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驰援手记 | 抗非英雄再战新冠!张挪富:愿我们的坚守换来百姓的安康

往期荐读

“我想把生的希望带给更多的人,我想让他们跟我一样再次呼吸到新鲜空气。”☞抗疫先锋 | 蔡卫平:“抗非”老将把生的希望带给更多人



张挪富



憨厚质朴的面容,略显肥胖的身躯,一双总是充满笑意的大眼晴,坦露着对人生的乐观。他,就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呼吸内科教授张挪富


17年前,他在抗非的战场上笑对病魔、主动请缨,是抗击“非典”第一线的英雄;17年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他再次挺身而出,带领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骨干直奔武汉,承担着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疗和管理工作,展现了一名白衣战士的勇者风范。



▲张挪富(右二)在病房里面查看病人情况



抗非英雄17年后再战新冠


17年前的“非典”时期,张挪富是备受关注的“抗非”英雄。


那一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集中收治了全省非典重症患者。当时,还是副主任医师的张挪富正在海印院区呼吸睡眠中心工作,但他实在是坐不住了,寻思着“哪有战士离开前线的理?”于是,他果断打电话找医院领导,要求回院参加诊疗工作。很多人笑他“傻”,明知传染性很强,还要主动请求去“战场”,张挪富一笑置之。


很快,他接到医院的通知,终于可以上战场了,从四处奔波的会诊,到坚守在重症监护病房值夜班,经常整晚都在抢救、监护,一直折腾不停。连续的高强度夜班消耗了他的精力,在当时防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术时,病魔将他袭倒,带着持续的高热、带着依依不甘的心,他暂时退下了火线。



一下子从医生变为患者,张挪富心里牵挂着前方的战友们,他在病床上整整躺了21天,“生病那段时间,我没法工作,就天天在反思、在总结。”出院之后10天,张挪富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继续救治自己的战友和病人。


在这场震惊海内外的抗击“非典”战役中,张挪富运用自己擅长的呼吸医学知识,参与病患救治,取得明显效果,荣获广东省政府“抗非”个人二等功和广州市政府“先进个人”等荣誉。


“非典”一疫之后,这17年来,张挪富一直坚持在呼吸内科这个领域深耕细作,他的医术仁心得到了同事、患者及家属们的充分认可。现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的张挪富,依旧没有脱离临床,每周坚持病房查房和专家门诊,他说:“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不能忘了自己的老本行。”尽管“双肩挑”的工作让他不得不“分身又分心”,但他凭借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管理与临床都做得井井有条。


▲除夕前一天,张挪富依旧在看门诊


2020年的春节,张挪富原本计划回河南老家,陪一陪家里九十多岁的老父亲,一年到头老父亲就盼着春节和家里儿孙聚一聚,没想到一切都被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


1月24日,医院启动了一级预案,作为院领导和呼吸内科专家的张挪富,需要留在广州,随时准备应战。同样作为医务人员的妻子任医生已经带着女儿回到河南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八,她收到张挪富的一条信息:这个春节回不去了。“女儿肯定有点失望,她一直都在盼着等着爸爸和弟弟回老家一起过年。”任医生说,“不过她都知道爸爸要‘打仗’了。”



退掉回老家的机票,年仅4岁的儿子有点不开心,但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爸爸一直都是个忙碌的“超人”,他没有哭闹,而是乖乖的留守在广州的家里等着爸爸,就这样,他们通过视频与远在河南的妻女“隔空”过年。妻子和女儿在老家陪老人过完除夕夜,大年初一晚上返回了广州。


整个春节,张挪富每天一早回到医院,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会,负责临床专家组的协调与安排,用最快时间重新组建医护团队,开辟一个独立的负压隔离病区,随时准备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2月1日,张挪富接到一个重要任务,需要带领重症医学团队前往武汉进行支援,即刻启程。仅有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他交接好手头上负责的工作,匆匆回家拿了几套换洗的衣服就出发了,甚至没有来得及抱一抱两个幼小的孩子。




勇于担当,最危重的交给我们


此次前往武汉,我们受钟南山院士所托,代表医院团队形象,务必要圆满完成任务,大家一起去,一起回!一路上,张挪富就组织队员们讨论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以保证抵达武汉后能够马上投入战斗。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领队的张挪富,统一指挥,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把党支部抗疫最前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


最初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了解环境时,张挪富发现这里已经收治了200多名重症患者,如果按照保守估计,当时已经有20人可能需要进ICU了,但实际上无一人插管,因为缺少ICU床位与医护人员,他主动与协和西院领导主动要求,接管ICU病房,救治最危重的患者。



经过实地察看,张挪富果断决定:改造ICU病区!由于协和西院ICU是正压病房,不符合收治有传染病患者的要求,同时极大地威胁着医护人员的安全,徐远达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在病房安装一个带有过滤效果的抽风口;二是关闭正压、采取开窗通风的形式。考虑到方案一虽然效果较好,但工程较大、耗时较长,团队采纳了第二个方案。


张挪富发现,医生办公室和重症监护病房在楼层的同一侧,只隔着一条走廊,病房内并没有设计成“负压”,临近的办公室也成了“污染区”的一部分,无法使用。张挪富与院方沟通,将手术室的清洁区作为ICU清洁区使用;由于病区缺少缓冲间,又将ICU门口前另加设三个铁皮屋用作缓冲间,以达到“三区两通道”的院感要求。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张挪富带着团队与当地医院沟通协作,“奇迹般”地在最短时间里面完成了对ICU病区进行改造。


2月3日晚8:30正式开始接收病人,并迅速组织同行的ICU徐远达主任、席寅医生等医护人员一起收治了两名危重患者并及时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我们要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让危重症患者尽快能住进来,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张挪富深知,他们这是在跟时间“抢人”,治疗时机非常重要,早一分钟给这些危重症患者进行有创通气支持,他们就多一份与病魔斗争到底的把握!



