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飞——故事数学系列之:懂事

杨飞 邹生书数学 2022-07-17


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邹生书数学”,订阅本微信公众号;

请点击右上角的“…”,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公众号“邹生书数学”创建于2018年8月28日。    

开号宗旨:为热爱学习和研究的高中数学教师和教研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本公众号致力传播数学文化,发表教研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数学问题,展示解题方法,分享教学资源,为服务高中教学作贡献。

邹生书,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高中数学解题研究和探究性学习等。从200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数学通讯》《数学教学》《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等,二十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解题和探究性学习文章300余篇。


    公众号“邹生书数学”诚请高中数学教师、教研员和热爱数学的朋友不吝赐稿。来稿请注明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一般只接受word文档格式的电子稿件,文稿请认真审查,防止错漏,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zoushengshu@163.com;

投稿微信号:13297228197。

本公众号对优秀作者和名师实行“双推学习”,在分享文章的同时推介作者简历,让读者朋友更好的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以便进一步研读作者的相关文章。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邹生书数学”等字样。

杨飞,重庆潼南人,1991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重庆南开中学正高级教师,重庆“322”重点人才(二层次),重庆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主持省级课题2项,主研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编写了大学教材《小学数学教育概论》和重庆地方教材《研究性学习》;合著《数学与生活》,《数学解题泄天机》,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数学教育论文曾获全国紫京杯数学教育创新论文一等奖,初等数学论文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初等数学研究奖;指导学生在《数学通报》等杂志发表文章16篇,指导8名学生进入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中国数学会三次授予优秀教练员。近几年在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以及重庆部分区县教师进修学院和一些中学主讲30多场。重庆晚报、重庆晨报等媒体曾专题报道。

懂事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       杨飞  400069

黑娃的情商有点低,属于不懂事的那种,因为不懂事,让他吃了很多苦头。

大学毕业,黑娃分到江城二中,虽然算不上名校,但勤学好问的学生很多。黑娃热爱教育,喜欢学生,更喜欢坐办公室,有时晚上12点,他办公室依然亮着灯。学生见办公室有人,都爱问他问题。黑娃很大方,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无论问什么问题,他都耐心解答。有高中学生来问,也有初中学生来问,有的问数学问题,有的问物理问题……

有一次,他教的班上班长很着急,遇到一个物理难题,解答不了,担心第二天被老师处罚。黑娃见物理老师不在办公室,就对班长说:“你把题目告诉我,我看能否解答。”

班长把题目写在纸上。

相距2r的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带电量为Q,求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场强的最大值及位置。

黑娃在纸上画出草图,演算了几步,觉得不难,就给班长讲解:

   如图,考虑中垂线上任意一点P的情况,该点场强可看成两点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场强E1、E2的合成,即

第二天,班长悄悄告诉黑娃,今天物理课老师评讲这个题,被卡住了。急得满头大汗,为了给老师救急,我就告诉老师,昨天数学老师是这样解答的……

原来物理老师打了通宵麻将,没有备课,没想到自己布置的作业竟然把自己卡住了。听了班长的汇报,黑娃觉得有些不妥,忐忑不安地说:“今后遇到这种事你说是你自己想到的,不要说我给你们讲的。”

没过多久,校长在大会上强调师德师风问题,要求年轻老师要注意身份,不要和学生走的太近。办公室不能一个人给学生辅导作业……。会后校长又找黑娃谈话,告诫他要注意教师形象,不要和学生走得太近,有老师举报黑娃和学生耍朋友。

黑娃气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解释毫无意义,自己是新来的大学生,物理老师是年级主任。“也许还有其他事情发生。”黑娃越想越害怕,拖着沉重的步子独自回到寝室。

好不容易挨到期末,校长找黑娃谈话,“你很优秀,我们很想留你,江城三中点名要调你过去,祝贺你。

“谢谢校长对我一年来的关照!”黑娃心里很淡定,这个结果他早有预感,一边说着一边暗暗告诫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夹着尾巴做人。”

