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眷村菜:我不是网红!

点击蓝字关注👉 风味星球 2020-11-11


1


跟办公室同的小姐妹一起叫厝内小眷村的奶茶外送,是小王缓解工作拖延症的良方。热芋泥奶茶,无糖,外加芝麻小芋圆。

绵密的芋泥遇到牛奶融化,犹如细沙的质感,芋泥与芋圆中的甜味也一点点渗透进奶茶,盈满整个口腔。


▲吸一大口奶茶续命

*搜狐


或者是市中心一家新开的,走眷村风的网红店。刚开的那个月,小王来排了两次队。菜牌上的咸豆浆让她倒吸一口气:


豆浆怎么能是咸的呢?


*soogif


但试过一次就欲罢不能,石磨豆浆的厚重与香气,完美地承托住油条、虾米、榨菜、海苔丝酱油膏辣椒的层次,絮状口感像是在吃会在舌尖化开的豆腐。

再点一只肉松饭团,甜甜咸咸相得益彰。吃过饭补好口红,和墙上蓝白相间、繁体竖版的文字合个影,她就是今天朋友圈里最文艺的仔。


▲咸豆浆和肉松饭团

*ctrip


不论是对宝岛的绮丽幻想,还是依稀辨识出了台湾菜肴中和家乡味相近的因子。

人们对含有台湾元素的饮食,总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亲切与认可


但其实,眷村的食物可不是这样的。


▲肉香浓郁的台湾卤肉饭

*搜狐




2

 眷村算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国军军队和眷属跟着一起迁台,眷村便是政府为其兴建的宿舍。

军眷们依照军种、职业而聚居,分散在全台各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落。来自大陆各省的人们,因此而汇聚在一起,混杂而居。


▲眷村低矮错落的老房子

*微博


眷村一排排平房,低矮而整齐。家家户户几乎前门挨后门,木质的窗框及纱门,漆深蓝色的油漆,而门上多贴着春联和门神,日晒雨淋红纸已经褪了色。

这巷道间极狭的空间,却是小朋友们广阔的游乐场。


▲眷村小屋如今的风貌

*微博


这些小朋友们,下了学一路疯跑,眷村里的竹篱笆、小矮墙都成了一团色彩模糊的影子。跑至某家某户门前,撑着膝盖倒几口气,抹掉头上的汗水,然后挺直了身板中气十足地喊一声小伙伴的名字。

被呼喊的小孩就从竹篱笆疏落的缝隙中探出头来,加入这群人,一路嚷着笑着跑没影了。


台湾“第一眷村”黄埔新村的小院房屋

*搜狐


等到眷村飘出饭菜香味儿,自然会把这群小馋鬼勾回来。妈妈们招呼孩子回家,各个院落内的家乡话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也有一些小朋友,就被菜香勾进了邻居家。跟着小伙伴一路蹭到狭小的厨房,嘴甜地喊阿姨,换来半颗珍贵的卤蛋。


▲“回家吃卤蛋咯!“

*微博


墙根儿挨着墙根儿生活在一起,邻里相亲,再加上男人们的军队情谊,整个眷村就如一个亲近的大家庭

当年疯跑的小朋友,今日已是白发老人,回忆起眷村,苍老的脸上泛起红光:

热闹的是过春节啊!村长领我们团拜,各家各户轮流交换年菜。那时邻居妈妈是广府人,我最想喝她的靓汤。


▲眷村靓汤:老菜脯炖鸡汤

*ipeen



3


在早期,眷村民众生活困苦,物质匮乏,大家共度时艰,彼此之间相互帮扶的风气也极重。


老人们回忆,眷村各家有不同的手艺,张伯伯会做鲜肉包、李大婶的葱油饼最香脆、金奶奶的蛋黄面最Q、何妈妈的腌渍菜最呛鼻,而这些食品都不需外买,各家常常做,且一定会分食左邻右舍。


▲肉嫩味鲜的眷村油鸡

*ipeen


久而久之,天南海北的几家人在厨房中也会相互借鉴——北京家庭炒的菜里多了湖南的腊肉,贵州妈妈试做了炸酱干面(并且加了许多糟辣椒),而福建婶婶的餐桌上除了炒米粉,竟然也出现炒馒头


眷村菜,便这样在烹饪食材和习惯相互影响的眷村内形成,它不代表某种地方特色菜,而是中国各省杂糅出的家常菜。


▲“炒饼“是眷村菜中常见又有温度的一道菜,

一开始是不想浪费食材,却演变成了有名的眷村菜

*ipeen


不仅如此,很多国军兄弟娶了台湾本省的媳妇,眷村菜里又融合了台湾味。


等到这些外省家庭支起小吃摊,开始向眷村外贩卖食物,眷村口味便在台湾逐渐开枝散叶,并且为图好卖时常冠以一地之名,天津葱抓饼、川味牛肉面、蒙古烤肉、福州面......莫不如此。


▲乡愁催生的眷村“川味牛肉面“

*搜狐


到19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迎来“台湾钱,淹脚目”(注:台语谚语,钞票放在地上能够盖过脚踝)的年代。

