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表现重挫英国全球影响力,“最伟大国家”复兴梦碎?
新冠疫情下,世界舞台上演了很多大戏。英国奉献了其中最精彩的一些剧情。
英国之所以吸睛,可能因为风头正劲的约翰逊首相“亲自”感染了新冠肺炎,并一度惊险入住重症监护室;也可能因为它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群体免疫”策略;更有可能,是因为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寻常国家。
约翰逊5月14日在首相府外为返岗人员打气
曾经称霸世界300年、覆盖全球四分之一领土的大英帝国,自17世纪开始,就借助英语的传播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盎格鲁圈”(Anglosphere),并借助英语作为国际第一通用语言的无敌地位,获得了超越其硬实力座次的强大软实力。
英国的智力资源、影视产业、古老王室文化和现代时尚艺术并存的独特魅力,无不为其软实力增光添彩。
2017年初,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兰卡斯特宫演讲中喊出了“全球英国”的口号,想在“脱欧”后一方面维持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打造一个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全球英国”。
2019年7月25日,鲍里斯·约翰逊首次以英国首相身份在议会发表演讲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团结伟大的联合王国,使之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国家。”
言犹在耳,过了仅仅不到一年,一场新冠疫情将世界掀了个底朝天,更彻底改变了英国领袖当初发出豪言的语境,打乱了英国迈向“地球最伟大国家”的步伐。
英国累计确诊人数一度居全球第三(在美、俄之后),刚刚被巴西超越,落到了第四;死亡人数则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卫报》指出:英国在应对疫情上的糟糕表现被全球媒体贴上标签,可能会损害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卫报》表示,英国的外交优势之一是对全球健康的倡导,但在应对这次疫情的过程中,英国的软实力被破坏了。
《独立报》文章感慨:“当我们还在踌躇满志想成为世界领导者时,疫情已经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无所作为。”
《金融时报》文章指出,英国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例外主义”与消灭病毒所需的不懈努力之间的鸿沟。
法国《世界报》则毫不客气地指出,英国的死亡率已经上升为欧洲第一,英国人却仍盲目支持约翰逊,实在令人不解。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英国与欧盟不肯妥协,无协议脱欧可能性加大。
在历史上曾拥有无上荣光,也为现代文明带来无数辉煌,如今仍无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之名的日不落帝国,难道真的要被一场大流行病打垮吗?
后疫情时代,“全球英国”的目标究竟是指日可待还是渐行渐远?
“国际范Plus”就此梳理一下疫情中围绕英国的那些是是非非。
01
这些做法十分英国
大多数英国人不到万不得已,似乎不愿意表现出惊慌。甚至连戴口罩这样的行为,也会被认为是有失淡定。
有一个段子说,二战期间,伦敦被狂轰滥炸,市中心有家书店挂了个牌子,上书:照常开门(Open as Usual)。当晚一个炸弹把书店的墙炸没了,第二天书店老板挂出一个新牌子:比平常开得更大了(Open More Than Usual)。
约翰逊宣布自己被感染时的轻描淡写,还有著名的“群体免疫”策略(虽然没有实施),似乎都与此精神一脉相承。
疫情期间,英国不断激励民众发扬“骑士精神”,以鼓舞士气,帮助有需要的人。
5月14日,约翰逊的未婚妻凯莉·西蒙兹产子半个月后首次现身,参加医护人员鼓掌的活动。每周四晚上8点的鼓掌活动已经持续了八周。
著名学府伊顿公学表示,将免费为本地核心岗位工作人员的子女提供食宿和课程。英国媒体称,伊顿公学主动为社会分担压力的行为是“骑士精神”的现代表现。
对英国人这种执着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心理,还是海峡对岸始终与英国相爱相杀的法国人形容得最精准:“整个英伦诸岛,都是忠诚、沉着和优越感的综合体。”
02
这些做法令人诟病
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贵族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但英国在疫情中的表现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吐槽。
英国广播公司(BBC)著名记者、评论员皮尔斯·摩根认为,英国的防疫策略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一团糟。英国不但没有及时进行隔离封锁,在疫情大规模暴发后还不以为然,动作迟缓。
《每日电讯报》则引用英国医疗数据分析公司“健康边缘”(Edge Health)负责人乔治·巴彻勒的话说,英国是欧洲最晚实施社会隔离措施的国家之一,措施也没有西班牙等国严格。
