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最后“叹早茶”完整记忆的,是八零后...
“得闲饮茶”这件事,是广东人的身份认同,它渗透到日常,又被上升为一张名片。我们拿这四字作为寒喧之意,也可能是含蓄地代表Never see you again。
从最早的“茶寮”、“茶居”到“茶楼”,过渡到“酒家”至“点心专门店”,如今,在普通的餐厅里也能吃到点心,可见饮茶这件事的形式、内容与风味都在逐渐演化。
我们还抓得住“一盅两件、水滚茶靓”的饮茶往昔吗?
很多广东人,自小就有跟随家人叹早茶的记忆:那是文学作品里“天边正泛起鱼肚白” 的酣睡之时,整个人被一把抽离被窝,睡眼惺忪地拖到酒楼。
不过早晨五六点,大厅已经人头攒动,每桌少则三四人,多则十五六;人声、翻报纸声、茶杯的碰撞声、点心车的轮滑声等多声部交杂;还有点心的香气、蒸笼的热气、阿姨叫卖的高分贝声浪扑面袭来……面对如此沸腾的早茶现场,再嗜睡的小孩,精神都会为之一振。
但将时间回拨到咸丰同治年间,“饮茶”却是完全不同的样貌。
彼时已是东方重要商港的广州,只有被称为“一茶一座一厘馆”的“茶寮”。这些平房铺子沿着珠江水道而建,主要是供给贩夫走卒作填肚歇脚的场所。
那时的茶寮,大多提供杏仁饼、糖果子、粗粮包子等小点,贩夫走卒们在码头、鱼栏、果栏等地忙活完后,来这里只需花一厘钱、二厘钱的零碎小钱,就可得到一盅粗茶配一两件点心。
尽然设施简陋,卫生堪忧,但因味道不俗价格低廉,渐渐地成为了百姓消费的主流——这便是饮茶的雏形。
光绪前后,佛山七堡乡(今石湾地区)商人,在名镇佛山(广州邻城)逐渐衰落以后,把资金投向了广州,兴建茶楼。“有钱楼上楼,冇钱地下踎” 的点心茶楼年代开启。
也就是说,那时茶寮和茶楼还是并存的,但是有钱人可以上三层楼高的茶楼饮茶,没钱的话,只能继续在茶寮蹲坐。
人们举着雀笼、夹着报纸来茶楼,是进行一场深沉而雅致的消遣:
首先是一壶“水滚茶靓”的好茶。所谓水滚,就是泡茶的水要“滚开”。游走于桌椅间的伙记,提着大铜茶煲,装满了煮至刚冒气泡的“虾眼水”,随时给客人添水冲茶。待杯中泡出茶味,茶客便慢慢地啜之淡然,待饿了就佐以点心数件,这就是后来被流传的“一盅两件”。
如今问老几辈的广州人,如昨日般的茶楼记忆依然铭刻心中,他们最滔滔不绝的,要数宣统年间最著名的“如字辈”茶楼。
以惠如楼、三如楼、太如楼为首的九间茶楼,开一间,旺一间,组成“九鱼并出”的盛景(粤语中“如”与“鱼”同音)。用当下互联网新贵的术语来讲,那就是茶楼界的“头部网红”,组成了抢占流量的“茶楼矩阵”。
可惜的是,随着2000年最后一间“三如楼”结业,九条鱼便全数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相关的过去,只有在广州爷爷奶奶们的记忆中去提取了。
到了20世纪30年代,广州的茶楼与酒楼逐渐合流。本是佐茶之用的点心,也是在这时期后发生了角色变化。茶文化作为延绵了四千多年的老大哥,大概也没想过被不过百年历史的点心,一举拿下了C位。
那时为了适应广东人“三餐两茶”的生活习惯,广州的陆羽居茶楼率先推出「星期美点」,点心便是此时一跃成为餐桌要角。
按一周七天,每天推出款款不同,口味多样的招牌点心。好比一个公众号日推,一周的每天都推送不同栏目的头条内容,下面还跟着七八九十个次条。
此举一出,其它酒楼竞相仿效,变着法子每周更新点心单招引顾客。竞争的推动,促使粤式点心从最初的薄脆、蛋卷、糖果子、杏仁饼,陆续增加至数量庞大的品类。叉烧包、豆沙包、麻蓉包、椰蓉包、腊肠卷、猪肉烧卖等,都加入了“星期美点”的竞技场。
如此时势,造出“点心师傅”这样的手艺人。第一代最老资历的点心师傅,能独力完成180款不重样的粤式点心,其中,崔强、罗坤、陈勋都是点心历史上被打上高光的名字,是真正的粤点泰斗。
我们80后的饮茶岁月,便是这个历史的受惠者。
那时候,置身于人声鼎沸的酒楼之中,包括我在内的每个小孩都带着热切的期待,握着点心单,引颈张望,盼着堆叠着一个个蒸笼的点心车推出大厅。
