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义造成的结构性歧视:历史遗留与当下挑战
对于我们的读者来说,殖民主义或许更像是“历史”,然而,今天的文章谈及了当下依然存在的殖民主义问题。来自日本的作者、研究者,同时也是问题的亲历者们指出,日本冲绳县作为一个曾被殖民并持续受压迫的地区,深受结构性歧视的影响,无法公平发展。文章指出冲绳贫困率高、失业率高、大学入学率低,人民发展受限,且被错误地认为是“文化问题”而不谈美军设施的长期占据造成的影响;政策制定者和民众要更深入地了解冲绳的历史和问题持续存在的原因,使“隐形”的现形,以消除这种歧视并恢复公平。
殖民主义的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助长了结构性歧视(structural discrimination)的气焰,使得被征服和边缘化的群体落入异化和贫困的循环。在日本,这种遗留问题在冲绳最为明显,这个曾经独立的国家在 17 世纪初首次被占领。冲绳的贫困率约为 35%,是日本平均水平的两倍。冲绳的失业率、非正规就业率和单亲家庭比率也居全国之首,大学入学率却最低。
这种严重贫困背后的一个事实是,尽管冲绳县仅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 0.6%,但美国在日本的军事设施使用面积 70% 以上都集中在冲绳。尽管这种集中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各政府机构却为其辩解,称这是出于安全因素的需要,或者是以军事设施为东道国换取国家经济支持。日本社会中的许多人将冲绳的贫困归咎于一种固有的顺从压力与自卑,扎根于这个牢固的以家庭纽带和地方根基为基础的社会环境。然而,这些解释都是肤浅的,偏离了核心问题。事实上,贫困和军事设施的集中源于现代形式的殖民主义——冲绳和日本本土之间的权力动态所产生的结构性不公。
纠正结构性歧视是一项独特的挑战,这里的结构性歧视是指对某些群体的长期歧视正常化和无意识化。由于结构性歧视在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生活在这一体系中的人们可能根本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对善意偏见的默许则带来了更复杂的问题。关注冲绳有别于日本本土的独特历史和文化,包括赞美冲绳的自然环境、热情好客、娱乐文化和长寿饮食等,掩盖了对冲绳人的结构性歧视。这也无意中助长了冲绳的贫穷与当地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鉴于许多日本人没有认识到对冲绳的结构性歧视,要消除这种歧视,就必须了解冲绳受压迫的历史背景及其持续存在的原因,以及政策制定者和民众如何努力恢复该地区的公平。
▍被压迫的历史
对冲绳的压迫和歧视深深植根于历史事件中。冲绳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即琉球王国。然而,1609 年,日本德川幕府中最强大的藩国之一——萨摩,入侵该王国,通过征服它获得了丰厚的贸易利益,并在一个具有重大军事和地缘政治意义的地区建立了立足点。德川幕府灭亡后,日本明治政府废除了封建领地制度,并于 1879 年将冲绳正式纳入日本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政府将冲绳作为牺牲品,为日本本土的防御争取时间。在 1945 年的冲绳战役(Battle of Okinawa)中,多达 10 万平民伤亡,美军的目的是夺取冲绳,将其作为入侵日本的基地。战争于当年末结束,日本政府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其中有一条规定放弃战争(第 9 条),由美国占领冲绳,并从那里为其在亚洲的军事战略提供便利。
重要的是,冲绳战役摧毁了冲绳的铁路;战后的道路建设主要为美国的军事利益服务。冲绳的主要产业来源——农业用地,被大量没收用于建设军事设施。此外,由于冲绳是在美国的管理之下,它在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方面没有获得与日本本土同等水平的资本投资,导致其社会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
1971 年通过的《冲绳振兴和发展特别措施法》(The Act on Special Measures for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kinawa)旨在解决冲绳与日本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但该法规定的公共工程开支中约有一半通过大型建筑公司流回了本土。
▍变革呼声受阻
美国继续控制冲绳,并在越南战争开始时将冲绳作为补给和发射基地。在此期间,反殖民主义与和平运动在冲绳迅速发展,并开始在日本本土引起人们的共鸣。美国和日本都希望在维持现状的同时平息这些运动。1972 年,美国将冲绳归还给日本,但继续使用那里的基地,且不承担其财政负担,还免于因占领而遭受的国际批评。通过将归还正式化,日本政府遏制了民族主义的狂热,同时将冲绳作为维护美日安全框架的一部分。
即使在冲绳回归日本之后,直到今天,《美日驻军地位协定》(US-Japan 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美军的性侵犯和其他暴力行为不受日本执法部门的调查。要求彻底修订该协议的呼声一直在全国范围内高涨,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却未见任何改动。
