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造成律师业务两极分化,或将重新定义法律服务

唐昱州陈等讷李婷 新则 2022-03-30

# 新则 · 观察 #


毫无疑问,疫情对于法律服务行业是一场大考,部分律所业绩下滑严重,部分却逆势上扬。


而疫情之后,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也将产生变化,行业专业度、行业风险前瞻性以及响应速度将成为企业选择和评价律师的标准;同时,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将会成为法律服务新兴力量的重要增长极。

 

法律服务的变革,或已徐徐展开。

 

文 | 唐昱州 陈等讷 李婷

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 洞察力群组

本文为作者向新则独家供稿

 

2020,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小到个体,大到世界强国都对其有过误判,以致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历了2月的冷冻期,国内企业3月正在积极实现全面复工。而对比国内的万物回春,国际上其他地区却开始进入疫情大爆发的阶段,OPEC、俄罗斯、美国的原油冲突爆发,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的央行开启大规模QE(Quantitative Easing,间接增印钞票),使得全球经济瞬息万变、无法预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3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2月35.7的历史低点已回升至52,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从2月的28.7升至46.4,虽有提升,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2月经济急冻带来的重创,仅3月全面复工带来的加持,并没有带来巨大的经济反弹,且随着外贸的进一步收缩,经济下行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 1 -

市场经济状况,往往直接影响法律服务市场

 

法律服务产业作为社会交流、经济交流的一种辅助服务业,往往在交流频繁时蓬勃,在交流冷清时衰败。

 

据我们了解,西部地区两家头部律所,2月PPP(Profits per Partner)指数同比出现巨大降幅,3月的PPP指数环比虽有较大的增幅,而同比依然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

 

同时我们注意到,可能因疫情后法院系统暂时无法正常开展审判活动,已开庭完毕的案件下判速度明显提升,所以2、3月的律所创收中,存量诉讼风险代理收入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随着我们进一步地拜访采样,发现无论是西部头部律所,还是西部地区中小型律所,疫情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

 

  • 部分受访中小型律所业绩下滑严重,甚至出现如2、3月全所收入为0等极端情况;


  • 也有部分中小型律所逆势上扬,2、3月无论环比还是同比都出现巨大增幅;


  • 而头部律所中,两极分化也较为严重,有的团队已经实现同比半年度的创收,而有的团队客户流失严重面临断粮。
 
深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两级分化的出现是因为疫情发生后,各法律服务业者是否及时适应疫情前后的社会变化,并由此更新、改进开展业务的方式所致。
 
据此,我们以疫情前后自身工作方式的变化及我们对本行业的观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 2 -
疫情正剧烈影响业务的开拓方式
 
疫情前我们往往习惯于通过熟人介绍、实体讲座、定向社交等基于强实体人际关系的拓展方式进行获客。而疫情使得原本的实体社交暂时受到巨大影响,客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市场化、网络化。
 
短期内实体社交将提高被感染的风险,这使得人们的社交距离进一步被拉开,传统的强社交获客方式难以开展。而自媒体运营、网络直播、社群运营等新型社交方式,自然就成为了新的获客来源。
 
潜在客户先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我们,再接受我们提供的一些公益性的体验服务后进而对我们产生信任,最后基于此信任基础,在出现法律需求时便捷地找到并选择我们。这种模式的形成,恰恰是基于强人际关系开拓向新型数据化开拓方向发展的表现之一。
 
另外,疫情也迫使律师从熟悉的“当面接受当事人咨询、当面向当事人汇报案件进度、沟通案件情况、确认案件事实”等方式,转变为以远程沟通为主的新型沟通方式,客户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通讯简询+见面详询”的接洽方式。
 
这种模式形成后,即使疫情过去,实体社交恢复,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客户仍然愿意享受甚至依赖法律服务团队在这种模式下为其提供的高效、专业的服务。
 
然而,疫情给业务开展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是社交渠道上的短暂失灵,更大的考验也将随之而来。


- 3 -
疫情对法律服务行业是一场大考
 
法律服务向行业专业纵深化发展,是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之一,也是法律服务行业之前一直被市场主要诟病的痛点。
 