直接促成英国封锁政策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家尼尔·弗格森教授因违反社交隔离规定私会情人而被迫辞职;苏格兰首席医疗官凯瑟琳·卡尔德伍德也因两次违规前往自己的第二住所而辞职。这些也和倡导严谨自律的贵族精神不符。
弗格森和情人
更不要说,疫情暴发后,英国也与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面临着医疗物资缺乏、检测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的掣肘。
英国政府抗疫决策过程中非常重视科学证据。然而,这也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卫报》就曾分析称,政府制定防疫措施所依赖的流行病学模型基于一些假设,而这些假设并未经过测试。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曾经称,英国基于科学建模,判断此次疫情可能成为“季节性流感”一样的流行病,因此战胜病毒的“终极方式”是让英国民众通过患病来获得“群体免疫”。
这一理论令全球哗然。虽然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澄清说,群体免疫只是一个科学概念,并非防疫计划的一部分,但据《卫报》等媒体调查,这个概念对英国政府在关键时期的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
5月10日,约翰逊宣布了英国应对新冠疫情的第二阶段措施,表示政府将有条件地解封,并将抗疫口号从“留在家中,保护NHS,拯救生命”改为“保持警惕,控制病毒,拯救生命”。
《镜报》报道说,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方政府均表示,英国政府没有就更新口号事和他们商量。也有很多人质疑新口号模糊不清,不具指导性。
美国《洛杉矶时报》列举了英国政府提出的一系列令人不得要领的建议: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遮盖脸部,但又不是必须的。
学校将从6月份起重新开放,但没有明确时间表。
体育赛事可能会重启,但详情尚不清楚。
对抵达航班的旅客可能进行隔离,但不知何时或怎样隔离。
伦敦国王学院临床心理学和康复学教授蒂尔·威克斯认为,新口号唯一的优点就是简洁。但大多数普通英国人在执行这些规则时会遇到麻烦。
她举例说:
你可以打网球,但不能打双打。
您能一次看望父母中的一位,但尽管他们住在一个屋檐下,却无法同时看到他们。这很令人困惑。
”《洛杉矶时报》评论称,约翰逊的新战略为了平衡健康和经济风险,放任民众自行做出个人判断,令人感到震惊。实际上,约翰逊处理疫情的每一步都表现出半心半意的态度。
03
面临几大严峻挑战
截至北京时间5月19日傍晚,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英国死亡34876例,居欧洲首位、全球第一,确诊247709例,居全球第四(此前曾在全球确诊第三的位置停留多日,刚被巴西超越不久)。
路透社指出,尽管统计方法不同使得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有些困难,但数字证实了英国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只有美国的死亡病例数字高于英国,但美国的总人口是英国的近5倍。
英国央行5月7日发布警告称,英国经济进入了300年以来的最严重衰退。预测今年英国GDP将下降14个百分点,欧元区将下降7.7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7.5个百分点。
《金融时报》指出,此次英国经济衰退的规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任何一次都大,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三倍。
英国央行表示,随着封锁限制的解除以及特别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开始见效,下半年经济应该会出现回暖。但如果经济无法按照预期回暖,那些“休假”人群中的大部分人可能将失业。
专业人士预测,英国央行将在今后几个月里出台一项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而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表示,只要有需要,央行将会随时准备支持英国经济。
雪上加霜的是,英国与欧盟就“脱欧”贸易协议进行的第三轮谈判无果而终。
5月15日,英国脱欧首席谈判代表戴维·弗罗斯特在与欧盟方面会谈后愤怒地表示,欧盟坚持要求在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中纳入一套不平衡的建议,这将使英国受到欧盟规则的约束,英国无法接受。
《快报》报道:由于英国与欧盟不肯妥协,无协议脱欧可能性加大。
欧盟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则坚持认为,英国无法“达成两全其美”。他表示,谈判未能在较困难的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
米歇尔·巴尼耶(左)和大卫·弗罗斯特
英国政府多次重申,将于今年底结束“脱欧”过渡期,且不会接受欧方的延期要求。双方的分歧加大了英国在没有与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的情况下于12月31日结束脱欧过渡期的可能性。
英国智库“处在变化欧洲中的英国”主任阿南德·梅农认为,在疫情和国际贸易未来不确定性的双重背景下,如果英国与其最大贸易伙伴间的贸易变得更加困难,将非常危险。
04
“全球英国”是否渐行渐远?
