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剑指全牌照!中原证券拿下中原期货超40%股权

张博然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3-11-10

继中原证券进军公募基金领域有了新进展后,其又收购了旗下控股期货子公司四成的股权,这或许意味着中原证券正在快速布局全牌照。

时隔近一年时间,中原证券终拿下中原期货40.935%股权。


10月13日晚间,中原证券披露,公司持有中原期货股权的比重达到了92.99%,中原证券表示此举将促进公司证券全牌照发展,提升与中原期货业务协同、决策效率和收益水平。


然而,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原期货仅仅实现了577.05万元利润,那么中原证券花费不超过2.26亿元购买已经控股的子公司,其意欲何为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原证券收购期货子公司股权外,自2022年开始,券商对旗下期货子公司的增资、股权收购动作不断。


“跑马圈地”的中原证券

近日,中原期货第一大股东中原证券收购第二大股东河南铁路建投所持有的中原期货40.935%股权的交易正式宣告完成,中原证券持有中原期货股权比例由51.357%变更为92.29%。


事实上,早在一年之前,中原证券就有了提升持有中原期货股权比例的打算。


2022年10月28日,中原证券董事会同意公司行使优先购买权参与河南铁建投公开挂牌出售中原期货40.935%股权事项。同年12月,双方先后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和《谅解备忘录》。


据此前公告披露,此笔交易不超过2.26亿元,与中联资产评估集团出具的资产估值大体相当。


据了解,本次交易的对手方为河南铁路建投,是由河南省政府控股的,其不仅持有中原期货股权,截至2023年上半年,还持有中原证券A股4723.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02%,在前十名股东中持股比例排名第九。


在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原期货股东中除了中原证券外,仅有河南省豫粮粮食集团还持有7.708%股权。


对于该笔交易,中原证券认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公司证券全牌照发展,提升公司与中原期货业务协同、决策效率和收益水平,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提升期货子公司股权比例仅是一步,中原证券朝着全牌照券商进发的意向更为明确。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中原证券曾公告,将与江苏国资的江苏苏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原苏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拟从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等业务。中原证券斥资1.6亿元,出资比例80%。


10月16日,中原证券提交的《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审批》已被证监会接收,资料显示,相比于前几次的合作对象,苏豪投资的实力更加雄厚。


作为由江苏省国资委控制的苏豪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苏豪投资目前是江苏紫金农商行等金融企业的股东,并拥有南京市苏豪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直接融资平台。苏豪投资集团管理和参与发起设立了十几家创业投资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中原证券董事会秘书朱启本曾表示,公司将整合业务资源,加快做市、期货、另类投资和香港子公司等业务聚焦主责主业,推进同类业务单元集中统筹运营,提升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由此看来,中原证券未来或将有更多剑指证券全牌照的新动作展露。


上半年中原期货
仅实现577万净利润

不可否认,常年占营业收入比例10%以上的期货业务一直是中原证券的主要业务之一。而中原证券通过中原期货开展相关业务。


其中在2020年,中原期货对中原证券营收的贡献率极为明显。资料显示,尤其是2020年中原期货新增客户2233户,服务客户总量达2.86万户,客户成交额同比增长43.08%,机构客户交割量同比增长154%。当年,中原证券的期货业务对营收贡献超过了四成,且净利润增长接近100%。


不过,从2022年开始中原期货的业绩却持续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度,中原证券旗下的期货业务收入为2.12亿元,较上年减少了14.09亿元,同比下降86.93%,主要为本期子公司豫新投资大宗商品销售收入减少。


今年上半年情况仍没有好转,报告期内中原期货仅实现577.05万元净利润,并且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5.38%。


事实上,不仅期货业务业绩下降,中原证券也陷入发展“困局”。2022年,中原证券多项数据垫底,虽然今年上半年中原证券实现了扭亏为盈,但还是与2021年水平有较大差距。


具体来看,2022年度中原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为2.62亿元,较2021年减少3.57 亿元,同比减少57.67%,主要为本期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减少。


另一项下滑幅度较大的业务为自营业务。2022年度,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较上年下滑了46.74%,主要为本期二级市场投资业务收入减少。


与此同时,作为中原证券重点布局的财富管理转型业务,虽然证券经纪业务客户总数达到263.05万户,较上年增长23.68%,但中原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却较2021年下滑了21.84%。


此外,相较2021年度,中原证券旗下的投资管理业务、信用业务分别下滑了23.78%、4.73%;境外业务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全年营收仍为负数。


除了业绩承压外,中原证券忙活了一年的定增事项也在今年7月份撤回。70亿元定增的“告吹”或对公司加大业务投资布局全牌照造成压力。


券商加码期货业务布局

事实上,不只中原期货业绩承压,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150家期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58亿元,同比下降18.81%,实现净利润109.89亿元,同比下降19.82%。


尽管2022年的市场行情不好,但却是券商对旗下期货子公司们投资的大年。


除了中原证券以外,从已披露的公告情况来看,对旗下期货公司有增资、收购股份等大动作的券商,包括山西证券、华泰证券、英大证券等公司。其中,华泰证券在2个月内,以“光速”收购了华泰期货40%的股权,并在年内完成了增资行为。


券商加大对旗下期货业务的投资或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期货业务的“门槛”越来越高,监管体现出“扶优限劣”的政策导向,促使券商加码布局旗下期货子公司。


今年3月份,证监会最新修订的《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前相比,《办法》在拓宽期货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提高业务准入门槛,对期货公司净资本实力、分类评级提出更高要求。


现有的期货公司注册资本公开信息显示,有很多小型期货公司还不满足监管所规定的净资本条件,后续如要开展做市和衍生品等相关业务,需要进一步增加注册资本金来补充净资本。


同时,在满足监管条件下,净资本越多的期货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差异化业务优势,为了增强旗下期货子公司的竞争力,券商引发期货行业新一轮的“投资潮”。


券商加大对旗下期货业务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或是瞄向了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


2012年,当首批期货公司在证监会获批取得资管业务牌照,期货资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后,随着2014年“新国九条”对期货行业放宽业务准入,扩大期货资管的投资产品范围,期货资管业务顺势起航。


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期货公司存量产品规模分别是1063.74亿元、2791.72亿元、2458.40亿元,增长快速。


直至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期货资管的业务类型和范围,期货资管的业务开始经历转型,规模有所回落,2018年期货公司存量产品规模降至1276.34亿元,接近腰斩。


不过,在实行资管新规后,期货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在产品类型、策略、客户与渠道方面逐步成熟,期货资管业务规模也逐步回暖,截至2023年8月,期货公司净资产规模3037.93亿元。


券商加码期货子公司或有利于丰富其资管产品矩阵。


据了解,相较于券商、基金,期货市场的产品标的是全球流通、全球定价的品种,其次,在策略方面,期货资管可选择上下贯穿的宏观对冲策略,以股指、国债和大宗商品为主要投资标的,实现对全资产的配置,并以此为基础借力形成全天候的FOF类产品。


另外,期货资管行业头部效应更加明显,首尾差距持续扩大。从管理规模排名来看,产品规模排名前十的期货公司资管计划规模超过全行业的七成,其中排名前三的期货公司资管计划规模超过全行业的一半,加大对期货业务的投资,有利于券商系期货公司占据资本优势。


尽管本次中原证券提升了期货子公司的控股比例,但未来要提升期货业务的业绩表现或实现对期货子公司的全资控股仍需中原证券“真金白银”的投入。

责任编辑 | 李明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