疫情爆发以来,撰文团队提供了大量的公益法律咨询,其中不乏有聘请了法律顾问的客户。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对相关企业主进行了意见反馈收集后发现,这些客户中的大多数认为,法律顾问对其经营的行业不够了解,往往仅告知了法律规定,而未实际帮助其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了解到,对于已经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的企业,企业主目前对常年法律顾问的主要诟病是:不懂行业、不问不顾、不能解决问题
 
而对于无常年法律顾问但聘请公司法务的企业,企业主目前对企业法务的主要诟病是:不主动、不全面、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认为,疫情的剧烈变化要求企业与相关法律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超强的应变能力,疫情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讲是大考,对于每一个企业法律服务人员来讲也是大考。
 
目前企业不再满足于法律服务人员仅为其预判基本的法律风险、解决基础的法律问题,还期望能得到除了基础法律服务之外的行业法律意见,他们需要的是对该企业所涉猎的行业有宽度及深度了解的行业法律专业人士;
 
如果法律服务人员对行业的了解不够,那么对于行业所要面对的机遇和风险就不存在任何前瞻的可能,在面对突变环境下的嗅觉就会稍显迟钝,应对能力也会凸显不足,从而丧失了一些创新或“突围”的机会,甚至在面对风险时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无法为企业及时提供优质服务,也容易让企业主渐渐认为法律顾问不重要甚至是不需要。


另外,因为法院对于网络庭审的逐步推广也使得我们必须具备低接触化、无纸化办案的技能,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通讯简询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利用通讯简询开拓、筛选案件,学会技术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见面详询,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完善的OA系统也将帮助律所在疫情期间高效运转,反之一些OA管理不健全的律所,势必因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各种混乱;
 
至于案件的汇报方式也将有所革新,一些前沿团队已经开始利用数据可视化系统代替人工当面汇报的方式,向客户实时提供案件办理情况,这在未来或许也会成为法律服务行业的“标配”。
 
- 4 -
疫情或将重新定义法律服务

 

疫情之后,法律服务团队的行业专业度、行业风险前瞻性以及超快的响应速度,将是疫情后法律服务行业获取客户和维护客户的重要参考指标和服务手段;

 

而随着法律服务逐步的多元化,律所也不再是提供法律服务的唯一主体。目前,市场上已存在多种类型的常年法律咨询服务公司,甚至其中不乏由律所演变而来。或许未来几年,市场上会诞生出从咨询顾问到法务托管全产业链提供服务的巨头。



同时,从企业端需求看,疫情后的企业需求将进一步两极分化:

 

疫情后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差,各类资产尤其是境外资产可能大幅贬值,大企业可能会产生较多、较复杂的非诉讼业务,这其中可能会出现企业融资发债、资产重组、跨境并购、技术性破产、技术性裁员等定制化、复杂化的诉讼、非诉讼需求,对相关律师在金融市场、跨境合规等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经过重创活下来的中小企业以及新生代的中小企业将会更加重视其基础法律风险管控与问题解决。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往往同质化程度高,但由于其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弱、组织架构不完善等原因,其风险管理与发现风险的能力都不如大企业。

 

进行中小企业的法律服务,除了需要具备对地域、行业细分专业等“超法律范围”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对企业法律风险的主动发掘能力,甚至还需要了解国家、地方对于行业的特殊政策并有进行指导的能力。

 

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点,才能够完整的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及时、可行的法律服务,并且为客户提前预判风险或提供机遇,避免“不问不顾”。优秀的服务团队还可借助有关政策开展泛法律服务的政策申请、补贴申领等业务。

 

当法律服务头部力量纷纷在大企业、大机构领域展开激烈斗争的当下,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将会成为法律服务新兴力量的重要增长极。

 

虽然万物归春,冰河待破,但冰下依旧暗流涌动,作为律师的我们更应当居安思危,在强调提升自身和团队的专业水平的同时,纵向深入各个行业领域,利用网络转变开拓方式以及服务模式,法律服务的变革或将在疫情后由此展开。


- End -

如果您对法律实务问题有所思考,
对律师行业发展有所观察,
欢迎来稿(微信号hcjae9)与我们分享。



# 直播预告 #


如何在执行过程中,找到解决难点问题的关键;如何看待疫情对执行工作的影响;疫情期间,律师又该如何办理执行工作?

 
今晚8点,新则系列课程『执行实务10讲』主讲人吴珲律师,将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就执行中的常见难点问题,与大家进行互动答疑。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进入直播间。直播可回看。



# 推荐阅读 #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