基地搬迁也一直遥遥无期。虽然历任日本防卫大臣都承认,将军事设施迁出冲绳县不会带来任何军事问题,但他们认为获得本土同意是不现实的。2009 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Yukio Hatoyama)在大选中承诺将美军的普天间(Futenma)空军基地迁至冲绳县外,但次年他又收回了自己的承诺。尽管如此,在2019年2月举行的一次不具约束力的全县公投中,超过70%的选民反对在冲绳县内的边野古(Henoko)修建新基地以取代普天间,此后市民们一直不断表示反对(本文的作者浅户长嗣曾担任边野古全民公决委员会的副代表,希望冲绳社会能够自己做出决定)。
▍实现公平和自决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J. 马克-拉姆塞耶(J. Mark Ramseye)在其论文《底层社会的监督理论》(A Monitoring Theory of the Underclass)中指出,日本的少数群体——包括在日朝鲜人(主要是在日本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期间移居或被迫移居日本的人的后代)、部落民(Burakumin,历史上被遗弃的群体)和冲绳人——寻求对侵犯人权行为的补救和解决方案,主要是为了获得政府补贴。他进一步将冲绳的贫困和其所认为的文化特殊性(如教育程度较低、离婚率较高、非婚生子女数量较多)与冲绳独特的文化特征或鲜明的文化特质联系起来。
冲绳当地报纸批评这份文件是严重的种族主义,特别是文化种族主义——一种对基于其独特历史所产生的文化、语言、宗教、传统和习俗差异的歧视。文化种族主义忽视了结构性歧视和(他者的)利用的作用,而这正是冲绳极端贫困的根源。针对冲绳的政策将日本本土的福利、安全和经济增长放在首位,牺牲了当地的需求,剥夺了冲绳人政治自决的必要条件,以及生产必需品和必要服务以实现经济独立的手段。
日本《宪法》第 14 条第 1 款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得因种族、信仰、性别、社会地位或血统而受到歧视"。如果仔细研究这段文字,就会发现其中传达的意思是,历史上由于特定属性的歧视而导致群体处于较低地位的情况应该得到解决和纠正。许多日本宪法学者和律师并没有将这一条理解为广义上的平等权,而是从具体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理解平等权。但这种解释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本土民众不愿意在其他地区容纳美军设施,因此继续将这些设施的容纳负担置于冲绳,即使是在发生任何侵犯个人权利的行为之前,也是对冲绳民众权的剥夺。声明平等权受到侵犯是纠正不平衡权力关系的根本。
结构性歧视因不作为而长期存在,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决策者和民众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第一,政策制定者必须认识到,将美军普天间空军基地迁往边野古的决定违反了《宪法》第 14 条第 1 款关于禁止歧视的规定。经过超过 25 年的讨论,将基地在县内迁址的决定现已敲定,搬迁的垃圾填埋工作正在进行中。虽然推翻这一决定在政治上极具挑战性,但接受这一决定只会加剧对冲绳的结构性歧视。决策者还必须实施反歧视措施,包括努力解决歧视问题,并制定法律以减轻军事设施集中在冲绳所带来的负担。
第二,日本宪法是一部和平宪法,如放弃战争的第 9 条所象征的那样。决策者必须重新审视这一条。要实现没有任何形式暴力(包括歧视、压迫、异化和贫困)的和平,仅有第 9 条是不够的。第 9 条和第 14 条可以共同指导日本实现没有结构性歧视的积极和平。换言之,歧视性待遇本身就构成侵权行为。
第三,政策制定者必须重新审视《冲绳县促进和发展特别措施法》,自冲绳回归日本本土以来,该法一直影响着冲绳社会的发展。根据这项法律,规划冲绳发展的基本政策由国家政府而不是冲绳县决定,从而将冲绳的自治和自决限制在政府家长制的框架内。在实践中,该法成为维护日美安保体系的机制,使歧视永久化。
最后,日本《宪法》第 95 条规定,任何限制特定地方政府自治权的法律都必须通过全民公决获得其居民的同意。然而,《冲绳振兴和发展特别措施法》却以其不限制自治为由,没有经过这样的程序就实施了。《特别措施法》是有期限的,每十年续期一次。虽然越来越多的专家对该法的简单延长提出了负面意见,但由于担心国家政府削减预算,县政府要求废除该法并非易事。然而,这不该是由专家或县政府决定的,而是由冲绳人民自己决定的。目前的法律期限将于 2032 年 3 月 31 日到期。展望未来,冲绳有必要就延长、废除甚至要求进一步自治等方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公开讨论。应考虑县政府和议会的具体提案,以及冲绳县民直接提出的全民公决要求,并让各领域专家参与其中。
回归本土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政府打着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幌子利用冲绳,实际上阻碍了冲绳人民的自决权。冲绳县内军事基地集中,贫困现象严重,而歧视的不公正性往往不易察觉的、隐形的,解决这一问题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需要政治和文化的双重转变。这需要政策制定者和民众的积极参与,以修改长期存在的立法,转变本土人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