到了江城三中,黑娃谨小慎微,教研会上从不发言,默默的当听众。在办公室专心备课,批改作业,有老师谈论家庭琐事,黑娃不敢插言,最多附和着笑笑。有学生问物理题、化学题,黑娃总是说:“很久没做题,公式都忘记了。”其他班的学生来问数学题,黑娃微笑着说:“问你们老师吧!我正忙着!”有时学生说:“帮我们讲讲吧!我们老师不在。”黑娃假装认真看题,然后皱着眉头,说:“这个题很难,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出办法,等会儿你们老师来了,他肯定有高招。”

高中数学考试题,一般都有几个难题,弄得老师们唉声叹气,黑娃解得很快,解答完毕后从不和其他老师交流,告诫自己“低调”,不要显摆充能人,默默的拿出数学著作阅读。

黑娃心想,这样夹着尾巴做人,肯定会平平安安。

没过多久,校长找黑娃谈话,“你是大学生,是科班出身,课堂用语要准确,有老师举报,你讲集合时在黑板上画两个圆,你不说两个圆,你说两个圈。数学老师要用数学语言,不要口水话……”

“用粉笔随手画的应该是两个圈,不是两个圆,圆规画的才是两个圆,我的语言很准确。”黑娃有些不服。

“究竟是两个圆还是两个圈,我们就不讨论了,今后注意一点就行了。”校长打断黑娃的话。

黑娃百思不得其解,当了几个月哑巴,究竟招了谁惹了谁?

“看到领导没打招呼吗?看到同事没点头微笑吗?也许是太低调了吧?什么都不发言,数学组的老师怎么看?教研组长怎么想?也许组长认为我不支持她的工作?”黑娃独自反省、自问……

终于等到了一次大型教研活动,全组都来听备课组长的公开课,课堂上黑娃听得很认真,点点滴滴都作了记录,思考着如何表现一下,积极支持组长的工作,改变哑巴形象。

备课组长的课上得很严谨,很难找到瑕疵,赢得了数学组一致好评,老师们从数学角度和教学角度都给出高度评价。为了表现自己,黑娃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课堂每一环节,决定从一个例题入手,发表新颖的见解。

备课组长在课堂上讲了这样一个例题:

三棱锥P-ABC中,△P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黑娃称赞备课组长的例题选得很好,稍作变式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接着赞美备课组长的解题教学高明,引导学生从三棱锥的外接球想到正方体的外接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黑娃接着又说,这个题的数据太特殊,如果稍微修改数据,AP,AB,AC不可能两两垂直,如果相邻三条棱没有两两垂直,三棱锥的外接球和六面体的外接球就失去了联系。所以,这个题解法存在局限性,只是就题论题,缺乏普适性。如果更改线段的长度后,又该如何解答呢?什么方法才是通性通法?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解一题通一类呢?

大家满脸怀疑,似乎在问,“你有什么高招吗?”黑娃停了一会,接着说:“解决组合体问题的难点在于作图,如果能教会学生作图,至少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对于如何作图,我总结了几句口诀。”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出口诀:

外接球,有难题,作图技巧要牢记;

大圆正视小圆平,对称图形抓对称;

内接图形坐小圆,力求顶点大圆圈;

小圆垂直连心线,位置关系细查看。

 

接着黑娃对例题进行变式,其他数据不变,将“PA=√2”改为“PA=√3”,然后根据口诀进行作图、解答。

 

由口诀“大圆正视小圆平”,我们作1个大圆作为球的正视图,作1个水平的小圆作为三棱锥P-ABC的底面ABC的外接圆;由口诀“内接图形坐小圆”,我们把底面ABC放在小圆上。

ABCPBC都是等腰三角形,可知此三棱锥是面对称图形。由口诀“对称图形抓对称”,我们将正视图的大圆作为对称面,此时顶点P正好落在大圆上,也体现了口诀“力求顶点大圆圈”.

问题转变化为求AMP的外接圆半径。

易知:AN=1,PN=√3,AM=2,AP=√2.

