景沟通和远距离工作。
要不是这一年有了这些对比,我都没发现过去四年一直把这种高效互动的小班线上教育当成理所当然。这些体验也让我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密涅瓦大学背后的设计,教育理念,和对平台的反复打磨的过程。
教学方式
密涅瓦大学实行的是翻转课堂,运用自主研发的平台Forum去模拟面对面的互动式讨论。
好的在线学习平台需要花费数年的打磨。比如Zoom最初成立是为了企业服务,所以也不难理解里面的很多设计并不符合教育的场景。密涅瓦的Forum是从建立以来,就为了打造高效的学习环境为目的,并一直根据学生反馈更新功能,帮助优化教授和学生的体验。
过去四年,从未有任何一个教授用过幻灯片教学,我从未听过讲座,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考试。我的成绩是基于课堂上的答复和发言、作业和期末项目各项分数累积起来。
我现在对密涅瓦大学的理解是,用线上教育平台的模式来弥补传统线下教育的不足,再用线下的活动来填补线上教育无法提供的体验。
这个或许有些难以理解。
先来说下,传统大学的通病,本科大多数课堂以讲座为主。
* 被动学习,上百人课堂,学生难以全程保持注意力
* 难以得到教授关注,几乎没有发言机会
* 课堂出席率低
* 考试占成绩比重大,所以考试前才突击复习
* 几乎没有来自教授针对个人的反馈
我个人之前在港科大的体验也是如此,教授只顾按照幻灯片讲课,下面的学生有在抄笔记的,也有在玩手机。到后来,我发现上课教授也只是按照讲义讲一遍,其实没有什么去教室的必要。
我也第一次体验了翘课后不用担心后果。相比下来,在密涅瓦大学,缺席一节课后需要重新看课堂的录像,提交课前作业,还要另写一篇300-400字的课堂小结,所以为了省去这些麻烦,我觉得还是去上课更容易一些。
针对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的缺陷,密涅瓦大学的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是:
* 主动学习,小班课堂(每节课少于19人),所有课都是研讨制形式
* 平台记录学生的发言时长,用不同颜色提醒教授去点发言少的同学
* 系统自动跟踪迟到和出席情况,每节课每学期都最多3个缺席
* 每节课会被打分,会影响到最终成绩
* 每节课和作业都会收到教授的反馈和建议
学生和教授实时参与,小班设置让大家都像坐在第一排,可以看清每个人。
每节课有课前测评和课后反思的问题,需要在限时内输入自己的答案。
▲ 教授在等待我们回答课前测评的问题,
这些是用来检测我们是否认真做了课前阅读
▲ 教授显示所有人的答复,
让我们去阅读其他同学的想法,
并点名学生来解释自己的答案
每节课中,我们被分成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再向全班展示。
课上可以进行实时投票,大家在投票前看不到其他人的选择,所以投票的结果也更能代表大家的真实想法。如果你和大多数人选择的不一样,那就得做好准备,被教授点名来为你的观点辩论了。
▲ 教授在上课开始时用投票的方式快速地
去了解班上同学的想法分布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点是,在课上发言的时候,同学和教授可以通过颜表情或者点赞的方式给出实时反馈。这样可以迅速一目了然地看到大家的回应,也更方便教授组织课堂讨论。
在港科大,我上过一节商学院的线下课,课堂分组讨论的低效率让我有些难以接受。讨论的时候,大家拿着电脑,依次轮流说自己的观点,一个人零散地记着笔记。等每个人说完后,我们才从混乱的笔记中去整理观点。大多数时候留给真正讨论的时间所剩无几。当时,我特别想建议大家,要不我们直接先在Google文档同步写完各自的观点再讨论,肯定会快很多。
在密涅瓦,分小组讨论时,大家都同时在文档协作,先写下自己的观点,写的同时也能看到其它人写的观点,有疑问也会评论在别人写的内容后。所以短短时间内就能清晰地看到需要讨论的地方,然后可以马上进入对观点的逻辑层次和内容整理。
▲ 小组同学在协作文档写下各自想法,
然后进行讨论
这些设计都辅助带来高效的在线学习体验。包括教授在课堂的引导角色,学生的活跃程度,课程的节奏安排,教学法(说明性学习,协作学习等),在线评估方式等。
而这些在传统的教室反而是很难实现的。
▲ 课后回去看课堂的录制视频,
右边是教授给我上课三个发言给出的分数和反馈
之前和教授聊天,她说,和大多数人想的相反,在密涅瓦大学教书虽然教授发言少了,但是反而更难一些。她说之前在宾大教书时,每次按照准备好的幻灯片和讲义讲就行了,但是在密涅瓦,她要认真听每个发言,需要问题的答复,去挑战学生的观点,还要引导不同学生去发言,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度。整节课需要全神贯注去听和引导讨论,所以九十分钟下来还挺累的。
教育理念
密涅瓦大学另一个颇有前瞻性的地方,是大一的基石课程。
学校基于领导力与创新力的研究文献,以及对不同领域内雇主的采访调研而提炼出四类核心能力。
批判性思维:评判论述,分析推论,权衡决策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考:促进探索,解决问题,创建产品、流程和服务的能力
有效沟通:有效使用语言和非言语沟通的能力
有效互动:谈判,调停和说服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破解伦理困境并具备社会意识的能力
四项能力体现在四门基石课程中:形式分析(Formal Analysis),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is),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s),多元模式沟通(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这些思维方式官方被叫做,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Habits of Mind and Foundation Concepts)。