眷村随之改建,古老破落的砖瓦屋舍在推土机的轰隆声中残碎,新式社区大楼拔地而起,居民们迁入新宅,却再也没有和老街坊分享食物、摇扇纳凉的乐趣了。现在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眷村,已是文化古迹,是游客们凹姿势拍照的好景点。


▲眷村老街里的小店

*新浪博客




4


 如今的眷村菜,充满怀旧情怀。


在台湾,一些专门做眷村菜的小馆,常常由当年眷村的居民阖家经营,以所住村子命名,诸如陆光海光二空等等,稍加推敲便可知这一眷村的军种。店面大了老板也招呼不过来,摆五六张铺着塑料桌垫的圆桌,客满时颇为拥塞。


▲由村子命名的浓浓眷村风格的小馆

*微博


菜色多家常小菜,多汁的水饺、滑嫩的油鸡、焦脆的炒饼,更不用说麻酱打底炸酱提香的劲道面条了;若有狮子头醉虾,便是非常了不起的大菜。


尽管新生代的台湾年轻人,正在逐渐失去和眷村的情感联结——住在眷村是他爷爷那辈的事了,但眷村菜已经渗透到台湾饮食的方方面面


▲眷村特色的双酱面“麻酱+炸酱“

*lulutaipei


▲“大菜“红烧狮子头

*ipeen


例如冷盘卤味。事先卤好的食材泛着酱油色,陈列在玻璃柜中,黄灯在表面打出一层诱人的光。猪大肠肥腻软糯,百页豆腐柔韧Q弹,鸭脖咸香清爽,猪耳朵爽脆,切段的萝卜胖墩墩的,豆干嫩得会喷水。


▲玻璃柜里诱人的卤味小菜

*微博

老板动作麻利,随着客人点选,将食物拎到案板上,手起刀落斩成小块,加细切蒜叶,最后再淋辣椒油。打开袋子,卤汁与辣油的香气几米外都能嗅到,勾得人口舌生津。


▲多样的卤味拼盘

*lulutaipei


而心满意足地从老板手中接过宵夜的少年并不知道,台湾随处可见的卤味摊,正是由外省家庭带来的。

在生活条件较差的眷村时期,将肉和耐煮的食物一起下锅炖卤,既延长保存期限,想吃的时候又方便省时,因而流传开来。


▲省时又味美的炖卤味

*搜狐


若现在你到了台湾,其实无需特意找寻眷村菜,你日常所吃的食物里或许就充盈着眷村妈妈的巧思


食物其实是最包容的,在田野与灶间萌发出的亲近与善意,会一点点消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陌生感。


▲融合了各省特色风味的小摊

*微博


而不同族群的饮食习惯,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交融在一起,汇成一条奔流的大河,流向时间的彼端。




作者:惠思佳

头图来自:ipeen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上期读者留言

叉烧包、奶黄包、豆沙包、小笼包...

话说大家最喜欢吃什么包?

(⤴️点击即可阅读)

@小鱼:最喜欢小笼包,皮薄肉多,一口一个,刚好!再来碗豆浆那就非常美味了。            


小编:最爱灌汤小笼包!先吸再吃~刚好

@里特q:我最爱吃!流沙包!!!每每去早茶店,必点流沙包,感受不同地方的流沙味道。咸蛋黄的咸香,黄油的浓郁味道,丝滑中些许颗粒感,哪一个不是对味蕾的强烈碰撞!!当然,最好吃的流沙包还要刚出炉的时候吃,手拿着滚烫,舌头即使有烫伤也要轻轻吮吸,嘻嘻!我最爱流沙包啦

小编:形容的也太好吃啦吧,热爱咸蛋黄的一切!

@陈大早餐的包子是续命神器。奈何住所附近的早餐都很难吃,偶然找到一家河南胡辣汤店,有水煎包。每天都会早起个10分钟扑向这份满满元气。鲜肉馅的,韭菜馅的,各来一块钱,疯狂吃下六个小可爱,喝上一杯浓郁豆浆,不够的话再来个苹果或香蕉,养生趴走起            


小编:每天上班会路过一家包子铺,远远就飘过来香味儿😄


本周中奖锦鲤


微信名:里特q、小甜饼~、洋洋

恭喜中奖小伙伴获得稻来团队定制圆领T恤


请获奖的小伙伴在后台发给我们

你的姓名、手机号、微信号和收货地址

没有抽中的朋友不要伤心,我们下周见呀~



聊一聊


酱紫~说到台湾菜你最先想到什么啦?


留言送礼物啦!

留言的小伙伴每周都有机会获赠神秘礼物!

留言时顺便备注自己的姓名职业和微信号哦~

稻来团队定制T恤、帆布袋、腾讯视频VIP卡

还有陈老师的签名书哦~ 每周六公布!


但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新账号不再有留言权限

大家需要来 后台 跟我们留言哦~




往期推荐


大清早,侬要不要一起去恰个生煎啊

老板,生煎馒头二两,再来个豆浆!

▲点击图片观看


陈晓卿 | 我和碳水的相爱相杀

馍、卷子、喝饼子,一想到这些老家的主食......我又把持不住了

▲点击图片观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