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似成功,却也迷茫?你的使命决定了你要往哪走 | 社会创新峰会

SSIR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2022-06-29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意义、价值,或者更加重视自己对团体、社会带来的影响等。


据2016德勤千禧一代调查报告显示,千禧一代通常将个人意义放在组织目标之前,他们理想的雇主是与自己一样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商业机构而非单纯逐利。他们期望企业能从社会责任践行的角度,提升对内部员工、外部客户以及产品本身的关注。


其实年轻人并非要求雇主放弃商业利润,只是在他们看来,拥有强烈使命感的机构,能取得更长远的成功。


事实上,对企业家而言,商业成就、社会贡献及个人使命的实现可以是一条融合的道路。


怎样融合?


11月18日上午,在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其中一场分论坛上,多位投资家、出版人和创变者围绕“事业发展与个人使命的融合之道”等议题,分享了他们使命驱动的人生故事,并探索如何有效地鼓励和促进更多的商界精英在事业发展中找到使命感,从而在获得商业成就的同时,让社会和他人受益。



1

/兼顾商业成就与社会贡献/


Bloomberg Beta负责人、风险投资家Roy Bahat是一位成功的商界领袖,也是一位慈善领袖。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并且是牛津大学罗德学者,早期曾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和一系列非营利组织任职,后在默多克新闻集团工作,还曾在政府中任职。



▲Roy Bahat

在职业早期,Roy深受“911事件”影响,当世贸大楼轰然倒塌时,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做点什么。他选择了辞职,来到纽约市长办公室工作,代价是薪水降了一半。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很好的上司,得到了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这是在商界待上十年也学不到的。”


此后,他回到了商界,进入新闻集团,负责一个社交网络的项目。有一些行事不良者通过社交网络对孩子做一些可怕的事情,而Roy的工作是为平台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环境。


再后来,Roy创办了Bloomberg Beta。这是一家早期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投资方向是机器智能和未来工作。他们会把投资创造的利润投入慈善事业,包括对抗气候变化,减少枪支在美国流行等等。


在三大部门的任职经历让Roy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我可以将在慈善、社会或政府部门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商业领域;也可以运用商业世界的经验和做法,提升慈善工作的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在Roy看来,追求慈善事业和更高的目标,不仅对社会有好处,对个人也有好处。职业成长、个人成长和慈善追求是一条融合的道路,也是一条实现人生更高目标、个人自由和幸福的道路。


▲Michael Gordon Voss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出版人Michael Gordon Voss观察到类似的趋势——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支持具有社会效益的活动不仅是一件善事,更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战略。“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兼顾商业成就与社会贡献,既是成功的职业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引导个人获得更大满足感的开始。”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个人使命呢?Roy引用了一位哈佛大学教授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箭头型”,他们完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的使命,并为此前进;另一种人是“螺旋型”,在螺旋式的探索中,从做一件事变到做另一件事,并在沿途积累经验。
 

Roy觉得,追寻个人使命可以在人生多个阶段来做。“如果你还不知道你的个人使命是什么,没关系,因为‘发掘’是一种技能,我们可以通过尝试新生活,获取经验来练习这项技能。


 
2

/重新定义“好公司”/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可能也制造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一个好公司,不仅只是创造利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关注各方利益、追求社会、环境价值与财务价值并重。

早在1993年,Imperative 21执行联席主席、共益实验室B Lab联合创始人Jay Coen Gilbert和伙伴创办AND1公司,生产篮球鞋和运动服装,其年产值一度仅次于耐克(Nike)。他们希望这是一个友好的公司,每位员工享受股票期权,每年有两周带薪假期用于社区服务,5%的利润捐给青年和教育项目......“AND1只是发展趋势的一种表现,我们并不特殊,全球有许多创业者们在和我们一起制造这场风潮。”Jay如是说。


2006年,Jay又和两位美国企业家发起了旨在改造主流商业的“共益企业”运动。出身商界的三个人都认为,现有的商业逻辑和运作模式必须改变,即从只对少数股东负责转到对所有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负责。

为此,他们成立了一家名为“共益实验室”的非营利组织,试图通过一套"好公司"的评估认证体系,筛选出一批在社会与环境绩效、透明度,以及责任感方面达到高标准的营利性企业,称之为共益企业(B Corp)。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来自74个国家的3600多家企业获得B Corp认证,中国大陆地区有24家企业获得B Corp认证。

▲Jay Coen Gilbert

在论坛上,Jay提出,20世纪的自由市场经济,只关注为股东们创造利益,是在短期内以排他利己的方式,为少数人创造价值;而21世纪,我们正在进化成为一种为所有人创造价值的、长期的、更具包容性和再生性的新型自由市场经济。

Jay强调,我们正处于全球文化拐点上,所有的事情都清晰地指向一件事: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经济体系,而不仅仅是改进个体公司的行为。在jay看来,“体系的改变需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广泛意识到系统性的失灵,二是寻找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为此Imperative 21发起了“重置运动”。Jay介绍,Imperative 21网络包括了众多的力量,如首席执行官、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也包括新兴力量,例如世界各地的工人、民间组织、艺术家等他们正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合作,帮助人们重新想象一个全新的经济体系可能是什么样的

“新经济体系的基础是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Jay看来,“重置”将是全世界每一个重大社会风潮的中心。而要重置经济体系,需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要考虑健康的人与地球、经济的相互依赖;二是考虑私营部门、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的平衡关系;三是它需要为正义投资,消除结构性的机会不平等障碍,保证领导关系和所有权更具包容性,让人们更容易获得投资。