在密涅瓦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四年都被要求去不断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分数也一直在变化。有一次听创始人说,他们知道学生在大一的时候不会完全理解这些课程的用意,所以才会有四年的时间给我们去反复理解和运用。
现在的我对这个课程体系的理解是,本意并不是去教我们具体的知识,而是学习如何提升自我认知,如何获取知识,如何科学地学习,如何建立跨学科思维框架,如何构建知识体系的一套具有广度的内容。
在这里不会再有绝对偏科的学生。学艺术的学生也要去学如何去计算统计显著性,提升自己的分析数据的能力。写代码的同学也被要求去从电影文学音乐中去分析里面的情感与表达。
虽然没有类似其它大学的基础入门课程,但是我们拥有了理解不同学科背后的逻辑和思维。
举个简单的例子,其中一个思维方式是教我们如何科学地学习。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学前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学习经历,但是从来没有人系统地教我们人类是如何组织,处理,和储存信息。我不知道有多少大学会教学生怎么去学习,但将这称为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也不夸张。
学校的创始校长Stephen Kosslyn从研究文献中,为我们整理和总结了学习的科学的十六个原则。比如,其中一个原则是,在学习新事物时,要尽可能找到与记忆中已有信息的关联,且关联越多越好。研究人员了解到,一个人已知信息越多,可以用来存储新信息的现有关联就越多。
在充分理解诸如此类的机制以后,无论想要学习什么,我们首先可以知道如何更有效地为自己制定学习的方案。
坦白来说,我在大一学习的时候是没有完全理解这套内容。有时候上课的内容让我感觉很抽象,浮于表面,很不具体。虽然有时会有理解了新的看世界的方式那样顿悟的感觉,但也有时候我觉得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没学到。
但到现在,我才意识到,之所以我之前会这么想,是因为作为一个在中国体制内教育下长大的学生,我潜意识地认为只有记住事实、数字、和具体的理论概念这样的过程才是学习。
和教授沟通的时候,他也说到,的确我们都会不自主地就去关注内容本身,而忘记了在学习这些思维技能的时候,内容只是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思维方式的辅助工具。
所以,在密涅瓦大学,不仅是学生,教授也需要受培训,要去摒弃旧的思维来学习和适应这样新的教学方式。
那么,这些具体的思维方式又是怎么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一个韩国同学在Facebook群组里分享到,从复杂系统课里的关于个人认知的内容教会他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谈判的内容帮助他向公司沟通后到更高的薪资。从实证分析课里面的判断研究设计的合理性的内容,帮助他知道如何更科学地制定客户反馈表。
我个人的体验也如此,在去听不同分享会,读别人经验的时候,我经常能从里面看到密涅瓦大学的一个个思维方式的影子,只是他们把思维方式放在一个具体场景里去解释。也是这样的时刻让我更欣赏这套体系背后的设计。
线下体验
那么再说,线上教育经常被诟病的地方。比如:学生不在同一物理空间上课减少了随机性的互相和交流,学生难以用在线平台表达自己的情绪等。
因此,密涅瓦大学还制定了一系列线下体验,来丰富学生其它需求和经历。
学校的规模像文理学院,是小而紧密的多元学生群体,每一个人都认识彼此,熟知对方的故事。
密涅瓦的官方活动,有每周的文化之夜(我们称为10:01,是最早届学生的作业截止时间而定下来的传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同学,会为全校做当地的美食,介绍他们的文化。
每周会有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大家也可以向他提问。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加入密涅瓦之前的人生,家庭和社区里的价值观,和经历过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我去听过的分享都特别真挚,这也是去深入了解同学的很好方式。我在密涅瓦最后悔的一件事,大概就是没有去听完所有同学的分享。
这些活动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如何去讲述你的人生故事,如何去介绍你的文化,这些本身就是一个很难得和有意义的自省过程。
另外,在不同的城市,学校也会根据城市的性格去设计学生体验活动。
比如,旧金山是一座充满创业精神的城市,学校在春季学期之初设计了一个半程马拉松(21公里)徒步,让我们去理解‘坚韧’这个品质。我们以Ocean Beach为起点,经过七个不同的关卡完成不同的反思话题和挑战,沿着海岸线,走回宿舍。记得当时有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完成了全程。
▲ 大一旧金山半程马拉松徒步
在每个城市,每届学生都会住在一起。共同居住的模式也更能让大家深入了解彼此的经历。随机的谈话和灵感的碰撞经常就发生在宿舍的走廊里。