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斜AMP可求外接圆半径。

 

    黑娃讲到这里,以为有老师会呼应或者肯定,没想到大家沉默不语,本想再讲几种变式进行深刻探究,只好立即打住,终止发言。

没过多久,校长又找黑娃谈话,“教学要讲究艺术,要注意教学双边关系,要注重情感交流,要重视数学思想教学,有老师反映,你的课堂重点不突出,课后答疑不认真,作业批改不细致,一点都不像教实验班的老师……”

挨到期末,黑娃接到调令,到江城一中教书,离校前夕,约了几位朋友小聚,酒过三巡,黑娃情不自禁地讲起了两年来的苦恼,有个叫“包打听”的朋友介绍了江城一中的情况,又有一个叫“小诸葛”的朋友出一些点子,黑娃一一牢记于心。

开学第一天,黑娃来到校长办公室,说自己人年轻,缺乏教学经验,又说久仰筱琳老师大名,想拜筱琳老师为师,校长说:“筱琳老师是江城数学届的权威,号称第一把交椅,我跟筱琳老师说,叫她收你为徒,你要好好学习。”

开学后,黑娃见到领导老远就打招呼,见到同事嘴角笑出了月亮弯,见到同事的小孩,一个劲的说“妹妹乖!”“弟弟好聪明!”。天天听筱琳老师的课,课后主动请教,即使一目了然的问题,也要问这问那,有时故意装糊涂,等筱琳老师讲解后,装出一副豁然开朗的神态。

有一次,筱琳老师要上交流课,江城几个学校的数学老师都要来观摩学习。那堂课本来讲得很好,由于一时大意,筱琳老师竟然说函数f(x)=2tanx/(1-t2anx)的最小正周期是∏/2.

课后各校老师集体议课,黑娃抢先发言,从六个角度对筱琳老师的课给出高度评价:

第一是“有理”,说筱琳老师的课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传统知识的深度加工和再创造,注入了新鲜血液,符合弗赖登塔尔的数学再创造原则;

第二是“有序”,说筱琳老师的课逻辑严谨,知识呈现有序,方便学生学习;

第三是“有情”,说筱琳老师的课饱含深情,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情感交流,手势和眼神配合恰当;

第四是“有竞”,说筱琳老师的课营造良好的竞争场。学生发言此起彼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抢答,展示自我;

第五“有魂”,说筱琳老师的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在知识讲授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逻辑分类思想;

第六是“有效”,说筱琳老师的课称得上卓越课堂。课堂上学生踊跃回答,100%的正确率,有很高效率、显著的效果,还有良好效益和巨大的效能。

黑娃心想,抢先定调,也许可以堵住其他老师的嘴。但是,黑娃担心的事发生了。一个“不懂事”年轻老师说,函数f(x)=2tanx/(1-t2anx)的最小正周期不是∏/2的最小正周期不,是∏。黑娃又抢过话题,“这位老师说得很好!确实是∏,为什么课堂上筱琳老师故意说周期是∏/2,这正是筱琳老师的高明之处,我们传统的课都是讲正确的,筱琳老师发前人之未发,故意讲错,设置陷阱,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们且看。”说着,黑娃指着办公室角落的一块小黑板,上面清楚写着:

研究题

二倍角公式tan2x=2tanx/(1-t2anx), f(x)=tan2x与g(x)=2tanx/(1-t2anx),是同一函数吗?今天老师说g(x)=2tanx/(1-t2anx),的最小正周期是∏/2,这个结论正确吗?

大家看到小黑板上的研究题,掌声雷动,无不佩服筱琳老师的课堂技艺。

中午筱琳老师悄悄问黑娃:“你什么时候写的小黑板?

“我趁下课时大家上厕所的时间写的”黑娃低声说。

从那以后,黑娃的生活走出寒冷的冬季,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校长年年安排他教实验班,学校创办“数学板报”,筱琳老师推荐黑娃担任主编。

(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请读者不要对号入座)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作者近期文章链接

杨飞——故事数学系列之:奔驰定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