3

/将商业经验带到公益行动中/


在Roy看来,当前不少企业正在考虑创造长期的可持续价值。“对企业有利的事和对社会有利的事似乎成了同一件事,越将目光放长远越是如此。如果我考虑的是创造一个20年后仍存在的成功企业,那么,对我的利益相关者有利的事情就会变成对我的业务有利的事情。”


Jay的观点跟Roy相似,他认为下一代的创业者希望创立令自己以及家人感到自豪的企业。“他们欣喜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他们会认为自己有使命,要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才能实现长期的成功。


武汉当代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艾路明则表示,对于中国最早一代从事企业经营的人来说,如果仅仅只是去追寻商业上的成功,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武汉当代集团是湖北省最大的民营集团公司之一,艾路明领导这家集团公司超过30年,亲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全进程。近年来,艾路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环保公益事业中。


“我们希望让企业家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公益行动中去,而不仅仅是捐钱和花时间,更重要的是把在企业、商业运营中获得的经验带到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当中。”艾路明认为,参与环境保护行动,不仅能让企业家重新审视企业、商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让他们重新思考企业定位,让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和谐共处。


据艾路明观察,目前企业家参与公益事业或利益相关者经济,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有二、三十年创业经历的创业者,他们大多数有自己的基金会,但其公益项目不一定与企业自身的使命和各种利益相关者结合起来;二是有清晰社会发展目标的创业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解决社会上某一问题的痛点;三是以共益为目标而成立的企业,他们希望将商业精神带到共益领域当中。


艾路明也强调,企业参与公益活动,同时也能促进企业和员工的成长,“这么多人一起来参与环境保护行动,能为企业凝聚起很强的向心力。”



▲艾路明


作为中国社会创新的先行探索者和生态系统的连接者,乐平基金会从2011年开始关注并研究社会企业的各类新的工具与方法,在2016年将B Corp(共益企业)引入中国,并在2017年启动了“共益企业”项目,倡导“利益相关者经济”。

 

去年,乐平基金会与B Lab正式签订建立中国共益实验室(B Lab China),成为中国的唯一官方合作伙伴。借助本土化共益影响力评估工具BIA测评体系,持续推进B Corp(共益企业)和共益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沈东曙


乐平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兼CEO、《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出版人以及主编沈东曙表示,希望能够用知识和思想来建立社群,并重视用情感来连接人。他介绍,20072016年底,全世界范围内共有1816认证共益企业至今共有3600多企业认证。


“自2017年起,全世界认证共益企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变快,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兼顾社会责任和商业价值。”乐平也期待,在“共益经济”风潮下,更多的商界精英能在事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在获得职业成就的同时,也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



/关于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

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简称“PACS”)是全球最重要的社会创新研究机构之一,是社会创新最权威的刊物《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的出版方。自2017年春季起,在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由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主办的中国社会创新峰会每年在北大斯坦福中心举行,峰会聚焦推动中国社会创新的发展,以模糊疆界促进跨界创新为主要宗旨,引入全球学者、社会企业家、专业人士、青年企业家代表、商界领袖相互学习,并在过程中促进中国、美国和东亚在社会创新方面前沿的思想者和实践者的对话,共同讨论如何在中国推动本土社会创新实践以及新公益跨界建设。

/相关机构介绍/

1、关于PACS

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The Stanford Center on Philanthropy and Civil Society,简称PACS)利用整个大学的多元化,以及世界一流教师的知识资产,研发并分享有助于优化慈善策略、推动社会朝着更好方向前进的知识。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通过出版《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研讨会等方式提供了一个共享社会创新思想、实践经验的知识空间。


2、关于乐平基金会

2010年,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由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学者和商界人士共同发起。理事包括:艾路明、关凯、梁在中、林荣强、汤敏、沈东曙、茅于轼、吴敬琏、徐冰、周庆治、张维迎、资中筠等。


乐平基金会致力于共建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与真切关心社会发展的人,共同创建解决社会问题的生态环境。


作为社会创新的先行探索者,2002-2013年,乐平先后孵化培育了五家社会企业,涉及贫困女性就业、农村小额贷款、学前教育、生态农业等。作为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者,2014年,SVP中国项目落地,探索引入跨界力量参与社会创新过程的方式;2017年,乐平成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SSIR)唯一的中文出版方;同年,启动“共益企业”项目,倡导“利益相关者经济”;2019年建立“先行实验室”(Believe to See Lab),用理念、知识和制度赋能企业,将商业价值和科技创新与社会价值相融合。


3、关于《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简称SSIR),创刊于2003年,是全球社会创新领域最权威的读物之一,指导和激励来自全世界各个领域的数百万社会变革领袖。


通过与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的合作,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引进《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是其唯一授权的中文出版方。


通过《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乐平希望把全球社会创新领域的新进展介绍到中国,协助构建中国社会创新的知识体系和跨界创新社区。同时,乐平也关注本土社会创新案例,希望汇聚中国本土知识,让中国本土知识和全球知识能够合在一起,介绍亚洲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发生的一切社会创新。





推荐阅读



1. 创造“共享价值”:全球公司竞争的下一个前沿


2.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3. “共益企业运动”提出了什么新愿景? 

4. 吴敬琏:东亚应加快推动“所有者经济”向“利益相关者经济”演进

5. 创造“共享价值”——企业家精神的理想与实践

6. 混合型组织的兴起:一种对于营利与非营利二分框架的挑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