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求解过程看高考解答题中压轴题的求解策略

曹凤山 邹生书数学 2022-07-17

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邹生书数学”,订阅本微信公众号;

请点击右上角的“…”,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公众号“邹生书数学”创建于2018年8月28日。    

开号宗旨:为热爱学习和研究的高中数学教师和教研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本公众号致力传播数学文化,发表教研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数学问题,展示解题方法,分享教学资源,为服务高中教学作贡献。

邹生书,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高中数学解题研究和探究性学习等。从200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数学通讯》《数学教学》《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等,二十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解题和探究性学习文章300余篇。


  公众号“邹生书数学”诚请高中数学教师、教研员和热爱数学的朋友不吝赐稿。来稿请注明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一般只接受word文档格式的电子稿件,文稿请认真审查,防止错漏,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zoushengshu@163.com;

投稿微信号:13297228197。

本公众号对优秀作者和名师实行“双推学习”,在分享文章的同时推介作者简历,让读者朋友更好的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以便进一步研读作者的相关文章。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邹生书数学”等字样。

曹凤山,浙江省正高级教师,高中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浙师大硕士生实践导师,杭师大讲席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课堂》栏目主讲教师,全国优秀科研教师,浙江师范大学特级教师流动工作站进站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导师,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技术学院基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首都师大高中数学班授课专家,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评委,“曹凤山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浙江省“曹凤山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培计划(2015、2016)”—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浙江省主持人,浙江省多项重大考试命题教师备选人员。曾任教于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现任职于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已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13篇被中国人大《高中数学教与学》转载,专著《学习智慧自助餐》2004年由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讲授《函数》一轮复习课六节,全国播出,在全国继教网录播《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六节课全国国培课程使用,在上海、广东、江苏、贵州、山东、安徽、河南、新疆、黑龙江、福建等省份多地市作学术讲座、课堂观摩课上百场次,主编(编审)《优化方案》《三维设计》《世纪金榜》等高三复习用书二十多本(部),入选《中学数学》《教育艺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等杂志的封面人物。

从求解过程看高考解答题中压轴题

的求解策略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曹凤山


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压轴题”一般是指试卷中体现难度、保证区分度、重在素养考查的试题,是一份试卷中的“重头戏”,在各类题型中基本上都处于后两题的位置,往往凝结了命题专家的大量心血.这些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在考查知识的融会贯通,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领悟,考查数学核心素养.在压轴题上多得分,在选拔性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解剖麻雀”,从一道高考真题的求解过程中,反思、归纳解答题中压轴题的一些求解策略.供参考.

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工具作用,都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如果对极大值点概念不清楚、求导运算不熟练,不能从数、形两个角度去理解,就不可能顺利求解.越是大型、敏感、重要的考试,考试内容越是中规中矩,不会超纲、越线,扎实基础是数学学习永恒的核心.

(2)即使是压轴题,通性通法肯定是可行的,重点在思维.问题的求解在通性通法,当然,通性通法的应用不可能都是课本上的直接应用水平,需要通过逻辑思维,剥去一些形式的外衣,对条件、待求、待证的形式、认识角度能进行转换.观察、联想是基础,转化与化归是重要的思考方向,理性的分析、选择是数学学科培养目标之一,是科学育人的重要体现,作为压轴题,思维份量占较大比重,从而实现高考“多想少算”的考查目的,从以上不同的解题思路与相应的运算量可以深有体会.
(3)注意题型结构.解答题大多是分步设问(形式),更重要的是分层设问(难度),螺旋递进,其中,既有增加考查知识覆盖面、体现人文关怀的考虑,也有步步登高、实现区分度与难度的目的.第一步门槛不是很高,要有
信心争取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分数,不能因为是压轴题就谈题色变.解题过程中充分注意第一步的解法、结论对后续求解的辅助、提示、启发,第一问的结果往往是第二问的基础,要站在前一步的台阶上继续攀高而不是每一问都另起炉灶.还要关注,题意的理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第一步的求解,对问题的条件与待求会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本题中第一问对于第二问既启示方法(对数与其他函数分离),又暗示结果,如x=0时,f(x)=0;a=0时,x=0不是极(大)值点等.解答题就是解答题,不能割裂前后之间的联系.
(4)解题模式的积累与灵活应用.本题中出现的形如h(x)=f(x)lnx+g(x)的函数求导问题,平时的学习中肯定是遇到过的,这种形式与解法组合的“模块”平时要注意积累,一旦识别出这种模式,求解就得心应手,毕竟在高考考场限定时间内不可能都创新,模式识别与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如本题中含有参数,分类讨论也是最常见的模式,这个模式中不仅要有如何分类讨论,还要有避免讨论的策略,尽量完善形式与内涵.
(5)做给出的题,这对每一道题都是至关重要的.把握问题的共性是基础,理解问题的个性是根本.忽视或者不能有效利用给出的题目的题型、结构、数据、待求与待证等都是解题的大忌.如本题中x=0是极大值点,第二问表面是极值,由于给出的函数的特点(f(0)=0),实际上还是符号问题,第二问与第一问形异质同,第二步求解的方法、思路得以转变.理解题意,做给出的题是解题的根本.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作者近期文章链接

曹凤山——关注焦点   优化解题

曹凤山——导数问题中的“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

曹凤山:讲好数字背后的故事  — —解题教学的一项基本功

曹凤山:年年考向量   岁岁数与形 ———浙江省自主命题以来向量试题特点评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