比如,以色列的同学邀请我去体验他们的逾越节(Passover Seder),印度同学教我认识南亚料理不同的香料品种,尼日利亚的同学给我讲他们国家内的种族和宗教冲突。
虽然每一届大概不到两百个学生,但就算到大四时,当我自认为已经很了解每一个人了,但却还常常听到同学的新的故事而感到惊奇。
去年暑假在东京实习的时候,我在咖啡厅约朋友见面,中途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来,结果竟是密涅瓦同届的英国同学。我们都不知道对方此时在日本,更别说还这么神奇地偶遇。我们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去一对一谈话过,那天我们整整聊了了四个多小时,从小时候的故事,到彼此最近的生活动态,还有未来的打算。
人生中最能留下深刻印记的大概是这样无目的的时候和场所,这些无意间的偶遇和谈话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滋味。
这些也是我当时去港科大后最怀念密涅瓦的地方。传统大学因为人数众多,特别是香港的大学,竞争压力很大,在那里认识的多数学生更功利,大家想着如何取悦教授拿高分,疲于奔命地投简历找实习。很难有之前在密涅瓦的时候,大家会毫无保留地去分享自己的故事,真诚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04
两种模式的比较
在密涅瓦,我们学生之间也经常讨论,这种方式是否真的有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知识。
我们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研讨模式更适合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商科的学生,但对于自然科学等科目或许还是讲座的模式更好。以及教学内容非常适合跨学科追求学习广度和自我探索的学生,而不是一开始就只想追求高度专一性学科的学生。
当然这些也不是决定性质的。毕竟每个来密涅瓦大学的人都有自己的考虑,有人是看重教学不受地理限制带来的自由度,有人是想体验七个多元的城市,有的人是觉得相比起传统大学的天价学费这里性价比更高。
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年代,知识本身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网上可以轻松看到名校的课堂的资源,制作精良还有趣味性的知识呈现方式也层出不穷。
无论是在密涅瓦,我在平日里每次做课前准备,去看阅读材料,独立完成课前作业,还是在港科大,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去复习公式,再自己推理的过程。真正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过程其实都还是发生在自己身上。
那么,或许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的模式,就是更好的模式。
另一个因素,最近很多人在吐槽天价的大学网课时,相信很多人也意识到了,学生支付给大学的本来就不只是教学的费用。
不仅是国际生,就算在美国本土,昂贵的高等教育也是长时间被各界人士批评。
传统大学的学费里,有给学校设施建立和维护:图书馆,博物馆,餐厅等;有运营学校体育联赛的生意,哈佛近几年的招生数据里显示体育生占大约20%。还有巨额的体育赛事花销,这也是为什么几天前斯坦福在疫情下决定取消11项体育项目的运作来节约高达2亿美金的开支。
除此之外,还有终身教职体系导致大学在教授薪酬上花费很高,就算教授拿到教职后无所作为,学校也毫无对策。
我也是这几年在理解密涅瓦建立的初衷和整个过程中,才慢慢了解到美国高等教育背后的一些历史,和错综复杂的激励系统,导致形成现在的状况。
密涅瓦大学在创始之初,就是用这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模式,获得了SEVP和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批准,满足给国际学生发放F1学生签证的条件。
学校办学资质也是被 WASC(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认证。在美国,大学认证不是教育部负责,而由六大地区联盟协会提供。WASC是六大认证机构之一,涵盖加州夏威夷等地区的所有大学认证。
最近美国ICE出的关于线上课程影响签证的问题,我本以为也会影响到学校,结果才发现密涅瓦大学一直就是符合这个要求的Hybrid模式,因此也完全不受影响。所以最近同学们也感叹,在这方面密涅瓦大学竟然早几年就走在其它大学前面了,似乎像是能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一样。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不是为了去证明哪一种模式更好,只是最近看到很多网上的帖子,有受到政策影响的国际生,也在疫情下挣扎的美国本土学生,有很多感触,所以决定写下自己的体验。
尽管疫情似乎把很多事情变得糟糕,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如果在这个疫情的契机下能促进高等教育进行一些积极的改革,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
以上是个人一些想法,欢迎大家的讨论和交流。
作者:秋夙,转载:秋夙说。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