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一步都不能马虎,为了严控院感大关,张挪富专门安排同行的队员、广医一院ICU护长黄敬烨、护士刘川主要负责全队的院感防控工作,监督每一个要进舱的人员。


“防护用品不达到标准、防护穿戴不合格者,一律不允许进入,不管他是谁!”张挪富放话,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岗位如何,进舱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只要他有时间在医院,都会去亲自去“监工”,然后帮每一位进舱队员在衣服上写好名字。



病区建好,病人也开始陆续收了进来,又面临着医护人员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张挪富考虑到,如果人力跟不上,现有的队员不仅要超负荷工作存在院感的风险,而且无法收治更多的病人。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他顾不上多想,立即跟国家卫健委和广东省卫健委报告,提出希望能派医疗队前来支援。


很快,广州的兄弟医院纷纷派来了医护精英团队,这一下子解决了人力不足的担忧,然而,安顿好他们之后,张挪富回到酒店,躺在床上却失眠了,不是担心自己被“埋怨”,而是感觉责任更重了,他在日记中写道:“国家有难,我等必须担当,战友们,既然来到了前线,我们必将同心协力,平安凯旋!””


由于支援队伍是来自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平时工作习惯、工作要求都不尽相同,为了统一指挥,张挪富“狠”下心来,按照战时纪律严格管理,而他也穿上了军大衣,“现在就是在战场上,我们就是战士在打仗,没有纪律不成方圆!”他的“铁面无私”却是出于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与爱护,也充分体现了他的管理能力,在短时间内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疗队团结在一起。



驰援武汉一个月来,截至3月3日,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张挪富负责的病区目前累计收治患者54名,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49例,CRRT治疗患者16例,ECMO治疗患者1例,俯卧位通气患者4例,成功拔管11例。


为了实现与大后方广医一院钟南山院士团队进行疑难危重病例的远程会诊,张挪富多方协调,从最初“一无所有”,到搭建起一套完整的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并将远程会诊常态化,每周一下午准时与“大本营”连线,其中一位经历三次视频会诊的危重症患者,已经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转入普通隔离病房。



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也为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排班,一次进舱的医护人员不能太多,张挪富安排在病房里安装了监控设备、配备了手机和对讲机,方便了在办公室的人员密切关注病房里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救治工作。




战场上的“大管家”


门口胆大“拦”省领导



为了保证队员们的安全,张挪富除了“专家”的头衔,又多了一个“管家”的帽子。每天24小时,他不仅要参加指挥部各种重要的会议,还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讨论与指导,更要负责做好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工作。


设备不足、物资不够,张挪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耐心听取了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让队员们尽管放心放手去干,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你们的安全防护,你们的后勤保障我全力负责。”张挪富的这句话,让队员们暖心又安心。


▲早交班,张挪富嘱咐医护人员做好防护,为大家加油打气


面对亟需高级生命支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他绞尽脑汁、多方筹措血液滤过机器、纤维支气管镜等紧缺医疗仪器设备,努力提供更好更高级的生命支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尽全力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有一次,好不容易借来的正压防护头套突然坏了,面对急需转来、危在旦夕的重症患者,大家都急坏了。没有正压防护头套,意味着医务人员只要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就有可能会暴露自己,被感染的几率非常大!这时候,张挪富二话不说,立刻紧急联系其他医院,几经周折,借到了武汉非常紧缺的正压防护头套,及时完成重症患者的收治工作。迄今,从武汉和广州共借调正压头套13套,极大地保护了医务人员的安全。


得知队员们来到武汉之后,不习惯这里的饮食,每天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营养跟不上哪里会有抵抗力?张挪富又开始为了“吃”伤脑筋,想到当时在正月里面,如果能给大家吃顿饺子该多好。于是,他与酒店经理多次沟通,并协助采购原材料,终于让队员们在工作了一天之后,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队里的两个小姑娘甚至激动地流泪了。


一天下来,张挪富的大脑不停在各种事情间来回“切换”,从救治方案到人员管理,从物资设备到一日三餐,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有时候甚至累到打着电话睡着了……他优秀的领导协调能力成为团队的核心力量。



他不仅让人暖心,有时候也让人“惊心”。有一天,湖北省领导前来慰问之后准备离开时,张挪富突然在大门口“拦住”了领导,这一举动“吓”坏了在场的人,他直言不讳,将医疗队面临的困境一五一十报告给省领导,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尽快解决。他的“大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队员、为了患者着想。

“张院长在,我们感觉任何事情都可以请他帮忙解决,天塌下来也有他撑着,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一线当中去,毫无后顾之忧。”队员李雯静说。


在队友的印象中,张挪富一直是乐观而温暖的领导。“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不断克服困难努力向前,未来指日可待,胜利可期。”他坚定地说,愿我们的坚守换来百姓的安康。


大家都在看...




广州榜样 | 致敬!十位“抗疫巾帼英雄”,危难面前,女性从未缺席!

驰援手记 | 陈劲龙:有时我是“福尔摩斯”、是“黄渤”、是“周星星”,更多时候只是群众演员...

驰援手记 | 广医二院援鄂5人团出征“满月”,眼神坚定、必胜信心不改!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来源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通讯员 | 韩文青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