《卫报》指出,英国在处理新冠疫情中表现出的混乱和内部分歧被全球媒体报道,迅速造成了与英国脱欧同样大的危机。
该报说,正如许多外交官所承认的那样,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各国的软实力要么被重塑,要么被破坏。而位居欧洲首位的死亡率和对疫情明显的准备不足,让英国很不幸地属于后者。
该报认为,长期以来,英国的外交优势之一是对全球健康的倡导。这次的糟糕表现将损害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前英国外交官汤姆·弗莱彻对《卫报》说:“目前正是国家认同的决定性时期,因为许多人都比平时更了解全球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关注各国的声誉。大家会问:领导人的反应效率高吗?他们的口号是出于理性还是出于情感?他们优先考虑什么?人民对此有何反馈?所有这些都会在软实力排行榜上引起长期共鸣,并将产生赢家和输家。”
智库“英国外交政策团”的负责人索菲亚·加斯东指出,COVID-19涉及地缘政治的各个方面。尽管各国都会动用国防硬实力去解决一些问题,但软实力在全球抗疫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她遗憾地表示,英国软实力最令人信服的某些方面,尤其是在治理、行政和外交方面的实力,本来可以而且应该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但英国没有抓住这次机遇来夯实自身的地位,并兑现“全球英国”的承诺。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菲利普·史蒂芬斯以“英国例外主义已走到尽头”为题,指出英国的辉煌历史不足以化解病毒肆虐和英国脱欧的严峻现实。
例外主义(又译例外论、特殊主义)是一种理论和意识形态,认为某个国家、地区、社会、民族、组织等具备特殊的性质,无法被一般性的理论或规则所解释。
史蒂芬斯犀利地说,对英国来说,伟大的过去、先天的坚忍主义和乐观主义足以抵御偶尔的灾祸。然而,这些精神却在“怀旧情结与新冠病毒的碰撞”中迷失了。英国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例外主义”与消灭病毒所需的不懈努力之间的鸿沟。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英国的确有其特殊性:作为前殖民大国和欧洲的航空枢纽,它与世界往来密切。许多英国人居住在大都市地区,病毒传播速度更快。英国医疗系统资金不足已有一段时间。
但该报预测,一旦国家恢复正常,会有更多公民质疑英国的“例外主义”信念。这不会立即将英国推回欧盟的怀抱,但会给约翰逊政府增加压力,要求其延长与欧盟的贸易谈判,并且避免以傲慢的姿态失败。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卫生政策助理教授克莱尔·文纳姆对《卫报》表示,英国政府坚持认为“世卫组织准则不适用于我们”,暴露了它的巨大傲慢。“实际上我们比曾经向我们求助的国家准备得更差。今后发生危机时,还会有谁来听从英国的建议呢?”
自由记者格温·戴尔对“英国自由新闻”表示,约翰逊和特朗普并不完全相同,约翰逊一点也不愚昧,但两人的共同点是持有“傲慢的例外主义”,这使他们个人及其国家陷入越来越严重的错误之中。
英国工党政治家贝尔·里贝罗-阿迪在《独立报》上写道:“英国正在拒绝接受后疫情时代自身在国际上的位置。前殖民地将不再需要我们,而我们却需要他们。”
她说:“新冠病毒将改变整个世界。每个国家都将重新评估自己,并被别国重新评估,英国也不例外。当危机结束后,我们需要从平等、尊重和谅解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英联邦。”
她指出:“关于英国世界地位的讨论始于无休无止的‘脱欧传奇’。如果说我们处理脱欧的方式还没有暴露自身的真相,那么我们对新冠病毒的处理肯定会。当我们还在踌躇满志想成为世界领导者时,疫情已经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无所作为。”
她还指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一直影响着英国处理移民问题的方式,这种种族主义以及英国看待发展中国家的方式,源于奴隶制、殖民主义和帝国统治。
她表示,在年初被称为“争夺非洲”的英非投资峰会上,英国首相对非洲的漠视令人吃惊。他的讲话表明他根本没有听过非洲领导人的讲话,没有提及非洲的过去,也不重视非洲的未来。而非洲共同市场一旦建立,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里贝罗-阿迪感叹:“想象一下非洲市场的含义,然后想象一下忽略它所需要的傲慢程度!”
文丨国际范Plus撰稿人 姿小髻
参考信息来源:The Guardian、BBC、Mirror、Independent、Financial Times、Express、The Statesman、Telegraph、The Sun、Los Angeles Times、Science、Diplomatic Courier、法国《世界报》、维基百科
本文为国际范Plus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选
联系我们:
微信号:littlesmart1978
邮箱:fuzhongwenhua@126.com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