我们目光锁定得精准,未等推车的阿姨发出第一声吆喝,所有的小孩都瞬间在挤拥的餐桌间鱼贯穿梭,跟其他茶客一同上前抢蒸笼。为了抢到心头好,速度是制胜关键。当我成功把全家人的点心捧在胸前,抽出点心单,让阿姨一个个盖红印章,那就是对我表彰,是极致的满足感与快乐。
坐下来的时候,还不能直接开吃,而是要将茶杯碗筷先以一轮热水洗涮,关于这个对外地人而言谜一般的操作,于广东人而言,已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肌肉记忆,从未想过为何。直到后来从招勉之的文中读到,他认为广州人的叹茶是一种生活艺术。
他先从洗杯说起:“此虽穷乡僻壤的广州内地,亦多知之。无论茶馆里的陈设及用品是怎样地清洁或污秽,照例茶客要洗一洗茶杯。不洗固然也没有什么稀奇和大不了,不过有时会给人惊讶到你的火速的举动,太急进了一些,并不曾受过艺术的洗练罢了。成了例的,伙计冲茶之外,另给你一杯白开水,就是这样的用处,倘没有,可以立刻问他们要来,好让他们知道你是内行或艺术家。”
受教了,原来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广东人自小就要学习的table manner,它还是一种艺术信仰。
之后,便是举箸游走于大小蒸笼之上。我们的早茶餐桌有以下构成:“四大天王”虾饺、烧卖、叉烧包、蛋挞必不可少;凤爪、排骨、春卷、咸水角、萝卜糕、马蹄糕紧随其后。最后还是要来一份肠粉,一碗味粥,长辈来一盅蒸排骨饭,这早茶才叫完满。
再后来,“点心车”这个老器具消失于酒楼,围着车争抢蒸笼的盛况便不复再,扫码点餐也代替了有胜利光芒的点心单。随之消失的,还有一间又一间伴随成长的传统酒楼,新店一直在开,再精致的装潢,也容不下一辆手推点心车。
我们80后,就这样成为最后一代,完整地体验过叹早茶盛期的人。
点心之所以让老广着迷,是因为它外型迷你,却饱含美味密码。内里乾坤,则是一代又一代粤点师傅所造就。由外皮以至馅料,由办馅以至蒸制,每一道点心都有标准,也考验着点心厨师的手艺。故此,人工高,产能便低,是合情合理的能量守恒。
尤其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间,大量的粤菜师傅外流,更令到粤式点心走出国门,墙外开花。
若想重拾怀古的茶楼风貌,倒也不用出国。首先想到的,是在邻近的香港,港岛士丹利街上的“陆羽茶室”,这间岭南风格的老牌茶楼,在推开门的瞬间便忍不住凝神肃目,店内的老伙记年纪能与爷辈称兄道弟、拿着铜煲的茶博士、挂着方形点心盘的阿姐、酸枝家具背倚一室墨香、天花的铜吊扇悠悠晃晃……这是沉淀了87年的事物交织。
坐下来,依然保留着我们这代人不曾经历过的“星期美点”,红字油印纸上标志日期,吊着铅笔,从右往左的阅读顺序,依序写着咸品、甜品、饭面小吃。蚝汁牛肉角、扬州煎虾饼、笋尖鲜虾饺、脯鱼烧腩卷、百花酿鱼肚、火鸭三丝筒、金华甘露甫……几乎每一道,都是当下闻所未闻的怀旧点心。
那里至今坚持点心每一步都人手制作,制作虾饺,饺皮用白饭晒干磨成粉,再用手搓,馅里面的笋与虾,以人手切得细碎,口感细致,对比起当下花样百出的馅料,陆羽的虾饺朴实无华;
又例如粉果,坊间普遍是澄面粉来做皮,倒出来勾兑水一搓就是,利落便捷;但陆羽的师傅却要细细地用白饭慢慢磨成粉来搓皮,这一磨就过去了大半的功夫,蒸出来的粉果白白钝钝,卖相也不及澄面皮晶莹透亮,实在不符合当代审美,但以此换来的,是缺失的米香。
这一切,都是旧物旧事旧作风,不沾染一丝当代的矫情。
参考资料:
周松芳《岭南饮食文化》
招勉之《广州的抽喝吃》
姚学正《姚说古味》
彭树挺《白天鹅-粤点泰斗陈勋怀旧点心品鉴》
郑宝鸿《香江知味:香港早期饮食场所》
叶曙明《广州 老字号的消失》
赵洐《老饕漫笔》
梁超仪《粤式叹茶:讲究水滚茶靓点心正》
作者:罗珊珊
排版:风味君
头图:维基百科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点击图片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